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教學的實踐改進論文
[摘要]摘地方院校的轉型發展對專業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實驗教學改革又是化工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點建設領域,本文以化工專業特色實驗課-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為載體,分析了在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從清晰的認識課程的屬性和特點出發,結合教學實踐中總結的相關教學經驗,從教學模式和課程考核兩方面提出了改進的方法,明顯提高了實驗課教學質量,教學反饋良好。
[關鍵詞]仿真實驗;教學實踐;改進
近年來,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指導思想,地方本科院校在化工類專業建設過程中,加快了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步伐,我院結合本校“開放辦學、服務地方,與區域經濟和社會互動發展”的理念,積極探索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群的設置和特色課程建設上,不斷的摸索和改進,積累經驗,提高教學質量。化工專業是化學、物理、數學、工程學等交叉的學科,要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的基本原理和有關專業基礎知識,對各種化工及其相關過程和化學加工工藝進行分析、研究的能力,并能較熟練地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過程模擬和過程設計。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是我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特色實驗課程之一,也是實驗教學改革的重點[1-3],本文就這門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的特色實驗課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教學中摸索的改進方案做一介紹,供交流討論。
1課程特點
計算機仿真實驗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特色實驗課程之一,是在化工原理、化工工藝學、化學工程學、化工自動化及儀表等專業理論課的基礎上[4-5],結合計算機仿真技術而形成的一門上機操作的實驗課。課程設置的目的是:通過計算機仿真實驗,模擬化工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單元操作和化工工藝流程,完成設備的選型、進出物料、化工設備的操作、工藝過程的儀表控制、數據采集、數據分析與處理等實驗操作,提高學生對化工生產過程的認識,掌握現場模擬操作、工藝過程控制、數據采集處理等專業知識,為今后在現場工作奠定基礎。工科類專業通過項目的實踐學習可以使知識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6-8],但由于化工專業的特殊性,在校期間,學生在化工廠現場實踐或實驗操作的機會非常少,受到了安全性和實習單位生產實際的限制,而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可以提供一個模擬的化工生產環境,作為有限的實驗室操作和化工廠參觀學習的補充,完善了化工專業實踐教學的體系。
2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院近五年的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教學情況反應,學生對仿真實驗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和較高的期待,這對我們教學過程是個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往往使學生的上機操作流于過程,淺入淺出,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1)本課程相對其他實驗課程,所需理論課程的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隨著課程的進行,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學習主動性差;(2)學生在實驗課過程中雖然在按步驟要求進行操作,但進度拖拉,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實驗操作;(3)部分學生對實驗操作按部就班,不注意細節,出錯率高。例如:進料只是按下進料泵,沒有細心的等待完成所需的進料量而是直接進行下一步操作,導致實驗操作進行到某一步后無法繼續;干燥過程中參數的設置混亂,導致實驗操作得到的數據不合格等。針對以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斷的觀察、分析、總結,發現解決問題不能僅限于表面,一味的要求學生課前認真預習,上課認真操作,按時完成實驗任務等,在教學中能起到的作用有限,要改善以上問題,必須從教學過程中進行改革,“軟硬兼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同時嚴格考核制度,督促學生被動的提高學習意識。
3改革內容與方法
3.1教學模式改革
3.1.1教學內容的學時分配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共32課時,以往和一般實驗課一樣,按32課時直接安排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改革后,把32課時分為三部分進行教學:第一部分2課時,安排課程介紹、軟件介紹、學習要求等內容的講解,使學生首先對本課程建立一個宏觀的認識,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進入化工單元操作的學習,有效的避免了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第二部分26課時,根據所選擇的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順序由易到難。學生在剛接觸實驗內容時,不能因為其理論部分和實驗操作簡單而壓縮講解的時間,而應該幫助學生復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講解實驗操作的方法和步驟,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這樣做有利于建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操作時多了一份信心和耐心,能有效的提高操作的正確率,即便操作失誤也會主動去分析原因,重新完成正確的操作過程,教學效果良好;第三部分4課時,主要用于復習和獨立摸索,要求學生對本課程涉及到的實驗內容進行復習,重點針對自己在實驗操作中不是很熟練的、有疑惑的部分(例如:精餾過程中,回流比的改變對塔頂組成的影響等),或是同一個實驗內或單元操作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或操作對象的內容(例如:干燥對象由棉布換成木塊時,參數的選擇和設置等)。這部分操作可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掌握教學內容,同時也是效率較高的復習方法。3.1.2教學內容的講解方式及處理學生遇到問題時的教學方式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的教學內容涉及到的專業理論課程往往使作為本科的先導課程已經在上學期或更早的時間完成了,學生在上機操作過程中運用到相關知識時不一定能記得很清楚,所以在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的過程中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在實驗課的講解過程中,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面面俱到,除過在課前布置內容要求學生主動預習并加強預習報告的檢查之外,在課堂教學中,對涉及到的理論知識點進行整合,以“鏈條”的形式串講,使學生對整個操作過程涉及到的理論有連續性的了解,有助于學生理解工藝生產過程,在實驗操作中遇到問題后,鼓勵學生思考、提問,老師和學生采取相互探討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嘗試性的解決問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效果良好。
3.2考核模式改革
3.2.1每節課結束及時總結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分組上課,每組不多于20人,在實驗操作中大家可以相互討論,在課程結束時,指導教師逐一檢查學生電腦上自動生成的實驗報告,通過實驗結果和實驗數據分析,和學生們一起總結本節課的表現及存在的共性、個性的問題,使學生養成及時總結的習慣,有利于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和學習,同時對學生在實驗課時注意力和精力的投入有明顯的督促的作用,有效的改善了學生上課時拖拉、懶散的情況。3.2.2期末考核期末考試的成績組成設置由原來的平時表現(包括預習報告20%、實驗操作40%、實驗報告40%)占總成績60%,期末操作考試占總成績40%,調整為平時表現(包括預習報告20%、實驗操作40%、實驗報告40%)占總成績70%,期末操作考試占總成績30%,強化平時成績的比例,督促學生把每一個實驗內容的知識點學到細處、深化理解。期末操作考試的試題設計注重理論、操作、數據處理三部分內容的有機結合,采用上機操作,現場提問相結合的方式,綜合考核學生對實驗內容的掌握。試題采用現場抽題的方式,分組進行,保證1人1題,獨立完成,好的考試風氣反過來促進學習風氣的改進。
4結語
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是化工專業非常有特色的一門實驗課,具是一門理論知識綜合性較強、實驗操作復雜、工藝過程貼近生產實際的專業實驗課。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以模擬生產工藝過程的實驗為主,在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可能會出現在實際生產中,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實驗教學核心的能力要求,通過合理的課時設置、課前鏈條式的理論知識串講、課內探討式的引導、課后及時總結分析遇到的問題、強化平時成績、期末綜合考核等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式改革,有效的改善了以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課內學習氣氛濃厚,期末考試成績良好,學生對教學的評價良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躍萍,馮慶華,徐向陽,等.淺談計算機仿真技術在化工實驗與實踐中的應用[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3,3:39-40.
[2]李書啟,韓希鳳.計算機仿真技術應用于化工原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電子測試,2014,19:102-104.
[3]周愛東,王慶,楊紅曉.仿真技術應用于化工原理實驗教學的創新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34(3):84-86.
[4]阮樂,張哲.如何提高化工原理實驗效果之淺見[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1,4:48-49.
[5]戴波,紀文剛,劉建東,等.以工程能力培養為主線建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36-140.
[6]李磊,孟艷秋,劉丹,等.制藥工程專業實驗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1):33-36.
[7]高丹,徐新成,趙春峰,等.開放性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0):199-202.
[8]靳滿滿,田文德,陳秋陽.化工過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式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03):134-137.
【化工計算機仿真實驗教學的實踐改進論文】相關文章:
《數據采集與處理》仿真實驗教學論文03-02
計算機仿真模擬物流研究論文11-13
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教學的改進措施分析11-18
PLC測控系統下計算機仿真論文02-27
金融學專業實驗教學的問題及其改進的論文12-08
汽車電子懸掛系統計算機仿真論文02-25
海事事故分析中的計算機仿真論文02-25
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論文06-18
仿真技術在光纖通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3-16
水輪機調節系統計算機仿真論文02-2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