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
論文摘要:運用社會學和人類學、經濟學及可持續發展理論,采用特爾斐法,建立了7個維度24個水平指標的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指標內涵進行了闡釋,力求全面綜合地對競技體育進行社會評價,為競技體育的投資、決策和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論文關鍵詞: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體系
競技體育作為體育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發揮社會效益的同時,其經濟效益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得到了一定的發揮空間。競技體育要發展必須與體育事業的發展相協調,也必須與國家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人口、資源、和社會環境等發展相協調,其協調程度是什么樣就需要對此進行正確的評判,對競技體育進行社會評價體現的就是這一主體思想。競技體育對國家社會發展目標所做的貢獻與影響程度如何,對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是否起到推動作用,本身的運行狀況是否促進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等是進行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目的。所以對競技體育進行社會評價存在這兩點必要性,即:1)競技體育的投資決策需要開展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2)競技體育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也需要開展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
1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內涵和理論依據
1.1內涵社會評價一般是與項目結合起來進行,在項目實踐中,從人類學、社會學學科視角去分析、闡述項目的利弊得失,因此社會評價不是經濟評價的剩余,也不同于純粹的社會學研究。它是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在項目實踐中的具體應用。競技體育具有文化的屬性,產業的特點,所以具有事業性與產業性的雙重特點,即成為“從事物質和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和以文化為內涵的各種服務活動部門的集合”,其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具體體現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致性上。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是指應用社會學和人類學的一些基本理論與方法,系統地調查和收集與競技體育相關的社會因素和社會數據,分析評價競技體育為實現國家社會和地方(行業)的各項社會發展目標所做的貢獻與影響,以及競技體育與社會相互適應的一種系統調查、研究、分析、評價的方法。因此,對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既是評價其對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與影響,也是評價競技體育本身的生存、發展、運行狀況。因此,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是一個整體的綜合評價,不是對具體運動項目的評價。
1.2理論依據
1.2.1經濟學理論依據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涉及到競技體育的微觀財務分析、中觀國民經濟分析和對國家社會影響的宏觀分析,因此建立在西方經濟學基礎上的,以傳統的費用——效益分析法(TCBA)與社會費用——效益分析法(SCBA)來作為它的經濟學理論依據。
1.2.2社會學與人類學理論依據人類學的兩個重要分支——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它們所研究的主要對象——人及人種和社會與文化,在體育中都有凸顯的特性。體育作為文化現象,是以人的參與為必須的,與人類學研究的人的體質、體能、人種等密不可分,因此必須以人類學為理論依據。
1.2.3可持續發展理論依據強調經濟增長和發展,強調資源的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必須使經濟增長與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協調起來,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類的全面發展。創造自然——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復合系統。因而,考察、評價競技體育應該在可持續性發展理論基礎上,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指導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來考察、衡量競技體育的發展。
2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原則和特點
2.1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原則對競技體育進行社會評價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因競技體育的“產業性”和“事業性”的雙重特性,涉及到經濟領域的評價和社會效益的評價,有直接的效益又有間接的效益。因而:一是評價指標的選取較難,社會發展與社會效益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很難判斷哪些與競技體育相關,它們之間有沒有直接或間接的因果關系;二是評價指標難以量化,盡管人們公認競技體育的社會效益的存在,但到底怎樣衡量其大小程度,也很難量化,而且很多社會效益可能是經濟效益派生出來的,很難做到體現社會效益而又不與其他效益重復計算。因此明確提出構建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理論的原則,在原則的指導下開展研究工作。
2.1.1人本原則社會評價的核心是對社會的人的評價,首要是把人放在首位,要充分考慮到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競技體育項目投資的主體是人,由人來表現,且競技體育運動項目受益的群體也是人(運動員、觀眾),所以必須以人為本。
2.1.2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重要特征是要承認人在社會發展中的支配地位?沙掷m發展戰略考慮了影響人類發展的多種要素,對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不僅要考慮到自身資源與服務的利用,也要考慮對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所以,必須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進行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
2.2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特點
2.2.1重在社會因素的人文分析競技體育社會評價作為項目社會評價的一種形式,主要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與競技體育相關的社會過程。經濟、政治、文化、風俗習慣、道德規范等等社會因素都會因競技體育的出現、發展而發生變化,這些因素的變化結果及人們對這些變化的態度都是社會評價的內容。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目的就是要系統的調查和收集與競技體育相關的社會因素,分析競技體育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社會問題,分析競技體育與社會其他系統的相互適應性和協調性,為競技體育的發展的政策制訂者提供有利的建議和參考,促進競技體育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特點就是注重對社會因素的分析。
2.2.2宏觀性和多目標性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是對競技體育的全面評價,既有與經濟活動有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有廣泛的非經濟的社會效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生活領域。論文主要是分析競技體育項目的社會可行性與可持續性,分析競技體育與社會環境的相適應性,分析競技體育對社會整體發展目標的貢獻和影響,因此競技體育社會評價具有宏觀性和多目標性。
2.2.3長期性社會評價要考察近期與遠期的社會發展目標,要考慮社會和人類的發展,競技體育對人們道德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影響,對人素質的影響等都不是短期內能體現出來的,因此競技體育社會評價具有長期性。
2.2.4定量難社會效益與影響是多種多樣的,競技體育對文化的影響,對社會安全與穩定的影響,對風俗習慣的影響等等,都難以定量計算,只能以定性來分析。
2.2.5無統一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競技體育社會評價屬于項目社會評價的一種形式,與其他項目的特點和各自的環境與條件各不相同,涉及的社會因素也不同,因此無法使用統一的評價指標,只能根據自身的特點設置相應的指標。除此外,還不容易確定指標的參考標準。
2.2.6多層次性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涉及到競技體育的微觀財務分析、中觀國民經濟分析和對國家社會影響的宏觀分析,因此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具有多層次性的特點。
2.3構建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在競技體育社會評價原則的指導下,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的設立是根據我國競技體育既有公益性又強調經濟性特質,結合社會評價自身特點而建立的,基于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廣泛性及其評價系統的復雜性,其指標設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目的性與科學性;2)統一性;3)可比性與可行性。
3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基本體系
競技體育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仍是作為一項國家事業來發展,主要由國家財政支持來生產或創造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但競技體作為非物化的、服務性的生產行業,隨著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體育事業被“面向市場、走向市場、以產業化為方向”(1993年全國體委主任會議制定的《關于培育體育市場,加快體育產業化進程的意見》)。競技體育以其自身競技表演提供特殊審美需求的服務特點,以失去往日單純比賽的意味,成為贏利頗豐的娛樂項目,成為體育產業化的領頭羊。競技體育在這種“事業性”、“公益性”與“市場性”、“產業性”的雙重特性并存的歷史前提下,要求競技體育:一要著眼我國社會目標的整體發展,二要立足于市場經濟,即為社會提供精神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要為國民經濟發展創造物質財富。
考慮競技體育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微觀的財務評價、中觀經濟評價、宏觀國家社會的角度對競技體育社會評價體系的建構如圖1示:
3.1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的總體結構在總目標下,設立七個一級評價指標,及多個對應的二級指標(圖2)。
3.2體系設立的方法在人文主義和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基礎上,論文以文獻資料法、德爾菲法、定量與定性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等來進行研究。
3.3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分析
3.3.1人的發展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主體,社會評價的中心思想是以人為中心,貫穿在社會評價中的一條根本原則是人本原則。從社會評價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既是評價人的社會的最高準則,又是評價社會的人的最高準則。競技體育中除體育的基本健身、健心的功能外,競技體育中的競爭性、公平性、規則性教育引導人們(尤其是學生)認識社會,熟悉社會法則。競技體育作為一種高度制度化、組織化的、獨立運作的世界體系的社會娛樂活動,是具有獨立品質的為人們提供愉悅的特定行業,顯然屬于優化人的精神活動結構和功能的領域,是精神服務產品。無論是從產品的提供者還是產品的享用者的角度,競技體育對人的發展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3.3.2社會政治競技體育業的出現對政治影響的利弊使社會政治成為評價競技體育的一個重要維度。
3.3.3社會文化把競技體育對文化發展的貢獻與影響列為對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對文化評價,也是作為社會評價的一個重要維度。
3.3.4社會經濟競技體育作為一種文化產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貢獻與影響。
3.3.4.1市場化程度競技體育從業人員(包括運動員、教練員、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等)在整個文化產業中構成率;人們對競技體育的文化消費在總支出中的比重;競技體育事業部分的經費自給率。
3.3.4.2發展水平增加值年增長率、從業人員在第三產業中構成率、增加值在第三產業中增長率。
3.3.4.3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國民經濟貢獻率、國民經濟支持率、第三產業就業貢獻率。
3.3.4.4經濟結構主要從區域經濟發展平衡、產業結構來分析。
3.3.4.5科學技術競技體育中的場地建設、訓練器材、訓練的科學手段等無不體現著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
3.3.5社會生活競技體育的發展對社會生活領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社會生活指標主要分析生活水平、就業效果、社會安全與社會福利和醫療衛生幾個部分:
3.3.5.1就業效果競技體育某一項目在某地區的建立與發展是為該地區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還是使社會剩余勞動力更多,其衡量指標有直接就業效果和間接就業效果及總體就業效果三個方面。
3.3.5.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進行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根本任務和目的。收入的增加與實際生活的變化的關系是成正比還是其他。
3.3.5.3社會安全與社會福利競技體育在某種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屬社會福利事業,滿足一部分人的競技體育的需求。因此,從競技體育的角度也可以了解國家的社會福利狀況。
3.3.5.4醫療衛生通過體育人口的身體狀況與就醫及非體育人口的身體狀況與就醫的關系能反映當地的醫療衛生狀況,也可以從側面反映人們對體育的參與情況和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3.3.6社會環境競技體育的大力發展與社會環境是否協調、是否相適應、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考察社會環境的協調和城市發展兩個指標來分析競技體育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3.3.7可持續性發展用下面幾個指標來共同考察:
3.3.7.1經濟從國家投入、社會投入及競技體育產出的角度看,競技體育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程度是否使競技體育具有可持續性發展。
3.3.7.2環境從競技體育對生物多樣性、自然資源的保護、污染等環保角度來考察競技體育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發展。
3.3.7.3社會競技體育對貧困、文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公正、福利等起著怎樣正負影響程度,是競技體育可持續性發展的社會因素保證。
3.4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模糊綜合評判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權重值的推求,采用了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先用德爾菲法確定指標間的相對重要性,通過一致性檢驗以后,再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統計計算,推算出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通過20位專家的專家征詢意見表(共20份)來確定權重,經過一致性檢驗后,然后計算出各指標的權重值。再通過各單因素隸屬度的確定,根據模糊運算規則,(其中i=行,j=列),并進行歸一化處理后,得出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綜合評價是0.576。
4結論與建議
1)以社會效益為重點來評價競技體育可以充分顯示競技體育的實際效用。2)將有關的社會效益、難以量化的指標進行量化比較分析,可以更好地、更客觀地體現出競技體育項目的效益,相應體系的建立便于進行不同項目的橫向比較,從而為決策管理層提供參考依據。3)應建立相應完善的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指標體系,并與已有的技術及經濟評價相結合,可以從客觀、系統、科學、全面的角度分析評價競技體育。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競技體育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相關文章:
幼教評價指標體系構建05-28
醫院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策略05-23
高校構建雙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探析論文06-26
高校多媒體教學課件評價指標體系研究08-01
高校戰略管理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05-27
高校競技體育優劣勢項目的比較研究08-16
社會學在體育研究中的作用04-18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08-05
高校體育社會化與實施途徑的研究08-08
群眾秧歌活動的體育社會學研究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