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運用微博媒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時間:2024-08-16 17:43:50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運用微博媒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論文關鍵詞:微博 思想

        運用微博媒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論文摘要:微博作為可以即時發布信息的微型博客系統,是一種具有強大傳播力的新媒體。本文比較分析了微博與BBS、博客等其他新媒體的不同特點,就怎樣把握微博的特性,運用其優勢,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議。

          微博(micro-blog)是一種以個人面向網絡即時發布消息的精簡模式博客系統,支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發布,具有極強的新媒體傳播特性。作為一種工具,微博的開放程度更高,可以通過即時聊天軟件(QQ、MSN、Gtalk、Skype)、手機和外部應用編程接口(API)發布消息。2006年,美國Twit網站首先打破了互聯網和移動之間的界限,推出了微博。2009年8月,在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開放微博后,騰訊、網易、鳳凰、搜狐等綜合門戶網站也開始推出微博產品。據新浪網發布的《中國微博元年白皮書》顯示,2010年底,中國互聯網微博累計活躍注冊賬戶數將突破6500萬個。這充分體現出微博相對于傳統媒體和其他新媒體的高滲透率。

          一、微博作為傳播媒體的優勢

          微博作為全新的互動交流媒體,具有優于其他媒體的使用簡單便捷、實時傳播的特征。微博作為傳播媒體的優勢,從以下五方面來探討。

          1.以普通用戶為主,人人都可以被關注。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從早期出現的BBS到隨后風靡一時的博客,再到現今微博的發展壯大,新媒體的發展對人們的生存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相比傳統媒體點對面的方式,網絡媒體互動傳播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早期出現的BBS使人們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小組交流,具有明顯的主題性。隨后流行的博客有了更多個性化的設計,但還是需要通過組織陳述事實。在BBS和博客的信息傳播中,信息主要來源于有較強傳播能力的傳播者。而微博的出現一開始就使得傳播者擁有主動的參與性,并進一步突顯出網絡媒體的平民化趨向。微博為普通人提供了表達、分享和溝通的平臺,不需要完整的性就可以發表大量的原創觀點,因此,它更傾向于一種個人的互聯網。

          2.進一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用戶可隨時隨地在第一時間傳播信息。在時間和空間的層面上,BBS對上網的地點有一定的限制,博客往往也受到終端地點相對固定的限制。在微博的使用過程中,新技術的運用和微博本身簡短精煉的特點,使它迅速地整合了各類工具尤其是手機短信和彩信的優勢。2010年7月14日至2010年8月2日,在北京市網絡媒體協會的下,締元信(萬瑞數據)對我國微博用戶使用狀況進行了全國范圍的。該調查顯示,有22%的用戶是因手機登錄微博而開始使用微博的,已有31%的微博用戶是用手機登陸,在中和等候時使用手機登陸微博的用戶分別占了78.5%和68.9%。手機媒體無時空限制的特征,使得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發布和回復信息,每一個成員都可以平等地對任何一個擁有網絡傳輸設備的人提供或獲取信息,從而形成更加迅速方便的互動。面對突發事件,微博更加顯示出相對于以往的所有媒體而獨具的實時性和快捷性。

          3.信息交流更為平等自由。BBS中存在明確的群體關系,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結構關系。博客雖然為信息的溝通和共享提供了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個個性化的空間,但由于對寫作能力有一定要求,而限制了信息的產出量。從信息交流的角度看,微博的出現進一步打破了這些限制。相關調查顯示,寫微博是為了發泄情緒和表達觀點的人占到了微博用戶的74.3%,有75.8%的人在微博上發布的內容是個人的內心感受。這種進一步擴大的平等性和開放性,使得在微博上每個人都可以生產信息和消費信息,個人的言論自由權得到了極大的發揮。

          4.特殊的交往紐帶功能。BBS中雖然參與者眾多,但經;拥闹话l生在少數人之間,由于持續性較差,保持聯系的更是少之又少,之后便不再有太多的交流。在博客中,雖然受眾可以主動選取消息并對其加以評論,但傳播者也可以對其行為做出處理,很難保證受眾與傳播者之間緊密的關系。在微博互動中,出現了現實生活中的交際圈與虛擬的交往圈相重疊。調查顯示,微博用戶主要關注的人有88.9%是朋友、同學和業內人士。微博不僅是及時信息發布的平臺,更結合了社交網絡的關系結構,同時也具有不同于即時聊天軟件純粹溝通的信息累積功能。微博相比BBS和博客還具有更好的溝通效率,用戶的關注狀態從“被動”轉為了“主動”,從而形成良好的互動,用戶可關注任何自己感興趣的傳播者,可通過微博的開放性和便利性使得傳播者與受眾之間不停地建立臨時的紐帶關系。

          5.信息交互的普遍性。BBS擁有較強的凝聚力和群體意識,但交流多半只是在單純的小組成員內進行,在信息交流的普遍性上有一定的局限。博客雖然具備了全球傳播主體的屬性,但仍存在傳者和受者雙方不能及時進行信息交流與共享等問題。而微博的及時性和便捷性改變了人們搜尋分享信息和使用媒介的方式。調查顯示,89%的微博用戶會推薦朋友使用產品,47%的用戶會在微博上轉發他們認為有意義的信息。在微博中,不僅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而且這種信息交換的普遍化是一種持續的過程,受眾參與得越多,信息的交互性就越頻繁。

          二、運用微博媒體開展高校思想工作

          締元信的上述顯示,微博的用戶呈現出平民化和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在國內微博的用戶中企業員工和學生占的比重較大,分別是29%和17%,18~30歲的年輕用戶占了67%,63%的微博用戶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同時,有96%的用戶表示會通過微博了解、發布對突發事件的觀點。有37%的用戶認為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只有6%的用戶認為不可信!癑ournal of Information Warfare”于2010年9月第1卷刊登出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商學院P.R.Chamberlain的一篇名為“Twit as a Vector for disinformation”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搜集了數以萬計的包含商品品牌的微博評論,發現其中超過50%的內容是負面的,33%的是批評性的。由于微博的實時通訊和交互功能非常強大,其信息交流的開放性和便利性等,都使它在思想活躍的大學生中更容易推廣。因此,如何發揮微博的傳播優勢,運用微博有效地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在新媒體中面臨的新機遇。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注重微博的時效性和便捷性,運用微博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以往的媒體不同,微博具有實時傳播的特性,運用微博平臺,可以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動態,并及時作出反應。微博內容的簡明要求,也可以精煉突出教育主題,使微博成為紅色的推薦引擎,并運用高頻率的網絡分享量,讓青年學生在關注相關學習、生活、娛樂等話題之際,接受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同時,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也可以通過微博,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忠于事實并快捷地發布消息,及時對學生加以引導和疏通。

          2.注重微博的平等性和參與性,吸引廣大師生開展微博上的引導教育工作。目前,國內各高校普遍都建設了較為完備的校園網絡,應當依循微博信息交流的廣泛參與、平等自由的特征,在校園網上開辟微博空間,吸引師生參與微博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活動。通過對微博空間的文化導向,使教師和學生主動傳播承載“真、善、美”的信息,抵制“假、惡、丑”的信息,共同、持續地營造高尚的校園文化氛圍。

          3.注重微博信息交互的普遍性,發揮微博品牌的影響力。在微博上創建品牌,一是要利用好微博這一傳播平臺,以榜樣示范人,通過吸引教學名師、學術專家、優秀學生等微博,從思想觀念、情操、情趣等不同方面入手,對廣大師生進行思想情感的引導;二是可以創辦手機報等手機傳播媒體,引導師生關注社會時事、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了解各種學校的信息,不斷提高學生對它們的信賴度和忠誠度。在微博上建設好各種品牌,可以使之獲得教師和學生的持續關注,并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交換出現普遍化趨勢,從而產生重要的影響力。

          4.注重微博的交往紐帶作用,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推進網上網下的互動。高校應當利用微博的及時性和便捷性特征,面向學生群體,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開發多樣化的信息服務欄目,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困惑和問題,以增強學生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間的粘性。并通過網上網下的互動,密切師生關系和不同學生群體的關系,共享學習進步、實踐鍛煉的心得體會和富有積極意義的信息,從而形成一種由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相互教育的良性循環。

          5.注重技術更新,促進手機與互聯網的融合。微博包含了從簡單的文字到圖片、等形式,信息承載形式的多樣化更有利于受眾選擇交流表達和接受信息的方式,這些都需要以技術支持為前提。手機具有隨時、隨地、隨身靈活使用的特點。微博的簡短形式同手機的使用相結合,更能打破傳統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來進行溝通、交流與傳播,因而在運用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在校園網的建設中引入新技術,促進手機與互聯網的無縫連接,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擁有更加便捷和開放交流的渠道。

          參考文獻:

          [1]新浪.中國微博元年白皮書[EB/OL].

          [2]網易.解放日報報業集團.2009年媒體高峰論壇.互聯網時代的傳統媒體[EB/OL].

          [3]締元信.微博媒體特性及用戶使用狀況研究報告[EB/OL].

          [6]六度空間理論又稱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論.該理論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年代,是由美國學家米爾格倫提出來的.

          [9]潘曉寧.潛伏的商業價值:學會與“微生物”互動[EB/OL].數字商業時代.

        【運用微博媒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文章:

        試析微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進11-17

        微博浪潮下對手機媒體的再審視12-05

        談談微課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01-08

        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12-05

        淺談高校多媒體教學02-19

        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03-21

        試析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11-20

        多媒體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1-18

        高中物理教學多媒體的運用03-22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