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調查研究
〔論文摘要〕 本文通過對高職學院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概括出高職學院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總體特征和具體表現;進一步分析了影響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高職學院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對策與措施。 〔論文關鍵詞〕 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調查研究
通過對當前高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總體特征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思想道德狀況積極向上,80%以上的學生積極要求進步,渴望早日成才,對黨的方針政策普遍持認同的心態;多生具有較好的公德和思想道德素質。與中學生相比,高職學生自覺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增高,他們希望在教學內容中多一些反映科技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他們對各類科技競賽、專題講座、社會熱點、網絡文化等有一定的興趣;多數學生能認真學習,希望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增強實際動手能力與交往能力。
另一方面,部分學生責任感不強,對現實社會問題的判斷表現出某種模糊的政治意識。多數高職大學生尚未形成系統穩定的人生價值觀,在一些問題上常常表現出矛盾或多變狀態。不少學生人生價值取向格調不高,價值目標層次較低,沒有建立起對共同理想的信仰,缺少遠大目標的激勵,思想趨于實際、實用和實惠;一些學生片面強調功利原則而不講道義原則,人生價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離。一些學生渴望成才,卻缺乏堅定的拼搏精神;想要進步,卻缺少深入實際和腳踏實地的努力;想做生活的強者,卻在現實生活中無所適從。就部分大學生個體看,其道德行為與社會道德目標要求尚有一段較大的距離。表現為道德觀念還不夠牢固,精神文明素質較差;對社會不良現象口頭抨擊多,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身體力行較差。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都明白尊老愛幼、遵守秩序、維護公共衛生、言行舉止要文明等這些最基本的社會公德和文明禮貌,但在實際的行為表現中卻不盡如人意。
一、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原因分析
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雙重性的形成與我國復雜的政治文化分不開,同時也與高校的育人機制、家庭的育人觀念和學生自身因素緊密相關。
1.經濟的多重性加劇了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的復雜性:高職學生思想道德變化的外因
存在決定意識,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多重性深刻影響著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變化。市場經濟給我們帶來了如何協調競爭、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等全新課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西方思潮趁機在青年學生的思想中占據一席之地,加劇了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復雜性。目前,我國律仍不完備,公平競爭很難保證,市場上出現的爾虞我詐不誠信行為刺激著大學生的靈魂。市場經濟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另一部分還很貧困,富裕和貧困的懸殊差距,讓缺乏辯證認識的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狀況更加復雜,成為高職學生思想道德變化的重要外因。
2.大學生就業體制的變革: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變化的動因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大學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就高職學院而言,學生的就業率成為衡量學院是否繼續擴大招生或者續存的依據,于是一些高職學院為保證學校的就業率,非常注重專業教育,較忽略思想政治教育,減弱了對大學生思想意識的引導;教師和者思想道德行為失范、不能成為學生榜樣的現實,成為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逐漸扭曲的重要因素。
3.家庭現實教育理念:高職大學生思想趨于功利性的主導因素
家庭教育理念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變化起著主導作用。中國多數家庭最大的期望就是讓孩子上大學,他們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主要要求就是成績好、能考上大學,至于孩子的思想道德、為人處事等則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他們常常以自己的經歷告知孩子要現實些,不要去做那些“不切實際的夢想”。這樣,不少大學生久而久之便變得十分現實,學會了做事前先考慮對自己有多少好處,包括政治信仰、談情說愛也帶有濃濃的功利色彩。
4.大學生自身因素: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變化的內因
當代大學生強調個性化,追崇時尚,加之多為獨生子女,自尊心強,自理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尚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些學生只關心自己,認為政治、祖國前途、人類理想,都沒有關心的必要;對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至于怎樣做人做事和與人合作,較少考慮;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同齡人的影響。高職學院學生結構比較復雜,大致可分為五種情況:高考分數較高并已被大學錄取,但由于專業不理想,于是改學優秀高職學院的熱門專業,這類學生約占9%左右。他們學習上進心強,學習成績優異;中學學習成績不錯,但高考臨場發揮失常,不愿繼續復讀而選擇高職學院的學生約占17%左右;中學學習明顯偏科,單科成績比較突出,但由于其他學科或某一學科成績差而落榜的學生約占16%左右; 總體水平差,對學習沒有興趣,缺乏毅力的學生約占50%左右;學習成績和學習興趣都比較差,迷戀于某項或幾項專業愛好且單項出眾者的學生約占8%左右。這個分析說明高職學院至少有8%的學生所受不完整、不扎實,基礎知識貧乏且不鞏固、考試成績差。這部分學生學習沒有動力,沒有毅力,沒有熱情,沒有興趣,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頑強的進取精神,他們不良的思想和行為會相互影響。
二、加強高職大學生思想的思考 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要求,切實把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教育作為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素質的基本途徑,是振興的基石,肩負著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高職學院在學習貫徹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中,要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職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根據對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我們認為高職學院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把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規律,結合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新特點、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以及社會現實,在內容、方法、手段以及機制等方面銳意創新,注重時代性,加強針對性,突出實效性。為此,在教育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對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領導與創新
統一認識,加強德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做好德育工作,關鍵在領導。高職學院黨委、應將德育工作作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的頭等大事,列入到學院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在學期和年度工作計劃中對德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在當前,一是要統一和提高認識。牢固樹立“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理念,努力把全體師生的思想認識統一到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上來,統一到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部署要求上來。二是保障落實。為保證德育工作落到實處,高職學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德育工作的總體思路就是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德育工作。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實把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作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的一項政治任務,作為進一步繁榮發展社會科學的一項基本任務,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升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到組織落實、制度落實、任務落實、抓緊抓實抓好;三是黨委、行政、工會、團委應分別把黨支部、各處室部門工會、團支部在德育工作中應擔負的職責和任務納入其工作目標考核中,努力使學校德育工作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格局。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德育工作制度,有利于激勵、調動和約束每個成員的行為,從他律逐步轉為自律。因此,要根據不同的對象制定和完善有關規章制度,對德育工作的任務、內容、途徑、原則、基本要求,作出明確規定,使德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日常化,完善高職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長效機制,以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
開展德育工作的創造性研究。高職學院德育工作領域亟待拓展,以進一步適應形勢發展和高職學生成長進步的要求。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標的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這些工作方面的研究,把實踐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及時地提煉、、推廣出來,并進而提升為規律方面的認識,更好地指導全局工作。因此,要針對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專門力量加強研究,開展攻關實驗,將矛盾一一破解,將困難一一克服,從深層次上解決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在創新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明確三個著眼點:一是著眼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從這一戰略高度出發,立足長遠,面向未來,防止和克服工作中的短期行為。二是著眼于高職教育的新形勢、新、新任務。根據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要求,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把握高職教育發展規律,使德育工作保持鮮明的高職教育特征,反映高職教育的本質要求;三是著眼于高職學生思想變化和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結合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對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加強研究和破解,在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和取得實效上狠下工夫。
2.不斷拓展思想道德教育內容與方法,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建設好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教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高職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的艱巨任務,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2〕自從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以來,各高職院校采取多種措施,教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在高質量全面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上下功夫,更加深入地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開展中國近現代史和道德與教育,開展基本國情和形勢與政策教育,使高職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正確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引導高職大學生自覺地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緊緊地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加強對大學生的精神激勵。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發揮模范榜樣作用!睘榇,高職院校在進行這方面時,一是以自立自強精神激勵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開展榜樣教育,以榜樣人物不等不靠不要的事跡,激勵高職學生在相對艱苦的中勤奮學習、勤練技能,以便日后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二是以頑強拼搏精神激勵學生奮發圖強、積極探索新的知識領域,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和求知欲的滿足。三是以敢于挑戰的精神激勵學生, 強化就業道德觀。由于高職學生職業化素質程度有限、職業規劃意識淡薄,導致自身缺少競爭力。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深入細致地做好職業工作,引導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鼓勵他們大膽到民營、私營企業去工作, 在那里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四是大力發掘、培育、宣傳優秀高職大學生典型,為大學生樹立“可親、可敬、可學”的身邊榜樣,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五是聘請學校優秀畢業生為學生開設專題講座,結合他們自身努力奮斗的成才經歷,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敬業和勤業精神教育,以激勵學生不斷進步、愛國愛崗、增強自信、追求卓越。
創新教育方法。為了讓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廣更深地進入校園,高職院校要大力倡導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引導學生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社會現實問題;要深入社會,將抽象教育與直觀教育、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力求理論聯系實際地通俗講解,避免“滿堂灌”。做到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使學生于“潤物細無聲”中明白道理,于潛移默化中獲得感知和理解;不斷探索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法、體驗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把思想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在潛移默化中“進課堂、進頭腦”;通過組織學術講座和政治理論學習小組,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要有重點、分層次、多渠道地開展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繼續廣泛發動大學生組成專業技術團隊,利用假期深入開展社會、科技發明、生產勞動、勤工助學、紅色之旅學習參觀和“三下鄉”、“四進社區”活動,并逐步規范社會實踐日常教學。
創建濃厚的校園氛圍,營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環境。高職學院要大力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精心組織校園文化活動,把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與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通過環境氛圍的熏陶,可以潛移默化地內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和行為習慣,使良好的校園文化成為思想道德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延伸。學校要為學生營造健康向上、優美高雅的校園環境氛圍,要把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要發揮校園文化在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作用:一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學生會、團委和系學生會等組織,優化整合學生社團,組建各類興趣小組,開展科技活動、學科競賽、學術報告、欣賞、朗誦、書畫展覽等形式多樣、貼近學生和喜聞樂見的活動,在豐富校園文化中陶冶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強情趣和鑒賞能力。二是加強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學校要按照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的要求,廣泛深入開展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學校宣傳部門要利用廣播、、?淮、黑板報、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進行宣傳,讓學生組織和參與這些活動,通過其正面的引導及反面的警示作用,強化養成教育,使大學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內化其道德行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促進他們的知行統一。三是注重人文關懷,創建人文校園。通過校園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建設,拓寬校園文化領域,如對假山噴泉、花草樹木、雕塑、文化景點、名人畫像、警言語錄、校風校訓等自然與人文環境因素賦予新的教育內涵,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向上、文明科學的校園環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學生能夠經常地受到一種熏陶,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四是加強對高職大學生的疏導。針對高職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進一步加強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教會他們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掌握調節自我情緒的方法與技巧,從而促進他們人格的健全發展,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3.使網絡成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力手段
網絡對大學生產生著廣泛且深刻的影響。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因此,高職學院要加強網絡文化產品創造生產,為高職大學生提供豐富的校園網絡精神文化產品。首先,通過方便、快捷的網絡,大力宣傳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宣傳先進文化與黨的政策,積極開展學生黨員的黨建工作,以引導學生思想。同時輔導員要能隨時與廣大學生在網上進行交流,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時性、針對性。其次,把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搬上網絡,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延伸到網絡,以提高教學效果。再次,靠對稱信息交流解決矛盾,引導校園網的輿論走向,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最后,用網絡開展多渠道溝通,充分利用網絡的互動特點,通過信箱交流、網上對話、QQ聊天等功能,開拓教育者與學生平等對話的渠道。
4.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
一是增強德育隊伍的整體合力。高職學院德育隊伍包括政工隊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和專業教師隊伍。這三支力量目標一致,分工不同,各有側重,形成合力,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力量。為此,要求專業教師進一步增強育人意識,發揮專業教育優勢,寓德育于專業教學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很好地結合理論與實際,有針對性地解決高職學生深層次的思想問題;學生管理隊伍要能夠全面了解和把握學生思想發展脈搏,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大力建設專業化、職業化、高水平的德育隊伍。首先,應加強思想政治的學習與研究。高職學院應引導這支隊伍把實際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結合起來,經常開展經驗交流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培訓,以提升隊伍的理論水平、工作實效與研究能力。其次,高職院校應創設條件,鼓勵德育工作者攻讀學位、晉升職稱,專職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實踐中逐漸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再次,要積極搭建德育工作者交流的平臺,進一步促進他們之間的溝通、交流,不斷提高這支隊伍的整體工作水平。要加大對優秀德育工作者的表彰宣傳力度,發掘、培育他們中的先進典型,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工作導向,營造德育工作者隊伍建設的良好氛圍。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調查研究】相關文章:
殘疾人婚育狀況及子女素質的調查研究06-10
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索06-12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現狀的調查研究08-22
大學生慈善意識的調查研究分析08-16
大學生創業與風險投資調查研究03-21
專業建設與高等學校的發展08-16
高等林業教育與生態文明建設08-02
化學專業在高等林業院校的定位08-02
職業技術院校開展禮儀教育的實踐與探討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