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4-08-07 15:40:21 教育學 我要投稿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前教育教育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1

          摘要: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中,順應新時期幼兒教育對教師基本素質結構的要求,在重視政治思想素質,強調文化素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凸顯未來幼兒教師的教學技能素質與教育理論素養,對整個課程科學合理地設置,從而滿足幼兒教師教育的實踐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個性的空間和施展才華的舞臺,也為學生順利就業提供必要的專業與技能準備,有些課程必須整合。

          世紀是國際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現代化的時代,學前專業培養的學生必須適應這一時代特點的需求,必須具備基礎理論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特點。學生不僅要掌握學前專業的基礎與專業知識,還應加強人文知識、科學技術知識和相鄰學科知識的培養;不僅要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知道如何學習,更要具備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既是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也是學前教育專業應用科學特點的需要。

          專業課程體系必須從整體上進行改革

          學前專業長期存在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等一系列問題沒能很好解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學前專業課程的設計人員、科研人員和任課教師之間缺乏整體意識。過去的改革,往往各自為陣,并沒有從整體上考慮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課程設計人員對學前專業培養目標的認識一直未能真正轉移到為基層幼教機構培養專業人員上來,雖有部分轉移,但不徹底。體現在課程設置上,就是并沒把學前專業學生從事幼兒教師工作必須具備的合理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的比率擺正,仍以培養幼師專業課教師的目標去設置課程,其結果是重學科專業理論課程,輕實際能力培養的課程。學生到幼兒園工作,從觀念上、從教師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適應。從科研人員看,開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對具體的某一課程進行研究,對學前專業整體改革研究探索不夠;從教師看,他們更關心的是把自己這門課程教好,關心的是本學科的教材建設與改革。其結果是學前各科課程之間內容交叉、陳舊,不能充分體現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為培養目標服務。因而學前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應該由課程設計人員、科研人員和教師相互協作,將目標、內容、方法等多層面、全方位相互聯系、相互滲透,進行整體改革。

          二課程的改革要根據社會的需要進行調整及整合

          首先學前教育培養目標的確定是至關重要的,必須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適應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基礎需要。學前專業培養目標的確定,應當從過去狹窄的、需求量較少的幼師教師轉移到為幼兒教育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培養高層次的人才上來,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學前專業。為此,我校確立的培養目標,即培養能夠熟練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幼兒教師教學、輔導、創作及幼兒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語證書、計算機證書、普通話證書、教師資格證書、畢業證書五個相關證書。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質,為充分體現差異教育思想和拓寬就業途徑,學生除必修課外,從第三學年起可以根據個人意愿學習家庭教育學或學前教育行政與管理,也可以同時選修兩個專業方向的課程。其培養目標應該定位為:培養掌握寬厚的學前教育科學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從事學前兒童保育與教育技能,能夠勝任托幼機構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員及其他兒童工作機構的專門人才。這一目標的定位,是符合21世紀人才培養教育需求的。

          課程設置要遵循基礎的.原則,使學前專業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求,激發和調動教與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學生提供適合白己特點的全面發展的條件與機會。根據學生不同的才能、特長因材施教,使部分優秀學生脫穎而出盡快地服務于社會。實行學分制,提供大量選修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并允許學生在修滿學前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總學分和必修、選修課學分,符合畢業條件的情況下提前畢業。此外,為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和創造型人才,發揮學生更大的學習潛力,并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性,在本專業課程學習達到良好或到三年級時,鼓勵學生輔修第二專業,取得第二學歷。

          我校課程體系主要有三部分組成: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能力培養課程體系、技能實訓課程體系。從20xx年到20xx年進行了課程內容的調整,有些課程進行了整合。

          素質教育課程體系。20xx年設置的課程由馬列、思想品德、大學體育、外語基礎、文獻檢索、普通話、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音樂基礎理論、和聲學、素描、透視、色彩、中外美術欣賞、兒童文學、中國文化概論、學前教育心理學、幼兒衛生保健學、學前數學教育組成,經過修改后20xx年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由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形勢政策、就業教育、體育、公共外語、計算機基礎、學前衛生學、普通心理學、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游戲、學前課程與教育活動設計、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現代漢語、基礎樂理、音樂欣賞、美術鑒賞、幼兒文學與學前語言教育、中國文化概論、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等課程組成。

          能力培養課程體系。20xx年設置的課程有視唱練耳、聲樂、鋼琴、手風琴、電子琴、兒童簡筆畫、手工制作、色彩、圖案基礎、學前教育學、幼兒園教育活動、計算機基礎、教師口語,F在修訂為主要由素描、色彩、聲樂基礎、舞蹈基礎、圖案基礎、幼兒舞蹈、即興伴奏和聲學、教師口語、幼兒舞蹈創編、幼兒歌曲與創編、社會心理學、蒙氏幼兒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等課程組成。

          技能實訓課程體系。20xx年設置的課程有學前教育教學法、幼兒舞蹈、營養學、即興伴奏和聲學、學前游戲論、音樂欣賞、中外美術欣賞、幼兒歌曲創編、兒童文學、中國文化概論、書法、現代漢語、實習藝術實踐等。修訂后由鋼琴、手風琴、電子琴、視唱練耳、兒童簡筆畫、幼兒手工制作、硬筆書法、普通話、中國畫基本技法、兒童心理咨詢、多媒體課件制作、心腦珠算、藝術實踐、教育見習和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組成。

          培養措施和特色

          為培養獨具特色的復合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我校學前專業一方面堅持強調學前藝術教育的特色,在加強學科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設置與教學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推行七項技能考核指標體系,即:一做二說四藝,一做是指課件制作,二說是指說課與講故事,四藝是指彈、唱、跳、書畫;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職業資格培訓,畢業時力求取得心理咨詢師或育嬰師職業資格。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2

          摘要:

          在改革開放經濟復蘇的社會中,我國發展的腳步快速穩健的大步朝前,與此同時,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所以,在對物質的需求標準上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時代在發展,經濟水平也在不斷的上升,造成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幼兒的教育教育問題成為了當今社會所關注的重點。文本以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常見問題和對策解析為主題,針對我國幼兒教育目前的現狀以及在幼兒教育教學事業上所需要作出的改進,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從而保證了幼兒與小學教育銜接,為我國未來的教育發展事業貢獻出一份力量。

          關鍵詞:學前教育;教學;問題;對策

          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節奏,在社會中對人才的需要上看,教育要從根本入手,在我國的教育理念中,幼兒的早期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國教育的重點,我國的經濟發展與人才的培養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人才的教育直接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發展前景,人才的教育要從幼兒時期著手,重視幼兒綜合能力的教育,當前,國際教育教學部門對幼兒的早期教育方式都在積極的探索和發現,因此,在我國國內,幼兒學前教育也逐步走向正規化,作為我國首要教育重點將全面進行改革。在幼兒教育中,教育學者應當首先了解幼兒面對學前教育的心理和態度,并且根據幼兒的自身特點因材施教。幼兒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對于新鮮事物的學習能力也較成年人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和能力,并且幼兒在性格上有較為明顯的可塑性,所以,具備良好的幼兒學前教育,對我國幼兒未來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1我國現階段幼兒學前教育的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

          當前,我國教育已經與國際接軌,在西方的各大國家普遍開始關注培養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學的改革中,教育特別提到了幼兒學前教育教學是一切發展方向的根本,國家未來的繁榮昌盛全部掌握在幼兒未來的發展前途中。在我國,幼兒學前教育的正式施行是在20世紀末,但是,在當時我國的教育體系發展的不夠完善,從而導致在幼兒學前教育的發展中出現了諸多問題。

          當前的教育相關學者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沒有被深入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精神享受的標準在不斷的提高,而相對應的,對于子女的在接受教育上的問題上逐漸開始重視,這也就涉及到了幼兒教育的根本和關鍵所在。這種重視的形成,對于我國開展幼兒學前教育具有極大的幫助。由于社會上的教育形式繁多,魚龍混雜,從而導致了部分家長在對子女學前教育的意識上出現了偏差,一味的注重課堂教學將學習成績看的很重要,重視孩子的理論學習能力同時,被家長忽略的不僅是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幼兒早成長過程中的素質教育,早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對這個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會充滿好奇的心理,在幼兒進入這個可塑性極強的成長階段,教師和家長要進行及時溝通,對孩子的行為品格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夠在孩子未來的生活中引導其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在我國,幼兒的學前教育缺少系統的管理體系和教學保障:政府精簡政策的出臺,部分區域的教育相關部門對幼兒學前的教育教學的重要意識還沒有被深入的滲透。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中,幼兒學前教育不能被相關部門所重視,從而無法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發展,更甚者,有些地區根本沒有開展幼兒學前教育工作,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忽視,造成幼兒學前教育地區化,或是空白化,在當代發展形勢下,幼兒教育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的提高,將對當地幼兒未來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2在幼兒學前教育發展上出現問題的解決對策

          根據時代的需要,教育對學生的教學要求也在日益嚴格,由此,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進行改變。在新時代開啟的同時,教育相關學者意識到,教育要從根本著手,在教育的整體理念中,教育不僅要對幼兒在知識和實踐技能上進行相關的培養,并且,還要對幼兒的創新思維進行積極有效的開發,使幼兒在接受創新教育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對事物進行大膽的想象,大膽的創造。這樣以來,幼兒在面對未來學習生活所出出現的困難時,能夠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使幼兒在教育中塑造完美的言行舉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適時將開發智力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實際中:學前教育教學的開展能夠有效的豐富幼兒的生活和思想,這種教學經驗的誕生,有益于幼兒未來的生活和學習。在培養幼兒的語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孩子接受正面教學,比如,“我愛祖國,我愛學習”等等,以貼近幼兒生活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幼兒在對語言的學習中感悟情感。

          在幼兒的成長階段培養良好的品行素質:在教育教學的方法上,教師能夠有效的將正確的道德品質灌輸于學生的思想中,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心理年齡的需要來進行教學設計,在幼兒的學前教學中不需要死板的課本和枯燥乏味的課堂,相反,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卻能夠有效的打開幼兒的心扉,幼兒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寓言故事的情節作為教學的載體,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在《守株待兔》的故事中,教師為幼兒講述以為農夫在田中干活,偶然間發現一只兔子撞死在了大樹上,于是,農夫美美的大餐了一頓,從此,農夫日夜守在樹旁希望能在等到兔子撞上大樹,從此荒廢了農耕。在教師繪聲繪色的對故事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幼兒深切的明白,在生活或學習中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由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可以根據這個道理對幼兒的生活習慣進行規范。

          3結束語

          略。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3

          [摘要]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中職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本文中我將結合教學實踐,依據學生在語文口語交際中存在的問題,著重對信息化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語文口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論述。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學前教育;口語教學

          信息化教學已被廣泛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關于它的概念與意義已經無需贅述。它已經從過去單一的多媒體課堂,發展為網絡智能化課堂,未來,它還將實現遠程校際交流合作課堂,甚至是遠程校企合作教學課堂。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日益顯現,將其更為有效地運用到中職語文的教學實際中來,一直是語文教師研究的重要內容。因此,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將對信息化教學在學前教育語文口語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一、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A薄弱,語義表達不明,缺乏邏輯性與藝術性

          據我多年的教學發現,大部分學前教育的學生基礎較差,常常是詞不達意,缺乏邏輯性。即使少數用詞較為準確的學生,在詞匯量上仍顯得捉襟見肘,描述事物或現象時難以用生動、形象的話表達。另外,學生大多不注重聲調、語氣、語速,朗讀所有的篇目往往是一個味,這必將影響將來的幼兒教育工作。

         。ǘ┤狈ψ孕,膽怯害羞,對口語實訓存在畏難心理

          中職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學前教育專業也不例外,他們大多性格內斂,有地方口音,不好意思在臺上說話,更不要說講故事和演講了。課下與同學閑聊時,他們“相談甚歡”“口若懸河”,一旦走上講臺進行口語表達實踐時,許多學生卻又顯得刻板木訥、張口結舌。

          (三)重專業、輕文化,重考證、輕實踐家長和學生普遍認為舞蹈、鋼琴

          這類課程屬于“重要的專業課”,而語文這樣的課程屬于聽聽就好的“公共課”。除了普通話等級考試時學生重視一下口語,重視一下普通話課程,大多數學生對傳統語文課堂的口語交際課程提不起興趣,課外的口語比賽更成為個別學生的'表演秀。

          二、在學前教育專業語文口語教

          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首先,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程重難點,以微課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或者將口語表達的優秀范例,錄制成微課讓學生模仿學習,這改變了傳統課堂中教師在臺上唱獨角戲的形式,以一種圖文并茂、聲情并茂的形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口語表達的技巧。其次,微信群、移動學習軟件等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打破了學生口語訓練的時空限制。學生課上課下不僅能通過網絡平臺查找資料,對教師上傳的資源能反復觀看學習,還能實現實時評價互動學習,甚至可以查看自己的口語表達視頻資料查找問題,對比優秀的范例,不斷提升自我。

          三、信息化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

          語文口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學習方式也變得越來越精細化,交往方式也變得越來越“現代化”,我們已經進入“微時代”,即微信、微博、微商、微視等等已經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它們在給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學習帶來全新的體驗。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力量,要沖在時代的前沿,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將新型教學方式運用到教學中,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ㄒ唬┙處熞眯畔⒒虒W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讓學生敢說

          大多數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不想說、不敢說,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自信心,且頭腦空空,不知道自己要說什么,怎樣說,可以說他們是“胸無成竹”。此外,這些學生大多在初中班級并不受重視,甚至不受待見,缺少或者是根本沒有上臺的機會。要讓他們胸中有“竹”,就要靠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種下“種子”,而這“種”的動作就可以運用信息化的多種方式了。例如,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逐步樹立信心,鍛煉膽量,我在新生入學時就結合“自我介紹”的口語教學內容開展實訓。課前,我通過微信或是教學軟件發布微課《自我介紹五部曲》,以及上一屆學生自我介紹的范例視頻,幫助學生掌握“自我介紹”的步驟、內容要求,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根據五部曲的要求寫出自我介紹稿,然后依葫蘆畫瓢模仿范例介紹自己。有內容,有模板,課堂上自我介紹較過去順暢了許多,學生們也不再抓耳撓腮了。有了第一次上臺的經驗,接下來便是讓這樣的機會成為常態,給學生們更多的機會上臺。再如,在《我的母親》一課教學時,最后環節安排了一節課,我給學生們播放了關于母愛的經典視頻《我是你的眼》,短短不到五分鐘的視頻結束時,班上很多學生已經流下了眼淚。這時候我給學生提出口語訓練的題目——《我的母親》。帶著尚激動的情感,學生們一個接一個站起來講述,表達了對母親的愛與感恩。

         。ǘ┙處熞眯畔⒒虒W方式

          激發“說”的興趣,讓學生樂于說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讓學生對“說”生發出興趣。在實踐中,我發現互動活動是引發學生興趣的最好方式,而模仿、評比、評選更是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語文教師可以聯合普通話教師,制作微課《朗讀的技巧》,重點講解朗讀的節奏、停頓等技能,并在手機端或者微信群發布詩、詞、散文等名篇佳作的朗讀音頻、視頻資料,供學生課下學習,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詩詞群誦大賽,讓學生用手機制作小組朗誦微視頻,評選出優秀作品,并發布到學校平臺。再如,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演講的體態語,我又通過網絡發布了《超級演說家》,以及丘吉爾、喬布斯、馬云等名人名家的演講視頻和文稿,讓學生自選對象模仿演說家們精彩的演說片段,并錄制視頻發布在學習軟件上,全班同學用手機投票、評價,教師點評,每周評出一個模仿之星。

         。ㄈ┙處熞眯畔⒒虒W方式

          結合專業特點,讓學生善于說學生敢說,也喜歡說了,那么,臨門一腳當然還要幫助學生做到說得對,說得好,也就是要善于說。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最重要的口語表達能力就是交談、交流能力了,因此,情境創設的口語交際課就顯得十分必要了。例如,在“拜訪”口語教學中,教師指定學生,讓學生模擬幼兒園教師家訪的情節,在課前自編自導自演了《家訪》情景短劇,手機拍成視頻,課上在班級播放,結合課本《拜訪》的內容,大家討論、糾錯,再讓學生說說“家訪”時,要準備哪些話題,如何說得體。還可從站姿、坐姿、表情、手勢等肢體語言結合家訪話題,進行現場再創作,現場模擬家訪,進行有效的口語訓練。再如,學生通過見習實踐口語交流能力。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都要到幼兒園見習,在實際的見習過程中,學生往往因為思考不到位,在與幼兒交流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教師在跟蹤見習過程中可以把問題現象記錄下來(學生發現問題或是難題也可以記錄下來),當天實習結束,通過手機及時將這些問題、難題發布到微信群中,大家可以進行討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斷提升職業能力?傊瑢W前教育學生的口語表達是考察他們能力的基本項目之一,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更是將課堂延伸到了課外,學生可以更為自由地支配學習實踐的時間。此外,視頻的錄制也使得學生能保存資料,在自我欣賞的同時發現自身的問題,并逐步完善、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馮英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口語教學探微[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xx(2):8.

          [2]楊亞梅.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教師口語課教學淺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6):58—60.

          [3]金麗,于彬.淺談信息化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作用[J].新課程(下),20xx(5):111.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4

          【內容摘要】鋼琴教學是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及幼師音樂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目前的鋼琴教學實踐中卻因課程體系建設的相對薄弱而存在諸多的問題。文章針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教學的背景、內容、方法及考核方式進行教學改革研究,分析當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課程建設,探索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新思路,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藝術價值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課程改革

          鋼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鋼琴課作為一門技能課,主要通過一些鋼琴曲的彈奏練習,鍛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識譜能力和鋼琴基本彈奏能力。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需要彈奏高難度、高技能的鋼琴曲,彈奏練習主要圍繞著基礎性、實用性、綜合性的鋼琴曲,目的是能夠勝任未來學前教育工作,能夠更好地為學前教育服務。

          一、教學改革背景

         。ㄒ唬⿻r代要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強調藝術要與生活緊密聯系,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學前兒童在音樂實踐中的體驗、參與、表現、創造的過程,淡化對音樂知識和技能要求。作為未來為學前教育事業服務的教師,更要有藝術的綜合能力,是全面的藝術發展人才,而不是單一方面的技術人才。因此,綜合性、多元性、創新性的教育理念,以及注重音樂實踐與參與的教學思想非常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對鋼琴的學習。鋼琴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中屬于最基礎、最綜合的課程,完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符合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要求和藝術人才的培養方向。

          (二)傳統鋼琴教學的不足

          從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看,高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藝術培養重視程度還不夠,音樂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的實踐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技術專業能力直接影響著未來幼兒的音樂教育質量。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中鋼琴教學部分的不足愈益顯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幼師需求的增加,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中鋼琴課堂教學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需要改革,要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模式。

          二、教學改革內容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改革,“改”的是方法、途徑、模式,通過“改”更新、豐富、完善不同的教育理念,探索不同教育觀指導下的教學質量,以求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改革主要圍繞以下五個方面。

         。ㄒ唬┟鞔_課程定位及教學目標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通過大學本科的學習要有一定的鋼琴基本演奏能力、自彈自唱能力、為幼兒歌曲編配伴奏的能力、音樂名曲鑒賞能力,能夠勝任和達到對幼兒音樂教師的條件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目標應該定位在能夠勝任國家幼兒音樂教育工作的人才上,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應該培養出有一定音樂基礎、音樂理論、音樂實踐、音樂欣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區別于音樂院校的比賽型、技術型、專業型的鋼琴演奏人才。因而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課程設置要圍繞課程定位和培養目標,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有扎實的鋼琴基本演奏技能和幼兒歌曲編配、彈唱等具有實用性的技巧。通過音樂欣賞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并把這些音樂美、生活美、心靈美的享受傳播給幼兒,從小培養幼兒心靈美的高尚情操。

         。ǘ┻x擇符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的教學內容

          1.樂理知識是學好鋼琴的第一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鋼琴基礎薄弱,大多數都沒有音樂基礎,針對零基礎學期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鋼琴教學內容要注重最基本的樂理知識,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學好樂理知識是彈好鋼琴的第一步。樂理知識包括認識音符及音符的時值、五線譜、節奏節拍、拍號、小節線、常用的力度記號和音樂術語等,對五線譜上的音符及節奏節拍要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才可以,這一過程要循序漸進,切不可貪多偏難。2.掌握基本的鋼琴演奏技巧和方法在掌握鋼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之前要先掌握正確的坐姿、手型及指法。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年齡平均在18至22歲之間,手指已發育完全,手指肌能的可塑性和靈活性都比不上小孩。針對成人,更要注重對手指的訓練和開發。通過高抬指訓練手指指尖的力量,通過斷奏訓練手臂、手腕的放松,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鋼琴彈奏技巧訓練,建議使用有針對性的鋼琴教材,通過針對性的鋼琴練習曲訓練手指技巧。3.鋼琴樂曲的選擇,突出實用性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鋼琴的演奏能力,在鋼琴樂曲的選擇上要注重實用性,選擇一些與學生能力相當的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即可,切不要選過難、過長、篇幅較大的鋼琴曲。以鋼琴技巧實用訓練為前提,選擇涵蓋面廣、代表性強、難易適度的鋼琴曲,同時,在鋼琴曲的選擇上還要考慮到一些旋律優美、節奏感強、段落清晰、和聲織體運用較為普遍、伴奏織體多樣的具有多民族、世界性、典型性特點的鋼琴曲,目的是學一通百,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得到無限的.鋼琴技能的訓練和手指開發,更有效地彈奏經典的鋼琴曲目。4.注重音樂欣賞教學20xx年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音樂課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將鋼琴、聲樂、幼兒歌曲伴奏等課程都加入欣賞環節。名曲欣賞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中比例加大。音樂教育也是審美教育,通過音樂欣賞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傳播正能量,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通過欣賞中外音樂名曲,領悟名曲的思想精華,可以使學生心靈受到洗禮和教育,培養健全人格,并把這些音樂美、生活美、心靈美的享受傳播給幼兒,從小培養幼兒心靈美的高尚情操。鋼琴課不要只局限與機械死板的技能課,在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水平的基礎上,多加一些中外名曲欣賞環節,把鋼琴課上成啟迪思想、凈化心靈、美化靈魂的美育課,使鋼琴課上的靈動具有生命力。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根據課程內容和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生動活潑,充滿幸福感。傳統的鋼琴課,教師一般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講解重難點)、示范法(示范新曲子)、練習法(學生練習)。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在傳統鋼琴教學方法中,可多增加一些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環節,或增加一些音樂活動和游戲,使千篇一律的鋼琴教學模式豐富起來。例如在學習一首新曲子之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導入——故事導入法、謎語導入法、活動導入法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師講解完重難點之后,讓學生練習的同時,可以布置一些音樂活動的任務,讓學生完成,例如唱譜,可以兩兩一組,合作完成,一個人唱左手聲部,一個人唱右手聲部,進行配合,并互換,這樣既可以在娛樂中掌握音符,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及二聲部視唱能力。在學習節奏時,可以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節奏朗誦、聲勢訓練(拍手、拍腿、捻指、跺腳)和小器樂合奏。多種教學方法融入到鋼琴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有效地掌握鋼琴演奏技巧,愉悅地享受快樂的鋼琴教學。

          (四)充分利用現代數碼鋼琴教學資源

          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是在數碼鋼琴教室完成的,教師和學生要學會充分利用和享受數碼鋼琴教學的資源。數碼鋼琴可以調換各種音色的樂器,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功能對鋼琴曲的結構進行不同音色的演奏分析,讓學生在聽覺上形成一個理性的認識。數碼鋼琴上可以調設各種節奏,在學習新曲子或復習舊曲子時,可以在數碼鋼琴上調設一個適合的節奏速度,讓學生跟著標準節奏和速度練習,以鍛煉學生的節拍感。教師應充分挖掘數碼鋼琴的優勢,積極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掘學生學習音樂的潛能。

         。ㄎ澹┎捎每陀^、綜合、科學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鋼琴課程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檢驗學生鋼琴彈奏水平、音樂專業學習成績和鋼琴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機制。長期以來,對鋼琴課程的考核都以期末考試一次性的結果為主,忽略了學生平時鋼琴彈奏練習的刻苦,這種考核方式給很多學前教育專業平時練琴不努力、考前突擊性練習、臨陣磨槍的學生以可乘之機。同時,由于鋼琴彈奏具有特殊性,在鋼琴考試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緊張,平時練琴刻苦的學生,由于考試時的緊張會導致心理緊張,而不能正常發揮,難免會出現鋼琴彈奏的各方面的錯誤與瑕疵。所以在期末鋼琴課程的考核過程中不能單根據一次性的、片面的考試給學生打成績分,應該根據平時的表現、回課情況等點滴的學習狀態來打分。因此,需要構建一個客觀、公正、科學的考核成績比例,從平時的表現、期中考查、期末成績、教育實習等多方面進行,這樣的最終成績會更趨向真實、客觀、科學。

          結語

          通過鋼琴課,在提高學生彈奏水平的同時,更好地讓學生體驗、感受、參與、創造音樂。從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出發,并結合我國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以現有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的教材為依托,靈活教學,并因材施教,理性地、客觀地、全面地展開鋼琴教學,不斷地挖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造能力,正確引導學生,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鋼琴學習視野。

          參考文獻:

          [1]王芃粵.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目標定位[J].新校園(閱讀),20xx(12).

          [2]張健影.本科學前教育專業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的調查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xx(10).

          [3]孫絲絲,呂玥.1980-20xx:中國鋼琴領域研究的趨勢與特點述評[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xx(3).

          [4]田劍玫.高師鋼琴課程建設探研[J].北方音樂,20xx(13).

          [5]陳蓉.音樂教學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xx.

          [6]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5

          由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以及城鄉差距的存在,城市與農村的學前教育質量不能同日而語。用統一化的教育質量標準衡量或指導農村學前教育不太合適,有必要建立適合農村學前教育實際的合理質量標準。

          一、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

          (一)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的含義對“質量”、“質量標準”的概念目前尚未有明確公認的界定,比較專業、有針對性或有通用釋義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詮釋。ISO9000(20xx年)對“質量”的詮釋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其中“要求”指的是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⑴“質量標準,’是將反映產品、過程、體系固有特性的指標和參數規定下來所形成的文件,是衡量產品、過程或體系是否合格的依據。當前,推動教育質量提高成為國際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教育質量標準的制定也成為必然要求。但是,教育質量不同于產品質量,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認為教育質量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多維概念,與教育背景息息相關,因此教育質量標準不能與產品質量標準一樣統一化。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是衡量學前教育質量的準則和依據,對學前教育事業的實踐推動與未來發展具有導向作用。近幾年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發展高質量的學前教育。但是,由于我國城市和農村的學前教育質量差距較大,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的制定注定不能標準化、統一化。國外有學者曾指出:“在學前教育中,沒有一個全球通用的質量標準。學前教育應該根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為有差異的幼兒群體分別提供合適的教育條件,在衡量和評價學前教育質量時,所參照的標準也應當有所不同。學前教育需要合理的質量標準。

          對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的理解,可以從公平性、科學性和理性三個方面展開。[3]首先,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體現公平性,確保城市和農村的兒童都能夠接受學前教育。其次,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體現科學性。在衡量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時,一要評價學前教育是否符合教育規律;二要評價學前教育是否與當時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水平相適應。再次,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體現理性。學前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實施全面和諧的學前教育,也應當尊重當時當地的社會背景和特殊要求。因此,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是指為促進學前教育的穩步和諧發展以及保證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權利,在衡量和評價學前教育質量時應摒棄標準化、統一化的評估方式,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增加對差異的包容與尊重的教育質量標準。

          (二)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指標學前教育質量指標主要分為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兩大類。靜態指標是衡量學前教育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奠定了物質基礎。

          靜態指標的外顯性較強,容易通過具體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得出可靠的評價結果,其主要內容包括教師資質、園所設施、教育活動安排、園所管理等方面。

          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高質量的物質基礎和條件能夠創造出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動態標準是衡量學前教育質量最重要的部分,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更大,其主要內容包括教師的教育行為、環境設施的利用程度、課程教學的組織實施過程等。

          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存在著區域間的不平衡,這些因素會影響到學前教育的質量,用大一統的方式去衡量和評價學前教育的質量是不可取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的指標設置、選擇和側重應根據地區差異而有所區別。用于發達城市的指標不能直接用于發展中城市,用于城市的指標也不能直接用于農村。即使在同一城市或農村,對不同的幼兒園,評價指標也應當有所不同。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的指標是指在衡量和評價學前教育質量的過程中,根據各地(或各區域)發展程度的不同、根據幼兒現實需要的不同而設置的各項指標。

          (三)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指標的特征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的各項指標是衡量和評價學前教育質量的主要方式,指標的設置能夠充分體現學前教育質量標準。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應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應以確保兒童安全為出發點。隨著政府和公眾對學前教育關注度的增加,學前教育的安全問題也亟待解決。近幾年來頻出的學前教育機構安全事故從側面對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提出了要求。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應該在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的設置上做到杜絕安全隱患。一方面,園所設施、教學用品、校車等配置要保證兒童的安全;另一方面,教師的教育行為和教學活動的實施也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其次,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應能夠滿足家長與兒童的正常需要。一方面,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應考慮家長的需求。例如,在指標的設置上如果一味地強調高投入,那么收費可能會超過一部分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或者占家庭收入比例過大,對有些家長來說是不太合理的;另一方面,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應該滿足兒童的正常發展需要,各項指標的設置應該從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實際需求出發。再次,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應具有可實現性。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的制定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當地的經濟條件和實際需求。一方面,如果不合實際地制定十分理想的指標,可能會造成大量的投入,超越當地的經濟承受能力,同時還會有很多園所可能因為達不到標準而被取締,最終導致教育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設置的指標如果過低也不利于學前教育的發展,特別是不利于兒童的身心發展需要。

          因此,合理的指標應該是能夠促使學前教育機構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指標。最后,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應該能夠保證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人口變遷、社會流動等因素可能會導致學前教育機構剛投入經費使用幾年卻不得不放棄,造成的教育資源浪費很難彌補。所以合理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指標應該能夠保證學前教育資源特別是園舍設備的較高利用率,防止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的特殊要求

          對農村學前教育來說,適度滿足幼兒和家長的需要,考慮城鄉間的經濟發展差異,適當降低學前教育機構的硬件標準以及師資要求,并從農村實際情況出發設置課程等方面顯得尤為重要,這些要求符合農村學前教育的實際和發展要求。

          (一)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適度關注幼兒的認知發展衡量和評價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時應抓住農村學前教育的特點,了解農村幼兒的真實需求,適度關注農村幼兒的認知發展。農村幼兒缺少的不是“自發的、自主的、自選的、滿足自身需要的游戲”,農村的幼兒在河里游泳,在山上追逐跑跳,在路邊采野花,他們的游戲時間得到了充分保證,動作能力也發展得很好,心靈的舒展程度也比城市的幼兒好得多。衡量農村學前教育質量的標準不應是幼兒游戲時間的多少、動作能力的發展等,他們最需要的是做好“入小學的準備”,主要是在語言、邏輯思維等方面的準備。因此,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該傾向于保證幼兒在入小學之前做好準備,給予他們必要的、有效的“補償教育”,對他們的認知方面進行補償,避免其在入學之后跟不上教學進度而喪失信心并導致輟學。基于這樣的思考,農村學前教育應該適度關注幼兒的閱讀和運算以及幼兒的學習習慣。當然,在滿足農村幼兒認知發展需要的同時應防止“小學化”,在兩者之間做到平衡。

          (二)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適當降低對硬件設施的要求衡量和評價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時應考慮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適當降低農村學前教育機構中硬件設施的要求。我國教育經費只占世界教育經費總量的1%,卻被用于占世界20%的教育對象,而在這些公共教育經費中,只有1.3%左右用于學前教育。M這些有限的教育經費投入到農村學前教育中少之又少,教育資源的缺乏導致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硬件設施不可能趕上城市的學前教育機構。農村需要的是普惠性質的學前教育機構,保證每個農村幼兒都能“有幼兒園可上”是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如果按照統一化、標準化教育質量標準對農村和城市的學前教育機構進行評估,大量的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可能會因為缺少大型玩具或塑膠跑道等一些硬件設施而被判定為不合標準,許多農村幼兒就會面臨“沒有幼兒園可上”的窘境,最終傷害的還是幼兒的利益。所以,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該對一些硬件設施的要求予以適當的降低。但是,降低對硬件設施的要求并不是一味降低不設底線,應當在保證幼兒人身安全的基礎上對農村學前教育機構中硬件設施的要求予以降低。

          (三)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適度放寬對師資條件的規定適度降低學前教育師資條件的規定符合農村學前教育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我國存在教育經費不足、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有限的教育經費和資源用于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上顯得杯水車薪。就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的現實來看,農村學前教育教師的資質和素養不能與城市學前教育教師相比。有許多農村學前教師并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這些教師很可能沒有幼兒教師資歷證書;也有許多農村學前教師是小學或中學的轉崗教師,在技能技巧方面相對欠缺。如果按照統一化的師資標準去衡量和評價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師資條件,那么一些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很有可能會被判定為不合格而導致其無法在學前教育機構中繼續生存或發展。發展學前教育必須堅持普惠性,保證每一個農村幼兒入園的權利是我國農村學前教育面臨的最主要矛盾,F實情境決定了農村學前教師的認定和聘任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應適當地降低農村學前教師評估的標準。

          (四)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強調從實際情況出發設置課程從農村實際情況出發設置學前課程能夠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的良性發展。這里包括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方面,農村的自然環境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親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其認知和動作技能的發展;農村自然、親切、樸實的民風和生活習慣也可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同時,農村的一些有趣的節日和儀式也能夠使幼兒產生熱愛家鄉、親近本土文化的情感。所以,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應傾向于選擇、利用符合農村現實情境的鄉土資源。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學前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相對較低,而農村幼兒的認知發展也需要得到關注。因此,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既要考慮到農村學前教育現有的師資水平,也要對農村幼兒認知方面進行補償教育,注意將高結構化課程與低結構化課程相結合,發揮農村學前教育的地域優勢。

          三、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質量標準存在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質量標準存在城鄉統一現有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模糊了城市和農村的差異,城鄉統一的質量標準不利于學前教育的發展。我國各區域經濟、文化、社會發展不平衡,學前教育事業采取統一領導、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辦法。

          在學前教育管理實踐中,各地普遍使用和參照的質量標準是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驗收(評估)標準,這在客觀上促進了學前教育的繁榮。但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標準也往往將城市和農村混為一談,用“大一統式”的評價方式衡量城市和農村的學前教育質量。要知道農村幼兒缺少的東西和城市幼兒不一樣,人的需要往往與“缺少”聯系在一起,缺少什么就會渴望什么,農村幼兒渴望的是充分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盡管沒有人會贊同“學前教育小學化”,但是,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去反對農村幼兒做閱讀和運算,這并非是在幫助那里的幼兒縮小與城市幼兒之間的差距,反而會導致原本就存在的差距繼續擴大。?當前學前教育質量標準忽略了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距以及城市幼兒和農村幼兒的需求差異,城鄉統一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不適宜于農村。

          (二)學前教育質量標準趨于刻板趨于刻板的質量標準不能真實地反映學前教育的質量。當前衡量我國學前教育質量的方式主要是對學前教育機構進行劃分等級,如示范園、一類園、二類園等標準。在具體的評價學前教育質量的過程中,質量標準趨于刻板,學前教育機構的等級劃分并不能反映城市和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真實質量。一方面,我國城鄉差距較大,在評定學前教育機構時應當分別設置適用于城市和農村的不同的園所標準,但是目前我國仍用同樣的評級標準去衡量、評價差距很大的城市學前教育機構和農村學前教育機構,這對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來說不公平。

          另一方面,現行的學前教育機構級別的評定標準重點體現在靜態指標是否達標上。“物質條件在我國各地學前教育質量標準中所占權重高,學前教育機構的質量評價主要是評價學前教育機構的場地園舍、設施配置、教玩具設備等的數量和種類。,對物質條件的過分追求導致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很難達到園所類別的評定標準。用有限的資源和經費去進行場地設施的配置,必然會減少師資方面的投入。

          (三)學前教育質量標準去背景化教育質量的相對性、動態化的特點決定了教育質量評價應該從教育背景出發。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質量標準體現出去背景化的問題,在衡量、評估學前教育質量過程中一味地強調普遍性和一致性,忽略了學前教育的背景。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總是不合情境地用師生比例、班級規模、物質環境、幼兒探索活動的發生頻率等這些指標來衡量農村的學前教育質量,遮蔽了農-34-村幼兒和家長的真實需求。同時,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質量標準將指標分為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動態指標的內隱性和評估的相對困難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在評估學前教育機構時對物質條件加權較高的問題。如此一來,各級政府便熱衷于對能夠反映所謂“高質量”標準的學前教育機構進行扶持,滿足他們的各項物質要求。一些農村也盲目跟風,將主要的教育資源投入到“優質”學前教育機構中。這樣的做法必然導致普通的學前教育機構得不到教育資源的分配,其發展狀況和質量令人堪憂。當然,并不是說農村就不能有“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機構,但是犧牲了其他學前教育機構的發展前景,專注扶持一個“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機構是背離了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初衷和割裂了農村實際教育背景的做法。學前教育的質量標準要與文化、社會、幼兒生活的環境相一致,才能達到引導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和諧發展的目的。

          四、建立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的建議

          (一)建立有差別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區域特征很明顯,各區域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情況也大不相同。為保證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學前教育良性發展,在衡量和評估學前教育機構的質量時應明確城鄉差異,提供有差別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一方面,應注意明確城市幼兒和農村幼兒的需求差異。農村幼兒需要認知方面的發展,他們應該適當地接受閱讀、運算等課程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并提升他們的學習信心,通過做好入小學前的準備來避免他們將來在學業上的失敗。

          所以,對農村學前教育認知方面的教育活動不要加以過多詬病。另一方面,應區分城市和農村學前教育現狀的差異。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因為教育資源占有較少,物質設施和師資力量都不能與城市學前教育機構相比。明確城鄉差異能夠促使農村學前教育從農村的教育現實出發,確保農村學前教育的合理發展。沒有差異的公平是不公平的,所以應明確城鄉之間的差異,做到區分城鄉幼兒的需求差異以及教育現狀差異,提供有差別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

          (二)建立動態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目前,衡量和評價我國學前教育質量的方式主要是對學前教育機構進行等級劃分,但是在評定等級的過程中,對一些指標的硬性規定和要求影響著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在衡量和評價學前教育質量時,應當建立靈活的、動態的質量標準。具體來說,評價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時應該適當增加對農村幼兒認知發展、學習經驗方面的評估和測量,可以考慮將“發展增加值”,即農村幼兒原有的發展水平和通過學前教育增加了的發展水平作為評估指標。同時,不要“一步到位”地對農村學前教育進行過高要求,達不到便予以取締,而是要在確保農村學前教育能夠進行“保底式”教育的基礎上,適時適當地對其增加高一級別的要求,確保靈活實施學前教育質量標準。

          (三)提倡超越標準化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盲目借鑒和運用其他國家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會帶來諸多問題。我國尚有許多幼兒沒有機會進入包括一年學前班在內的學前教育機構,當務之急是確保更多的幼兒能夠享受公平教育的權利,畢竟公平才是教育政策制度的首要價值標準。[12]運用不合實際的質量標準去限制一些學前教育機構的發展是不可取的。

          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應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制定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摒棄“大一統”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適當減少統一性的要求。農村的特殊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情況決定著農村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應當是合適的、貼近實際的。根據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建立超越“標準化”的學前教育質量標準是保證農村學前教育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6

          【摘要】

          本文以涉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探討的學術著作和相關期刊為研究對象,發現近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實際運用和理論研究方面都還存在著一些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認識論;學科建設

          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或一個特定的研究領域,學前教育具有自身的特點,它的研究方法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研究方法可以規范和指導學前教育研究,在學前教育研究活動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學前教育研究不斷深入的今天,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也從教育研究方法中逐漸分化出來,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特別是近20年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成為學前教育研究領域中一個日益升溫的課題。這一方面與人們對學前教育研究意義的理解不斷加深有關,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學前教育研究的理論追求。

          筆者以“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為關鍵詞,查閱了1979~的學術著作和相關期刊,試圖對我國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現狀作一個梳理。筆者的基本發現是,與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相關的研究可分為兩類:一類直接以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為研究對象,即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另一類則是以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為工具來解決學前教育具體問題,反映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運用情況。對這些研究細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無論是在實際運用還是理論研究方面都還存在著一些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

          一、對“方法”概念和層次的理解模糊混亂

          教育理論在其發展初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他學科知識,很多時候是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借鑒。〔1〕教育研究方法也不例外,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中借鑒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如哲學思辨的方法、邏輯分析的方法、科學抽象的方法、直覺思維的方法、文獻研究的方法、量的研究方法、質的研究方法、定性的方法、學科研究的方法等等。這些方法的分類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統一的標準,眾多的分類方法也不符合“排他性”或“平行性”的邏輯關系。〔2〕近幾年來,一些關于方法的新概念層出不窮,但它們很多沒有明確、系統的定義,指向較為模糊,如科學研究方法、現場研究方法、教育研究診斷方法等等。某些新舊概念之間非常容易混淆,如定性研究和質的研究,這些給教育研究方法的運用和研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也從一開始就存在著這種先天不足,并且在還沒有厘清這些概念之前,就開始使用這些方法了。

          除此之外,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層次理解也較為模糊。由于強調學前教育的實踐取向和應用性原則,人們習慣于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看作是一種具體的技術和技巧,把觀察法、文獻法等收集資料的方法等同于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或者把研究方法的外延縮小至等同于實證研究。眾所周知,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方法要從三個層面來探討:(1)方法論層面,即指導研究的思想體系,包含理論基礎、研究邏輯和思路等。(2)研究方法或方式層面,即貫穿于整個研究過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3)具體的技術和技巧層面,即在研究的某一階段使用的具體的工具、手段和技巧等,主要是指收集資料的具體策略!3〕教育研究方法論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是為研究教育規律而建立的一整套理論以及相應的方法體系,而各種具體的教育研究方法則是方法論在實際研究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轉化形式,具體的技術和技巧則是方法或方式的情景適應。這三個層面互相聯系,構成一個完整的方法體系。正如葉瀾指出的:“形成科學理論的方法是一組方法的集合,而不是一個方法!薄4〕因此,任何學前教育研究若要做得科學、系統和嚴謹,都要考慮到這三個層面,不能將三者簡單地混為一談。

          二、強調技術手段,忽視對方法論的認識

          由于缺乏對研究方法層次系統的了解,在學前教育研究和實踐中人們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方法的第二和第三層面,即強調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忽視對方法論的認識。也就是說,有的研究者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持有的態度往往是“用什么”“有什么可以用”或“怎么用”,而很少去思考“為什么用”的問題,將“是否能用”作為學前教育研究方法選擇的標準。這就導致了在選擇和運用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上的主觀性和片面性。方法論研究和學習的缺失是導致學前教育研究產生眾多問題的重要原因。

          學習過某種研究方法,不等于就掌握了某種研究方法,更不等于會有效地使用某種研究方法。我們要真正理解和有效地運用某種研究方法,必須將其置于背景中,從其歷史淵源、哲學或世界觀基礎入手,探討這種方法的歷史演變過程、使用的基本原則、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對研究方法有深刻的認識,從而更準確地使用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率,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結果。

          綜觀學前教育理論發展的歷史,任何一種新的進步的教育理論取代傳統的理論或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都是發端于對權威的挑戰,也都離不開方法論的突破和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研究方法的進步,就沒有學科的發展。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借鑒、因襲或模仿某種研究方法,學前教育理論就無法在新的層次、新的規范上獲得發展。因此,我們在提高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論認識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反思研究方法論,走出自我創新和發展道路。

          三、注重研究方法的運用,忽視對研究方法的研究

          “強調技術手段,忽視對方法論的認識”這一誤區,反映在學術研究中,就是研究者將注意力過多地集中于研究方法運用的探討,而較少對研究方法本身進行研究。

          從數量上分析,筆者所查閱的全文數據庫1994~20的期刊文章只有12篇全部或部分地談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問題。

          從內容上看,這些文章大多停留在介紹某一種研究范式或某一種技術方法對學前教育研究的啟示,極少從學科角度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性進行思考,也極少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哲學方法論的關系進行深入思考。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好比是溝通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的一座橋梁,它的正確運用對實踐活動的指導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對其規范性、科學性的理論追求,可以豐富和充實學前教育理論。因此,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運用和研究缺一不可,兩者只有“齊頭并進”,才能推動學前教育學科朝著更科學更理性的方向發展。

          四、盲目地借鑒其他學科或領域的方法

          近幾年來,在學前教育領域,很多研究者熱衷于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來研究學前教育問題。這雖然反映了研究者跨文化多學科的視野,但有很多研究對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生吞活剝、囫圇吞棗,既不考慮這種方法與學前教育具體問題的適宜性,也不考慮這種方法產生的深刻理論淵源,為趕時髦為突破和拓展方法而使用這種方法,結果往往只是借用新的術語和概念對學前教育研究進行表面化的裝飾,產生不了具有說服力的研究。

          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都有其特定的價值取向,不能無限地夸大其作用。學前教育研究對象是學前兒童,具有特殊性和規定性,這就要求我們運用研究方法必須具體化和特殊化。

          另外,有的學前教育研究者缺乏一種對本學科的自省精神。事實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運用和研究所產生的很多問題都基于“拿來主義”的態度。睿智的教育學家早就對此提出了警示:“通過各專業分支領域來推動自己的研究,這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對自己的研究在整體研究中的位置缺乏了解的話,非常專門化的研究也要犯視野狹小的毛病!薄5〕

          五、將各種研究范式人為地對立起來

          目前,在學前教育研究領域,一直以來普遍存在“重實證研究,輕理論研究”的傾向。雖然陳桂生在概括我國教育研究方法發展狀況時指出的“比較偏重于實證――實驗科學研究的介紹”〔6〕這一現象有所改善,但又有一種新的傾向在逐漸顯露,人們將量化和質化兩種主流研究范式等同于研究方法的全部,常常在研究中選擇非A即B。這樣一來導致人們將量化和質化的研究方法看成是矛盾的,人為地將其對立起來;二來忽視了其他研究范式,將不能歸于量化或質化范式的研究全部歸入思辨或定性研究,認為思辨或定性研究無非是感性的體會感想、個人的經驗總結、率性的散論雜談等等,“無章可循”,沒有科學規范,進而忽視其研究價值。

          學前教育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開放性系統,對學前教育現象、問題和規律進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也應該呈現出多種形態。對于一個具體的學前教育問題,會因為切入的角度不同,運用到不同的研究范式,通常要全面深入地研究這問題不是憑一種研究范式或一種具體方法就可以解決的。再者,任何一種研究方法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性,它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將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對立起來,固執于某一種研究方法,會影響人們對學前教育現象的客觀認識,會阻礙研究者創造性的發揮,對全面深入地研究學前教育問題是沒有益處的。

          值得注意的是,多種研究方法共存,將不同的研究方法融會貫通或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印證同一個問題,這一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趨勢已經在影響學前教育研究。〔7〕

          為了使研究方法更加豐富、更加合理,我們要提高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論的認識,這無論是對學前教育的學科建設,還是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發展都是不無裨益的,同時也是對每一位學前教育研究者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唐瑩.元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3〕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4〕葉瀾.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99.

          〔5〕武田久夫.教育學〔M〕‖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28.

          〔6〕陳桂生.教育學的建構〔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2.

          〔7〕劉曉東.學前教育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7

          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及路徑選擇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相關部門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愈來愈高。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也隨之成為時代的大背景,而學前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更多人士的關注。本文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了我國免費學前教育實施的可行性與路徑選擇。

          關鍵詞:學前教育;免費教育;可行性;路徑

          社會在不斷發展,和諧社會成為社會發展的前提和背景。幾年前,倡導學前教育的政策出爐,部分學者也順勢提出了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舉措,并且建議“在經濟條件、教育條件成熟的地方,可將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范圍相對較廣的城市或地區作為進行免費學前教育的試點,然后循序漸進地推廣!

          1.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非常重要,是基礎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是整個教育的基石,具有全面性和前導性之作用;同時學前教育又是人生教育的起點,良好習慣的養成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從長久看,學前教育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是不可估算的。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學前教育的經濟回饋相對較高,社會效益是無法估計的,在整體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現有免費學前教育政策解析

          2.1個人繳費和政府投入

          免費教育關系到兩個問題,一是個人繳費,二是教育機構經費。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家庭繳費要減免,就要得到教育經費的支持,其中心問題是經費問題。所以,這就涉及到很多問題。免費學前教育所減免的對象是誰,減免的費用有哪些,減免的費用是多少,這些經費有誰來支持,投入多少等。免費學前教育的實施,需要政策對以上問題進行科學的、合理的、清晰明確的設計。

          2.2免費學前教育群體的選擇

          制定免費學前教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礎是,首先要確定享有免費學前教育的對象和依據原則。實施免費學前教育所涉及到的問題包括資助對象的范圍、經費投入的范圍,其所反映出的是特定社會價值取向。在免費群體選擇上,現行的政策有兩種:一是將所有的幼兒園幼兒納入其中,其條件是入讀的、經過注冊的、合法的幼兒園幼兒都有權利接受免費教育。這一政策可以理解為,不管戶籍是否在本地、也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不管入讀的是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不管家庭經濟條件怎樣,只要年齡在3~6歲的適齡兒童就都可以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這種免費學前教育制度,不分戶籍、不分兒童所就讀的幼兒園的體制、不分家庭經濟水平,一律均等,沒有差別。它體現的是免費學前教育的一律平等原則,充分體現了其公共性與公益屬性?墒,這種制度涉及的范圍廣,投入的'費用較多。二是特定群體優先。即使限制了戶籍的所在地,限制了適齡兒童的年齡,但對其就讀的幼兒園的體制不設限,例如山西省長治縣。還有限制了戶籍所在地,限制了幼兒園的體制,并限制了幼兒的年齡,如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對于學前免費教育的制度。不難看出,一些地方政策對免費的學前教育進行了差別對待設置的原則。從戶籍、城鄉、幼兒園的性質、學前教育兒童的年齡上進行了規定,規定中的條件有的是一個,有的是多個,適齡兒童可以根據其標準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這種制度,減小了免費規模的同時,也使在此方面投入的費用減少。如果免費資源是有限的,那么影響政策實施效果和社會公平的關鍵,便是哪些群體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在資源分配上,如果弱勢群體得不到免費學前教育補償,那么兒童的地位差別可能會因此而加劇。

          3.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3.1財政與教育支出比例

          這些年,對于教育,我國的經濟投入比例不斷增大,而且每年都比往年不斷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20xx年,我國在教育方面投入了14500.74億元,20xx年,我國投入了16502.71億元,不難算出,兩年內我國在教育上就增加了13.81%;20xx年,教育經費為19561.85億元,與20xx年相比,增長了18.54%。20xx年,我國平均咳嗽誚逃賢度肓42美元,和印度相比,多投入24美元,俄羅斯人均投入教育費用267美元,相當于我國的6.4倍;美國每人投入的教育費用為2684美元,比我國高出63.9倍。如果把人口算在內,以人均GDP作比較,我國人均公共教育在支出上只有人均GDP收入的0.82%,印度是0.92%,俄羅斯是1.87%,巴西為2.29%,由此得出,我國的教育投入與別的國家有差異。但由此可以看出,在未來社會發展中,我國對于教育事業的投入,占國內總值的比重有著很大的延展性。

          3.2教育經費中學前教育投入的分配

          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經費在所占的比例一直在1.2%-1.7%之間,這個比例說明我國在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分配比例非常少,遠不如其他教育投入的多。據統計,20xx年我國各類教育經費在總財政教育經費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高校比例為20.21%,其他類教育費用為15.95%,學前教育費用為1.67%。從這幾個數字中不難看出,學前教育經費所投入的比例非常小,與高校投入和其他教育相比,還不到其1/10。20xx年,美國在學前教育經費上的投入比例為5.8%,瑞典在學前教育上的投入比例為8.5%,荷蘭的投入為7.3%,匈牙利的投入為15.3%,西班牙的投入為13.1%。從這組數字中很容易得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學前教育投入遠沒有這些國家高。通過以上對比,很明顯地看出,我國教育經費中,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偏低,而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投入偏高,這說明我國在教育投入分配比例上,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學前教育經費比例的提高有非常大的空間,這也為我國實施免費的學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4.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路徑

          4.1按年齡、群體、項目逐步實施

          免費學前教育制度的實施,在設計路徑上要合理,還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群體、不同項目逐步實現。免費學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施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其一,要有雄厚的財力;其二,要要眾多的人力;其三,還要有強大的物力。沒有這些條件的支持,免費學前教育恐怕難以實施。如果要全面實施學前免費教育,只有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實現。有些國家已經實施了免費學前教育,縱觀這些國家,其在對政策和實踐發展歷程就能夠發現,多數是先將學前教育免費一年,然后再逐漸增加年齡范圍;先讓處于弱勢中的群體享有免費教育,再逐步推廣擴大,最后免去全部幼兒教材費用。實際上,免費的學前教育得以實施,其過程要有條不紊,不斷增加免費類別,享受免費學前教育的人群也要由少到多,先小范圍,再擴大;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其力度也是一點點加大,使其發展進程由點到面,有局部到整體。根據我國實際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狀況,將其與我國兒童人口基數相結合,在實施免費學前教育時,不適合采取全面推進、一下子到位,應該因地制宜、循規蹈矩,按年齡、按群體、按項目逐漸擴展。哪個地區有條件,就以此為起點,先讓農村適齡兒童享有此待遇,在擴展到城市,學前教育先實施一年免費,然后逐步擴展,免去所有兒童學前教育的所有費用,這是比較可行的路徑。

          4.2科學合理的經費投入

          免費學前教育以國家的經濟投入為基礎,以科學合理的制度為保障,F有免費學前教育中,多數為縣級財政投入,由于經費投入不足,從而使政策不完善、流動兒童不被接納。這些困難的發生均源于國家在教育費用上的投入不夠。兒童發展和學前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在經費保障機制設置上,要遵循其規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基礎,根據幼兒園的班級規模、環境設置、設備材料配備、教師配備等標準進行投入,從而達到滿足幼兒園正常教學的基本需求。同時,要科學地研制學前教育辦學標準,使教學質量得到保障,并為政府提供投入標準的科學依據。

          5.結語

          綜上所述,要實施免費的學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據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建立科學合理的經濟機制保障基礎之上,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從有條件的地區開始,按照年齡、群體、項目的順序進行逐漸擴大和推廣,先實施一年的特殊群體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再擴展到所有適齡兒童都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先從實施一年的免費教育,再逐步增加年限,一直到學前教育全部免費,即由“點”到“面”地將免費的學前教育逐漸地進行推廣擴大。

          作者:李夢媛 單位:綏化學院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潘月娟,楊毅,劉敏.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與路徑選擇[J].教育學報,20xx,10(3):89~93.

          [2]海鷹,蔡迎旗.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時代金融,20xx,(4):211~217.

          [3]潘月娟,楊毅,劉敏.我國農村地區實行免費學前教育的調查與思考[J].教育學術月刊,20xx,(7):57~63.

          [4]但柳松.農村學前教育挑戰、機遇與策略[J].繼續教育研究,20xx,(3):51~53.

          [5]張鴻,王艷霞.從“寧陜模式”看免費基礎教育的可行性[J].教學與管理,20xx,(2):3~5.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8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教育的現狀直接影響到未來人材資源素質,幼兒教育受到全社會高度重視和關注。幼兒園的玩教具成為了幼兒教育中重要的學習資源,也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和認知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兒對玩教具材料的操縱活動,是幼兒感知和發現問題的途徑,可以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能形成多種操縱性學習方式,能開展創造性學習活動,同時也是幼兒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途徑。玩教具的制作和使用過程是幼兒交往、合作性學習的物質條件,有助于實現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終身發展的培養目標。自行開發和利用自制玩教具有助于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助于幼兒教育改革的整體推進。

          一、自制玩教具的.內涵

          幼兒園自制玩教具,是一種教學或輔助教學的用品,它是成人(教師)根據教育需要和幼兒發展需求,對各種自然資源和材料,進行收集、分類、加工、改造、組合,重新進行玩具教育因素設計后的產物。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由于材料的形狀、用途的不固定和玩教具玩法的不受限制。這樣啟發性較大,聯想的范圍較大,探索余地較寬,容易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行為。從改革教學方法的角度看,它會比一般的教具更具有教育的針對性,更能體現幼兒的發展需要。這樣的特點既發揮了師幼的主動性、創作性,又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便于幼兒的身心發展。自制玩教具還可以集中運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反映出當地的民俗特色、社會文化。這對幼兒園開展園本課程和特色校園的文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自制玩教具的作用

         。ㄒ唬⿵挠變旱慕嵌瓤

          第一,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他們不能通過長時間靜坐聽講,以觀看成人演示的方式來學習。因此在操作自制玩教具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第二,幼兒在使用玩教具的過程中,遇到困難需要解決時,要通過不同的實驗反復解決問題,這個決定問題的過程就鍛煉了幼兒小制作活動的基本能力。在反復操作中,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良好個性,而且可以增加求知欲和增強自信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有較好的發展和重要的作用。

          第三,教師在指導幼兒自制玩教具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收集資料,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9

          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有許多地方的不一樣,所以在管理方面我們也是做出了應有的改善,只有管理的好,我們的孩子們才會發展的好啦,轉變傳統的幼兒園教學管理思想與觀念,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能力勢在必行的。這篇文章我從幾個方面闡述了轉變理念是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基石,并對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策略與實踐進行了一些說法。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向教育提出了現代化的要求。而現代化是不斷發展、推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21世紀的孩子與過去的孩子相比,他們的知識面越來越寬,求知欲越來越強,他們聰明、好動、調皮、好探索,不喜歡受老師、成人的束縛。教育的現代化與幼兒發展的需要對幼兒教育教學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轉變傳統的幼兒園教學管理思想與觀念,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能力勢在必行。結合我的實踐,就此問題進行了相關探討吧。

          一、以質量為中心實行全面管理

          在教學管理中必須樹立質量中心觀念和全面管理觀念,因為提高質量是教學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學管理追求的目標,還是檢驗教學管理效果的標準,所以質量應該成為管理的中心。而質量的提高又必須通過全面管理來實現。質量是教學各項工作的綜合效果的表現,離開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質量的提高。因此,以質量為中心實行全面管理應該成為教學管理的一大原則哦。

          二、 轉變理念是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基石

          (1)以人為本,樹立新的兒童觀。我們都知道的,兒童不僅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會的人,因此兒童是一個主動的完整的有機體。書上面,新的兒童觀其認為過:,正視兒童在其年齡階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開放性、獨特性,同時兒童具有發展的、學習的、教育的潛能,且其發展具有可變性、階段性、個別性。兒童不是成人的附屬品,他們是獨立的人,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獨具個性特點的人。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都受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任何個體的發展都不是與世隔絕的。這是這本書上所說的,這種兒童觀是建構幼兒園教學管理新理念的基礎。兒童觀對幼兒園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與合法權益。兒童與成人一樣,其人格的價值是等值的。二是發展兒童的獨立個性。就個人的發展而言,養成獨立的個性是形成創造能力的原動力,是開拓進取品質的心理基礎。開展幼兒教學管理活動,首先要了解、理解兒童,承認兒童有他們自己觀看世界的方法,獨特的需要。其次要在尊重幼兒的需要、興趣的基礎上,滿足幼兒在情感上、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需要。

          (2)全面兼顧,樹立和諧的發展觀。兒童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不斷反復的、循序漸進的、全面的發展過程。我們現在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兒童。就幼兒教學管理來說,每一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特點,兒童之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而且年齡越小,差異越大,他們發展的優勢領域、發展的起點、發展的'速度和最終達到的水平都有著很大的差異。他們的思維特點、學習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教學管理活動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幼兒的探究具有嘗試錯誤性。幼兒在探究過程中往往由于自己知識經驗和認識特點的等方面的原因,出現與教師期望的教育結果或答案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是背道而馳,需要教師的正確對待,教師要認識并理解,這是幼兒發展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現象。對此,我們教師要有耐心,尊重這一現象,同時能從幼兒的錯誤回答中尋找原因,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不斷引發幼兒獲得正確的認知,得到真正的發展。

          (3)適當放權,樹立新的教學管理觀。現代管理理念認為,強調實行動態管理并以之帶動教師行為方式的改變。具體而言,就是把教育過程決策權下放給我們這些教師,管理者在此扮演著與具體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平等互動的角色,從而把握園所發展的大方向,實現有效管理。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教師將從由上而下、從目標到幼兒轉向由下而上、從幼兒到目標來制定自己的工作計劃,并靈活地實施既定的工作計劃。在此教學過程中,因為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教師必須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深入了解幼兒及其生活,創造性地進行工作。而創造活動所需要的自主空間更大,因而幼兒園教學管理也必須轉變職能和方式,適當放權,把重點放在給教師支持和服務教師上,支持教師進行自我管理,為教師提供適當的自主空間,充分調動和發揮每個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優化硬件,樹立整體環境觀!队變簣@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可見,環境是現代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除了創建平等、和諧、寬松的心理氛圍以外,還包括物質環境的支持。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幼兒園也應當為教師提供充分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讓教師能利用網絡、多媒體和其它電教手段,為幼兒提供更為立體、全面的信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應該樹立起一種整體環境觀,將凡是能有利于幼兒教學活動開展的內、外部因素綜合起來,創設適合幼兒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動態的、全面的、開放的環境。

          三、 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策略與實踐

          1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 時代的要求去行動,首先需要思想意識上的主動認同。如果意識形態與形勢不一致,教師將面臨很大的壓力,教學會極為被動,甚至會出現反效果。因此觀念的轉變是一個關鍵問題。作為一個教師,如果觀念不更新,則無從談到實踐,要實行課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話。 幼兒園教學管理主體是有多層次的,能否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要抓好幼兒園自身對教學的管理。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是直接與教學建設的水平和實施成效聯系在一起的。而幼兒園對教學的管理中,最基礎的要素就是教師。只要緊緊抓住教師這個突出因素,教學的實施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簡單地說,就是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對教學內涵、目標、內容、教法、幼兒學習特征的研究,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幼兒園對教師的培養可有如下做法:

          (1)加強幼教師資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素質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世紀,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意義。教育的成功,奠基在學前,師資是關鍵。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提高有賴于幼教師資的培訓工作,因而十分有必要不斷完善幼兒教師培訓制度。幼兒教師的進修與培訓是教師隊伍進修與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的進修與提高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它與幼教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幼兒教育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加強幼教師資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素質是幼兒園教學管理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要。

          (2)用多種方式更新、轉變教師觀念幼兒園有必要引進多種教育理念,如多元智能、整合課程、創思等教學理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讓教師外出進修,或把專家請過來,聽取講座介紹,更新知識和觀念。同時到各地的幼兒園等取經交流,積極幫助教師們轉換觀念、提高技能。

          (3)定期進行研討與培訓定期舉行專門研討會議,內容一般是安排和落實幼兒園近期的活動,討論和總結上階段的各類工作,計劃和修訂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和內容。同時通過會議手段使得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交流教學過程中的各項內容,如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是否合適,教學進度是否需要調整等方面。幼兒園管理者在了解師幼情況和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不能僅停留于交流與反饋,還要加強后續管理工作,尤其是針對教師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開展扎實有效的研討和培訓,開辟并拓寬各種教學研究的渠道,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以此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2 多元化評價機制,完善教學管理的有效手段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評價中,教師要協調和處理好教學管理活動方案、教學管理活動實施效果和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

          首先,評價機制經常化。對教學管理活動的評價應該是老師們普遍的職能,它不但有利于老師各種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老師把握教育發展方向,督促孩子的成長。其次,評價以提升孩子能力為方向。既要知道和掌握孩子當前的能力,并為孩子下一步發展提供動力。第三,評價要以融入以及看重為前提,對孩子來說,每個人都有它的想法和個性,孩子之間個體差異非常明顯,同時年齡越小這種差異越明顯。他們特點的擅長范圍、發展的出發點、發展的前景及最后達到的水平各有及其明顯的不同。作為教育者必須重視這些不同,盡量不要做橫向分析對比,應該更多的發現他們在基礎能力上的優勢。最后,要結合兒童實際評價孩子們的發展。多年來,在幼兒園教育管理過程中,老師經常使用是參考評價體系和作息時段劃分的評價類型。即診斷性評價和綜結性評價。老師常常在意剛開學時為了了解孩子的基礎現狀才進行診斷性評價,然后就是學期快結束了開始了解孩子這學期發展的終結性評價。而對于孩子在探究領域的狀況,知道得很少,對于孩子每次探究行動中學到了什么發展和怎么學到的,重視不夠。所以,評價機制就應該針對運動性、大范圍、客觀性的理念,學會關注并評價孩子們在校范圍活動中他們的智力能力的表現。通過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全面分析和把握他們的發展現狀,從而真實客觀地促進老師素質的提高和孩子的發展。教師又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和人格魅力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學生又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極易模仿教師的行為,因此教師如果不注意規范自己的言行、不嚴格要求自己將會對學生產生反效果。這篇論文跟據了幾個概括,剛開始是以質量為中心實行全面管理 ,講述了以質量為中心實行全面管理應該成為教學管理的一大原則。又說出了轉變理念是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基石 。

          還包括了幾個方面:說出了以人為本,樹立新的兒童觀、全面兼顧,樹立和諧的發展觀、適當放權,樹立新的教學管理觀、優化硬件,樹立整體環境觀。最后講述了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策略與實踐,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這個論點中還說到了三點,和多元化評價機制,完善教學管理的有效手段 ,F在已跳過二十一世界,在這人才競爭的時代,讓我們積極開括,大膽的創新,改變觀念,從小抓起,從基礎的管理方面抓起,讓我們培養出新的花朵。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10

          論文關鍵詞:就業導向;課程體系;存在問題;改革措施

          論文摘要: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與就業之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課程培養與就業去向不符、教學方法與就業脫節、專業課程設置與就業要求不適應。建議對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并與社會需求掛鉤,使之符合就業的需要。

          泰勒認為不同的學校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確定自己的教育目的,如果要做出一種明智的教育目的,就要考慮到學科的邏輯、學生的心理發展邏輯和社會的要求這三方面的因素。而且課程的設置都應從學科價值觀、人的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

          從學生的就業現狀來看,當前幼教師資市場對高學歷、高素質的新型師資非?是蟆S變航處煂?苹踔帘究苹咽谴髣菟叄虼烁邘熢盒5膶W前教育專業已成為培養幼兒教師的主戰場。本科學前教育師資的職業培養要突顯幼教專業的特色,培養技能型的專業人才,使之進入職業生涯就能很快適應工作,這就需本科學前教育課程體系的設置必須符合這一時期的社會需求,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學前教育課程體系勢在必行。

          一、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目前本科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諸多的問題,導致了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就業渠道不暢,其受歡迎程度不如專科生和職高生。同時,剛到一線工作的本科生往往需要較長的鍛煉和實踐才能順利勝任幼兒園教師的崗位。

          (一)課程培養與就業去向不符

          從學前教育專業的就業來看,大多數畢業生進入幼兒園從事保教工作。但目前我國本科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培養目標是“通過四年的本科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夠適應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教育科研機構的幼教研究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兒童工作人員!边@里只是對培養什么樣的兒童工作人員做出了規定,并且目標廣泛而籠統,沒有具體的針對性,忽略了現在本科學前教育學生的職業目標。

          (二)教學方法與就業脫節

          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與設計相對完美的教案,但到幼兒園工作時,卻常與幼兒的生活實際相脫離,不知道怎么和幼兒交流。這是由于他們在大學課堂上所學的理論與實踐層面相互脫節,過于注重專業理論知識的系統與深度,脫離了幼兒園實際。同時,在教學方法上,課程改革的速度較慢,仍以單純的老師講授為主,實驗、實踐學時占課程的比例較小,改革并無實質性的變化,學生的`主體性依然得不到充分發揮。

          (三)專業課程設置與就業要求不適應

          由于“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觀念的影響,對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還不夠重視。同時,理論課程比重偏大,課內實踐環節少;技能類課程比重雖有所增加,但實際所學與幼兒園教學技能要求有一定差距;選修課程比重小且內容零散不成體系,使學生就業面狹窄;教言見習、實習時間少,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緩慢。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本科學前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措施

          時代發展和學前教育改革對幼兒教師素質與幼兒教師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是否符合學前教育改革與當時的社會需求,就成為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應把握社會需求,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實現課程教學與就業需求緊密結合,建立起“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以就業為導向”具體指向教育的社會功能,要求學校教育要與社會需求結合,培養的學生有“可雇傭性”。“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是使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掛鉤,與市場掛鉤,根據就業市場的要求對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優化,探索出一套適應市場需求,寬口徑,厚基礎,培養既有寬厚的理論基礎,又有應用型技能的人才,使學生具備廣泛就業的能力。

          (一)課程培養目標職業化

          課程目標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體現,是培養目標在特定課程門類或科目中的具體化、操作化表述,并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課程內容。目前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要從事的職業主要是一線幼兒園教師,因此應把本科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目標的設置和新形式下幼兒教師的職業要求結合起來,緊跟一線課改要求,在課程組織、教學實施等方面更加注意與職業要求相聯系使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實際的需要。

          (二)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職業化

          “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應體現在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上。課程內容一般包括兩類,一是涉及概念、原理的“陳述性知識”,一類是涉及經驗與策略的“程序性知識”。在教學活動中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以“程序性知識”為主,“陳述性知識”為輔,來增強學生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如講授理論的時候將幼兒的某些行為與其聯系起來,并教會學生用所學理論分析幼兒的行為。教學方法的改革應與教學內容的改革同步、配套進行。應采取集理論教學與實驗、實習、實訓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并多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在職業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專業意識與專業能力。學校的具體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不同而進行相應變革。這樣,非常有助于學生了解崗位,認知社會并掌握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三)專業課程設置職業化

          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課程可分為理論知識類課程、技能類課程與實踐類課程。為使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更加貼近社會需求,應從這三方面進行改革,幫助學生順利就業,快速適應幼兒園一線工作。

          1.理論知識類課程職業化

          現代課程改革的趨勢主要體現在改變過去過分強調基礎知識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做法,使課程體系具有現代化、理論化、結構化、綜合化、多樣化、開放化的特點。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應根據崗位就業目標設定課程內容,把幼兒教師職業資格要求的知識與技能融人相關課程教學大綱中,并將其標準引入課程體系,來制定課程的內容。

          2.技能類課程職業化

          學前教育專業中藝術素養類課程的設置問題是學前教育專業本科與?普n程建設過程中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也是課程改革的重點。專業技能既是幼兒教師的立身之本,也是用人單位最感興趣的求職“名片”。因此要強化專業技能訓練,創造學生接受技能訓練的機會,讓訓練不走過場,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首先要加大課程設置中技能類課程的比重,從時間上保證此類課程的學習;其次要增添時代發展需要的新技能與要求,如幼兒電腦繪畫、課件制作、幼兒英語口語、朗誦、教育教學研究等;最后賦予傳統技能新內涵,提出技能考核的新要求,如設置技能考核等級,實施進行素質證書的認定等。

          3.實踐類課程職業化

          學前教育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實用性很強而且教育對象較特殊的專業,因此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外,更要注重實踐的積累。首先要增加專業理論課中實踐學時的比重。從實踐中的思考起步,對所學理論進行觀察和思考,學會思考問題,并能有意識地依據理論知識對自身和他人的教育行為和教育技能進行觀察、比較和判斷、評價,同時有意識地多思考問題,訓練有意識反省的習慣和能力;其次建立穩固的教學實踐基地,組織學生有目的的見習、觀摩,教會學生記錄和分析現場保育和教育工作的方法;最后抓住實習支教契機,完善實習體制。實習支教工作是推動教師教育改革,強化師范生實踐教學,提高教師培養質量的有效措施。實習支教一般為一學期,支教地方教師相對缺乏,支教學生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從而能夠獲得大量的實踐機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支教的幼兒園往往能較快當上帶班老師,對一個班的幼兒全方位負責,無論從幼兒的保育到教學活動的組織,還是從處理同事關系到處理家園關系都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鍛煉。

          4.打造專業選修課模塊,擴大就業范圍

          在較為廣博的專業基礎上通過專業選修課的模塊設置拓寬專業的覆蓋面,使其服務面加寬,市場適應性加強,就業范圍擴大。在選修課中適時增設早期教育、學前特色教育(雙語、音樂、美術等)、嬰兒教養、營養配餐等多個方向,并以此為職業功能模塊,加強學生的職業訓練,使之成為“術業有專攻”的高素質幼兒園一線教師。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11

          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以下是學前教育碩士開題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題目:

          3-6 歲幼兒繪本閱讀的偏好研究

          研究的緣起

          1.繪本作為兒童讀物的流行趨勢

          繪本,是現今社會非常流行的一種幼兒讀物,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幼兒圖書。繪本中的圖畫很精美,故事的情節也很生動,繪本中的那些直觀形象的畫面對幼兒的視覺上造成了一定的刺激,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繪本中的天真、簡潔的文字風格使得幼兒理解起來更加的容易,繪本以上的這些特點都很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因此,幼兒能提起更高的興趣去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繪本中的樂趣,繪本閱讀對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想象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生動豐富的圖畫也使得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擁有更大的愉悅感,使他們感受到繪本當中藝術美的熏陶。

          2.繪本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

          繪本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3 歲-4 歲是幼兒語音發展的飛躍階段,在此階段幼兒基本上可以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語言,因此從這個時期開始的語音的鍛煉是很關鍵的。幼兒閱讀繪本對其語音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在語言方面,繪本對于 3-6歲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審美、情緒、情感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3.幼兒繪本閱讀過程中對繪本的更為細致的選擇問題亟待解決

          繪本是一個擁有很多學科交叉的閱讀材料,并且也越來越成為國內的學者研究的焦點,近年來關于繪本的研究論文越來越多,我們關注的有關繪本的內容也越來越廣。繪本閱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幼兒在繪本閱讀中不同的年齡段是有不同的選擇的,他們也有自己對繪本閱讀的偏好,研究幼兒在不同年齡段的對繪本閱讀的偏好的不同可以更好的使我們對幼兒的繪本閱讀進行指導,以及選擇適合他們自身發展的繪本。但通過查閱各類文獻資料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沒有的,經過資料的查閱發現到目前為止沒有研究者的對 3-6歲兒童的對于繪本的閱讀偏好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的相關文獻。大部分的專家學者只是停留于表面,有的只是針對一類繪本對幼兒的選擇偏好進行了研究,有的只是在繪本的形式的選擇上進行了一些調查,有的只是淺顯的談及了自己的觀察幼兒閱讀所得出的一些經驗總結。在這些研究中并沒有綜合的從幼兒的年齡、性別上做出更細致、更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所以在這我希望經過系統的觀察與分析來進行關于 3-6 歲幼兒閱讀偏好的研究,做出更為清晰、深層次的成果。為幼兒的早期閱讀提供更加具體有效的指導。

          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本研究的對象是 3-6 歲的幼兒,3-6 歲幼兒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研究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偏好研究對幼兒的早期閱讀有較為重要的'意義。我們通過研究會發現幼兒在閱讀中的對不同類型的繪本的不同選擇以及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幼兒對各個類別的繪本的不同選擇。通過研究在我們可以再理論上更加了解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閱讀規律與偏好,獲得關于幼兒繪本閱讀偏好的一個相關的理論知識。通過本研究可以豐富我國的關于幼兒繪本閱讀偏好的相關研究。通過探索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幼兒的閱讀偏好研究使得關于幼兒繪本閱讀偏好的研究更系統、更具體,豐富幼兒早期閱讀的研究。

          2.實踐意義

          通過本研究可以使我們了解 3-6 歲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偏好。我們可以得出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幼兒對于不同類型繪本的選擇,在幼兒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本研究,并在幼兒真實的繪本閱讀的環境中進行觀察與分析,也會在各個年齡班進行繪本的講解活動觀察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的關注點。并且會分析相關的案例了解更多、更真實的關于幼兒繪本閱讀的偏好。很多幼兒園的繪本閱讀都有著一定的問題,幼兒園對于繪本的投放以及不同年齡班適合閱讀的繪本沒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并不能做出最正確的及判斷給幼兒提供最好、最適合的繪本。本文的這些研究對幼兒早期閱讀指導有很大的幫助,也為幼兒園的教師和幼兒家長提供了關于幼兒繪本閱讀方面的指導。此研究幫助他們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也能了解各年齡段、不同性別幼兒對繪本閱讀的喜好,尊重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并給與適當的指導。而且在此研究的基礎上也能優化幼兒園的繪本的資源,使得幼兒園的繪本得到更好的利用。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可以使幼兒獲得更好的、更長遠的發展。

          文獻綜述

          1.繪本閱讀對幼兒發展的影響研究

          幼兒閱讀繪本幼兒的成長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3-6 歲的幼兒處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而且繪本閱讀也會發展幼兒的情感、想象力、觀察力和認知能力等,這一時期的幼兒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繪本中描繪的圖畫世界打開了幼兒觀察和想象這個世界的窗戶,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感覺到興奮和開心。因此通過各類繪本的閱讀帶給幼兒的是很大的幫助,會讓家長和幼兒教師發現幼兒在閱讀繪本過程中所獲得的進步和成長。

          對幼兒繪本閱讀的價值研究中,不同的專家學者所描述的關于繪本的價值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有的專家著重指出了繪本閱讀對幼兒情緒情感的表達與心靈成長的作用如湖南肖涓老師;有的專家著重指出了繪本閱讀對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和觀察力方面的促進作用,如甘肅的洪海鷹;有的則表述了繪本閱讀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和良好的品德養成等方面的意義,如耿明磊老師的觀點。

          湖南師范大學的肖涓老師指出,繪本的圖畫語言為兒童呈現了一個美妙奇幻的世界。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繪本是作為兒童文化的一種呈現形式,是兒童自身世界的很重要組成部分,兒童可以通過繪本進入到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成人也借助繪本獲得了與兒童進行心理交流的機會。兒童本身有著自己獨特的兒童文化。繪本是幼兒的好伙伴,伴隨著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幼兒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個“ 窗口”,而且是幼兒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緒的港灣。繪本的模式是圖畫與文字的結合,這種特點符合兒童思維的圖景性特質,這就使得幼兒在讀繪本的時候會更容易進入到繪本的故事情境當中去。

          甘肅的洪海鷹指出,繪本能最大限度的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兒的聽、說能力,而且很多情感類的繪本還會潛移默化的培養幼兒的情操。他還提出,繪本故事跨越了國界,越過不同的文化背景,通過不同種類不同表達方式的繪本使幼兒的想象力不斷的豐富。繪本畫面中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小細節也會讓幼兒產生很豐富的聯想,這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體驗不同故事情節的機會。再者,優秀的繪本創作者會

          給幼兒留出極大的想象空間,為幼兒想象力和觀察力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寬闊的平臺,使幼兒在在每一次的繪本閱讀中都會有新的不一樣的發現和體驗。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12

          【摘要】

          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教育事業在其影響下促使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教學尤為重要,其是整體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過程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和重點操作環節,數學課程以基礎學科形式產生,需要具備優良且扎實的數學基礎,還要適時建立優質、高效的正規幼兒教師隊伍,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可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針對當前學前專業數學課程教學特點和教學現狀等,對學前教育專業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方案、要素等進行詳細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

          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優化

          應該了解到,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工作中仍舊存在諸多弊端與不足,數學課程教學內容上和相關教學實用性上存在部分缺陷,學前專業數學教材特點具備和高中數學教材等同的整體知識結構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學前專業未來幼師從業知識學習結構體系,實踐課程中,數學教學內容所涉相關數學知識皆為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方法以側重教學點形式產生,數學知識重點內容有所缺失,應從實際角度出發,特殊問題予以特殊解決,從根本上處理這些問題。

          一、重要性分析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主要是進行空間形式研究以及對應數量關系研究,因為數學能夠有效進行數據處理和計算,之后在此基礎上也可進行資料觀測和理論證明,隨時進行自然現象數學模型提供以及社會結構系統數學模型提供等。數學所涉范圍相對較廣,生產領域、生活領域和學習領域以及研究領域中皆會在不同程度上應用到數學知識,利用數學可有力解決實際問題。幼兒專業教學環節,數學以核心文化課程形式產生,務必進行教學水平提升和數學教學質量提高,旨在使學生愛上數學這門學科,通過此種形式來滿足幼兒教師群體文化素質訴求以及社會教育需求等,使學生學好數學可提升幼兒教育質量,也可深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內容和對應數學基本技能內容等,學前專業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目的和運算能力提升目的以及空間想象能力提升目的便會達成。需要注意的是,通過正規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可進行幾何圖形認知,學生可進行自主制作,循序漸進的去解決實際問題,之后在此基礎上形成優良創新意識和創新思想,與數學思想教育相結合環節中可深度培養學生群體內在個性品質,形成科學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以及認真學習態度。身為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師,應按照學前專業教育特點要素和學前專業教育現狀要素以及學前專業數學課程設置目的要素等進行基礎性數學課堂設計優化,使得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雙向提升。

          二、學前教育專業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分析

          1、教學模式整改

          進行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優化過程中,其內容選擇上應注重現代社會生活教學內容篩選和日常生產廣泛應用內容篩選,需有力突出學前教育專業特點,旨在為學生后續幼兒園教學事項進行打下良好根基,還有就是應按照教學目的內容進行數學理論數學基礎知識精選和數學方法數學基礎知識精選以及數學思想數學基礎知識精選,充分揣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興趣和學生愛好,在具體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教學環節中適時融入學生感興趣內容,以滿足學生基本學習訴求。數學教學內容安排方面,仔細斟酌不同類型知識結構系統性,遵循由淺入深教學原則、由易到難教學原則和循序漸進教學原則,以此種方式滿足學生具體認知需求,在符合學生群體認知規律基礎上方便于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和基礎技能掌握,隨之可有效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在學生智力得以開發的同時,注重與對應數學內容間的緊密銜接性,不斷充實幼兒教育工作相關聯數學知識點與內容,生活實際數學內容涉及度也應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密切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適時進行針對性教學,其主要分為數學游戲教學內容和數學故事教學內容以及數學話劇教學內容等,數學教師可借助卡通形象編寫模式和對應數學故事表演模式等進行學生潛在學習興趣激發,形成生動數學教學模式和活潑數學教學模式以及有趣數學教學模式。

          2、教學方法更新與教學觀念創新

          老舊式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室為主要教學陣地,教師進行講解,學生洗耳恭聽,教師進行舉例示范模式教學,學生便會模仿學習,通過反復練習后則由教師進行課后作業安排,機械式教學現象和填鴨式教學現象尤為明顯。應該了解到,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應逐步走出課堂,不應拘泥于原有課堂教學模式,可在室外進行相關數學知識教學,以游戲教學模式為主,以此來加深學生本體數學概念理解程度,函數性質內容等也會得到深度理解。學前專業數學課程教學中,應進行多樣化教學與實際化教學,激發學生潛在學習興趣,摒棄原有作業本作業完成模式,納入手工制作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進行玩具制作和教具制作,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和樂趣與快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喜悅,將數學知識內容與實踐活動相連,通過教室合理布置以及優異學習環境創設來讓學生熟悉周圍教學情境,達成教與學的完美相融,逐步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之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均愛上數學這門學科。具體教學過程中應按照教學內容特點進行教學模式安排與選擇,適時進行原有教學模式優化與原有教學模式整改,執行說學結合教學策略,逐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精神。最為常見的例子即為,函數奇偶性教學過程中可執行分組合作學習方案,此種方法可達到揚長避短式教學目的,隨后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基礎性數學課程教學任務安排,函數奇偶性基礎知識講解完成后,旨在有力鞏固此類知識,以小組競賽形式進行數學游戲活動組織,規定時間段內完成比賽的小組可以獲得勝利,需要注意的是,應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學生與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學習、探討可揚長避短、優勢互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編自導教學方案實施和自演話劇數學教學方案實施,此時學生群體必會從中提升本體創新能力和基本競爭意識。

          3、作業形式整改與評價模式創新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群體特點加以深度分析,數學課程教學要求不應太高,數學基礎知識掌握才最為根本,數學作業無需沿襲以往教學模式,證明、求解等書本作業方案應被改革與調整。較為正確的做法是,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師可運用書面作業安排形式進行作業任務下達,主要涵蓋了手工作業安排形式和構思性作業安排形式以及表演性作業安排形式等,不僅如此,也可安排比賽型作業,全方位多角度的培養學生幼兒教育從業能力,也可穩步提升作圖能力和玩具制作能力等。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群體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假設最終還是以學習成績作為核心考量標準的話,多數同學便會對數學學習愈加厭倦,導致棄而不學狀況產生,所以應在具體數學課程教學中認真對待每位學生且尊重每位學生,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和注重學生特長發展,對不同層次學生群體和不同程度學生群體提供不同類型教學要求,給予學生公平競爭機會,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受到公平對待,而不是區別對待,使其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與快感,從而進行學習自信心完美樹立。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師需要對學生個體進步加以肯定,對學生學習缺陷加以指正、引導,評價用語務必充滿正能量和極具鼓勵性特質,讓學生熟知勞有所獲的學習真諦,在充分認知自己的同時發現自身需改變之處,了解努力與結果成正比的道理。結束語綜上所述,首先要理解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其次是進行課堂設計和課堂優化,通過教學模式整改、教學方法更新與教學觀念創新、作業形式整改與評價模式創新等來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13

          來到xxxx幼兒園兩個星期了,甜苦辣樣樣都有品嘗到,可品來品去,覺得酸也甜,苦也甜,辣也甜!這并非是在作詩.這是我的切身體會,不是嗎?那些祖國的花朵,在我們的培育下,有了自己的花期和芬芳,那些被扭曲的靈魂重新得以塑造,這難道不是一種美和甜蜜嗎?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我在半年的見習生活里進步很大。 隨著中國加入wto組織,我們的國家將會面臨科技上的新挑戰?萍际堑谝簧a力,誰在

          教育

          上領先一步,誰就擁有輝煌的明天。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我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思想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我知道孩子是祖國明天的希望,少年兒童在觀念和習慣上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養高尚的情操、樹立完美的人格,無論對今后的發展還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都具有奠基性的意識。 第一次接觸幼兒園的工作,我既新奇又繁忙。和小朋友在一起是開心的,他們的聰明可愛深深的感染了我,內心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越來越強烈,同時也感到了沉沉的責任。在踏入解放軍報社幼兒園之前,我的`腦海里的幼兒園,就是老師帶領著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學習簡單的知識的場所?僧斘艺嬲と脒@工作當中實踐時,我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幼兒教育是

          基礎教育

          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基礎階段,也是人才成長的奠基階段,幼兒園的工作是:實施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這是國家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幼兒園全部的出發點和歸宿。通過這個任務在活動中制定不同的目標,大大豐富和滿足了幼兒身心的需要,真正使幼兒在從中得到快樂,得到發展! 記得,有一次戶外體育活動,有個小朋友想上廁所,我趕緊請他回教室衛生間,可他偏要固執地在一棵小樹旁小便,我見他一點兒也不聽我的話,便不由分說地批評他不講衛生,行為很不文明。起初,他用疑惑的眼神望著我,而后振振有詞地說:“老師,這個樹太小了,我給它施施肥,讓他快快長大!”看著他那天真無邪的臉蛋,我無言以答,內疚占據了我的心。 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可以做到的,但要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蔽也粩嗟卮ブ@句話,細細領會其中涵義。如今的我,腦海中還不時地記起高爾基的話語。一句話普普通通、簡簡單單話,卻包涵著許多育兒的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讓我受益無窮。 在實習中,我真的學會了很多很多的知識。在這里的每一位老師都讓我難忘,有機會我會去看望你們的,我也會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做一個合格的幼兒園老師!老師謝謝您們。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14

          學前音樂教育探究

          摘要: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音樂的審美、教育、政治宣傳、娛樂等功能對于人類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作為一種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理應發揮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成才。本文主要分析了提高學前音樂教育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學前教育;素質教育;音樂

          音樂作為一種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能夠在教育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音樂,特別是伴有音樂的詩,用一種形式特殊、使用便捷的方式實現了社會培養的目的,也被長期地運用到學前教育中來。筆者站在學前音樂教師的角度,提出了幾點關于學前音樂教育的思考。

          1 分析學前音樂教育的地位及作用

          學前教育是指對處于學前期,也就是幼兒后期的兒童進行的教育,一般是指對三歲到六歲年齡段的兒童進行教育,而這種教育主要是啟蒙教育。啟蒙教育只有以藝術教育為主,才能實現激發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想象意識,在學生的審美中實現對想象主體和客體的相互對比。從音樂胎教到幼兒時期的兒歌、搖籃曲,幾乎都是與音樂相聯系的。在我國的教育中,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而音樂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占據首位,在表達力量和群眾合作形式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在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更能產生親和力,更能實現學生的美育教育,因而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讓學生享受了音樂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音樂中的“樂”,不僅體現了樂器、樂曲,更體現了漢語中的快樂中的樂,也就是說,音樂作為一種陶冶情操的方式,可以給人們帶來快樂。此外,通過音樂教師,學生的聽覺器官享受到愉悅的同時,也感知到了音樂的旋律、節奏,進而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第二,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音樂作為一種抒發感情的形式,能夠引起學生內心的情感共鳴,能夠讓學生在感知音樂作品中的情感的時候凈化內心,享受優美的音樂、和諧的社會、秀麗的自然風光帶來的一切美好。第三,讓學生的心理結構逐漸健全,讓學生的人格得到樹立。音樂教育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感知力、理解力、審美力等各種能力得到了培養,使其心理結構不斷取向于健全化方向發展,為學生樹立健康的人格提供了可能。

          2 分析促進學前音樂教育發展的策略

          2.1 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幼兒素質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深入發展,我國的學前音樂教育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很多人對學前音樂教育的認識存在著很多誤區。有些家長認為,學習音樂目的在于讓孩子以后當一名音樂家。這種思想使得兩種現象發生:第一種,希望孩子成為音樂家的家長會對孩子的學前教育中的音樂學習加以干涉,對他們嚴格要求,要求孩子全面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對于孩子的音樂素養培養卻不加以重視。久而久之,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大減,音樂中的情感體驗和表達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進而導致孩子對音樂反感。第二種,希望孩子成為非音樂家的家長會對孩子的學前音樂教育漠不關心,甚至還阻礙孩子將時間花在音樂學習上,久而久之學生的音樂素養就受到了較大程度的阻礙。而教師方面,有些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對于音樂的體驗和感知,僅僅通過簡單的歌曲學唱來進行學前音樂教育,并在學生唱錯的.時候給予批評和糾正,這嚴重磨滅了孩子的音樂興趣的培養,也達不到音樂素養培養的目的。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家長和教師積極轉變對學前音樂教育的觀念,要了解學生學習音樂需要遵循的規律,全面掌握學生學習音樂的心理特點,做好試試地引導和教育,讓學生不僅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能感知音樂感情、旋律,進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2.2 尊重文化多元性,凸顯音樂教育的民族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化融合甚至碰撞到一起,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音樂教育的發展和改革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征。音樂是教育、文化、風俗、政治等的藝術性體現,通過音樂,能夠感知到當時當地的文化氣息。然而,從音樂教育的角度來說,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特性,能夠更準確地理解音樂中的思想感情和歌詞旋律特征,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基于此,上世紀初的多元音樂教育思想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也越來越深遠地影響到各個階段的音樂教育。多元音樂教育思想認為,世界各個民族的音樂是平等的,都具有本身的文化審美價值,而音樂教育在重視弘揚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更應該理解多元化文化。在學前教育中,我們應該讓兒童樹立這種民族文化平等的思想,認真理解音樂中的文化內涵,分析民族文化中包含的審美價值,進而為提高兒童的文化素養提供基礎。首先,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理解本土民族音樂中的文化內涵,可以從民族的特性、文化的特性基礎上加深學生對其的理解,進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其次,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尊重各種音樂文化內涵,尊重每一種民族音樂,將它們視為一種具有自身價值的藝術來對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

          2.3 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促進學前教育不斷發展

          學前音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音樂的引導者,其素質的提高對于音樂教育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學前教育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于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處于比較低級的水平,因此更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啟發,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音樂教育。在學前階段的音樂教育中,可以通過教師、教育內容和兒童的互相作用產生的,而教師的行為可以是有計劃、有組織、有意識的,但要注意不能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從學前音樂教師的角度來說,要實現學前音樂教育質量的提高,要具備以下幾點素質:第一,教師要具備較強的音樂鑒賞和分析能力。第二,教師要具備較強的音樂表現能力,具有一定的歌唱與樂器演奏能力。第三,教師要具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主要包括樂理知識、樂器知識、舞蹈知識、音樂作品分析知識、作曲知識等。第四,教師要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懂得多媒體的運用、計算機軟件的使用等。總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夠適應不斷發展的學前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媛.淺談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J].科技風,20xx(20).

          [2] 竇建平.音樂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xx(05).

          [3] 任鵬飛.論音樂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xx(06)

          [4] 蔡云凌.淺談社區音樂教育的基本傾向[J].中國科技信息,20xx(23).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15

          一、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基本情況

          1.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科性太強

          當前,各大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還是一味地按照嚴格的教學任務來進行,完全沒有創新,在大多數的高等院校,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課堂內容的設置還是依據傳統的方式,基本都是以聲樂課、鍵盤課以及樂理課程作為課堂的主要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音樂課被分離出來,成為了獨立的學科。在進行音樂教育時,大多數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夠新穎,只是在課堂上重點講解聲樂和彈奏的主要技巧問題,在對學生進行評價和考試的時候,重點看他們有沒有掌握基本的聲樂技巧,或者是否能夠完美地演奏比較有難度的鋼琴曲目。這些測試以及考查方式,根本就忽視了學生的教學能力,并沒有考慮他們以后的教學技能是否掌握。實際來說,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這個課程,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好專業知識,能夠勝任幼兒教師,并不是讓學生一個個都成為歌手或者是鋼琴家。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很多音樂教師沒有這樣的覺悟,導致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過分地追求學科性。

          2. 使用的教材和實際教學情況不符合

          學前教育這個專業才剛剛發展起來,所以還沒有體系很完整的教材,課程的要求以及教學大綱都存在很多類型,不夠統一。一般來說,每一個學校的教學內容都是不同的,基本上是按照自己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來安排,然而有一部分學校,他們選擇的教材不合理,不論是在難度還是在跨度方面都難以符合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在進行教學時,很多教師基本上不會對教材進行仔細研究,只是單純地按照課本的順序講課,沒有自己的教學流程,這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也因此,學生在進行課程學習時會有很多困難,前面的內容沒有搞清楚,后面的也聽不懂,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長時間發展,學生就會對自己學習的專業產生厭倦的心理,慢慢地越來越不想學習,這對于幼兒教師的培養非常不利。

          3. 教學沒有專業針對性

          在各個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出能力很強的幼兒教師。把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活動進行完美的結合,將能夠利用的所有音樂知識合理地使用到對幼兒的教學過程中,這就是所有的幼教追求的目標。按照這個具體的標準,在高校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重點要關注學生對譜子以及爾格德伴奏技能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還要對他們進行訓練,培養音樂欣賞的基本能力。很長一段時間,學前教育這個專業都和社會有一點脫節,不能夠滿足社會的基本要求,學生沒有好的機會進行實踐活動,教師的教學也不能與專業特點緊密結合。有很多的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講解基本的理論音樂知識,基本上不會聯系實際。從當前的幼兒園教學情況就可以看出,有很多教師都畢業于中職院校,他們沒有很專業的教學能力并且心態也不好,沒有對待專業的精神,熱情很低,這些都導致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沒有積極性,不重視自己的職業。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在對幼教進行培養的時候,忽視了對他們職業技能和精神的培養,對于這個專業的基本特點也沒有認真考慮,所以,學生既沒有很強的專業知識,也沒有實際工作能力,必也很難找到工作。

          4. 學習和就業脫節

          由于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都沒有很好的理論基礎知識,也不能夠進行很好的實踐,因此幼兒園在進行教師的選擇時,通常會考慮基本知識,大多招聘的是專業性的音樂教師。正因為這樣,那些學前教育畢業的學生基本上從事的是與專業無關的教學活動,比如,語文或者數學等,涉及不到和音樂有關的內容。還有,一些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會在書本上找一首歌唱一下,或者是其他的節目表演,對于在學校學到的專業音樂知識,使用的并不多。這就能夠看出,大部分學生的工作和自己學習的音樂知識沒有很大的關系。

          二、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基本策略

          1. 加入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整合能力

          所謂的情境教學方式,其實就是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合理地將一些具有情緒色彩或者說是形象生動的場景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能夠置身場景之中,并產生一種共同的情感,使學生的心理機能有所發展。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有具體的情境,如果在教學活動中加入符合場景的情境,學生就會提高關注度,因此也會喜歡學習課堂知識,積極地完成課堂上的任務,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會變得輕松,教學效率會大大提升。在很多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都很有必要運用情境性的教學方式,這會使教學活動更有音樂的氣氛,對于學生積極自主學習也很有幫助,使他們的.能力更強,教學活動更有效,打好扎實的音樂基礎。

          2. 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

          在進行學生的培養時,要考慮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層次進行教育,這就要求音樂教師要有更好的教學方式。很多理論都顯示,當前的學生在能力方面有很多差異,而且每個學生的潛力都不相同。所以,音樂教師一定要考慮這些因素,對每個學生的性格以及特點都要有基本的了解。在進行分層教育的時候,首先要做一些考查活動,先用一段時間進行實踐,仔細地觀察每一個學生,看看他們喜歡的事物是什么,然后了解他們的學習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難,首先要研究他們最近的狀態,只有這樣,分層教學才會有效果。除此之外,一定要使學生知道這個分層的真正含義,進行分層教學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有更好的掌握,千萬不能讓學生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是將自己劃分等級。面對這樣的情況,在進行分層的時候可以不公開,只有教師自己清楚就可以,學生沒有必要了解。只有這樣,所有的學生才能夠都有所發展。

          3. 劃分合作小組,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一些高等院校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基礎不好,沒有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所以在進行專業的學習時,通常很沒有自信心,也不去主動學習。因為受一些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大多數的音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缺乏新意,基本上都是以教為主,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意識到學生是不是真正的學到了知識。他們不知道,在學習里面,最重要的是學生,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但教師要引導學生,為學生教授知識,而是要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讓他們主動地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互動,然后掌握專業知識。如果在學習的時候,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習,很多知識都會不知道。所以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將學生劃分成小組,讓他們可以合作進行學習,將學生作為學習的基礎和核心,讓他們主動地去學習知識。俗話說,團結起來力量大,一個人學習很難有大的進步,每個學生的身上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不同的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不管是在性格方面還是在專業技能上,都能起到很好的優勢互補作用,學生通過合作進一步培養技能,還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關系,擁有合作精神,整個班級的氣氛會更加融洽,學生就可以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使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得以發揮。當前國家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也更加重視對下一代的培養,這就是學前教育重要的原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教學模式都要不斷創新,特別是幼兒教育,對于小孩子的培養非常重要。

          三、結語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落伍了,完全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育模式,也難以達到當前對幼兒教師的培養要求,目前的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行努力的探索。有問題就要第一時間進行解決,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好的解決,就會導致幼兒教育停滯不前,難以有好的發展,不僅會讓未來的音樂教育受到影響,甚至會阻礙社會的進步發展。所以一定要加強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知識的培養,使他們擁有很強的專業技能。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可以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努力地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更好地促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偠灾,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一定要進行改革創新。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學前教育論文05-24

        學前教育選題論文05-17

        學前教育論文(精選6篇)06-12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07-23

        學前教育論文提綱范文11-17

        學前教育論文范文03-29

        學前教育專業論文提綱03-29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02-09

        學前教育論文15篇11-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