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康德哲學美學中的必然與自由論文
【摘 要】必然與自由,在康德的哲學美學中,不僅是其邏輯探析的內在動因,也是其體系建構的外在特征。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必然”體現為知性“為自然立法”,以先驗的形式范鑄現象界,從而形成知識。在《實踐理性批判》中,“自由”體現為實踐理性規約下,意志的“普遍必然性”。而在《判斷力批判》中,判斷力則作為知性與理性的“中間環節”,使“必然”向“自由”的過渡成為可能。
【關鍵詞】康德;必然;自由
康德在近代哲學領域掀起了“哥白尼式的革命”,“革命”的對象是當時哲學爭鋒中的不同觀點。在對唯理論與經驗論的批判性思辨中,康德建構起卓越的先驗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對這一哲學體系,我們可以從作為康德墓志銘上的鐫刻作為入鑰來把握:“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月異、有加無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1】對康德而言,“位我上者”的星空,就“如同早先被霍布斯和牛頓所刻畫的,是一個處于運動中的物體系統。”【2】——此系統昭示了浩瀚星空所代表的自然界,是按內在規律與既定法則而運行,在因果規律中成為一種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所有人都經驗著道德責任感,這暗示人類不同于自然的其他因素,它在其行動中擁有自由”!3】——在關涉道德與義務,行動與責任的思考中,康德圍繞自由意志展開探析。必然與自由,在康德的批判著作中,有著貫穿始終的特征:《純粹理性批判》對應知識論,體現為必然;《實踐理性批判》對應倫理學,體現為自由。而《判斷力批判》對應美學,體現為必然向自由的過渡。
一
在《純粹理性批判》,康德首先從對經驗論與唯理論的批判中,分析了必然性的、普遍性的知識如何可能。經驗主義的代表洛克認為:“它是從哪里得到理性和知識的全部材料呢?我用一句話來答復這個問題:是從經驗得來!薄4】康德認為,知識始自經驗,但經驗不等于知識。知識始自經驗,僅表明知識認知過程中的時間先后,而不能保證知識的普遍性與必然性。對無視認識對象經驗主義者所導致的“懷疑論”,康德堅決反對。同時,唯理論認為人的普遍的、必然性的知識來自天賦觀念,外界現象只起喚醒的作用。這樣雖然保證了知識的普遍性與必然性,但唯理論卻不能對“天賦觀念”的真實性給予合理地論證。因此,康德認為,唯理論是一團“獨斷論”的迷夢。
對康德先驗唯心主義的知識論,可理解內容與形式的問題!皬牧硪唤嵌葋砜,也可以說是知識構成的內容因素和知識構成的形式因素。感覺經驗是構成知識的內容,先驗的認識能力是構成知識的形式!薄5】從內容角度來看,雖然現象界的內容具有個別性與偶然性,但作為擁有先驗的范疇形式,它保證了知識的必然性與普遍性。這樣,在康德的知識論中,就把主體與客體,內容與形式,普遍性與個別性,必然性與偶然結合了起來。出自先天原則的.純粹理性(知性),它的范圍僅限于現象界。是故知性對超驗的物自體運用時,來推論出絕對統一的無限整體,是一種非法的“僭越”行為。因此,康德把知性的使用范圍僅限于現象界,而非物自體。在現象界,先驗范疇泛鑄現象界所形成的知識才可具有必然性。
二
《純粹理性批判》是理論哲學的著作,而《實踐理性批判》則是實踐哲學的著作。前者關涉現象界,關涉必然;后者則關涉物自體,關涉自由。在康德看來,什么是自由呢?自由就是道德規則規約下的意志?档抡f:“設定一個意志是自由的:試發現唯一適宜于必然地決定它的那個法則!薄6】意志之所以自由,是因為意志是在道德法則的規約下:“自由和無條件的實踐法則是互相呼應的”【7】當意志規約于道德規則時,意志就是自由的,反之則非自由。概言之,自由就是道德規則規約下的意志。
當意志對道德規則以絕對地服從來履行職責時,康德對這一職責所蘊含的自由價值大加贊嘆與褒揚:“職責呵!好一個崇高偉大的名稱。你絲毫不取悅于人,絲毫不奉承人,而要求人們服從,但也決不以任何令人自然生厭生畏的東西來行威脅,以促動人的意志,而只是樹立起一條法則,這條法則自動進入心靈,甚至還贏得不情愿的尊重(無論人們如何并不經常遵守它),在這條法則面前,一切稟好盡管暗事抵制,卻也無話可說!薄8】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通過自由與意志彼此的映照闡析,賦予了自由以新的涵義——自由就是道規則規約下的意志。雖然《實踐理性批判》通篇充滿了規則與義務的陳說,但不可否認,它的精深之處在于闡析了道德哲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議題——自由。
三
在《判斷力批判》的導言中,康德指出:“因此對于我們全部認識能力來說,有一個無限制的、但也是不可接近的領域,這就是超感官之物的領域,在那里我們不能為自己找到任何基地,因而在上面既不能為知性概念也不能為理性概念擁有一塊用于理論認識的領地;這個領域我們雖然必須為了理性的理論運用以及實踐運用而以理念去占領,但對這些理念我們在與出自自由概念的規律的關系中所能提供的無非是實踐的實在性,所以我們的理論知識絲毫也不能由此而擴展到超感官之物上去”【9】康德指出,不論運用知性概念還是理性概念,都無法得到對物自體(超感官之物)的理論認識。而物自體雖然是一切經驗對象可能性的基礎,但我們卻不能把理論認識擴展到這個超感覺界。因此,作為自然概念的領域(現象界)與作為自由概念的領域(物自體)之間,似乎存在著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康德引入了判斷力的概念。
康德指出,有兩種判斷力:一種是定性判斷力,為知性所使用,是用普遍的法則、原理、規律,把特殊歸納在它下面的判斷力。如上所述,定性判斷涉及了必然的問題,保證了知識的必然性。而在《判斷力批判》中的判斷力不是定性判斷,而是反思判斷。反思判斷,是一種不依賴法則、原理、規律,憑直觀對特殊事物做判斷的能力。因其不依賴法則、原理、規律而進行判斷而言,這種判斷是自由的。但作為一種判斷,須有判斷依據(可能這種判斷依據不甚明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又和必然相聯系。故此反思判斷力既關涉必然,又關涉自由——這是康德美學的基石。
反思判斷力作為一種情感判斷的能力,康德指出它存在一條合目的性的先天原則,而這條原則使得必然向自由的過渡成為可能!八灾辽傥覀儠簳r可以猜測,判斷力自身同樣包含有一個先天原則,并且由于和欲求能力必然相結合著的是愉快和不愉快(不論這愉快和不愉快是像在低級欲求能力那里一樣在這種能力的原則之前先行發生,還是像在高級欲求能力那里一樣只是從道德律對這能力的規定中產生出來),判斷力同樣也將造成一個從純粹認識能力即從自然概念的領地向自由概念的領地的過渡,正如它在邏輯的運用中使知性向理性的過渡成為可能一樣!薄10】作為人的情感,總與人的欲求能力相關,并帶有欲求的內涵。而按照康德理論,欲求分為低級欲求與高級欲求。前者是和自然概念相關,按照因果關系而使知性形成某種欲求(即形成知識);高級欲求則是道德規則的命令,是與利害所得無關的純粹精神的自由相關。因此,情感就成為人的理性與知性的中間環節,而判斷力也成為必然向自由的過渡。正是在這一前提下,康德才提出了美與崇高“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精辟觀點,并使其著作《判斷力批判》在美學史上流光溢彩。
【參考文獻】
[1]康德:《實踐理性批判》.韓水法譯.商務印書館1999版,第177頁.
[2][3]斯通普夫、非澤:《西方哲學史》.丁三冬等譯.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421頁.
[4]洛克:《人類理智論》第2卷第1章2.《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第366頁.
[5]馬新國:《康德美學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頁.
[6][7]康德:《實踐理性批判》.韓水法譯.商務印書館1999版,第29頁.
[8]康德:《實踐理性批判》.韓水法譯.商務印書館1999版,第94頁.
[9]康德:《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10頁.
[10]康德:《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頁.
【論康德哲學美學中的必然與自由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