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財務會計報告識別與防范分析論文
一、虛假財務報告的識別
1.時刻關注市場的發展動態,做好財務報表審核的前期準備工作
(1)關注企業的經濟以及行業發展的狀況。企業制造虛假財務報告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比如行業發展不景氣,競爭對手過于強大導致企業營業額的降低等等,這些都會導致企業管理者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從而到達提高自己利益的目的。因此,投資者需要對企業進行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夠有機會發現公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其制造虛假財務報告的目的,找出在財務中作假的證據,有效識別企業的虛假財務信息。而要想對企業有深入了解主要可以從企業發展的背景、市場經濟發展以及行業內部其他競爭公司的信息等方面進行調查與分析,有效識別企業虛假財務報告。
(2)關注審計報告,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注冊會計師由于其專業技能較高,可以接觸到上市公司的一些原始憑證、明細賬目以及經濟合同等財務資料,但是由于近年來的虛假財務報告現象的頻繁發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注冊會計師的公信程度。但是不可否認在進行調查企業經濟狀況時,注冊會計師時出示的審計報告對于投資者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判斷依據。那么要想識破企業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就要仔細地閱讀審計報告。不過就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來看,很多的投資者沒能夠將注冊會計師出示的升級報告完全的閱讀完整,也就導致了投資者對于企業的財務狀況并不是完全了解。同時我國的注冊會計師的相關管理制度也不是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沒有受到投資者的充分重視,但是具有保留意見以及沒有辦法表示與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在提醒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要有足夠的警惕心,并要求企業對標注出來的數據進行合理的解釋,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判定。
2.認真閱讀企業財務報告,有效還原財務報告的真實面目
(1)利用企業會計財務報告進行相關指標的計算,將結果與行業內部其他的企業進行對比,從而有效的分析企業經營狀況。根據相關調查與統計,企業會計的欺詐,篡改企業銷售數據以及應收款項,都會導致企業內部的財務數據出現嚴重的問題。因此,要定期地對企業內部的財務數據進行計算,通過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以及速動比率等數據的分析判斷企業的償還能力;通過應收款項周轉率以及存貨周轉率判斷企業營運能力。同時還可以將企業內部的財務數據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進行有效的對比,判斷企業在同行業中的運營程度與發展狀況,分析企業財務指標是否出現異常,以便于更好的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2)對企業內部的現金流量進行分析。對現金流量的分析主要是指將企業營運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產生的現金流量以及現金凈流量和業務利潤、投資收益以及利潤分別進行比較,以便于更好的判斷企業的業務利潤、投資效益以及凈利潤的質量。通常來說,企業如果缺乏相應的凈現金流量所獲得的利潤,那么企業的凈利潤的質量也是不合格的,而企業如果出現現金流量長時間的都低于凈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就說明了利潤對應著的資產可能屬于不能夠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也就是說,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報表存在的弄虛作假的可能,需要進一步進行調查與確定。
(3)關注企業財務會計報表的附注內容。財務報表中的附注主要是為了能夠便于管理者充分了解報表的內容,而對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依據以及相關的原則進行的解釋說明,使財務報表看起來更加簡單易懂。如果將財務會計報表看作是一種產品,那么會計報表附注也就是這種產品的說明書。一旦財務會計報表出現任何的虛假信息,都能夠在附注中看出一些跡象,從而進一步證實企業財務報表中出現虛假信息。
二、虛假財務報告的防范措施
在企業的管理中,可能由于外界的原因造成企業北部財務會計報表中出現虛假的數據或者是信息,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秩序,也會造成投資者和管理者的巨大損失。而要對企業內部虛假財務報告進行有效的防范,必須要標本兼治。
1.完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效的約束會計信息的披露。
判斷一份財務會計報表到底是不是虛假報告,主要就是看財務報告中出現的信息或者是數據有沒有違背現有的法律法規。而在財務管理方面,我國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約束管理,例如《會計法》、《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準則》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企業的財務管理。但是,即使有這些法律法規對財務管理進行約束,還是會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不同的經濟性質的信息披露的方法不同,就會造成一部分企業鉆法律的漏洞,制造虛假財務報告。因此,就要進一步制定出更加嚴謹科學的財務報告規范體系對企業財務部門進行約束與管理,避免再次出現虛假財務報告。
2.加強對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紕漏的監管,充分發揮監督機構的重要作用。
在《會計法》中有這樣的規定:單位法定代表人要對企業財務報告信息的真實、完整性負總責,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則具有監督財務報告的職能。因此,加強企業內部監督機構,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對于防范虛假財務報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的企業投資者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銀行一類的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資產安全以及業務的正常運作,會對企業內部的財務報告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再與企業的管理者進行商討,最終決定是否進行投資,這一過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監督企業內部財務的作用。企業內部的審核部門,與社會工商管理單位、證券管理單位等機構,綜合形成一個完善的財務報告監督機構,能夠有效地防范企業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信息的出現,也就說明了監督機構能夠有效防范虛假財務報告的編制,加大對監督機構的管理以及執法力度,對防范虛假財務報告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3.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以及審計制度。
企業內部如果建立了良好的規章制度,對企業財務管理進行有效的控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財務部門起到監督規范的作用,能夠有效減少虛假信息以及數據的出現,從而降低虛假財務報告出現的幾率。同時健全企業內部的審計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企業在營運過程中出現過多的漏洞,也能有效地減少舞弊行為的發生,盡可能地減少企業經濟損失。
4.加大對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罰力度。
針對企業出現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情況,相關的執法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于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罰力度,主要可以分為刑事處罰以及經濟處罰兩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企業造假之后所要付出的成本或者說是代價,從經濟角度迫使企業認識到制造虛假財務報告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從而避免企業再次出現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從根本上遏制住這一違法現象的發生。
三、結束語
通過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分析,可以看出隨著近年來的社會與經濟發展,我國企業在其管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在財務報表方面的研究。通過制定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對企業內部監督部門的職能管理,以及加大對于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罰力度能夠有效地防范虛假財務報告的出現,保障企業的穩定發展。
【虛假財務會計報告識別與防范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分析論文02-21
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分析論文02-21
關于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分析論文02-23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分析論文(精選6篇)01-13
電力電纜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的論文02-19
醫院財務風險防范論文03-04
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06-01
哈佛分析框架的財務分析論文11-11
物業財務分析論文03-19
財務風險分析論文12-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