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外語教學理論在視聽說課上的運用
論文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能力 思維能力 科研能力 SSBI 多媒體技術
論文摘要: 本文作者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科研能力為教學目的,借助SSBI和現代多媒體技術來完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視聽說教學活動,以期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故本文旨在探討外語教學理論在視聽說課上的運用。
一、引言
視聽說課是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提高學生外語水平的綜合課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對視聽說課程的描述是:提高學生對語言真實度較高的各類視聽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視、聽、說的結合,以直觀畫面和情節內容為基礎開展有針對性的口語訓練,運用復述、總結、對話、口頭概述、即席演講等活動形式,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和口頭表達能力,加深他們對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認識和了解[1]。視聽說課雖然是一門傳統課程,但由于沒有固定教材,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定及教學手段與方法的運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本文主要談談外語教學研究理論在視聽說課上的運用,旨在運用理論來促進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二、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
1.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新《大綱》提出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除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準確性外,還要培養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和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以適應日益廣泛的國際交流的需要。在2006年跨文化交際國際學術研討會上,Steve Kulich教授也強調21世紀將是中國培養學生具備跨文化能力而不僅僅是傳授語言知識的時代。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使學生終身受益[2]。文秋芳把跨文化交際能力分為交際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交際能力包括語言能力、語言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和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為此,教師應選擇涉及跨文化內容的教學節目,并從文化視角切入設計不同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策略能力及跨文化能力。以下以《希望英語雜志》中一個關于中國新年和西方圣誕節的短片為例。
(1)語用能力
語用能力包括實施語言功能的能力和社會語言能力。交際功能可以由多種不同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如片中使用陳述句直接說明“Or you could also say Happy New Year”;或用反問句說明“Don’t your children write a ‘thank-you’ note?”。社會語言能力指對具體語境決定語言使用規約的敏感程度,包括語言變體如“and they went...”,“went”即said的意思;語體風格,指由交際雙方的關系所確定的話語風格,如,Hi,welcome today to “let’s talk”.這句話很隨意,拉近了主持人和觀眾的距離。
(2)策略能力
策略能力包括補償能力和協商能力。當交際者一時想不出要使用的語言時,可以用well,er,let me see,you know等會話填補詞贏得思考時間;也可以用同義詞或類別詞來代替,如hopping等同于下文中的visiting。協商能力中,可以用聲調和反意疑問句表示肯定,如:Don’t your children write a “thank-you” note?要求澄清,常用的語言有“Huh?”“I beg your pardon?”“Do you mean...?”。
(3)跨文化能力
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中美贈送禮物的文化區別,以提高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片中提到美國朋友間送生日禮物,送的人一進門就說“這是給你的,祝你生日快樂”,而過生日的人毫不客氣,高興地說:“哦,正是我想要的!”觀后短片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討論并總結中美贈送禮物模式的差異:中美在禮物選擇上有同有異,但傳統上中國人不講包裝,“酒好不怕巷子深”,而美國人很小的東西都精心包裝;中國人是在臨走時送,并且大多時候不好意思提及,受贈者也要在推讓一番后才“勉強”收下,還要想著以后回贈什么才合適,因為這里涉及面子問題。而美國人是在一見面就贈送,并且要正式提及,而且受贈者也不應推辭,而應該高興地接受,并表示感謝,因為這是友誼的象征,當然不能推讓不接受了,不一定要回贈什么,但禮貌上要寫個卡片或短信表示感謝,這一點在中國文化中卻沒有相應的體現。
2.提高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
新《大綱》強調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要有意識地將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機地融合在英語專業技能、英語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課程的教學中。要努力為學生創造發表個人見解的機會,對不同的意見和看法要采取鼓勵和寬容的態度”。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教師可選用主題有爭議性且貼近生活的內容,如CNN中的一個節目“如何說不”,探討是否應該拒絕別人,怎樣拒絕才有效;FOX的一個人物訪談中采訪《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談論“智商”、“情商”之后的“錢商”。學生對于這些話題很感興趣,內容和語言的輸入又給他們提供了深入探討的可能性,所以積極性很高,效果良好。又如在看完迪斯尼影片《花木蘭》之后,不同的小組會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自己選擇研究課題:中國龍與西方龍的對比;美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標準;美國的個人主義和女性主義對中國忠孝禮儀的改寫;上帝與中國祖先在各自文化中的不同作用等。學生發現問題本身就是創新思維的表現,分析數據既需要邏輯思維能力,又需要辯證思維能力,這種模擬的研究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綜合的思維訓練活動[3]。
三、教學手段及方法
1.SSBI在視聽說課中的運用
SSBI即Styles-and-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習者更有效地學習和使用目標語言。它從提高學習者認識自身學習偏好和運用學習策略的意識入手,將可能用到的策略有選擇性地引入到教學內容當中。教師可以把SSBI用于視聽說教學。首先,從第一節課起培養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風格來選擇學習策略的意識。其次讓他們將“管理學習”的理念納入到自己的英語學習中,定期評估自己的學習情況,對學習策略作相應調整。另外,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中設計與策略培訓有關的活動。例如在小組會談后讓他們口頭報告節目內容,還要報告完成任務時都用到哪些策略,讓他們從認知的高度體會到不同組員的不同學習風格,因此完成相同任務時采用的策略也不同。學生通過參與、合作、總結,加上老師的點評和建議,最終能夠學會自主學習。
2.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
教師可利用Blackboard平臺,將課上課下的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在課前教師完成視聽及必要的科研工作,不占用課堂時間,在討論版中完成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上課時進行小組或個人口頭陳述、討論、辯論等多種課堂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口頭交際環境中用英語進行理解和表達。另外,教師可運用DVD中、英文字幕和聲道轉換的功能,讓學生做一定的視譯和同聲傳譯,并在不干擾母音的情況下,將他們的聲音錄制在另一音軌上,這樣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練習情況與母音作對比,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改善學習狀況。這種訓練對于口譯課是一種很好的準備。
四、測試評估體系
教師在測試學生學習狀況時最好不要采用期中、期末考試的方法,而應該把重點放在平時的學習評估上。比如平時成績由3次小測驗和3次小組口頭報告組成,共占60%。這樣學生會更重視平時的學習而不是一次的考試;在Blackboard上發帖子積極參加討論也應計算到平時成績中。這樣學生之間有競爭(小測驗)也有合作(小組口頭報告,全組成員得分相同),這種競合模式可以使學生互為啟發,增強對知識的感悟與掌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態度、競爭意識及思辨、創新能力。
五、結語
現代語言教學的走向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獨立完成學習的全過程。把上述外語教學理論運用到視聽說課堂就是在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視聽說教學模式,以期在教授語言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讓他們真正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莊恩平.跨文化能力:我國21世紀人才必備的能力——“2006跨文化交際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外語界,2006,(5).
[3]文秋芳.英語口語測試與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1999.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試析外語教學理論在視聽說課上的運用】相關文章:
試析應用多元智力理論提高外語教學效果論文02-23
試析思政理論課中影視教學法的科學運用11-20
試析結構化理論的視角12-08
試析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11-20
外語教學中“教學做合一”的運用03-25
試析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12-06
試析多元智能理論的高職課程設置12-06
淺談功能法在高中外語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3-25
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11-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