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論師范生走上幸福道路的起點
高等師范學校是未來小學教師的搖籃,高等師范學校的學科教學應該努力挖掘潛在因素,幫助師范生提高教學研究能力,從而使他們站在研究這一“幸福”道路的起點上。
[論文摘要]師范生是未來的教師,在倡導“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背景下,兒童文學作為師范院校小學語文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應該通過激發情感性學科傾向、組織實踐性行為體驗和運用研究性學習方式等途徑,在提高師范生兒童文學教學、鑒賞和寫作等能力的同時,促使他們形成初步的教學研究能力。
[論文關鍵詞]兒童文學 師范生 教學研究能力
人活著,有維持個體生存的物質需要,但人不能滿足于“活著就行”的動物性生存方式。對于每個人來說,都還有“活得可好”的問題,有建構生命意義、提高生活質量的精神需要。面對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學習方式、交往方式所帶來的深刻變革,面對知識經濟對創新能力的呼喚,面對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的重大變革,“教師成為研究者”既是時代要求,也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蘇霍姆林斯基早就建議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高等師范學校是未來小學教師的搖籃,高等師范學校的學科教學應該努力挖掘潛在因素,幫助師范生提高教學研究能力,從而使他們站在研究這一“幸福”道路的起點上。
一、情感性學科傾向是形成教學研究能力的核心基礎
日本兒童文學理論家上笙一郎認為,“兒童文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在身體、精神、社會方面均未成熟的兒童培養成為健全的人”,兒童文學是一個健全的社會不可或缺的文化領域,是人類健康發展的基礎,“人類是在不斷追尋少年時的夢想中實現自己的精神凈化的”。在歷年來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都有相當數量的兒童文學作品,在新課程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的比例更高。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低段教材中的兒童文學作品,一年級上冊有15篇,占全部課文的75%;一年級下冊有25篇,占全部課文的73%;二年級上冊有20篇,占全部課文的58%;二年級下冊有17篇,占全部課文的53%。目前世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師范類院校都把兒童文學課程放在赫然醒目的位置上。師范生與兒童的天然關系之密切、學習兒童文學意義之重要不言自明。而要通過兒童文學教學提高師范生語文教學研究能力,首先要使其對兒童文學產生強烈的情感性學科傾向,引導學生走進學科。
我校是招收初中畢業生的五年制高等師范學校,小學語文教育專業的兒童文學課程通常開設在四年級,這些從?齐A段步入成年的師范生已經漸漸地離開了兒童的生活世界,但他們又不能不從內心懷念那個世界。起始課,不要急于講授有關兒童文學的基本理論,而應該帶領學生重溫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從曾經深深感動過的記憶中的課文里獲得新的感動,獲得童年重臨心頭的愉快體驗。
從學校和家庭教育多年獲得的知識技能與人生教育基礎上,在重新打開兒童文學這扇大門時使他們讀出了豐富的感受,明白兒童文學所具有的豐富蘊藏可以讓自己不斷地開采。于是建議學生重讀格林、安徒生童話等世界經典,品味對人生、對世界的美麗幻想,品味格林童話的偉大和豐富,品味安徒生童話詩意溫暖的人道主義關懷和孩子式的輕松戲謔的幽默。過去不曾領悟會意的東西,而今靈犀一點,默然面對,久久玩味,從閱讀的愉悅上升到審美的境界。兒童文學中有很多經典,閱讀經典的意義正如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上海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梅子涵教授所說:“總是和經典面對面,目光和理解也會經典起來。’’⑥在激發師范生閱讀兒童文學作品興趣的基礎上,再推薦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富仁教授《呼喚兒童文學》的論說,使學生對兒童文學的當代意義有清楚的認識,理解學習兒童文學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責任,這樣就可以將師范生逐漸地引向學科,激發其學習和研究兒童文學的熱情,他們也就自覺地步入兒童文學的堂奧。
二、實踐性行為體驗是形成教學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徑
體驗是人的生命體驗,體驗具有生命性、個體性、情感性、意義性與不可言說性。從思維圖式的視角看,體驗是一種非規定性之思,以“體驗”之思審視教學,“體驗教學就是師生的一種生命活動或歷程,是師生以整全的生命投入教學之中,在與自我、他生命和世界的相遇互動中感受生命、發展生命”。教學中教師通過積極創設各種情景,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育情景進行體驗,能夠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蘊藏于教學活動中的快樂,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兒童文學教學中師范生的實踐性行為體驗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也是為了激發師范生對兒童文學的深層體驗,促使其形成教學研究能力的需要。
為了給師范生教學研究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提供條件、創設氛圍,兒童文學教學可以讓師范生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郭風的兒童詩《童話》并不講究外在的節奏和韻律,但十分注重內在的意蘊和詩味。詩中的小野菊和蒲公英兩個擬人化的形象,一個是小女孩,一個是小男孩,兩小無猜,各有理想,一個想撐一把藍色的遮陽傘和蜜蜂談話,一個想戴一頂黃色的小便帽,帶一只白羽毛的毽子到處旅行,他們的理想都很美好,也極富兒童情趣。再如,謝采筏的《爸爸來信》以一個幼兒的口吻,再現了孩子天真有趣的提問。信能寄,包裹能寄,臉上的笑當然同樣能寄。要不,媽媽本來沒有笑,為什么一接到爸爸來信就露出笑容了呢?這種聯想只有孩子才想得出來,唯其如此,才能顯現出幼兒情趣,給短短的小詩抹上了一層喜劇色彩。在講析“兒童詩”一節時,可先讓師范生賞析郭風的《童話》和謝采筏的《爸爸來信》的獨特之處,然后建議他們分別將這兩首兒童詩改編成能演出的小劇本。這樣,師范生有了可以發揮才智的良機,會大顯身手,便能創作出閃爍著求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各種版本。
【兒童文學:論師范生走上幸福道路的起點】相關文章:
論從師范生教育實習的現狀02-20
論保證道路質量的施工工藝11-21
論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內容的重構02-20
論財務理論結構邏輯起點的重新構建11-20
論財務管理理論研究的起點11-20
論提高物流道路運輸服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1-22
論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研究11-25
英美經典兒童文學的電影改編略論12-10
論析道路橋梁工程中的路面平整度問題11-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