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舒適對生產帶來的影響論文
伴隨著產婦心理變化以及身體的變化,對產婦的適應性以及痛閾值產生一定影響。加上目前的常規護理工作無法滿足現在護理要求,因此需要轉變護理模式。產房舒適護理作為一種整體、有效的護理模式,能夠幫助產婦在生理、心理達到一個愉快的狀態或者降低不快的程度。本文以產房舒適護理作為研究分析的對象,分析其對助產質量以及產房內感染率的影響,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本院收治的孕產婦10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0例,年齡在2~335歲之間,平均年齡(28.1±1.03)歲。對照組50例,年齡20~33歲之間,平均年齡(27.2±1.01)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實驗組采用舒適護理方式,具體包括以下
①加強環境的舒適護理:環境舒適護理, 對產房的溫度、濕度進行調節與控制,加強通風,保持室內溫度恒定,同時護理人員自身需要注意其言行舉止,在于患者交談的過程中盡量輕聲細語,耐心解答患者疑問。
②加強心理上的舒適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充分考慮到產婦的心理狀況,首先耐心、和藹的向產婦介紹醫院產科的優勢、告知產婦生產過程,針對產婦出現的各種不良情緒、不良心理給予疏導,及時解決產婦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提高產婦配合度。
③向產婦耐心、詳細的介紹關于生產的相關知識,充分站在產婦的角度考慮問題,讓產婦對生產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心理恐懼感。通過闡述成功分娩的案例幫助患者提高自信心,獲得一個良好的生產心態。另外,護理人員通過各種宣教方式,讓產婦了解分娩的相關知識。
④加強孕產婦的心理護理:針對孕產婦因懷孕的影響可能出現心理上的問題,特別是對初次懷孕生產的孕婦,護理人員要耐心向產婦解釋,不良的心理狀態與情緒對胎兒有不良影響。
⑤在分娩的過程中,采用一對一助產士陪伴護理模式,時刻關注產婦分娩情況,將最新的分娩情況告知產婦,鼓勵產婦采用正確的分娩方式,可以適當進食,保持體力。在分娩過程中由于疼痛,助產士應該指導患者采用深呼吸法,減輕分娩疼痛。在宮口全開之后,使用鼓勵性、贊美性話語鼓勵產婦全力配合生產,避免出現用力不當的情況。
⑥完成分娩之后,需要做好會陰部的沖洗,定時更換會陰墊,避免出現感染。同時做好新生兒的護理工作,保持新生兒皮膚干燥、清潔,加強沐浴護理。告知產婦需要做好產后衛生工作,加強飲食自護,避免便秘。鼓勵產婦在分娩后2小時內自行排尿,幫助產婦按摩子宮避免宮腔積血。指導產婦正確的喂奶方式。
1.3 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記錄院內感染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l7.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x2校驗,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
3 討論
孕產婦作為醫院中特殊的護理對象, 有著更高的護理要求。本次研究中將產房舒適護理應用于護理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內涵。由于產婦在分娩前后會出現不同程度、不同情況的心理影響,消極的心理障礙會影響到產婦的分娩過程以及新生兒健康狀態,在舒適護理過程中,心理護理是重點,這是因為心理狀態對產程有著影響,在護理過程中從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全程的分娩護理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工作,能夠有效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產婦分娩的順利。特別是針對初產婦而言,由于對生產的不了解更加容易產生恐懼、害怕等情緒,不良情緒會影響產婦的中樞神經功能紊亂,增加體內茶酚胺分泌量,減少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導致宮口張開變慢,宮縮乏力,延緩產程時間,影響產婦生產。因此,產房舒適護理的實施與應用能夠從產婦的生理與心理上提高其愉悅感,降低其不適感。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總滿意率98.0%,明顯高于對照組52.0%, 實驗組院內感染率4.0%,明顯低于對照組22.0%,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產房舒適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助產質量,促進護患關系良好發展,降低院內感染率有著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產房舒適對生產帶來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線路電壓突變原因及對微電子生產企業的影響的論文02-20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06-14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精品)09-13
影響汽車制動性能的因素論文05-30
土地整理對使用農機的影響論文02-26
對工程運營的環境影響分析論文03-10
外貿對我國經濟影響論文提綱12-03
農業結構改善對經濟影響論文11-17
稅制改革對建筑企業的影響論文02-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