- 相關推薦
高中數學教學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教學目標:在實踐層面合理調整高中數學“函數的單調性”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等的圖像后,給出了函數的單調性等概念,然后組織學生根據圖形找出單調區間,運用概念對一些簡單函數的單調性做出判斷,有位教師甚至把函數的四則運算的單調性和復合函數的單調性在本節課都進行了滲透.從教的角度評析這幾節課都很到位,但從學的視角去評價我們就會發現:教師為了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注重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但過于心切,總想盡快地“直奔主題”把主要內容教授完后進行習題訓練;而讓學生經歷實踐、猜想、發現、失敗、碰壁等得出概念的過程往往在師與生的簡單問答中滑過,學生的思維情緒始終處于壓抑狀態,使得教學無法向縱深發展,知識目標的完成受到影響,學生必要的能力得不到良好訓練,學習情感得不到有效激發.
由此,教學設計很有必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在新授課(概念的形成、命題的發現)時,應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圍繞知識目標展開新知識出現的情境,適當推遲新知識得出時間,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知識目標得到有效落實的同時達成能力目標.在習題課上,應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注重在知識網絡的交匯點設計問題,突出基礎知識的應用和基本技能的運用,強化知識目標,廣泛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在知識應用課上,應強調數學走向生活,解決具有現實意義的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二、教學情境:自然進入憤悱狀態
一節課從哪里講起,這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展開教學情境,最為本質的一點是要調動學生生活中的自然感覺,讓學生進入憤悱狀態學習.例如一位教師教學初中數學“圓”這一概念時,繪制了車轱轆分別是正方形和圓的兩輛馬車,讓學生想象一下,坐上這兩輛車的感覺如何.給抽象難懂的數學概念賦予了生活的意義,賦予了一些形象上的依托,使數學變得活潑可愛,促使學生的聯想、想象活動近乎無意識地展開,拉近了數學和生活的距離.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須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生活實際,從學生知識經驗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角度,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營造問題情境,呈現數學問題,讓學生以探索者的身份進入現實生活中,真實地感覺到,生活就是數學的“母體”,由此啟動學生的思維,誘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這種能溝通“學生的數學”與“課本的數學”之間的關系的教學,讓學生能實在地感覺到,數學就在我的身邊,并由此引發學生良好的心理投入和積極的行為投入.
三、教學過程:搭建互動交往學習平臺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多向互動、動態生成、共同發展的過程.
沒有交往就沒有互動,沒有互動就不會發生真正的教與學,沒有學生真實的“學”的行為發生,教師的“教”是一廂情愿的,教學充其量是“教”的形式上的華麗包裝,而無“學”的實質性的本質變化.例如教學高中數學“點到直線的距離”這節課時,筆者發現新教材把順其自然的一種思路認為運算量較大刪去了.在備課中筆者對這種刪減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充分準備,設計了直線平行于坐標軸和直線與坐標軸斜交等三個計算點到直線的距離的問題,在課堂上試了一試.結果學生在解答過程中發現的許多解法使筆者異常興奮,繼而根據學生的紛繁思緒,筆者調整了教學思路,刪去了有關訓練題.師生經過磋商,推導了“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并歸納出“相似法、等積法、向量法”等許多解題方法.由此,筆者想到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拘泥在編者的思路中“忙”得“不亦樂乎”,學生兩眼充滿迷茫和疑慮,聆聽教師講解,學生“節外生枝”的想法在課堂中根本不敢也不可能發生.因此,設計符合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學活動過程,必須強調通過師生間、學生間的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在這樣的過程中,①要體現人道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承認教師與學生教學過程的主體,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②要構建和諧的、寬松的民主氛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對話、交流、協作,使學生的情感能得到有效激發而處于積極狀態,學生的思維能得到及時暢通而處于宣泄狀態,從而將教學活動推向深入.
四、學法指導:讓學生自主承接學習責任
進行學法指導的前提是學生要有學習自主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把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上.首先是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即把外在的誘因和強制轉變為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把外在的誘因轉化為學生的喚醒方式,讓內驅力自發產生,把學習活動變成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就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學習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把外在強制的學習任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責任,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給自己學知識,教師僅僅是引路人.當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種責任時,就會產生上進心,責任就轉化為一種動力,伴隨著他們的生命成長與發展,學生就會把自己的學習看作洗臉、穿衣服一樣的事情去對待.久而久之,這種帶有責任性的學習就會形成一種自然習慣.
把“我要學”轉變為“我能學”,主要表現在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①教師要想使學生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把學生當作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具有獨立性的人來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他們的情況、條件、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②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觀察、感受、感悟和感化能力.當教師相信了學生,就應當允許學生犯錯并能給予原諒,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并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運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思考和理解,最終獲得真知.③教師要敢于放手,根據變化的學習場境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心態,處于流變狀態的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的頭腦和手腳都得到解放.
綜上所述,數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處理好“教學設計”與“具體操作”的關系.前者實際上是理想狀態中的教學,后者是現實的、動態的、體現生命價值的教學.尤其是“實際操作”偏離了“事先規劃”的軌道,我們應該放棄“既定方案”,按照課堂中新“生成”的思路撥正自己的思緒,讓數學教學在自然狀態中發展下去.
【高中數學教學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相關文章:
論文答辯應注意的幾個問題05-08
畢業論文提綱寫作應注意的問題05-13
初中美術教學合作學習模式應06-02
在利用實習場的教學中應關注的問題論文05-03
加強醫院綜合統計建設的幾個問題08-06
鋼結構廠房設計中需注意的問題論文05-05
油畫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對油畫材料的認識08-29
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論文04-28
新課標下高中數學創新性教學模式研究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