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政治教學的體驗性學習探討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相關句子,希望大家會喜歡!
摘要:現代的學習方式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體驗性。將體驗性學習貫穿于學生初中政治的整個教學之中,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體驗性學習是一種效率非常高的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者親自參與到知識整理、構建以及生成的過程。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性學習,首先教師需要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本文主要對體驗性學習這一學習方式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體驗性學習;初中政治;課堂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之中,教師使用“填鴨式”的這樣陳舊單一的教學方式,教師變成課堂上的主體,讓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這些知識并不能夠非常好的理解,他沒有直接或間接體驗過,他就無法理解教師講授的最精要的東西,這就好像截斷了他拓展精神生活需要注入的“源頭活水”。這樣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這些知識也是學生們死記硬背的,學生也不能夠真正的理解。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保證學生能夠真正的了解到鮮活的永不枯竭的知識呢?
二、問題的探究
2.1新課程強調體驗性學習,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手、腦、口去親身的感受,通過引導學生來經過親身的經歷或者是實踐活動來感受,這樣學生或者經歷或者是時間活動的過程之中形成豐富的情感和內心的體驗。所以,政治教學必須走進學生生活,使其親身體驗,用心去感悟和理解。
1、課堂游戲,扮演角色,內化認識表演角色。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使用一些與生活的關聯比較密切的情境和游戲,這樣能給以學生政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感覺,同時激發學生興趣,加強對知識認識的深入。如《情緒需要調節》這一課,我讓同學表演自編自演自演的小品《考試之后》。小品的主要情節是,一個學生由于考試不理想,老師批評、家長指責,自己自卑、沮喪,以致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由于小品源于學生生活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因此同學們在小品創設的情境中產生了認同感,懂得了情緒四種基本表現,更重要的是深切體會到情緒是需要調節的。模擬活動。政治教學,須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增強他們的知識能力。例如,在教學《珍愛生命,保護自己》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演示汶川大地震時許多誕生在廢墟里的生命奇跡,比如:地震后母親用身體護住嬰兒,嬰兒被救出時仍熟睡;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用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之上,用生命死死地守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可樂男孩”—綿竹市漢旺鎮東汽中學高二6班的薛梟;甚至還有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的“豬堅強”。引導學生懂得珍愛生命就要永不放棄生的希望,敢于挑戰生命極限。然后模擬四個場景即:地震、火災、溺水、遇見壞人,請學生表演自救方法。采用角色體驗使學生理解感悟的智慧得到交流,使知識得到內化。
2、家庭活動,體驗角色,升華情感家庭是父母和孩子進行親密接觸的場所,也是孩子最為自由的地方,對于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的巨大。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之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家庭生活的情境來讓學生體驗家庭之中的某一個角色,讓學生在體驗之重,能夠了解到家長的辛苦,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的規范自身的行為,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以《學會自立》這一課為例,在教學之中主要針對于現如今獨生子女多,家長較為溺愛的現象,當然這也是導致學生們存在嚴重的依賴性,不能自立的現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周六日的時間開展我是小當家的活動,早中晚飯、收拾衛生、用品采購等都需要學生親自來做,并且不能超支。體驗完畢后,在課堂上簡述當家過程及支出情況,談體驗。學生們感觸頗深,發言熱烈,通過親身體驗體會到自身的自立能力情況,樹立增強自立的決心,教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總結增強自立的方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突出政治課的實效性。
3、社會活動,正視角色,建構標準青少年認識與行為實踐產生沖突的根本原因就是學生心中的認識以及觀念是否能夠在社會生活之中得到大家非常廣泛的認可。學生存在著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但是這些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受到一些人的影響之后可能會讓學生對于政治教學產生一些困惑,所以在我們實際的政治教學之中,不應該只是簡簡單單的告訴學生當我們遇到怎樣的事情之后應該怎么辦,而是應該讓學生們深入到社會之中自己來進行體驗,通過親身體驗,來對事情進行相對正確的判斷,從而在這個過程之中樹立起爭取的是非觀、善惡觀,讓學生能夠自覺的遵守在社會生活之中的各種規則和制度。例如說,當我們在政治課課堂之中學習完“遵守社會公德,做守法公民”之后,讓學生們認識道在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先下后上不擁擠,同時還要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公共場所要維護一定秩序;愛護公用設施等等,可在現實社會中常常會遇到相反的實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校教育,于是我給學生留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利用周日走出家門去附近的公共場所,你見到了哪些不和諧因素?你怎樣做了?通過這樣的觀察和實踐,來逐漸的形成爭取的人生觀價值觀。
4、社會實踐,遷移角色,知行統一學校的教學就是將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通過課堂的教學,讓學生們能夠將認知和行為做到統一。社會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到具體豐富的世界,進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的鍛煉學生發現問、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的能夠達到教學的目的。如學習了“可持續發展”這一知識后,我要求學生不僅在家要注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而且還要關注社會,增強環保意識。
三、結束語
“體驗性學習”的學習方式是一個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學習的背景生活化了“體驗性學習”能夠使學生走向生活,更好的為社會生活服務,為實現政治課課堂教學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提出了一種思路。
參考文獻:
[1]陳芯.體驗性學習初探[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李玉潔.淺論體驗性學習的必要性[J].考試周刊,2011年44期
[3]徐忠會.優化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N].黔西南日報,
【初中政治教學的體驗性學習探討】相關文章: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11-15
探討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性教學03-18
簡析體驗性學習與大學生思維的發展03-20
初中數學實驗課教學探討11-22
探討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03-18
對初中音標教學的幾點探討12-05
淺談小組合作性學習體育教育探討論文11-30
探討英語學習03-01
關于初中音標教學的幾點探討03-21
關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實效的探討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