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中國文化中的和合觀念
提要:文化中的"和合"觀念在具體語境中的呈現往往是與其他基本觀念糾結在一起的,本文由此角度切入,系統清理、了"和合"觀念與倫理道德層面上的愛有等差觀念、層面上的宗法等級觀念、民族國家層面上的夷夏之防觀念的互動關系,指出要重視考察"和合"觀念與其他基本觀念的相關性,才能早日迎來一個和合文化的新世紀。
關鍵詞:和合文化、愛有等差、宗法等級、夷夏之防
中國文化中普遍存在著"和合"觀念,近年來已成為學界共識。而作為一種觀念形態存在的"和合",又不可能孤立地、抽象地存在,必然與中國文化中的其他基本觀念縱橫交錯、參差互滲,體現在主流意識形態的具體歷史語境中。因此,考察"和合"觀念,一方面,不僅要從字源學角度厘清其本義、引申義,從古代中提取若干相對孤立的文本資料加以引證,更要重視此觀念與其他基本觀念糾結互動的聯系,理解其真實而非抽象的文本意義。另一方面,不僅要把握"和合"觀念在古代文獻中的表述,更要深入挖掘"和合"觀念是如何與其他基本觀念共同著政治活動、制度、日常生活以及規范著君臣、君民、華夷等一系列社會關系的。所以,"和合"觀念不是物上的理論空間,可以從摩擦力等因素中純粹抽象出來加以。"和合"是中國文化觀念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的任務就是在意義的密林里,尋找它的原生意義和具體語境。
人和觀念與愛有等差
倫理道德層面上的"和合"觀念主要表現為對社會成員保有普遍的尊重和敬愛,實現人際溫馨協調的倫理環境和道德氛圍。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為貴"等。但"和合"觀念所凸顯的道德普遍性同時也伴隨著道德的不平等性。這種不平等性不僅體現為程度的差別,而且體現為等級的劃分(第二節將詳論宗法等級,本節僅涉及前者)。
孔子對"仁"的規定繼承了《國語·晉語》中"愛親之謂仁"的思想,視血緣親情為"仁"的根本,指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論語·學而》)。孝是對父母的敬愛,悌是對兄長的敬愛。孝悌是建基于血親之愛的最根本、也最為重要的道德規范。推己及人,孔子又將"仁"規定為"愛人",由愛親為對社會成員普遍的敬愛,這恰恰反映了由近而遠、由親而疏的變化。這種變化說明"愛親"與"愛人"并不屬于同一倫理層次,所以在處理同一時,對象是家庭成員("親")或社會成員("人")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如有人偷羊,應當舉報("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而若是父親偷羊,情況就不同了?鬃诱f:"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論語·子路》)父子之間相互隱瞞,顯示了以血親之愛為基礎的"親親"之德重于"親人"之社會公德。
孟子同樣在這一道德立場上論述"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其間寡助-親戚為一端,多助-天下為一端,由寡到多反映的不僅是數量的變化,更體現了道德上的親疏關系。從此"親疏有分,則施行而不悖"(《荀子·君子》)?磥砣寮业牡赖绿炱綇囊婚_始就是失衡的。無怪乎墨子要以"兼愛"來對抗儒家的"親親有術"(《墨子·非儒上》),愛有等差。
和而不同與宗法等級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顯然,這里是就君子與小人區別的角度而言的。君子的基本特征是"和",小人的基本特征是"同"。君子善于搞好人際關系,求得和人際的和諧。那么,君子能否和小人達成這樣的協調呢?應該可能。但孔子在另一處卻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論語·陽貨》)一團和氣的君子為什么與小人難以相處呢?看來并不是如想象的那么簡單。
此處,應當明了君子與小人的區分和道德無涉,僅有位格的差別。而正是位格的差別鮮明體現了宗法制度的森嚴秩序和等級觀念。"和合"觀念與等級觀念絲縷相牽,難以割斷,因此,對"和而不同"的理解必然牽涉到對宗法等級制度的考察。
與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狀況相適應,出一整套的貴賤有別、尊卑有序的宗法等級制度。這套制度轉化為具體的規范儀軌就成為"禮"和"法"。孔子期待著光復周禮,使之成為人人必須遵循的社會標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因為"禮"是宗法等級制的具體體現,維護"禮",就是維護宗法等級制,穩定統治秩序?鬃铀岢"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的精神實質即在于此。"法"是"禮"的輔助,"隆禮"和"重法"是儒家治國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有其適用的階層、領域,"由士以上則必以禮樂節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制之"。(《荀子·富國》)
禮法不僅保障著君子和小人這樣一般的社會關系,而且保證著最重要的社會關系--君臣關系的神圣性和合法性。春秋時期有過兩次與此相關的著名討論,一次是晏嬰和齊景公的談話,另一次是史伯與鄭桓公的對答。
晏嬰的觀點是:"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左傳·昭公二十年》)
史伯的看法是:"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國語·鄭語》)
誠然,這里反映了"諸方面、諸要素的協調配合,相輔相成","事物內部諸要素的`對立統一推動著事物的發展"的辨證法則,(5)也具有"鼓勵從各個不同角度、側面提出各種不同、沖突意見,而后加以融合"的社會意義,(6)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談及社會層面上的"和合"觀念時,都存在著一個價值公設,即君主臣輔、君貴臣賤、君尊臣卑的宗法等級秩序。一方面,臣子的職責是輔佐君主,提出建議,采納與否在君主,臣子無決定權;另一方面,臣子的目的是更好地維護這個等級制度而不會損害它,消滅它。因此只有將"和合"觀念放置于這個價值公設的背景下,才會準確地理解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真實內涵:"和"是一種統治策略,使君臣智慧和經驗相濟相成,目的是"生物"、"政平"、"民無爭心",增強統治集團的執政能力和延續能力。
董仲舒一方面認為"物莫無合,而合各有陰陽。陽兼于陰,陰兼于陽;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7)另一方面,又強調陽貴陰賤、陽前陰后、陽親陰疏,構成秩序井然、等級分明的社會圖景。(8)
即便如抨擊君主專制制度最力的黃宗羲,雖聲言"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仇,名之為獨夫"。(9)而其《明夷待訪錄》的書名卻暴露了黃氏期待明君訪求的下意識沖動。(10)這里呈現的依然是君主臣輔、相濟相成的基本觀念。明朝的君主終究沒有等來,而清朝君主的寵惠又不能接受,這就牽涉到中國文化中的另一個基本觀念--夷夏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