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堂評價失當解讀及對策
摘要: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評價方式及手段的運用。本文從初中語文課堂評價亂象原因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兩個層面闡述了自己的主張。
關鍵詞:課堂評價 個性 公正 表揚
語文課堂中的評價,是教師與學生情感和思維交流主要方式,是聯系學生與文本的紐帶。運用不當,貽害無窮,F在談談自己的一點思考。
一、語文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失當的原因分析
(1)濫用表揚,導致學生心理飽和。表揚被更多地運用于教學評價,其優勢是明顯的,它可以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許多教師在課堂中大行表揚之道,一時間,課堂上的溢美之詞不絕于耳:“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你真是天才!”……教師成了表揚的廉價批發商,不管學生表現如何,一概予以充分的肯定,甚至錯了也還來一個“安慰獎”。時間一長,教師往往會發現,自己的表揚依然熱情洋溢,而學生的反應卻日趨冷漠淡然。這種現象令教師們很困惑、也很無奈:難道表揚也錯了?在困惑中教師們忽略了這樣幾點:首先,長時間將一種評價手段運用于固定對象,很容易使學生的心理達到飽和狀態;其二,過分夸張的表揚使學生感到教師言語的“言不由衷”,有時甚至只會博得輕輕一笑,這樣一來,表揚便失去了作為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進取的作用。
(2)追求“標準”,壓制學生個性發展。追求“標準答案”的現象,在語文課堂中仍然比較常見。教師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總希望學生的活動能圍繞自己的板書設計展開,游離于“標準”之外的其它答案常常容易被忽略,教師也不作任何形式的評價,而是繼續尋求學生滿意的回答。這種對學生活動不作任何評價的現象,實際上是對學生表現的一種否定――至少學生是這樣認為的。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式存在差異,思考問題的角度也常有所不同,對作品的理解常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所以課堂中呈現出來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這些“標準”之外的答案,常不乏思維的閃光點和睿智的火花。然而,由于教師缺乏發現和捕捉“美”的敏銳的觸角,很多瞬間閃現的靈感被輕描淡寫地消解了。在一次執教《愚公移山》的公開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遺男”參加移山的表達作用。師問:小孩參加移山肯定是得到了大人的支持,那么他的母親為什么會同意他去呢?老師的本意是想讓學生說出愚公移山的行動得到了眾人的支持,誰料一名學生卻是這樣回答的:“我認為他的母親是為了讓他在愚公那里混一口飯吃。”在這么多聽課老師面前,這樣的答案顯然讓這位老師有點不高興了,極不自然地揚了揚手讓學生坐了下去。很顯然,這位教師關注的是自己心目中預定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的獨特發現。其實,這名學生的回答是值得肯定的,因為我們很難說小孩的母親本人就一定是支持移山的,而孤兒寡母,生活艱難,想通過幫忙勞動去解決生活問題,倒是可以理解的。本想自己的表現能得到老師的贊許,誰知老師竟然滿臉的不高興,學生會因此感到茫然,不知如何表現才好。教師的'這種評價行為,會挫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壓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使課堂民主得不到體現,課堂氣氛呆板而缺乏活力。
(3)評價不公,造成課堂兩極分化。對“優生”的喜愛和對“差生”的歧視,是目前學校管理中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教師為了能“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更愿意將注意力放在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身上,常常期望他們能有好的表現。親切的語言,鼓勵的目光,似乎都是有方向的,一旦他們有較好的表現,就會大加贊賞,即使表現欠佳也不例外。久而久之,使這些學生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優勢,課堂中他們往往更容易放松自己,更容易點燃思維的火花,課堂中他們成了教學活動真正的參與者和被積極肯定的對象。而“差生”由于長期受冷落,使他們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偶有表現的機會,也會因缺乏信心而放不開,自然難以得到鼓勵和心理滿足。這種挫折只能加劇其內心的自卑感,更加不敢主動在課堂上表現自己,教師也自然不想將時間“浪費”在他們身上。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差生”成了不舉手的一族和被遺忘的群體。
二、解決評價失當問題的策略
2.1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如一桿標尺,是衡量學生課堂表現的依據,不僅能夠影響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因此,對學生的評價要有一定的原則,不能帶有主觀感情色彩,評價語言應根據學生的回答,客觀、準確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不足,既對學生表現出色之處給予肯定,同時又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醒與糾正。
有些教師擔心,如果否定學生的回答,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么對學生回答中的錯誤視而不見,要么簡要敷衍、勉強應付。其實,這樣的評價是無法引導學生啟真、求善的。寧鴻彬老師在執教《變色龍》一課時,針對一位學生給課文重新擬的題目“窮人與富人” 時,作了這樣的評價:“你的意思是對的,但你擬的‘窮人與富人’容易讓人誤解。比如說有一個作文題是《窮人和富人》,你怎樣理解這個題目的意思呢?你一定會認為讓你寫兩個人,一個窮人,一個富人。你能不能稍微改動一下?”這樣的評價客觀、準確,既指出了學生思維方式的錯誤,又啟發學生繼續深入思考,真可謂一箭雙雕。
教師還應該善于捕捉課堂中學生獨特的發現、與眾不同的見解、富有創意的表達,進行及時的、富有個性的評價,使激情的火花能燃成熊熊的火焰,這樣的評價才會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不至于在一片贊揚聲中迷失自我。
2.2進行具體而有針對性的評價
很多教師的課堂評價顯得空洞無物,表現在對學生的回答不作具體分析評價,語言單調。“很好!”“不錯!”“你真了不起!”究竟好在哪里,教師往往不作進一步說明。一般來說,評價應針對具體的對象和行為,不能泛泛展開,不能任何學生都是同一個詞語、同一種語調。評價應具體,要言之有物,好在哪里,教師應進行歸納、提煉、升華,錯在何處,教師應針對性指出,并提出訂正建議,使學生獲得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正確導向。錢夢龍老師對學生的朗讀活動進行了這樣的評價:(針對一名學生的朗讀)“普通話標準,感情表達得也恰當。剛剛拿到課文就能讀得這樣有水平,真不容易,我就做不到。那么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學生指正后,再請另一位同學讀。師評:“讀得很有精神。這兩位同學的朗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僅聲音響亮,而且很有感情。”錢夢龍老師的評價針對了具體的對象——學生的朗讀活動,評價內容具體——從語音和情感兩個方面作了點評,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活動的特征進行了歸納。這樣的評價,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
2.3進行具有“語言美”的評價
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特別是語文教師的課堂用語要講究藝術性,不僅能在語言的學習上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還能在情感上感染、啟迪學生。因此,語文教師特別要注意對自己課堂用語的修煉。我認為語文課中教師的評價語言應該有這樣幾個特點:精準――只有精準才能實現正確的課堂導向,雅致――只有雅致才能進行語言藝術的熏陶,才能展現語文課堂的非凡魅力;生動――惟其生動才能使課堂生機勃勃、妙趣橫生;機智――機智則是應對課堂突發事件的必備品質。語文界中,幾乎所有的名師都是語言運用的大師。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更是提倡語文教師在課堂中要用詩化的語言進行教學,他的課堂評價精彩,而且充滿了藝術的美,使學生在充滿詩意的氛圍進行語言的學習,從而得到美的熏陶。如余老師在執教《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課中有這樣幾處評價語:
“是啊,真好!生活也像一條河流,它一定是彎曲的,但一定是向前奔流的。”
“也就是說,艱辛能夠讓你領略到更美的人生風光。”
“詩意地回憶過去,溫馨地展望未來。”
“是啊,挫折里面有經驗有教訓。那么,我們經歷了挫折,然后路才能更平坦一些。謝謝同學們。其實呢,我們還有很多很多感受,其實我覺得每一個的感受都應該是詩意的。痛苦的時候,要把我們的眼淚擦干,笑一笑,丟掉一切的煩惱。”
這一系列的詩化的評價語,實現了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精神的共鳴,培養了學生高尚的語言審美情趣。
此外,由于課堂中學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預測,使教師的評價語很大程度上是隨機生成的,怎樣在第一時間對學生的活動作出精準的評價,要求教師要有相當的知識厚度和機敏的臨場應變能力,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游刃有余,盡情揮灑。
參考文獻:
[1] 沈玲玲.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實施策略探析[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5).
[2] 李雙飛.初中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
【初中語文課堂評價失當解讀及對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