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林學專業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參與式分析
論文關鍵詞:教學 參與式 樹木學 半結構訪談
論文摘要:為了提高林業教育質量,需找準影響質量的問題。本文采用參與式調查方法對樹木學教學過程作了調查,發現問題集中表現為:(1)老師和學生對樹木學的認識不足;(2)植物學與樹木學的授課內容對接不良;(3)師資力量不夠,教學實習運轉有難度;(4)老師和學生雙方投入情感不夠;(5)教學改革形式化嚴重;(6)教學輔助工具不能發揮良好作用。
低碳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林業迎來了活力,然林業教育質量仍難以提升,有必要針對問題,改革教學的弊端,落實各課程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學各相關人員的意識,注入新活力。本研究采用參與式(Participatory)調查方法,對樹木學教學進行了調查,以期反映問題的根本,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1 調查方法
采用了參與式半結構訪談或問卷式調查[1],參與研究的有200名同學,25位老師(樹木學老師15位,專業課老師10位)。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樹木學的認識不足
傳統觀點認為樹木學是研究木本植物多層次自然特性的科學,與植物分類學之間產生了相當程度的異化,是林業各研究方向承前啟后的橋梁,具有顯著的實用意義[3]。然調查卻發現近50%學生或部分老師認為,樹木學不能圍繞一個有意義的核心問題來闡述,分類學體系也是一種假設,科學性不強。20%的同學認為樹木學重要,是后續林業各課程的基礎。30%的同學不予回答?梢娙绾我龑W生或部分相關專業課老師正確理解它的地位和作用,進而才能領導重視,全方位提升教學設施和師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2 與基礎課、專業課的銜接關系
在一定課程體系結構下,體系結構的優化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調查結果表明,各高校樹木學與植物學的銜接存在真空,教學效果不佳。從老教師的反映來看,這種情況是近年出現的,從相關領導的訪談中得知,教學改革走的快,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的學時數都壓縮,教學大綱變動頻次大,是主要原因。
2.3 課程學時數
對五所高校的整個教學時數分配進行了比較,差異不大,平均理論教學51.8學時,實驗教學17.8學時,林區44學時,從參與式半結構訪談,發現師資力量不夠,安排教學實習場地也困難較多。如星期六、日到公園教學,大學生抵觸情緒較大,到場后心不在焉,劃分成小組實習也是不現實,一天一個老師只帶一個小組,工作量偏大,這些問題,在學校、學院層面應該想法解決。
2.4 講課的藝術性
近年各高校出臺各種措施提高教學質量,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要抓帶課老師的講課藝術性,一位資深老師說,現高校的導向有所偏誤,老師們主要忙于論文的寫作,發表,申報各級科研項目,上課的熱情并不高。另一位資深樹木學老師說,提倡講課的藝術性時,要尊重一個前提,就要對所授內容相當熟悉,樹木學講課以科為中心環節來講,然而相關的形態特征以及習性的理解需要理論與實踐反復對接才行,偏面強調藝術性,樹木學教學將走向形式化,教學質量不會上升。
2.5 教學改革
參式式調查突顯出教學改革的形式化較為嚴重。教師認為,樹木學的教學時數,大綱內容變動太頻繁,要盡快組織學科組進行討論,把教學時數,教學大綱重新裁定,主要依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整理授課內容,本學科知識性、實踐性、繼承性都較強,對于新成果、新知識,授課老師適當引入討論,激發學生興趣即可。教材版本要穩,樹木學教材有其獨特一面,它除了是教與學的基本依據外,更重要的是一本實踐操作時的基本工具書,從幾本新編的教材來看,只是針對近年的專業課細化,課時數減小,進行了刪減。學生們比較喜歡老師的多媒體課件,學生提議,教材也應該做成這樣。至于各論的樹種,要編寫配有彩色插圖的樹種植物手冊。
2.6 教學手段
以往的樹木學教學,大多院校都有掛圖,近年,主要是采用幻燈片,其方便是不言而喻的,然實際效果,學生們的意見很大,而且一般教室里的投影儀太差,分辨率不足以清晰再現一張高像素的照片。
3 結語與討論
教學本身就是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完成的一種學習、認識和實踐活動過程。參與式調查反映出了教與學各個環節,學校、老師、學生各個層面的問題。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把教育的目標和理念從根本上轉變,調動老師們教學的積極性,熱情飽滿地面對學生,學生被動性的學習轉變成參與式學習[2],把管理部門的權限轉變成一種以教學為中心的服務應該是教學改革的主題。學分制、非學分制、教材改革、課程學時重新分配等等是一些形式。筆者認為農林院校應該盡快把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解決好。一是提倡參與式學習,參與式教學,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自我學習[4]。二是由專業課老師成立專業學習指導小組,對大一、大二學生進行學習指導,強調專業基礎課的重要性。引導學生主動性學習,一方面及時糾正學生極端錯誤的想法;一方面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懷,把師生情感建立起來,才能把教學質量上升一個層次[3~8]。三是組織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師開會,討論兩課對接內容。如《樹木學》的前修課程《植物學》,應該開設一定量的種子植物花、果解剖學實驗,如,木蘭科、樟科、薔薇科、豆科等,這些材料也易獲得。四是課程的學時數,重點講解的內容,要在學科組的討論下決定,由下而上制定。五是學校層面的重點工作內容是如何引導老師們的教師敬業精神,引導老師們把真實情感投入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總之,低碳經濟時代下,社會各界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認識已達到了較高水平,林學的發展又迎來了大好機會,用合適的教學理念提升各課程的教學質量是一個重要的舉措。
參考文獻:
[1] 李小云.參與式發展概論[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
[2] 孫學剛.樹木學學科屬性及研究范疇的探討[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1997,32(1):93~96.
[3] 李玉珍.淺談參與式學習[J].蘭州學刊,2005(6).
[4] 周信勇,查永軍.情感:大學生參與式學習的促進劑[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1).
[5] 查永軍.參與式學習—— 解讀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3).
[6] 杜秀君.參與式學習與素質教育[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1).
[7] 朱擁軍,查永軍.論參與式學習的層次性及啟示[J].當代教育科學,2009(5).
[8] 朱愛平.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J].成功(教育),2009(2).
【淺談林學專業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參與式分析】相關文章:
淺談大學理工科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分析03-27
高職法學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2-26
語文參與式教學論文01-01
體驗式學習在中職專業基礎課中的探索與實踐02-23
淺談中職文化基礎課的分層教學11-14
淺談材料工程基礎課程改革的思考03-27
淺談中等職校文化基礎課課程改革03-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