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教育改革論
中國之淪落,縱國人漸蘇,猶不免余震之今。無論科學、教育、音樂、體育,皆存弱于外者。于是滿清以來,效夷法者得崇。自毛潤芝渡江之后,業術仿于大哥,而不思變通久矣。今人始覺各門咸須上進,遂倡發展科學以恢宏實業,創新人才以復興中華。才之所出者教育,是故教育之改革勢必行也。
余念及中國教育之改革,不禁嘆曰:“此誠以一夫作難,而隳七廟也。中國鑿乃難治之邦!予雖知萬事解厄起于源,然端的國力所制,革教成系非一日之功也。而今國人不量情酌弊,徒懵懂行略,卻不知將健國態于幾時?”
育才之所,非惟國之庠序也。人所效于世者,家國皆不可略也。因眾人之教育理念為應試,吾與明者之立人固不為其所納也。問之,則曰:“生之為本,其我奈何?”故欲革民之理念,先須革其體制也。
國內已試革教育之體制矣,然出于苑囿而不符國情之措,非但不能出創新之輩而濟內,反使欺上之倫以禍亂,形式主義徒勞于國民。總之,其革不以精而以繁,不著實而塑虛,聲揚而威不顯,勢大而武不強也。招式多而不精貫則紊,施舉繁而無對則廢。對此,余為提其不明,囑其實弊,乃昭言陳見,示方策案,以盡己之淺而應國之困也。
國所乏者,創造之才也。然以何可得之耶?超世為其所具也,非其與生也。國內無超世之才者,非族人血統不良也。若出超世之才,必得煉身之境也。木不爭光露不翠,山不納巖被不固。于是有人雖可寄超世之能,而無超世之志,猶不能彰其才也。水不流久孑則蟲生,鋼不煉累秋則腐化。于是有人雖可寄超世之能,而無超世之歷,猶不能彰其才也。鳥不為縛則可自清林間之濁,魚不遭羈則能自潔水中之污。于是有人雖可寄超世之能,而無超世之機,猶不能彰其才也。
今國之庠序,茫授術學,衷于功利,侵其超世之志也。雞起犬眠,危墻四面,侵其超世之歷也。預授套習,食胃之鳥,侵其超世之機也。其能航也,然不予舟楫而困于樊檻;其能思也,卻使屈信權威而不沽自我;其能言也,倒不許談心而贊偽。于是超世之能無人得寄也。
欲解此狀,須革其制也,而其制左右于教育之評價體系也。故取才不惟以筆試為準而輔之,學生之長好不廢而主之,困宜緩也。于是學者畢有其長技用于世,則立己而壯國也。術愈精深而百業競興,民心樸質而類大同,民之幸也!國之幸也!何樂而不為耶?
【論文:教育改革論】相關文章:
高校包裝印刷教育改革論文03-16
法學教育改革論文范文03-16
論醫學的論文寫作11-21
教育改革項目管理論文精選03-23
體育教育改革茶思維研究論文02-18
民辦高校教育改革的想法論文03-06
歷史教學論論文致謝03-27
論哲學的邏輯建模論文02-13
高等藝術設計教育改革研究論文11-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