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幼兒教育論文15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育論文1
繪畫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游戲,是借助畫筆表現自己的一種活動方式,也是他們表現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態度的特殊形式。小班幼兒注意力不穩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動作不夠協調,還停留在涂鴉末期,但是這個時期開始產生想畫點什么的意愿,可畫出的東西總是不像,表現不出他們內心希望的東西來。繪畫時,總有些亂涂亂畫,有的還說“我不會畫”,表現出對繪畫缺乏興趣,甚至有一些因為畫的不像,達不到預期繪畫效果而產生膽怯、自卑心理。為了克服幼兒對繪畫的膽怯心理,樹立對繪畫的信心,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保護幼兒繪畫天性,激發幼兒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繪畫以涂鴉為主,愛拿他們能接觸到的工具,比如蠟筆、粉筆、油畫棒等,在他們認為能畫的材料如紙、書、墻、地板上又涂又畫。當他們看到自己涂畫出的線條時,就感到非常的高興和滿足。但有一些幼兒上到繪畫課不是呆呆地坐在那兒,就是淚眼汪汪,絲毫沒有對繪畫的興趣。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此時的孩子骨骼發育還不完善,對一切都很陌生,辯別方位的能力很差,手眼不協調,握筆困難,控制筆更難,如果立刻要求他們畫出什么圖象,只會增加緊張情緒,而且涂畫時要求許多心理機能協調參與,還參與大腦左、右半球間相互關系的協調,發瀉情感,使人獲得內心平衡和在環境中保持穩定的作用。既然如此,在這個時期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去要求孩子能拿出成人所謂的成品,而是要保護他們對涂涂畫畫與生俱來喜愛的天性,并幫助孩子維持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可以開展有趣的繪畫游戲,逐步培養他們繪畫興趣如《筆寶寶跳舞》,向幼兒介紹筆寶寶住在盒子里,它們每天都要到紙上來玩耍、跳舞,然后再回到盒子里去,鼓勵幼兒在紙上涂鴉,教師語言暗示的方式“筆寶寶會不會跳圓圈舞呢?再跳一個方塊舞好嗎?啟發幼兒畫出圖形。我們還采用各種手段讓幼兒進行繪畫,如把紙剪成大樹,啟發在上面畫上大蘋果,剪個紙盤,啟發畫餅干或糖果用來招待客人,剪個小籃子,啟發畫蘑菇,做“采蘑菇”游戲等等。要讓幼兒主動參與繪畫活動,克服膽怯心理,提高幼兒繪畫信心,教師要多采用激勵表揚的方法,如對不會畫哭鬧的幼兒要安慰,幫助他完成作品,對常叫“我不會畫”的幼兒鼓勵他拿起筆來試試,或手把手教他們畫畫,有的幼兒經老師鼓勵表揚后畫得很好,可見,表揚和鼓勵是激發繪畫興趣的有效手段,特別是對剛接觸繪畫的小班幼兒更加需要。
二、欣賞和保護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1、小班幼兒的繪畫作品不應該有成敗之分,只要孩子樂意的認真的進行了繪畫活動,哪怕是看不懂的,都應該給予大聲的積極的贊揚。
小班幼兒畫出來的形象荒誕、不合常理甚至根本沒有形,但這正是兒童畫可愛的源泉,它將能展現的魅力是成人望塵莫及的。所以讓孩子自主作畫吧,哪怕是幾條線、幾個圓圈、幾塊色塊、幾個不成形的圖形。要知道,兒童畫更多的像玩一場游戲,這種在成人眼里什么都不是的、“不像”的畫,正是幼兒自娛自樂的產物,正是他們對外部世界的真實感受和內心世界的真誠流露。而正是這種游戲啟迪了他們的心智,培養了他們的個性品質,想象力和創造力。就如畫家塞尚所說:“天真純樸的接受自然是多么困難,人們應該像出生的嬰兒去看世界,藝術家一輩子都應該像孩子那樣,保持兒童的情感。
2、小班幼兒身上無論發生了什么成人眼里匪夷所思的事,我們首先應該分析原因,反思自己的.思考和行為同事情間的聯系,并且幫助孩子把它的興趣合理化。
孩子愛涂涂畫畫,既是天性,又是自身學習的需要,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尋找可以讓她的這種愿望滿足的途徑并建立規則,維持和不斷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不打擊孩子的繪畫天性不是件特別難的事情,但是要維持并在原有基礎上,保持這種興趣,除了創造寬松的繪畫環境之外,還必須像游戲那樣去教學,教他們觀察,啟發他們想象,鼓勵他們勇敢地用自己的語言畫出所看、所想、所愛,明確繪畫教學的目的,把技法的傳授與思維創造在教學中溶為一體。尤其對小班幼兒,繪畫活動進行到一定的階段時,技能的同步加強提高,是孩子保持興趣的重要手段。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們隨心所欲的,用手中的畫筆來表現他們眼中的世界!也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一如既往地熱愛繪畫這一讓心靈說話的工具!
三、學會簡單的繪畫技能,提高幼兒繪畫信心
光有繪畫興趣,沒有繪畫技能,就表現不出自己所認識的生活,因此對小班來說,傳授簡單的繪畫技能必不可少。在每次的繪畫活動中,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繪畫特點,進行點、線、圓各種圖形練習。當作品出現圓形,就引導幼兒用圓和線條組合起來畫自己熟悉的物體,如氣球、太陽、蘋果、小兔等,在圓與線條組合的過程中,分辨方位的能力也逐步提高,手眼開始協調,再學畫其他圖形也容易的多。通過基礎的繪畫訓練,幼兒學會用圖形與線條創造各種圖象表示自己熟悉的物體,并逐步學習了涂色方法。多畫多練也是提高繪畫技能的主要途徑,除了每天繪畫教學活動外,還可利用繪畫角,扮演小畫家,自由活動時間,引導幼兒參與到繪畫活動中來;教師為他們提供紙和筆,可自由涂畫,區域游戲中教師以參與者的的身份與幼兒共同作畫,畫他們喜歡的動物、樹木、房子、汽車等,欣賞與老師共同完成的作品格外開心,也會越來越多的幼兒參與到繪畫活動中來。幼兒對繪畫產生了興趣,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就能調動學畫的積極性,從而樹立了繪畫的信心。
以上是我對培養小班幼兒繪畫信心的一些認識與研究,實踐證明,小班幼兒繪畫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利用多種有效方法,調動幼兒主動性、積極參與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才能保持并提高興趣,激發孩子繪畫信心。
幼兒教育論文2
摘要: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在現實社會中有著廣闊的生存空間,但這種現象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早期教育的基本規律,分析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表現和危害,并根據多年幼兒園教育與管理的實踐經驗,提出了若干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以遵循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對策
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應試教育也對一些幼兒園產生不良影響,出現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不良傾向[1],提前把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內容納入到幼兒園的日常教學,比如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這種教育強調知識的獲得和技能強化訓練[2]。由于規范幼兒園辦園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給一些民辦幼兒園的主辦者提供了鉆法律空子的機會。有些幼兒園園長辦園宗旨不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而是以營利為目的,希望將幼兒的學習成果作為辦園成績向社會炫耀,以提高幼兒園招生競爭力。另外,相當數量的幼兒教師不能正確理解幼兒教育的宗旨與意義,不懂幼教規律,反而錯誤地認為向幼兒進行知識的灌輸是正確的。還有許多家長把幼兒園混同于上學,認為哪個幼兒園所學知識多,哪個幼兒園就好,這樣社會輿論迫使一些幼兒園實施“小學化”的教學[3]。因此相當一部分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這種現象既違背幼教規律,又損害幼兒的身心健康[4]。針對這一現象,分析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表現、現象的危害,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成為當務之急。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表現
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用小學教育方式取代幼兒園教育方式的做法[4]。它將小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資源、教學規范、教學方法、價值方式等滲透或運用于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幼兒教育規律,進行“重復型教育”,極大地損害了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
1.教學環境“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辦學條件不足就匆匆開園,沒有獨立的幼兒活動場地,或者戶外活動場地嚴重不足,只有一些小學化的教室,不能滿足幼兒基本游戲和運動的需要。
2.教學目標“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無視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強調以知識技能強化訓練為主,忽視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良好習慣、積極的情感培養。不少幼兒園開辦雙語班、興趣班、特長班、實驗班等,不僅給孩子布置寫、讀、算、背等家庭作業,還要求家長檢查,產生了不良后果。
3.教學課程“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在教學時,執行小學作息時間,按小學課表上課,使用小學教材,開設拼音、識字、寫字、計算等教學內容,教材無圖畫,少趣味,通篇文字,同時減少了舞蹈、美術、游戲、戶外等幼兒日;顒覽1]。
4.教學方法“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采用傳統的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課堂講授,幼兒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開發幼兒想象力的自主探索,偏重知識灌輸,忽視了幼兒的主體性和“玩中學,學中玩”的天性,讓幼兒像小學生一樣坐在教室里接受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忽略游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5]。二是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忽略了幼兒教育的特點,沒有使用具體形象的教具和視聽資料,不注意創設與教育內容相適應的、能產生求知欲望的情境。
5.教育評價“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把幼兒獲得知識的多少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而輕視幼兒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探索過程。教師不關心幼兒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是否有學習的障礙,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差異。結果會制約幼兒探索知識的熱情,泯滅他們喜歡游戲的天性[6]。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危害
幼兒園與小學教學的對象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其教學方法和目標也有本質的區別[5]。和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兒童的學習不應該是書面的學習,教師的語言傳遞不應該是兒童學習的主要方式,系統化的學科知識也不應該是兒童實際的學習內容。所以超越兒童實際的發展階段,對幼兒園兒童進行“小學化”的教育,極大地損害了幼兒的成長與身心的發展[5]。
1.危害幼兒身體健康發展
學齡前孩子的身體發育速度很快,新陳代謝旺盛,身體的生物機體的機能發育還不成熟,可塑性大,身體器官未發育完善,體形結構還未定型。如果幼兒園按照小學的作息時間來安排課程,每天坐幾個小時,這會影響幼兒骨骼的發育,影響視力的發展,養成錯誤的姿勢與體態,對幼兒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7]。
2.影響幼兒心理發展
幼兒期奠定了一個孩子人格發展的基礎。首先,小學化的學習和完成作業,會破壞幼兒的認知過程,促使幼兒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和消極心理,摧殘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使幼兒心靈受到創傷。其次,教師所采用的強制性方法,會壓抑幼兒的興趣,不利于孩子形成鮮明的個性[8]。第三,“小學化”的教育使他們減少了游戲機會,降低了幼兒間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不利于幼兒養成健全的人格,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7]。
3.阻礙幼兒的全面發展
“小學化”的幼兒教育,只重視單項智育的發展,從而忽視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削弱了幼兒的其他認知能力的發展和活動能力的發展,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存在許多缺陷[4]。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改進對策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為目標,針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以下改進對策[9]。
1.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與指導,健全幼教監督機制
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幼教事業的監管,切實發揮監管與扶持的職能[8]。一方面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執行幼兒園準入制度,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執行幼兒教師資格制度。從源頭上對幼兒園、教師、課程設置等各種辦園因素進行審核和評估。對于那些辦園只以盈利為目的,嚴重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給予指導糾正與處理,去除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政策溫床[2]。
2.加強對園長的管理和培訓,樹立科學的幼教理念
幼兒園必須貫徹實施幼兒教育的理念,通過各類培訓,提高園長的管理理念和專業素質,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辦園方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切實貫徹“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摸索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幼教模式。考慮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將游戲作為幼教課程的基本形式,來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等非智力要素,提供豐富多彩的幼兒活動,滿足幼兒全方面發展的需要,使幼兒既有快樂的童年生活,又能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為幼小銜接打下良好的基礎[10]。
3.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在防止幼兒園“小學化”的規定下,幼兒園教師的素質以及專業程度顯得尤為重要[8]。首先,加強幼兒園教師的培訓,通過采取業務學習、聽專題講座、專題研討、業余自學、簽訂師徒合同、崗位練兵競賽、送外培訓等培訓形式,內培與外送相結合,提高各崗位人員的專業知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與業務研究能力,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升。其次,專業培訓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師舞蹈、美工等技能技巧的培訓上,而是重視班級常規管理、幼兒集體教學活動、日常生活組織、各類游戲活動、混齡或混班活動、親子活動等組織、研討,教師能夠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使實際情況滿足教學目標,從具體的教育行為上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4]。
4.加強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良性互動,發揮教育合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第三條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通過家長會、宣傳欄、家長學校、家長進課堂等形式宣傳正確的幼兒教育理念,淡化家長對幼兒教育的功利心態。邀請小學校長走進幼兒園,觀摩幼兒的半日活動,在了解幼兒園的同時,思考幼兒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區別及其原因,共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定期開展送教進社區活動,利用社區資源與社區互動,讓更多的人在參與教育管理中支持幼兒園的發展[11]?偠灾,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需要社會、幼兒園、小學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級政府的監管,需要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需要幼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只有這樣,幼兒教育“小學化”才會徹底根除,孩子才會幸?鞓,“多想回到童年”才會成為每一個人回想往事時最美好的期待。
參考文獻:
[1]王桂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狀分析及現實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6).
[2]張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與改革探索——以鞍山市為例[J].科技視界,20xx(5).
[3]李康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xx(4).
[4]楊玉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及對策[J].甘肅教育,20xx(11).
[5]李康耀.如何使學前教育走上科學化和規范化軌道——幼兒園“小學化”問題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xx(2).
[6]金日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xx(3).
[7]李大維,劉秀麗.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與對策[J].東北師大學報,20xx(11).
[8]馮寶安.幼兒教育“減負”勢在必行[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xx(6).
[9]胡睿,趙鳳蘭.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認識與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xx(1).
[10]趙亞婷.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探討與解析[J].科技信息,20xx(5).
[11]姚曉芬.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實踐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4).
幼兒教育論文3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探析
《幼兒游戲教育指南》中強調,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關注“游戲教育”的重要價值,根據不同階段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設計新型的幼兒游戲活動,從而使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大自然和社會中的道理,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從而為幼兒的快樂成長鋪平道路。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幼兒游戲可以使幼兒們在獲得新的認知和發展情感方面更加鞏固。其強調的是,幼兒的游戲過程和幼兒的認知活動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可見幼兒游戲融入幼兒教育過程的重要性。在本篇文章中,我將通過分析三種幼兒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從而為新時期幼兒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指導。
一、幼兒游戲促進幼兒形成健全人格
幼兒游戲作為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培養幼兒的健全人格,提升幼兒對世界的認識,指導幼兒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幼兒教育階段,孩子們性格的可塑性比較強,而高效開展幼兒游戲可以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在游戲中學習新的知識和道理,提升幼兒的人格素養。
例如,幼師通過組織游戲健全幼兒人格的教育過程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努力。首先,幼師要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游戲活動,如“媽媽包餃子、看誰跑得快、你問我答、快樂跳毯、開火車、小彈簧蹦蹦跳”等,用這些趣味性的游戲激發幼兒們的參與興趣,并在游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正確地引導,使幼兒明白游戲中的基本規則,在遵守規則的過程中高效完成這些游戲,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能力,學會在學習和生活中遵守基本的規則,并做到“文明待人”。其次,在這些游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游戲充分表現自己,以高度的自信心參與到游戲過程中,激發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想象能力,并使用新的想象能力開發出新的游戲,提升幼兒們的游戲創新能力;另外,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與幼兒進行思想交流,傾聽幼兒在游戲中的'感受,并指導幼兒們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也提高幼兒們的記憶能力,使幼兒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幼兒游戲提升幼兒的合作學習能力
現階段大部分的幼兒游戲都是為了培養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競爭精神。由于游戲的進行并不是幼兒孤立的活動過程,而是需要幼兒們在幼師的指導下,完成相應的活動任務,并在活動中學習一定的道理,而合作學習能力和競爭能力乃是現代社會的必備技能。
比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說到,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意愿,指導幼兒形成互相幫助、互相分享和互相合作的教學體驗,從而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要想培養幼兒的合作學習能力,需要在這些方面進行改進。首先,幼兒教師要引導孩子們開展一些具有合作性質的游戲,如“綁腿跑、小手拉大手、小火車快快跑、臂力大挑戰、老鷹抓小雞”等,教師把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指導幼兒在小組內部開展這些合作游戲,并引導幼兒在小組之間開展比賽,提升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競爭能力,從而在學習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在這些團隊合作游戲進行過程中,向幼兒們講述“團隊合作運動”的重要性,并給幼兒創造出更多的合作和競爭機會,引導幼兒正確把握這些機會,理解“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只有合作團結,才能創造更好的成績,才能不斷取得進步,逐漸對學生們的思想進行鼓舞。
三、幼兒游戲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
幼兒園是幼兒身體發展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教師根據幼兒們的身體發展特點,指導幼兒們進行一些“相應的體能”訓練,逐漸提升幼兒們的運動能力,從而使幼兒們適應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變化,為以后小學、初中乃至更長遠的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由于幼兒的身體發展階段比較特殊,所以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適合自身身體特點的游戲運動,從而培養幼兒的運動能力。首先,幼師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游戲運動,如“攀登、跳躍、跑步、爬行”等,在這些運動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進行科學的講解,給學生做好示范動作,并指導幼兒做好安全防范,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運動;其次,幼兒教師引導幼兒在這些游戲運動過程,培養幼兒的運動協調能力和運動靈活能力,從而不斷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幼兒體制的提高,并為幼兒的快樂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
在現階段幼兒教育中,幼師要引導幼兒們開展合理的游戲活動,不斷健全幼兒人格,提升幼兒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身體素質,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幼兒教育論文4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表現
1.教學內容小學化當前存在的第一個問題是教學內容小學化,幼兒教育小學化是當前引起各方面深刻重視的一個不良現象,這種現象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考慮到當前我國應試教育的普遍開展,以及小學入學門檻的不斷提升,幼兒教育過程當中,老師和家長都不可避免地傾向于讓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階段,就掌握更多的教學知識,這就會導致幼兒園老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更加傾向于小學化。幼兒階段的孩子,其認知水平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階段,一味地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和信息,會導致幼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失去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產生抵觸的心理,長此以往,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會遭到抹殺,在今后的學習階段,也會導致孩子失去學習興趣。2.教學方法小學化教學方法小學化是當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過程當中存在的第二個問題。上面提到了,由于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當前幼兒教育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更加傾向于向學生灌輸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這就導致了老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往往也更加傾向于選擇與小學階段教學方式、方法一致的路徑。但是應該認識到,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在認知問題和理解過程當中,其本身的能力和水平層次是不一樣的,一味地采用小學化的教學方法,過早地給孩子構建出一種教與學之間的刻板印象,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無法正確地認知自己的作用和地位,這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3.教學要求小學化當前存在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教學要求小學化。我們在這里所談到的教學要求小學化,指的是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幼兒教育的時候,往往將小學階段考試的相關形式引入教學當中,孩子在學習之外,還必須要面對學校的考試。這種過早地將應試教育的理念引入到幼兒教學的做法,實際上抹殺了學生的創造力,過早地給學生灌輸了攀比的概念,這對于學生良性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二、解決當前問題的幾個路徑
1.改革教學內容為了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應該遵循的第一個路徑就是改革教學的內容,一定要依據幼兒階段本身的認知特點和行為特點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全面安排。幼兒園可以向國外的相關幼兒教學機構學習,將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引入我國的教育教學實踐當中,力求讓孩子在一個比較和諧輕松的環境當中度過自己的童年。研究表明,兒童的行為能力和行為習慣是一個加速提升成長的過程,幼兒階段其實不適合學習大體量的知識和技能,在這個階段,幼兒園老師的任務就是要幫助孩子在幼兒園內獲得思考能力、動手能力的成長,幫助孩子在一個相對和諧溫馨的環境下完成腦部和身體的發育。但是考慮到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教學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給幼兒教育產生的倒逼作用,我們建議相關主管部門調整當前我國整體教育教學架構,給學生更多的成長空間。2.調整教學方法當前應該遵循的第二個路徑就是要調整教學方法,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對于孩子們在幼兒園當中度過一個溫馨快樂的童年至關重要。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在幼兒園的教學課堂上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感知到老師的愛與關懷,讓同學們能夠自信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這些心理狀態的培養,實際上是幼兒教育的應有之義,反而是教會學生一些零碎的知識并不是當前我們最應該重視的教學重點。我們在這里談到調整教學方法,實際上應該從破除傳統意義上教與學的課堂刻板印象開始。老師和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當中,應該嘗試做朋友,老師和學生應該是一個平等對話交流的溝通關系,而不是一個教與學之間的訓導關系。3.降低教學要求當前應該遵循的第三個路徑就是要降低教學要求。我國當前的教育教學體制當中,九年義務教育已經給了孩子們充分的時間來進行個人能力和知識上的成長,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不應該放置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當中完成。降低教學要求,首先應該從改革考試方法入手,學校一定要著力破除傳統意義上的分階段教學考試的幼兒教育方法,要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平和的氛圍當中來完成自己的學習和成長,但是考慮到學生在幼兒園階段的學習過程當中,也必須要在知識和能力上有所成長,因此學?梢钥紤]與家長合作,將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考核放在家庭教育當中完成,讓孩子們在家庭生活當中也能獲得應有的成長,同時這種方法還能改善親子關系,不失為一種愛的教育。
三、結語
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給幼兒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著眼于當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老師和學校都應該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想方設法予以解決,為提升當前我國幼兒教育的整體水平做出各自的貢獻。
幼兒教育論文5
摘要:幼兒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第一站。高質量的幼兒教育能極大程度幫助學生開發智商、培養情商,讓他們從小就能正確的認識世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優秀的品格,對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產生正向的推進作用。對此,教育工作者要培養先進的教育理念,打造良好學習環境,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讓家校教育相結合,從而使幼兒綜合素質全面提升。
關鍵詞:幼兒教學;提高質量;方法;
近幾年來,如何在當今快節奏的時代背景下提高幼兒教育教學質量,成為每一位教師面對的難題。下文將以幼兒教育為研究對象,從“培養先進的教育理念”“打造良好學習環境”“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家校教育相結合”四個方面展開討論,為提高幼兒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一、培養先進的教育理念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也處于不斷更新變化之中。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社會對教育提出了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關鍵環節,其使命就是為將來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所以教育者必須要培養先進的教育理念。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開始重視早期教育,社會上興起了“早教熱潮”。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教師把傳授知識作為幼兒教育的根本目的,幼兒園也把考察幼兒掌握的知識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指標。這樣只重視幼兒當前學習成果的教育理念,忽視了幼兒個性和諧發展對幼兒產生的終身影響,更沒有意識到,過分的訓練,犧牲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得不償失。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吸取經驗教訓,充分認識到犧牲兒童的情感發展為代價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模式,培養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目標,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理念。
二、打造良好學習環境
環境是幼兒教育過程中重要的教育資源,作為一種“隱性的課程”,幼兒園的`環境建設在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目的的教育過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環境安全是幼兒園辦學的重中之重,安全是保障幼兒健康的受到教育的基礎,安全的環境也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了保障。幼兒園的環境中有許多不確定的安全隱患,管理層和任課教師應當重視安全防范工作,為幼兒營造一個安全受教育的環境。創設安全的環境,首先,要強化教學娛樂設施的安全檢查,把教室內的設施、教學樓里的設施、室外游樂設施的安全性高度重視起來,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做到對安全隱患的早發現,早處理。其次,還要注重食品的安全,不讓垃圾食品進入園內,食堂飯菜的加工過程要保證衛生達標,以及操作人員證件齊全。最后,還要不斷進行師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共同建設安全的教學環境。
第二,幼兒的天性是玩耍,在幼兒教育中要對這一心理需要進行合理的引導,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幼兒園應該為幼兒創設優美的游戲環境。首先,幼兒園應該為幼兒設計各種各樣的益智類游戲,并為幼兒玩耍提供充裕的時間、安全的場地、完備的材料。在游戲過程中要求教師做到關注幼兒的游戲進程,幫助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到喜歡的游戲之中,使幼兒園真正成為幼兒成長的樂園。其次,幼兒園可以經常組織幼兒到園外活動,讓幼兒在大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界奇妙的變化,喚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決定幼兒園教學質量水平的關鍵因素,只有不斷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才能做到教學質量的真正提高。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途徑有很多,首先,幼兒園可以提供給教師進修深造的機會,夯實他們的教學理論基礎。其次,可以通過園內教學技能大賽、聽學術報告、集體讀書等活動對教師的整體業務素質進行檢查和提高。最可行、也是最重要的途徑是,給教師一定的自主權,鼓勵每個人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園里創造人人參與科研、人人都是幼教專家的氣氛。這樣,為了完成教研任務,教師會把心思用到觀察幼兒活動、研究幼兒心理、請教專家、設計實驗等方面。這個教研過程,幫助他們掌握了提高教學質量的正確方法,提高了他們的理論水平和施教能力,更重要的是,科研過程中執著地探索和成功的喜悅會讓教師體驗到幼兒教學事業的樂趣,從而把幼教事業當作自己發揮所長、實現人生價值的場地,產生強烈的事業心,真正做到把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當成工作的重心。
四、家校教育相結合
家庭是幼兒成長中的重要場所,家庭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把家庭因素重視起來,做到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有機融合,無疑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又一重要途徑。
(一)加強與家長的交流
幼兒園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促進教師與家長的聯系溝通,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課程的理念,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目的。這樣,家長就能與教師一道,從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出發,共同構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課程。通過溝通,家長還能結合課程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教育。這樣,幼兒在幼兒園學到的內容在實際生活中也可以得到鞏固,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ǘ┒ㄆ诮M織親子活動
幼兒園可以定期邀請學生家長參加親子類的活動與幼兒一起參與游戲,安排家長在游戲中配合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例如,在周末的時候,幼兒園可以舉辦一次周末親子活動,把家長邀請到幼兒園中和幼兒一起玩你畫我猜等游戲。還可以把各個家庭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趣味比賽,看哪個家庭故事講得好、哪個家庭做手工活又好又快,哪個家庭的游戲進行的順暢等等。在幼兒園舉辦這樣的活動,能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文化氛圍,在增進家長和幼兒的情感的同時,還有利于教師和家長合作,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水平。
目前,我國的幼兒教育逐漸成熟,但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實際上,幼兒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我們要在教學中充分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索。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幼兒教育的教學質量,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使幼兒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淑瓊。對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xx (24) 。
[2]蔡海拉。兒童全面發展和幼兒園教育創新[J]。幼兒教育, 20xx (z1) 。
幼兒教育論文6
一、游戲有利于讓幼兒學會傾聽
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傾聽能力差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呢?游戲就具有這種能力。如玩游戲時,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我說你做,我做你說,我說你模仿,我問你答”的游戲。在游戲之前,教師要向孩子說明游戲規則,讓孩子留神聽,這樣可逐漸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在幼兒園,與孩子共同制定一些有趣的暗號,如集體活動時要聽琴聲集合;區域活動結束時聽到規定的音樂就要收拾玩具;戶外活動時,要聽口哨聲變換隊形,看教師手勢進行活動等,孩子不知不覺便逐漸養成了注意傾聽的習慣。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耐心傾聽幼兒在活動中的談話,不要隨意打斷幼兒的表述,要注意正確引導、指導、尊重幼兒,避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
二、游戲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
意志是個體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為,并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心理過程。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讓幼兒學會面對困難,積極克服困難,獨立解決問題。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意志力不強。幼兒園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當經常鼓勵幼兒克服困難,學會自理。在活動中要適當地設置一些有困難或循序漸進的環節,當他們感到不容易解決時,要鼓勵幼兒敢于表現,還要注意讓幼兒自己得出結論,用活動鍛煉孩子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能力,讓每個孩子堅信“我自己能行”,“只要努力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增強幼兒的挫折體驗,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和諧、愉快的游戲中幼兒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也培養了意志品質。
三、游戲有利于幼兒養成自主學習、自主解決矛盾的能力
培養自我教育能力能使幼兒建立自信,由被動到主動,最大限度地促進自身發展,更是健全人格發展的基礎。游戲在幼兒一日活動中占主體地位。每天的區角活動和戶外活動時間較長,必然會遇到如何安排活動、玩中學的問題。我們就利用幼兒入園和教育課活動后的時間,采用個別指導、適當建議等方法教幼兒游戲計劃。如從幼兒已有經驗出發,以建議的形式提示幼兒不但去做那些熟知的事情,也去嘗試那些自己不熟悉或有困難的事。游戲活動如果使幼兒感到困難,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適當降低目標或延長時間,這樣無論處于何種水平的幼兒都能體會獨立實現目標的樂趣。學會嘗試運用自己的能力,通過努力去實現目標,會進一步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養成幼兒自主解決矛盾的能力。為此,教師要鼓勵幼兒在不斷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肯定、自我欣賞,不斷積累成功經驗,建立自信、不斷探索,充滿自信地自主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
四、游戲有利于幼兒健康人格的培養
游戲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對幼兒的習慣養成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會為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是促進幼兒通過實際行動探索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一種積極性行為。幼兒的游戲千變萬化,不同的游戲可以給幼兒帶來不同的樂趣。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可以無拘無束地玩耍,釋放個人的情緒,表達個人的感受,這將有助于幼兒形成樂觀向上、與人為善、和諧相處的性格。游戲也是培養幼兒形成健康人格的良好方法。在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結構游戲等創造性游戲中,幼兒要用語言交流思想,商討玩法,對于提高幼兒的組織能力、分配能力、社交能力非常有效。同時也為性格孤僻、不善言談的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由于他們年齡相仿,對事情的理解和認知比較一致,幼兒又喜歡模仿同伴的語言和動作,因此在游戲交往中,就很容易溝通,語言表達也會更加流暢。他們在游戲過程中體驗快樂,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幼兒通過游戲還可接觸到不同性別、不同氣質類型的孩子,從其他幼兒的行為和說話中可以增強對自我的了解。此外,幼兒一起游戲時需要合作,有時需要排隊輪流使用工具或玩具,促使他們學會如何分工、相互團結、相互幫助以適應群體生活。在體育游戲、音樂游戲、智力游戲等有規則的游戲活動中,通過游戲規則的約束,可以培養幼兒自律、勇敢的良好品格。在各類游戲中,隨著幼兒交往能力的提高,體驗到分享的公正、態度的誠實,幼兒的個性和社會性得以不斷進步,良好的個性品質逐漸形成。
五、游戲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理念,關鍵在于使受教育者獲得整體和諧的發展,并為其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幼兒身心發展有自己的規律和特點。幼兒在對具體事物的.操作中,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在遭遇的事件和問題中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語言、情感和社會性,幼兒的身心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中的各種事物,人和事件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在幼兒活動中,游戲是最能體現幼兒的表現的。讓幼兒在實踐中學習,獲得必要的經驗和體驗,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習慣是人后天形成的,而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既學會了知識又養成了好習慣。如小班幼兒,從入園初的一盤散沙到中高班的講文明懂禮貌,幼兒的變化非常明顯。在行為方面,幼兒從剛入園時散散慢慢,到學會在入廁、喝水、離園、早操時能排隊完成,學會等候,不爭先恐后,秩序井然。游戲完畢后,幼兒能自行收拾玩具,輕拿輕放把玩具放在原處并能擺放整齊,在長期活動中逐漸養成整齊、有序、愛護財物的好習慣,同時也意識到不妥善管理玩具會影響游戲的正常開展。在游戲中,幼兒也能拿自己的東西與其他小伙伴分享,不爭也不搶。有的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其他幼兒還會主動幫忙,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了互相幫助、團結合作、友好相處的良好習慣。在學習方面,孩子們對教師在活動時提出的要求,也學會了認真傾聽的好習慣,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活動將有一定的幫助。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既開發了他們的智力,又學會了主動提出問題,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養成遇到困難不氣餒,主動克服困難的精神。
幼兒教育論文7
科學技術發展程度直接決定一個國家國力的強盛與否。時代迫切需要我們培養出具有厚實知識基礎的,具有探索科學的強烈興趣和愿望的、具有一定操作實踐能力的、具有獨特科學想象力的新一代科技人才。而這些科技素質的培養,都必須從小抓起。
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對周圍的環境及事物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幼兒在接受科學教育的同時,總是教師在講,幼兒似懂非懂的聽,幼兒的思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我們根據這一特征,給幼兒直接接觸和探索客觀世界的機會,讓幼兒初步學會自己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學會提很多種問題自己解答;學會對科學知識抱以濃厚的興趣,并掌握和積累一定的科學技能及方法,并主動積極地創作、想象、感受周遍事物的變化。
1 培養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科學價值觀是幼兒教師從事科學教育的根本和靈魂。幼兒教師從事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首先自身要有正確的科學價值觀才能在指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發現時不會局限于狹隘、陳舊的觀念,才能正確地引領幼兒進行科學探索。其次科學教育的過程主要就是讓孩子親歷并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已經成為科學教育活動的一個核心詞匯。教師對科學活動中的“探究”還存在一些誤解,他們認為只要讓孩子體驗了、動手了,就是讓他們探究了,“探究”就是所謂的.“做科學”。而“做科學”又主要是動手的事情,因此將“探究”等同于動手的學習活動。例如:在中班科學活動《做小書》中,請幼兒能運用黏貼、打孔、穿線、別針等技能大膽嘗試做小書,探索做書的方法,這個是整個活動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幼兒操作過程中他們能互相商量自己小書的內容,并且學會合作的完成小書的制作。對于中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黏貼比較容易,他們將自己繪畫的小卡片黏在了一邊,這樣一來一本小書就完成了。而打孔比較困難,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幼兒對于如何使用有點模糊,而在操作前教師也講了下具體操作的方法,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必須教師隨時觀察好。在穿線的時候幼兒有了一定的經驗,在穿編的時候練習了一隔一的穿插,所以操作比較容易些。幼兒是活動中的主角,教師準備了相應的材料由幼兒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制作小書。
2 一定的科學知識
科學知識在科學素養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是培養和形成其他科學素養要素的載體。從廣度上來說,幼兒教師應具備一定范圍的科學知識。如:人體的結構及其功能,心理活動,個體生長衰老,保護身體,身體健康的了解;對動植物的觀察與了解:對生態與環境的了解:對自然科學現象的了解:對生活中的科學技術的了解,等等。從深度上來說,幼兒教師不僅應了解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的基本知識,而且應具備對常見事物、現象的深層次的知識,如,以自然科學現象來說,不僅要了解有哪些自然現象、物理現象和化學現象,還應理解這些現象怎么形成、相互之間的關系,學習一些專業術語,等等。例如:在大班科學活動《動物與天氣》中,教師必須知道一些氣象變化與動物習性之間的關系,才能與幼兒一起探討。比如:螞蟻成群搬家,蜻蜓低飛等等。但是科學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與人們認識和實踐水平的提高不斷變化與發展的,要從不合時宜的傳統觀念中擺脫出來,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獲取最新的科學信息,引導幼兒接受最新的科學發展,掌握關于科學的初步概念。例如:大班科學《溫度計》中,包含了水的多少、水的冷熱度、時間等等元素都會產生不同的溫度顯示。如果在幼兒操作前已經將熱水放好的話,那么時間一長就容易冷卻,再次測量時就會有所偏差了。因此,教師應逐漸形成對科學的正確認識,糾正傳統習慣認為的一些錯誤觀點,讓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科學知識觀。
3 科學信息獲取、利用的能力
現代社會日益凸顯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特征,大量的知識,尤其是有關科技的知識,更需要通過現代化的手段來獲取.同時由于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更需要幼兒教師提供更多的直觀、具體、形象的學習和探索材料。因此,無論從教師自身發展,還是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來看,現代幼兒教師都需要具備獲取和有效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幼兒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會運用多種手段查閱相關資料.如利用電子圖書館、全文數據庫教學視頻資源等,并能有效甄別信息,挑選價值性高的資料作為教學的有效補充。例如:幼兒園中創設了種植園地,每個班級分配好場地,由教師帶領幼兒討論收集種植種子,再進行集體種植。在這樣的環境創設下讓孩子們都體驗了一次“小農民”的感覺。教師在組織幼兒觀察、了解植物生長發育的過程時,除了讓幼兒親自植植物進行觀察外,還可以利用中央電視臺七套節目中有關農業的節目錄像,讓幼兒更直觀、形象地觀察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因為自己種植的生長會一定的時間,而一些節目錄像卻能表現的活靈活現,諸如此類的活動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 求實嚴謹的科學態度
科學態度是個體對某一對象所持的評價和行為傾向,它是由認知、情感和意向三因素構成的,穩定、持久的個體內在的結構,是調節外界刺激與個體反應的中介因素。包括實事求是、不主觀臆斷、不弄虛作假;嚴謹踏實、勤奮努力、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謙虛謹慎、樂于并善于合作;高度責任感;果斷堅持性等方面。幼兒教師的科學態度對教師和幼兒都有積極的影響。一個具備良好科學態度的幼兒教師,對他人對世界都會有正確的評價和認知,能夠很好地處理工作、學習、生活中的事情,秉著嚴謹求實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和物。
幼兒總是潛移默化地受到教師的影響,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慢慢學到如何在社會中生存,教師也會利用自身的科學態度教會幼兒做事情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而不是置之不理,傳統地管教幼兒。幼兒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提高創新素質。教師的創造型人格對幼兒的創新素質的形成發展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應注重不斷學習培養自己創造的能力和品格,在工作中不斷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現狀,在內容上、形式上和手段上創新,做創新型教師。
幼兒教育論文8
一、民謠使語言教育更活躍
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講一些與地區餛飩有關的有趣的民間故事,讓學生了解餛飩是一種有著深厚傳統的小吃,或者教師可以給幼兒看餛飩的模型,對餛飩進行生動靈活的介紹;然后,教師先用正確的方言發音示范誦讀《吃餛飩》,給幼兒以聽覺上的新鮮感,使他們產生想要學習的欲望;教師還要將民謠中的方言解釋給幼兒,比如“顯能”就是“聽話,乖”,“吃爻倒端轉”就是“吃完端回來”(再盛一碗,表現餛飩的美味讓人流連的);最后,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可以用課件給幼兒演示民間唱著這首民謠做餛飩的影像,或者給幼兒展示做餛飩的過程,然后邊做邊讓幼兒一起誦讀,從而將民謠課堂教學變得繪聲繪色,這樣幼兒也會快速地掌握民謠和方言所表達的情感。
二、用藝術做民謠傳承的催化劑
因為民謠具有簡潔的語言美、流暢的韻律美和詩化的意境美的特點,與藝術在本質上其實是相通的。因此,教師應該用藝術做民謠傳承的催化劑,利用一些藝術形式的幼兒教育作為自己的民謠傳承策略。以《叮叮當》為例:“叮叮當(來),叮叮當(來),山腳門外,孤老堂(來),松臺山上仙人井(來),妙果寺里豬頭鐘(來)!边@首民謠不僅節奏鮮明,而且還有詩化的韻律。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配有輕快背景音樂的誦唱給幼兒聽,讓幼兒感受到民謠的藝術美;然后為幼兒解釋其中的生僻方言和概念,并確定它們的發音,從而讓幼兒對民謠有一定的基本了解最后,可以讓幼兒集體學唱之前放過的《叮叮當》,之后男女合唱,并配上一些樂器演奏,最后讓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表演匯報各自的學習成果。兒童是童謠的主人,只有幼兒喜歡并能唱出的民謠才具有真正的意義。以《娒娒,你真早》為例:“你真早,半夜割晚稻;晚稻未開花,我要吃黃瓜;黃瓜味太淡,我要吃橄欖;橄欖太清味,我要吃甘蔗;甘蔗都是崢,我要吃金杏;金杏滿肚子,我要吃糯柿;糯柿都是核,我要吃大蒜;大蒜味太辣,我要吃江蟹;江蟹十只腳,我要吃喜鵲;喜鵲尾巴長,看見新娘叫啊爺!边@首民謠體現了豐富的本地飲食特色,因為篇幅稍長,可能對幼兒來說較為難理解,為了便于教學和幼兒接受,教師可以采取這樣的策略:除了誦讀之外,讓幼兒在本子上描繪出民謠里歌唱的食品,然后讓幼兒進行交流。這樣不僅讓幼兒學習到了這首民謠,同時也使幼兒體會到了民謠的畫面美,還可以鍛煉幼兒的美感和表現能力;或者教師使用多媒體將這些時令的水果、蔬菜展示出來,讓幼兒去辨認,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不會“五谷不分”,從而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三、用游戲做民謠傳承的拓展工具
游戲,可以說是所有人童年生活的`一種象征。幼兒在游戲中,能夠與他人交流、合作,能夠得到充分的樂趣,其情感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抒發。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作為民謠傳承的工具,拓展幼兒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正月初一頭》為例:“正月初一頭,捉張單個頭;走拉縣前頭,買只醬菜頭,煮起一鍋一頭。阿一夾一夾,阿二想湯喝,阿三拔雙箸,阿四流眼淚,阿五給阿媽講,阿六頭打腫,阿七端起抿,阿八挾箸添,阿九走拉到,阿十看看罐頭非能燥!苯處熢诿裰{教學中要創設輕松的課堂游戲氛圍,給幼兒表現自我提供良好的情境。因為民謠一旦離開了生活就會失去其真正的價值,所以我們可以進行情景劇模擬,從而使民謠情景更加豐富有趣,并展現質樸淳真的當地民風。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幼兒每人飾演“阿一”到“阿十”中的一個角色,教師飾演“阿媽”,一起邊念民謠邊表演動作,最后選出表現好的幼兒給予獎勵。這樣的游戲既符合幼兒喜愛游戲的天性,又能很好地將民謠中的精神表達出來,還可以培養幼兒肢體的協調性以及與別人溝通協調的能力,是一種可以不斷發展的傳承策略。同時我們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與幼兒一起進行民謠的學習和游戲,這不僅可以增加幼兒學習的信心,還為他們與父母增進情感、表現自己提供了途徑。這種共同參與學習民謠的親子體驗,創造性地傳承了民謠。總而言之,民謠之于幼兒后天的培養與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意義。教師應該充分發掘各方面的民謠資源,借鑒優秀的民謠傳承策略,采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做好幼兒的文化啟蒙教育,做好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從而讓民謠這一傳統文化得到不斷的發揚廣大。
幼兒教育論文9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高,我國在幼兒教育事業上的投入也在不斷地增加。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幼兒教育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除了取得了一些成績外,同樣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師資力量整體來說較為薄弱,師資水平也都有待提高,管理的方法也不夠科學,城鄉幼兒教育的發展不平衡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了,我國的幼兒教育也就能夠更進一步,還能為幼兒的教育與成長帶來很大的幫助。
一、教師要滿足幼兒的學習愿望,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學習
幼兒的好奇心都比較的強,凡事都喜歡多問幾個為什么,有一些看似幼稚、可笑的問題在幼兒那里卻成為了積極探究的體現。幼兒剛走近學習的大門,走近生活,缺乏一定的生活與學習的經驗,猶如一張白紙,對于他們提出來的各種各樣且稀奇古怪的問題我們也就不足為奇了。教師切記不要顯得不耐煩,也不要當面指責孩子們笨,因為這樣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教師要不斷地滿足他們的這種好奇心,在教育上多給予一些耐心和愛心,能耐心地與孩子們交流,對于幼兒提出來的問題要認真的解答,不要怕孩子多問“為什么”,也不要怕他們總是出錯。教師要與小朋友們一起探討,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好奇心,用小朋友們能接受話語讓他們都能夠學得進去,讓孩子們也都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思路。
每一位孩子的脾氣秉性、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等都不相同,這也就使得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個體,在教學的時候,我們也會發現有些孩子接受新事物比較快,有些孩子卻學不進去。
對于不同的科目,同一個學生們會有不同的學習表現。因此,教師要充分地考慮到每一個小朋友的學習情況,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因材施教,不要把孩子都看成是一樣的、相似的,不要用相同的教育要求、方式方法來對待不同的兒童,要有區別地對待。首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個性特點,在日常的點滴觀察中,去挖掘他們的學習需求,進而再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這樣也利于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其次,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也要爭取家長們積極配合與支持,這對于幼兒教育也是很有幫助的。教師也要及時地和家長取得聯系,及時地跟每一位家長都交流一下幼兒們在園的具體情況,和家長爭取共同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教育,對于幼兒的健康發展都是很有幫助的。
二、讓幼兒大膽地、快樂地說,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要想培養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最有效的渠道就是組織孩子通過語言活動進行訓練。幼兒園的語言教材充滿著意趣、圖文并茂,而且還向幼兒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教師們除了依據語言的教學目標、兒童的興趣以及發展需求選擇一些充實教材外,也要在引導兒童理解感受教材的基礎上不斷地挖掘其內涵,進而再引發遷移的作用,以此來不斷地拓展兒童語言的表達空間。
比如,小朋友們在午餐的時間鬧哄哄的,這樣既會影響孩子們進餐的速度,也不利于他們的腸胃健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專門與小朋友展開討論,然后再組織小小辯論會,請正、反兩方闡述一下自己的意見與看法。這樣既能夠發展、鍛煉孩子們的口語表達的能力,而且還能夠收到品德教育的效果,比起教師單一的說教效果要好的多。
三、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幼兒時期的教育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習慣的養成。國家素質教育也倡導要培育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的建設人才。在幼兒階段教育中,需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各項技能,比如說加強對歌唱、跳舞、運動、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意識。當然,還要一項是不能夠忽視的,兒童的紀律觀念以及規矩意識的養成。對學習知識來說,幫助兒童養成一個好的生活或者是學習習慣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一旦養成了良好習慣,在他們之后的學習生活中也就不至于會劍走偏鋒,更不可能成為問題少年了。所以說,兒童一旦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對于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總而言之,幼兒是國家民族興旺發達的希望,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加強對幼兒教育的投資力度,加強國家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對幼兒教育的發展都是極為有利的。注重幼兒教育,既有利于個體的成長,同時也關乎著國計民生的事業,我國的執政黨以及行政機關,還有一些從事在教育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的發展,因此要注重對幼兒的科學有效的教育培養,促使幼兒都能夠健健康康地成長,促使和諧社會的有效構建。
參考文獻:
[1]郝麗紅。簡論當前幼兒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xx(06)。
[2]李艷。幼兒教育中存在的誤區及對策[J].職業教育,20xx(8)。
[3]魏珊珊。關于學前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xx(05)。
幼兒教育論文10
科學家認為,教學是人類思維發展的體操,幼兒期數的概念和數學計算能力的發展,直接反映著幼兒發展的趨勢。
幼兒教育有其獨特的獨點,幼兒由于其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尤其喜歡游戲和運動。而數學由于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和運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運動中學,就既可滿足幼兒的游戲和運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根據這一理論,在組織大班教學活動時,我就著手進行教學知識與游戲運動相結合的實驗。結果表明,讓幼兒在游戲、運動中學數學比單純的數學集體活動和操作活動效果要好。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經驗和體會:
一、在游戲中學數學
游戲是個體主動的、自發的、愉快的自由活動。教育學家說:“玩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年幼兒童必然會從事游戲,除非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某種不正常狀況因而遭受痛苦,或者是被置于受到限制的環境。否則,他們是不可能不游戲的,游戲與兒童的關系更為密切,它是“兒童的工作”,但又不同于“成人工作”。將游戲融入數學知識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否則枯燥乏味的數學只能使幼兒敬而遠之。我總是采用游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去,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教師教的輕松,幼兒學的愉快,數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1.結合角色游戲學數學
角色游戲,是讓幼兒通過扮演各種角色,參與到活動中,通過模仿和想象,體驗活勸的樂趣,創造性地反映其周圍的現實生活?赏ㄟ^角色游戲幫幼兒掌握基本的數學概念。如:在復習整點、半點時,可做游戲“報時”,一名幼兒戴上公雞雞頭飾,學公雞叫“喔、喔、喔……天亮了”。教師扮演“太陽公公,敲六下三角鐵,其余幼兒扮演“時鐘”將鐘面的分針和時針分別撥到12和6,表示6點鐘。
在數學活動中,還要接觸到事物的數量關系和空間概念,可在“娃娃家”或“小商店里”,讓幼兒扮演“小店員”或“娃娃阿姨”表演賣商品的游戲。還可以在“小診所中”,讓幼兒扮演“白衣小天使”的角色,給幼兒看病。還可以在“娃娃家”活動中提示幼兒清點娃娃的“數量”、玩具的“多少”,設計物品擺放的位置等。
在角色游戲中滲透數學知識,既調動了全體幼兒的積極性,又注重了對個別幼兒的教育,發揮了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2.結合結構游戲學數學
結構游戲中,幼兒在利用不同的結構材料時,要接觸到大、小、長短、粗細、寬窄、厚薄以及空間方位等數學概念,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掌握、熟練這些概念,在游戲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如:讓幼兒明確用了哪類積木或插塑,應該放在哪個方位,哪塊應該放在上面,哪塊應該放在下面,哪塊放在中間,積木的形狀是梯形、三角形、圓形還是正方形、菱形,讓幼兒搭座“小木屋”等。借助這些直觀形象的教玩具,能幫助幼兒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
3.結合音樂游戲學數學
音樂游戲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內容,滲透數學知識。讓幼兒在音樂中接受數學教育。如:在復習“8的分成”時,我們可以做“拍拍奏奏”的音樂游戲。兒歌內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花籃手中提,七個果子擺七樣,每個摘了8個果,又有蘋果又有梨。七個阿姨七個樣,請你猜猜每個阿姨摘了幾個蘋果幾個梨?請七個小朋友代表七位阿姨,分別用紅、黃圓點卡片,擺出所摘蘋果和梨的數目,并說出相應的組成形式,如:第三個阿姨摘了3個蘋果5個梨(●●●○○○○○),以此類推。
4.結合智力游戲學數學
在智力游戲中,可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推理能力及快速敏捷的反應能力。如:復習大于號、小于號時,把1—10的數字卡片,按單數在上,雙數在下擺成兩排,教師說“5和2比”,全體幼兒邊舉“>”的卡片,邊說5大于2。老師再說“4和7比”,幼兒邊舉起“<”,邊說“4小于7”。在復習對單、雙數的認識時,可做游戲《神奇的花》。請一名幼兒做種花人,其余幼兒集體朗誦兒歌:“神奇花,神奇花,風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開的是什么花?”種花人可以回答“單瓣花”或“雙瓣花”,其余幼兒分組手拉手相應的各種單數(1、3、5、7、9)或雙數(2、4、6、8、10)。
二、在運動中學數學
有人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的世界的,由于年齡特點,孩子們更喜歡運動,順應這一年齡特點,我注意將數學練習和運動即體育游戲結合起來,讓幼兒在運動中學數學,收效也很明顯。
1.結合戶外游戲學數學
我園幼兒大多數家庭來自農村。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在學習了數的組成后,讓幼兒到戶外活動時,讓幼兒撿些小石子,小樹葉或從家自帶玉米、小麥、大豆粒等進行數的分合練習,讓幼兒自己動手分一分,練習數的組成。在復習相鄰數時,可以做游戲《找朋友》,讓幼兒在戶外站成一排,每位幼兒胸前掛張數字卡片(1—10),老師邊拍鈴鼓邊說:“嗨、嗨快上來找好朋友”。老師用點兵點將的形式點到一名幼兒,幼兒大聲報數,“我是×”。然后與這個數的相鄰數一齊說:“嗨嗨,我是你的好朋友”。
2.結合體育游戲學數學
體育游戲是幼兒非常樂于參與的活動。幼兒可以通過蹦蹦跳跳鍛煉體質、提高技能、學得知識。在體育活動中滲透數學知識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如:進行“投球”比賽,比較遠近。在復習1—7的序數時,在硬紙板上畫一幢樓房,一共七層,每層有兩個房間。56張小兔卡片,小雞、小鴨、鵝、狐貍、小熊、小烏龜、小花貓、小狗、小豬、小羊等14種動物的卡片。幼兒送小動物(小兔子除外)住新房,每種小動物住一間房,說說玩玩,每個小動物住在第幾層樓,誰和誰是鄰居。在復習10以內數的相鄰數、序數、雙數、單數時,可為每一位幼兒編上號,從小到大排成一橫隊。教師說:“請單數幼兒出列,然后再請雙數幼兒出列。請比某數大1或小1的數(幼兒)出列”。另外,通過訓練幼兒各種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還可以促進幼兒對空間方位和時間概念的認識。
3.根據需要創編體育游戲
根據數學學科的教育計劃,許多游戲是讓小朋友在室內進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創編一些包含數學練習的室外體育游戲呢?因為那樣既可以滿足幼兒戶外活動的需要,同時也能進行數學練習。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游戲是可行的。如:結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學,可創編《我給球兒來排隊》的室外游戲;結合圖形的數學,可創編體育游戲《跳房子》等。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理論,有學者提出了讓幼兒從“操作中學數學”向“社會情景中學數學”的理論?傊螒蚴怯變簣@的基本活動,在各類活動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散點滲透,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數學知識,發揮創造力、思維能力、想象力,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具體化、形象化,讓幼兒掌握得更牢固、扎實,從而達到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目標。
幼兒教育論文11
所謂幼兒教育, 就是讓幼兒在沒有家庭保護下能適應社會,學會與人交往,發展成為社會人, 獨立的個體。而幼兒教師的職責就是要引導幼兒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會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教學做合一”,教育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所教內容是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 而且教師教的方法要基于幼兒學的方法, 學的方法要基于實際去做的方法!敖虒W做”不是三件事,是一件事。只教不做,不算教了;只學不做,不算學了。教師要在做中教,幼兒要在做中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幼兒會做了,也就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一 、堅持“教學做合一”,在“做”上下功夫
要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做”, 必須解放幼兒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時間,讓幼兒去探索實踐,而不在教室里聽教師口若懸河。陶行知以種田為例,指出種田是在田里做的,那必須在田里學、田里教,只有在親自“做”的活動中才能獲得真知識。
在小班“秋天”的主題活動中,有個關于認識秋天水果的活動。一個教師做了很多準備,制作了很多水果卡片,通過觀察、討論、分類、繪畫等一系列活動,幼兒知道了蘋果是紅紅的,葡萄是紫色的等知識。而另一個教師活動前并沒有做很多準備, 只是讓幼兒帶來了水果,讓他們說、看、摸、聞、嘗,同樣認識了水果,還發現原來蘋果除了有紅色,還有黃色綠色;蘋果不僅是甜的,也有酸的;蘋果橫著切,中間是五角星……同樣的活動, 卡片與實物帶來的效果卻有本質區別。第二個活動,幼兒玩得輕松又積極, 對蘋果有了多種感官的認識,真正實現了“教學做合一”;而第一個活動,教師準備得很累,幼兒其實也很累,也比較被動,他們只知道蘋果是紅色的,想象中是甜的,但不知道是否真的甜。
教育不是光說不練,“說”, 大家都會,那家長何需將寶貝交到我們教師的手中? 我們之所以能成為教師,就是因為不僅會說,還會模擬生活情景引導幼兒練習,從而會做。
二、堅持“教學做合一”,為幼兒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
“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敝挥性敢鈩邮肿觯艜惺斋@,才能得到發展。
我們班有一個男孩, 很依賴媽媽。剛開學,他喝水、進餐等都不愿意動手,都要教師幫他,因為在家都是媽媽幫他做的。一次做數學練習《1 和許多》,材料發下去后,同桌的'小朋友都在認真操作, 只有他看著材料一動不動。我問他為什么不做,他說:“我不會,老師幫我貼!蔽夜膭钏茸约涸囈辉,他不肯,用哭“逼”我投降,和他一起完成,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好幾次。一次,國旗涂色活動,他又說“不會”,但我實在太忙了,沒能顧得上他。等我空下來, 發現他自己在動手涂色, 雖然涂得很慢,也不均勻,但我很激動,因為那是他第一次獨立操作,是他成長的證明。我在全班面前表揚了他,他很開心,我覺得那是他最燦爛的笑容。慢慢地,他說“不會”的次數少了,愿意嘗試操作,愿意與同伴交往,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漸提高了。
幼兒說“不會”,其實并不是真的不會,他們是不敢嘗試,或者沒有機會嘗試。而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創造練習的機會,鼓勵他們勇于嘗試,愿意做,實現“做”的目標。
三、堅持“教學做合一”,轉換教師角色,注重因材施教
教學不是只靠教師教, 或幼兒學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兩者合作完成。這說明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管理者, 還是幼兒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所說“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教育中,我們要從幼兒“做”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探究性。我們要從“師本教學” 走向“幼本教學”,幼兒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引導幼兒產生“我喜歡學, 想要學, 而不是教師要我學” 的意識, 要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去探究、去發現、去體驗。正如古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教給幼兒方法,而不是一個答案。
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 每一個幼兒都是完整的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一種學法不可能適用于每一位幼兒, 教師要做敏銳的觀察者,通過觀察、家訪等途徑認識每一位幼兒,發現每一位幼兒的閃光點,從而因材施教,開發潛能,促進每一位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四、堅持“教學做合一”,進行家園共育
現在大多數幼兒都是家里的獨生子,是小皇帝、小公主, 家長事事包辦代替, 久而久之,逐漸養成了懶惰的習慣,不愿意自己動手,從而失去了鍛煉的機會。很多家長經常跟我反映說:“老師, 我們家寶貝在家都不會穿衣服!比欢谟變簣@里,在家不會穿衣服的幼兒其實都會穿、脫簡單的衣物,有的甚至還會幫助別人穿、脫。為什么孩子在家和在園的表現會相差這么大? 原因很簡單,一個班級有幾十個小朋友,要三位保教人員幫每一位幼兒穿脫衣服是不可能的, 所以幼兒只能自己模仿、觀察、動手嘗試穿脫衣服,有鍛煉的機會。而在家里,孩子知道自己不穿衣服,大人也會幫忙穿的,不需要自己動手。
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脫軌導致了“幼兒在家與在幼兒園簡直就是兩個人”的現象。幼兒教育與家庭是分不開的,家庭與幼兒園是相互合作,相輔相成的,而我們的教育應站在同一條線上,家長也要轉變觀念,學會放手,支持并鼓勵幼兒的探究、嘗試、操作,多給幼兒動手的機會, 在符合年齡特征的前提下對幼兒進行培養, 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得經驗與發展。這樣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潛力超乎想象,時刻給予驚喜。家庭教育也要“教學做合一”,這實現了家園共育,讓幼兒每時每刻都在成長,不斷進步。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應以生活為教材, 引導幼兒在實踐中尋真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
[2]諶安榮.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理論內涵及教學論意義[J].云夢學刊,20xx(11).
[3]鐘淑梅.從“教學做合一”中反思[J].山東教育,20xx.
[4]周靜微.如何發揮“教學做合一”在小班幼兒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xx.
幼兒教育論文12
如何借助游戲提升幼兒教育質量
幼兒是成長的關鍵時期。幼兒時期的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身體機能協調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和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同時,還要開發幼兒的智力,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望,使他們擁有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研究表明,要想達到以上教育目標,游戲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一、游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孩子是游戲的主角,而老師只是一位引導者。在游戲中,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在設置游戲情境時,一定要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制作蛋糕和酸奶的游戲環節,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但是絕不能干涉他們的制作過程。老師還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每一個孩子的創作,避免中途喊停打消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制作完成后,要留給孩子們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并及時給予肯定評價。此外,老師在設計游戲時,除了要有趣味性和挑戰性,還要注意把握游戲的難度,增加幼兒成功的體驗。
二、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合理設置游戲
游戲的種類有很多,根據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分為一般游戲和專項游戲,一般游戲用于準備活動當中,或者單純為了調節課堂的氛圍,這樣的`游戲組織起來比較簡單。專項游戲的目的性比較強,是為了讓幼兒獲得某項技能而設置。所以,老師在設置專項游戲時,一定要考慮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幼兒不是運動員,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技能,而且幼兒的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老師在設置游戲時一定充分考慮教學的吸引力,這才是成功的關鍵。
三、利用游戲開發智力
人的大腦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鍛煉,動腦越多,智力就越高。幼兒處于開發智力的最佳時期,在課堂上老師不妨多設置一些益智類游戲,讓幼兒多動腦子,不斷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益智類游戲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搭積木。搭積木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去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在搭積木之前首先要想好他們要搭建什么,其次還要觀察和思考選用什么樣的積木,才能搭建出他們腦海中的形狀。所以搭積木也是發展孩子空間知覺和創造力的過程,而且積木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這就為孩子們的圖形學習奠定了基礎。此外,益智類游戲還有拼圖、數字表格等,它們對孩子的智力開發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在游戲中獲取知識
游戲不僅是玩的過程,也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將知識的教學貫穿在游戲當中,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如,在教幼兒數數時,老師可以一邊播放《數鴨子》的歌曲,一邊邀請小朋友走上講臺扮演小鴨子。當歌曲唱到“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時,我們讓八位小朋友學著小鴨子的動作,分別從講臺上走過,其余的小朋友數他們的個數。這樣幼兒就在歡快的氛圍中掌握了數學知識。老師也可以針對識字展開游戲教學。如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人”字,讓學生為它添加筆畫,讓它變成另外一個字,筆畫數不受限制!叭恕弊稚霞右粰M就變成了“大”字,“大”字再加一點就可以變成“太”字或者“犬”字,“人”字加兩橫可以變成“天”字,“天”字出頭又可以變成“夫”字。漢字變化莫測,學生有很多發揮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可以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
五、利用游戲增強孩子們的體質,掌握動作要領
孩子們天生愛玩愛動,他們喜歡不走尋常路。在馬路上行走時,更喜歡跑向馬路兩旁的臺階,從一個臺階跳向另一個臺階。遇到坑洼之地,大人們通常繞過去,而孩子們直接進入到里面,再爬上來。針對孩子愛玩愛動的天性,老師可以設置體育類游戲,如《連環跳》的游戲,老師把20個呼啦圈分為4組,每組5個呼啦圈一字排開,把幼兒也分為4個小組,每組幼兒分別從呼啦圈上跳過,哪個小組用的時間最短,即為獲勝者。這樣幼兒在玩的同時,增強了體質,掌握了一定的動作要領。
六、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良好品德
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難免會與小伙伴發生磕磕碰碰。比如,在共同搭建積木時,意見不合,游戲無法進行。又比如,在玩捉迷藏的游戲時,兩人選擇了同一個躲藏的地點,爭吵不休。所以,老師在陪同幼兒玩游戲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幼兒品德的培養。在游戲之前為他們講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如《孔融讓梨》的故事,有一天家里吃梨,桌上擺了很多梨,而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了哥哥和弟弟。幼兒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懂得了謙讓的傳統美德,在此基礎上,老師要慢慢引導他們用美德的標準約束自己,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游戲化教學在幼兒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要合理設置游戲環節,利用不同游戲的不同特點,達到教學的目的。
幼兒教育論文13
關鍵詞:多學科視野;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革新,幼兒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幼兒教育出現了“小學化”問題,這給我國教育發展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糾正目前幼兒園教學逐漸向“小學化”傾斜的現狀,已成為當前我國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幼兒園教育呈現“小學化”是與兒童身心發展不相適應的,而且也會對家長產生誤導,最終對幼兒健康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因此,要對幼兒教育中的“小學化”現象進行糾正,使幼兒實現健康發展。
一、導致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分析
1.社會學分析
我國幼兒教育長期處于優質資源短缺的狀態。多數家長期望將幼兒送入優質幼兒園接受教育,家長雖然反對幼兒教育逐漸“小學化”,但是在較大的競爭壓力下,甚至還為幼兒私自報班,未對孩子的興趣加以充分考慮。此外,部分家長沒有對科學的幼兒教育加以充分理解支持。多數幼兒園與教師均是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對幼兒成長加以引導,在教育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尊重幼兒自身的特點與規律,但是家長對于這種做法存在誤解。
2.心理學分析
家長普遍存在不能使孩子輸在起步線上,學好各學科的知識與本領,健康和快樂地成長以及進入期望的小學學習等觀念。家長雖然有著美好的期望,但是又要面對現實。日益加劇的社會競爭環境對家長認識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周圍人的孩子學習什么,家長就讓自己的孩子也學。在正規的`幼兒教育之外,家長還要為孩子報各種各樣興趣班。而幼兒教師由于受到教學評價以及幼兒升學考試等方面的壓力,心理上也存在諸多的困擾。
3.現象學分析
現象學主要是將平時日常生活當作重點研究對象,認為所有的現象具有一定的因果關聯。幼兒教育呈現“小學化”,說明其存在有著必要性與合理性,是一種特定時期的產物。我國長期采用應試教育,教師與家長僅僅重視學生的學科知識與學習成績,一旦這種重視逐漸由中小教育擴展至幼兒教育中,必然會使幼兒教育出現“小學化”。因此,從現象學角度分析,幼兒教育呈現“小學化”是從必然失范逐漸轉變為自然失范。
二、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途徑
1.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推動教育改革最為重要的前提條件。對于幼兒教育而言,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并非使幼兒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而是要確保幼兒在健康成長的前提下,使其可以在幼兒園實現心智方面的有效啟蒙。此外,還要利用多種媒體對幼兒教育的獨特性與重要性進行宣傳,使家長科學認識幼兒教育,改變以往追求多學、早學以及快學等與幼兒成長規律不適應的觀念。
2.完善教育制度
對目前幼兒教育存在的不良現象進行改善,最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便是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使不良風氣得到最大限度的遏制。幼兒教育是最為重要的啟蒙階段,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教育內容和幼兒身心特點緊密結合起來,以游戲作為主要的教育形式實現寓教于樂,這樣才能保證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目前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對此雖有所涉及,但實際效果并不顯著。因此,今后應該注重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從而有效地改變幼兒園存在的“小學化”現象。
3.銜接教育內容
幼兒教育通過各領域的相互融合與滲透,培養幼兒的技能、情感、知識、態度與能力等。雖然和小學教學內容并不完全對應,但是卻有著一定的聯系。幼兒教育可以為小學學習打下堅實的知情意行基礎,因此,幼兒階段并不需要這多小學的知識教育,只需將幼兒階段應學的內容完成即可?傊變航逃霈F“小學化”現象在我國已經較為普遍,它是與教育規律相違背的。應該從教育觀念、教學制度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入手逐步地改變。要通過家長、教師以及社會各界人士不懈地努力,逐漸完善幼兒教育,實現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推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力.關于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透視研究[J].求知導刊,20xx,8(8):48.
[2]陳納.幼兒園教育“隱性小學化”的特點、危害及成因分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xx,5(5):90-93.
[3]陳娜.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文化透視[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xx,5(5):149-152.
幼兒教育論文14
摘要:幼兒游戲離不開教育情境的創設,要使教育情境充滿游戲的魅力,必須營造健康寬松、愉悅的游戲氛圍,更要提供良好的環境、豐富幼兒的游戲活動,改進游戲的方式,豐富游戲活動,改進游戲的組織與指導,優化教育情境。
關鍵詞:創設;游戲;魅力;教育;情境
一、營造寬松愉悅的幼兒游戲氛圍
1.教師要熱愛和信任幼兒
只有對幼兒充滿愛心,教師才能用心去關注每個幼兒的喜怒哀樂,了解每個幼兒的需要,發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把鉆研、改進幼兒教育活動作為自己的樂趣。教師的信任是幼兒成長的重要動力,能激發幼兒的活力,使他們振奮精神和充滿信心去克服困難,追求自身的進步。只有在充滿愛和信任的氛圍內,幼兒才可能有安全感、有愉悅的心境,能夠無憂無慮地投入到游戲等活動中去,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獲得自我展現和發展。教師應當滿懷對幼兒和教育事業的熱愛,建立起對幼兒的信任,努力滿足幼兒的合理需求,調動幼兒的發展潛力,使幼兒在愛和信任的澆灌中進步。
2.幼兒教育過程富有感染力
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設計富有吸引力的教育過程,使教育活動充滿魅力,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調動他們學習的內在動機,使幼兒忘我地沉浸其中,獲得主動的發展。幼兒對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充滿了好奇與疑問,迫切地想要了解和探究周圍的世界。教師必須重視挖掘幼兒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調動幼兒的探究興趣,激發幼兒對生活中各種疑問的思考與研究,使幼兒在熟悉可感的、有趣的活動中開啟心智、增長智慧。教師應有意識地按活動主題創設富有美感的教育情境,用美的環境、語言、旋律、情感,把幼兒帶入美的氛圍當中,使教育過程成為美的享受,并使幼兒在美的感受和體驗中參與活動,獲得進步。同時,教師要重視幼兒情感的調動。幼兒的思維較為感性,他們情緒性強、容易受到感染,積極的情感不僅能夠促進幼兒知識的學習,而且有助于幼兒良好態度習慣的養成。
二、提供良好游戲條件,豐富游戲活動
游戲活動對幼兒園教育而言不可缺少,只有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豐富幼兒的游戲活動,把游戲融入幼兒教育中去,才能使幼兒教育充滿游戲的魅力。游戲的環境會對幼兒的游戲活動產生較大影響,幼兒游戲的數量、主題、內容、方式等與環境的安排組織密切相關。良好的游戲環境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和意愿,而且有助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主動探索與合作,提高游戲質量,促進游戲的進行與發展。因此,教師應當把握環境對幼兒游戲的影響,合理地安排游戲時間、場地、游戲材料,豐富和促進幼兒的游戲活動。
三、改進游戲的組織與指導,優化教學情境
1.改進游戲活動的組織
游戲不僅指活潑有趣的活動形式,更蘊含著反映游戲內在本質的精神性內涵。教師要正確認識幼兒游戲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在組織幼兒游戲時充分考慮幼兒的需要。幼兒園中的游戲不可避免地具有教育的意味,當幼兒游戲被納入教育的視野,進入到幼兒園中,便不再是純粹自然的活動,而被印上了教育的痕跡。即使教師對其的游戲不加干預,而游戲若發生在幼兒園就具有了教育意義。游戲的自然性與教育性并不是截然對立,它們有可能并且有必要融合統一于幼兒游戲中。幼兒不僅有玩耍的需要,還有認知和情感發展的需求,其在游戲中的滿足感源于他們自我發展的實現。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自然性與教育性的關系,既保證游戲的自由愉悅性,又使游戲充分發揮教育性,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自主快樂的發展。在組織幼兒游戲時,教師必須支持、引導幼兒游戲的發展。教師的態度和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幼兒游戲的質量,他們的重視和參與會讓幼兒感到自己進行的游戲活動是有價值的、被認可的,就會更加認真、自信、專注地投入游戲。教師不能隨心所欲地對幼兒的游戲施加干預,而要仔細考慮、謹慎而為,對干預行為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師組織游戲的過程應當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是個觀察、決策和反思的過程,需要在了解幼兒游戲的基礎上,明確組織指導的目的、時機和方式方法,通過一定的策略擴展和豐富幼兒的意義建構,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學習。
2.優化教育情境,把游戲滲透到教育活動當中
幼兒教育活動是由教師設計發起的、以促進幼兒教育為目的的活動,它不同于幼兒的自主游戲。在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教育意圖主要通過間接方式,而教育活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教師要通過預先設計的活動達到教育目標。由于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中的主動參與、愉悅體驗對幼兒學習和成長具有促進作用。教育活動把游戲引入其中,能提高教育活動,促進幼兒發展。把游戲滲透到教學情境中,使外部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幼兒自身的要求,使教育活動成為幼兒喜愛的、主動自覺投入其中的富有意義的活動,實現教學需要與幼兒個體需要的和諧統一。
四、結束語
幼兒的成長是在具體的環境進行的,幼兒的行為體現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之中。游戲離不開教育情境的創設,要使教育情境充滿游戲的魅力,不僅需要營造健康寬松、愉悅的游戲氛圍,還必須提供良好的環境、豐富幼兒的游戲活動,改進游戲的方式。
作者:馬英 單位:黑龍江七臺河市教育研究院
參考文獻:
[1]張燕,邢利婭.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邵小佩.幼兒園情境教學模式構建[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xx(01).
幼兒教育論文15
1蒙學教材之中的常識類知識
與幼兒認知發展相協調幼兒的認知發展不僅需要的是知識豐富多樣,同時更重要的是淺顯易懂的基礎性知識經驗。對于幼兒而言,常識性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是在學前教育階段必須完成的任務,對于幼兒而言,蒙學教材之中廣泛且普遍通識性的常識知識在經過了上百千年的歷史實踐檢驗之后,具有著基礎性的特點。這些常識與幼兒認知發展相協調,比如《三字經》為例,其中常識內容包括十進制計數法,“三光”、“四季”、“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數學、天文、地理、農業、藝術等各力一面知識,內容豐富且兼顧實用性。如表1所示。這些蘊藏于蒙學教材之中的常識,準確而又簡單,輔之以朗朗上口的韻文形式,只需要老師在講解和呈現的時候注意方式與方法,即使對于蒙童而言,也是極為容易可以接受的。從知識呈現與講解形式的角度考慮,常識知識的普及需要特別注意邏輯性,比如以《三字經》中的常識知識為例,以方位、情感、音律等邏輯特征將相對龐雜的常識知識進行分類。再比如《千字文》中則將“四季”表述為—“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不僅指出四季名稱,也指出了四季按順序周而復始的運行規律。由以上可以看出,蒙學讀物中的常識知識,不僅單純展示了概念,也介紹了種屬類別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在《千字文》等蒙學中后期的作品之中還強調了人與物之間的主客體關系。
2蒙學教材的道德禮儀內容有助于幼兒社會性發展
一般而言,對世界的認識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基礎,幼兒需要運用或者是改組自己的認識來作用到客體身上,然后發展和積累出屬于自己的自然、社會經驗。方格的《兒童發展心理學之中》提到:“社會性發展即社會化是指兒童獲得社會所期待的價值觀、信仰和行為標準而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2.1蒙學教材的道德禮儀內容幫助幼兒獲得倫理知識
在《幼兒認知發展與教育》一書中我們已然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回答:“幼兒必須首先認識各種社會價值觀和行為標準,如尊敬父母、友愛同伴、遵守諾言等道德規范,通過理解規范,才能將其內化為個性品質的組成部分,進而指導自己的活動!币虼,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下,幼兒對于社會的認知首先便起始于傳統道德規范。蒙學教材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道德典范,同時這些蒙學教材之中的社會認知內容與幼兒生活相關,包括幼兒與親長、同濟交往所應遵守道德規范以及日常行為禮儀規范等均包含其中。如《三字經》中介紹了家族輩分次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斌w現了家庭與家族的概念,以及家庭中親長、同濟同輩兄弟的關系。再如《弟子規》開篇從“孝”、“銻”談起,論述了家中子弟應遵循的行為規范。
2.2蒙學教材的道德禮儀內容幫助幼兒獲得社會禮儀知識
在保持并傳遞著中國傳統道德倫理規范的同時,蒙學教材還關注了社會禮儀,如《弟子規》中就有諸多對兒童如何遵守社會道德規范以及待人接物的行為規定。說“凡出言,信為先。作與妄,奚可焉!边@是在教育兒童要誠實守信,又或者“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這是在告訴蒙童社會行為規范。另外,難能可貴的地方在于,蒙學教材字中對道德禮儀類內容的講解并非簡單提出理論論述,而是通過舉例論證的方式來展開。這種為幼兒提供榜樣的舉例方式,可以促使幼兒在道德故事之中,發覺人物的'優秀品德,繼而喚醒幼兒的道德情感,受到榜樣的感染,產生追求榜樣模范行為的需要。例如,《三字經》的“孔融讓梨”講的便是孝悌之道,“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再如“黃香溫席”中講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蒙童通過對于這些倫理道德和社會禮儀規范的學習,可以進一步構建自己的社會認知。在自我與客觀存在的互動之中,完成自身的社會化。
3蒙學教材的行文特點助推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學前期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幼兒對于語言把握的準確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增高。蒙學讀物的編寫最初是為了幫助兒童識字,所以對于學前兒童而言,其主要價值就在于幫助幼兒認識字詞,獲得對事物的初步概念,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3.1蒙學讀物韻文形式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基于幼兒語言發展特點,蒙學讀物在內容上多考慮使用兒童在日常生活之中較為常用的一些字詞音,在行文形式則多采用韻律節奏明顯的韻文形式。這種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又詞匯簡單豐富的行文特點,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有著輔助作用。蒙學教材的大多采用韻文形式,以《千字文》為例,在用韻方面表現出獨特的用韻方式和特點,呈現出多用發聲簡單的韻母。通過對文本的分析和統計,《千字文》中共ang、eng、ing、i、ui、ao、e七個韻角,在漢語拼音之中,上述七個韻母發音方法較為簡單,尤以e、i作為單元音,保證了在發音過程之中,舌位、唇形和開口度的整體不變。
3.2蒙學教材押韻形式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同時,蒙學教材在行文上多采用了句句押韻和轉韻押韻的方式。以《千字文》為例,通覽全篇,句句押韻和轉韻的使用,讓此篇蒙學讀物朗讀起來珠圓玉潤且又流暢清麗,細讀開來則容易被人們記憶。在文中前半部分,既是第一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到第二十五句“墨悲絲染,詩贊羔羊”,全為句句押韻,后續還有第九十九句“耽讀玩市,寓目囊箱”到第一百一十四句“誅斬賊盜,捕獲叛亡”等也為聚聚押韻。在蒙學讀物的句法結構上,符合了幼兒句法結構的發展由“單詞句”到具有少量詞匯的“電報句”句式。傳統蒙學教材對于幼兒具有著深遠的影響,以《千字文》、《百家姓》等為主的蒙學教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幼兒塑造良好的社會性、道德禮儀,在幼兒教育之中具有著不可或缺的位置。
【幼兒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論文05-23
幼兒教育論文【經典】06-03
幼兒教育論文11-04
幼兒教育理論的論文10-09
(優選)幼兒教育論文06-01
幼兒教育小論文參考03-28
幼兒教育論文格式03-16
幼兒教育論文(15篇)06-19
幼兒教育論文范文06-20
幼兒教育畢業論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