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接受美學對我國藝術教育創新的啟示
論文關鍵詞:接受美學;藝術教育;創新;學生
論文摘要:接受美學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誕生以來,對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影響。本文從重視學生在藝術教育中的本質地位、重視“第二文本”,利用和把握“審美經驗”的特點這三個方面論述了接受美學對我國藝術教育創新的啟示。
20世紀六十年代后半期,當接受美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美學理論在聯邦德國南部博登湖畔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康士坦茨大學孕育和誕生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由幾位年輕學者呼吁、倡導而建立起來的這一理論,竟然會在短短十來年中,跨越國界,東進西漸,迅速走向全世界,激起了巨大的理論反響。接受美學上世紀80年代傳到我國,對我國文藝理論及美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其最根本的特征是把讀者提高到文學理論、美學研究的中心地位,把這一理論運用到我們生活中來,就是要重視接受者的想法,提高接受者的地位。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接受美學不僅僅對文學和美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對我國當代藝術教育起了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吸收了大量西方的藝術教育理論及其經驗來發展自己本國的藝術教育,現在我們藝術教育的模式大都是那個時候引進來的。近年來,藝術教育越來越受到各個高校的重視。都不同程度的進行改革與創新。雖然接受美學不能直接給我們教學的改革帶來知道,但是對我們藝術教育的創新卻起到了很大的啟示作用。那么我們應當如何用接受美學的這捧甘甜的泉水來灌溉藝術教育這片土地呢?
首先,應當重視學生在藝術教育中的本質地位。學生作為接受者,應當被提高到藝術教育的中心地位上來。伽達默爾認為藝術作品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結構性存在,而是在同接受者的關系中,即在接受者對作品意義的理解和解釋中存在的。這就是說,藝術作品之對于觀賞者才有意義,只有通過觀賞才獲得其存在的規定。衡量藝術教育的效果好壞與否,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學生的接受效果。如果藝術教育的效果好,那學生的接受效果就好,反之,學生的接受效果就差。其原因何在?就是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教育只重視了對教育者、教育過程作用的發揮,而忽視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忽視了學生作為教育的接受者在藝術教育中所處的中心地位,F在的學生的生活大環境的改變及生活質量的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比起他們上一輩來要強太多。學生接受什么、接受多少,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和判斷來決定的。從學生角度來說,學藝術的學生大體上要比學文理科的學生靈活的多,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過程中就不能對其采用一般文理科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我教你學”、“我說你聽”的傳統的教育方式。要打破這種傳統的教育格局,開辟一條新的藝術教育之路,就是要提高以及肯定學生作為接受者在藝術教育中的中新地位。因此,認識到學生的存在,并能積極調動其的能動性,是提高藝術教育效果的基礎。接受美學認為,“只要作品不被行動的主體接受、獲取,它始終不能被稱之為作品,只有當接受者接受之后并且跟創作者產生了互動,作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作品。所以,接受才是文學作品最重要的環節”。換句話說,即使我們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但如果不能被學生接受,那再完美的過程也是沒用的。因此,要注重學生作為接受者的中心地位,關注學生對教育的接受情況,只有這樣,整個藝術教育的過程才是完整的。
其次,讓學生直接參與到藝術教育工作中來,這樣才是教育有效性的最佳體現。接受美學認為,“沒有經過讀者閱讀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只有經過讀者閱讀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所以說“第二文本”就是“經過了讀者主觀的結構和重組,無不透漏著著讀者的思想感情。”藝術教育的有效性關鍵取決于學生形成的“第二文本”,而不是“第一文本”。只有通過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會進入變化著的、體現某種連續性的期待視野,而在這樣的連續性中,簡單的接受將轉化為批判的理解,被動的接受會轉變為積極的接受,被認可的審美標準將轉化為新的、超越這種標準的文學生產。接受美學肯定了接受者參與到文學作品中來的重要性,其作品的價值也會因為接受者的參與而得到補充與完善。而作為一名藝術教育者,也應該從中體會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工作中來是很有必要的。藝術教育的對象是學生,而學生的參與也能給藝術教育帶來新的生機,不斷的創新與改革、充實與完善。讓學生參與到藝術教學工作中來,不僅會給學生本身帶來提高,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接受,也在接受美學的角度實現了藝術教育的價值。因此,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藝術教育過程中,重要的是教育者要樹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觀念,克服高人一等、居高臨下、以勢壓人的心態,讓學生處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中。讓他們意識到教學工作中自己的中心地位。例如在平常技法等學生比較感興趣,比較能發揮的主觀能動性的教學當中,要積極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到教學工作中來,培養他們正確的觀念,意識到自己是教學工作的主體,可以讓他們來安排教學的形式與方法甚至是教學內容,也可以讓他們自己布置作業,自己評價作業等等。所以,藝術教育者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點和面的結合,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第二文本”的價值,真正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再次,接受美學稱,“審美經驗”就是“讀者在作品接受中積累起來的審美記憶、形象信息等構成的直接經驗、間接經驗、感性經驗和理性經驗。”同樣,學生也是有“審美經驗”的,就是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其具有兩面性。這些或成熟或不成熟的價值觀,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所以接受美學所認為“審美經驗對于讀者閱讀文學作品有非常大的影響”,其主要影響就是表現在接受者對作品接受的態度上,是主動接受還是被動接受。接受者在閱讀中發現作品的所表達出來的態度情感跟自己的審美經驗不一致是,就是被動接受,反之,接受者發現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態度情感跟自己的審美經驗基本一致時,就會主動接受。同樣,把這個理論應用到我們的藝術教育工作中,也是一樣的。學生也會以自己的審美經驗為標準,選擇主動接受或者被動接受。所以在我們的藝術教育工作中,要特別認識到學生審美經驗的重要性,盡可能地了解和把握學生“審美經驗”的特征,充分發揮學生“審美經驗”中積極成分的作用。同樣,學生的審美經驗也是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的,我們要利用審美經驗這一特點去培養學生積極的接受教育。教育中的“期待視野”,這一點對于藝術教育的意義是很重要的。在學生接受活動中,他們的各種經驗、趣味、素養、理想等綜合形成的對知識要求和水平,在具體學習中,表現為一種潛在的審美期待。學生會按期待視界去批判地看待教育內容,如果教育內容與他的期待視野相一致,那他就會滿意;同時也會激發他去尋找更多新的東西。如果學校教育活動與學生的需要和“期待”一致,學生就會產生興趣。但是,在現實工作中,許多教育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沒能做到“超出、校正”學生的“期待視野”,學生對此不感興趣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教育者在必須清晰認識和認真對待學生的期待視野,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期待視野來作為選擇教學內容方式與目標等的依據,創設適當的接受距離,以期達到接受效果。比如在學生普遍認為枯燥的史論教學中,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接受,就要不斷的矯正學生的期待視野,因此在史論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增加一些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枯燥的史論變得更有創造性和新穎性,讓學生有出乎意料之感時,才能“超出、校正”學生的“期待視野”,才能得到學生的歡迎。
接受美學為藝術教育的創新開辟了一扇新的窗口,合理的加以運用,就會使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教學的創新以及學生的,有利于教學的進步,更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朱立元,接受美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接受美學對我國藝術教育創新的啟示】相關文章:
論英國紳士教育及其對我國教育的啟示論文01-11
論中職學校藝術教學創新11-19
論體育創新教育11-26
論高校藝術教育貴在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02-28
信息技術與藝術教育創新11-25
接受美學的視角論述廣告翻譯論文提綱11-19
論知識經濟時代我國市場營銷的創新12-11
論強化教學研究 落實教育創新11-21
論“美學生活化,生活美學化”論文12-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