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雷克斯羅斯的英譯漢詩在西方的傳播與接受
摘要:文章以傳播學理論為基礎, 具體分析影響文學傳播,尤其是詩歌傳播諸因素,以傳播效果為重點, 探討雷克斯羅斯的英譯漢詩在題材選擇和表現形式方面的特點, 突出傳播者(即譯者本人) 的作用和傳播環境的影響,由此導出他的譯詩在國外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對國內古典詩歌翻譯提出建議。
關鍵詞:古典詩歌翻譯;傳播效果;受眾
Wingdings^B@ 雷克斯羅斯英譯杜詩文本價值觀”(《當代外語研究》2010,11);王瀟瀟“癡迷于杜甫的美國現代詩人”(《青年文學家》2009, 2)等等,但從讀者接受的角度即譯詩的傳播效果角度研究較少。而讀者接受是文學翻譯的目的與意義所在。如謝天振(127)所言,只有在讀者的接受中文學翻譯才能實現其文學交流的目的,并產生它的影響和作用。因此研究雷克斯羅斯詩歌翻譯在美國的傳播與接受有重要意義。 本文將從傳播學①的角度出發,在探討雷克斯羅斯譯詩特點的基礎上,探討他的譯詩在國外成功的原因,為國內的古典詩歌翻譯帶來某種啟發。
一、 雷克斯羅斯的詩歌譯本在西方的傳播
雷克斯羅斯以詩人知名,但他翻譯的中國古典詩歌在美國一樣受到讀者歡迎,無論是學者還是普通讀者。美國著名詩人威廉斯稱贊其詩作說:“王紅公翻譯的杜甫詩,感觸之細微,無人能及。”(轉引朱徽(134 ) )上世紀60年代末,在美國出版的當代詩歌選集Naked Poetry: Recent American Poetry in Open Forms, 1969 (《赤裸之詩:近年來美國開放題材詩歌》)中,在雷氏入選的16首詩中就有14首是他翻譯的中國詩, 此舉說明他的譯詩已經被認為是美國文學的一部分了。 《漢詩一百首》甫一出版就引起轟動,極受當時年輕一代的歡迎,甚至被當作情人節互相贈送的經典禮物之一(江嵐(269)),其影響力可見一斑。亞馬遜網讀者評論他的譯作:”His translations are delicate and beautiful poems in and of themselves.””It remains one of my all-time poetry favorites, both for its depth of feeling and for its selection.” 研究他的譯作對我們的對外文化傳播與交流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將圍繞詩歌譯本傳播中的傳播者(譯者)、傳播內容(所選詩歌)及所采取的形式、受眾(讀者)這幾方面的因素對雷氏詩歌譯本傳播效果進行分析。
(一) 雷克斯羅斯譯詩在西方的題材接受
1、同情觀和詩歌題材的選擇
譯什么是翻譯活動的起點。翻譯作為一種傳播行為,傳播誰的作品和什么樣的作品將最終關系到受眾(讀者)的接受。雷克斯羅斯的選擇是譯那些容易引起讀者情感共鳴的作品,這源于他的同情觀。在雷克斯羅斯看來,翻譯是一種同情行為,即翻譯是一種傳遞情感的行為(鄭燕虹(137-142))。譯作是否成功,原作者的情感是否傳達給讀者并引起共鳴是讀者認同并接受的關鍵;谶@樣的觀點,他在選擇詩歌題材時,首先選擇具有人類共同情感的題材,比如自然、人生等等,這樣的題材容易引起讀者情感共鳴。在譯杜甫的作品時,與國內諸多選本不同的是,他沒有選擇我們認為重要的作品,比如“三吏”、“三別”這樣的重大現實題材作品,而是選擇了吟詠自然及人生的作品;李商隱詩沒有選意象復雜、表現主題不定的無題詩,而是選了愛情、人生這樣主題的詩作,選擇了意象鮮明但文化內涵較少的作品。這些作品及其主題的共同點在于容易引起廣泛共鳴,容易引起“共情”,F實題材比較不容易引起共情,因為它需要很多的文化背景知識。目的語讀者在理解上會有困難。另外,價值觀念的不同也可能引出完全不同于原作題旨的解讀或情緒。關于這一點,我們從國內學者所寫的關于中西詩歌比較的專著中的主題中或許可以感受到我們在跨文化傳播和交流中對于作品主題的一些共同選擇。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學者們的一廂情愿,而是經過了實踐的檢驗,豐華瞻的《中西詩歌比較》以及飛白的《詩海游蹤》是他們在國外講學的講稿,之后譯成漢語在國內出版。茅于美也是學貫中西的大家。請看他們書中的主題:
飛白的主題(錄自此書的目錄):比月亮;花之語;詩人何以孤獨;漁夫和魚的故事;山與海的對話;存在的苦難與存在中的愛;迷狂與禪境。
豐華瞻的主題:愛情;別離與思鄉;隱居;生與死;感傷主義;勞動人民;戰爭。
茅于美的主題: 田園牧歌;游歷;傷逝悼亡;童心;晚景;戰爭;婚戀;憂患意識。
他們所選擇的主題的共同點正是人類共有的情感。這是跨文化傳播和交流的基礎。詩歌,尤其是抒情詩,最為關注的是生活經驗的傳遞與人生情感的激發,目的是讓讀者在經驗的感知與分享中情感得以激發,在情感的激發與體味中經驗得到進一步擴展、深化以致升華。(張保紅(4) )如果說,詩歌的本質特征在于抒情的話,那么詩歌傳播的本質特征則在于情感的傳遞和交流(楊志學(23))。雷克斯羅斯譯詩的成功正在于此。作為作者和讀者的情感紐帶,他選擇了恰當的題材,將原作的情感和精神成功地移植到了譯作中并為譯文讀者廣泛接受。而受眾的接受是作品實現其價值的關鍵因素。但根據傳播學的觀點,受眾并非被動接受傳播者所傳播的內容,而是傳播過程的參與者。他們的閱讀興趣、目的、教育文化背景、審美趣味等等都和傳播效果有關(王鵬亮(1-11))。其次受眾所處傳播環境也即文化環境的不同,比如宏觀方面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以及微觀方面一個時期的社會的文學潮流、審美風尚等等也會影響他們對文本的解讀,他們的解讀注定和源語環境中的讀者有較大差異。選擇容易引起“共情”的主題將有助于減少這方面的影響。題材選擇之外,雷克斯羅斯對作品的編排也獨具一格。例如在譯李清照的詩時,他沒有按照通行的做法以創作年代去編排,而是參照詞作的內容以“青春”“寂”“流離”“悼”“諷”“玄”“暮年”為主題進行概括。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讀者選擇他們最喜歡的類型開始閱讀,然后再及它。從一開始就為讀者考慮,引導讀者慢慢進入其中。受眾作為傳播對象始終是他在選擇作品題材和內容編排時的重要考慮。
2、淡化文化因素,突出情感――雷克斯羅斯的翻譯實踐
雷氏(20)在他的《愛與流年:一百首中國詩》的前言中曾這樣說到:“I have avoided poems with references to Chinese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figures or to Chinese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figures or to Chinese customs and beliefs unknown in the west. ”
這段話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理解他對于作品題材的選擇。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他有意淡化了作品中的文化因素,以突出那些人類共同的情感,比如孤獨。試以《對雪》為例:
對雪
戰哭多新鬼 愁吟獨老翁
亂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風
瓢棄樽無綠 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 愁坐正書空
Snow Storm
Tumult, weeping, many new ghosts.
Heartbroken, aging, alone, I sing
To myself. Ragged mist settles
In the spreading dusk. Snow scurries
In the coiling wind. The wineglass
Is spilled. The bottle is empty.
The fire has gone out in the stove.
Everywhere men speak in whispers.
I brood on the uselessness of letters.(6)
這首詩寫于“安史之亂”長安失陷時,其時詩人被困京城,成了“亡國臣虜”,因官職卑微未被太過重視,還可以愁坐書房對雪。而唐軍在宰相房玄齡的失敗指揮下再次敗給叛軍。全篇的基調是感傷的,甚至是沉痛的,充滿對時局的憂慮和親人的擔心。“戰哭多新鬼”描述的就是這一事實。亂云薄暮、積雪回風既是寫景,也是時局的隱喻。瓢、樽指酒器,綠是酒的代名詞。詩人無酒可喝,只能在殘存的爐火旁取暖,襯托出一片寒冷孤獨之境。“書空”是晉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著字。譯文第一行幾個詞并列,沒有連接成分,保持了原文語意的開放性。誰在哭?哭這場戰爭的失敗還是安史之亂以來的失敗?第二行連用幾個形容詞heartbroken, aging, alone 鋪陳,描述詩人的心情,詞序非常靈活。原文中漢語特有的“瓢”、“樽”用英語文化中的酒杯、酒瓶替代。原文“火似紅”是作者想象,雷氏譯成了實景“火滅了”,寒意陡生,語意上和原文似有出入,但卻符合詩歌整體意境。最后一行與原文出入較大,另有原因。如果說《對雪》一詩最后一行的典故譯者可能不知道的話,那么“數州消息斷”明白如話,為什么不譯呢?顯然譯者另有考慮――他在有意淡化當時的時代背景。這一點我們從《春宿左省》這首詩中幾個文化意象的處理上可以得到佐證。詩中使用了多個帶有隱喻的意象: 九霄、金鑰、玉珂、封事。雷氏只是簡單地將這幾個詞的字面意思譯出:Ninth Constellation, gold keys, jade, 未作任何解釋,將深藏其中的含義舍棄了。葛中俊,唐佳萍(47-52)認為,與原詩相比,雷氏的譯作沒有局限于中國唐代軍事政治, 而是將杜詩的意境擴大到孤獨這一人類共通的主題上, 使得西方讀者也能夠感同身受;乜础秾ρ啡孔g文,我們不難發現,這首譯詩同樣在突出孤獨這樣一種情愫。相對于其他譯者,他更重視整體情感的表達和傳遞,為此他淡化了其中的文化要素或是改變了其中的文化要素(比如上面那些具有濃厚中國文化特征的專有名詞),雖然此舉遭到一些人的批評,但事實證明他這樣的方式是有效的。
有學者認為在詩歌翻譯題材的選擇上,我們應該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穆詩雄(318))。這個想法對于漢語選集或許是對的,但是如果要譯成英語進行對外傳播,我們必須考慮受眾的文化背景和興趣,而不是一廂情愿。雷克斯羅斯選擇的杜甫詩和另一位美國著名詩人斯奈德選擇的寒山詩作在美國的成功給我們很多啟發。那就是:在傳播內容即翻譯題材的選擇上,為了達到較好的傳播效果,譯者應該考慮目標讀者所處的文化環境,盡力消弭文化差異可能帶來的排斥感,選擇最有可能引發情感共鳴以及共同價值觀念的題材,以便順利導入譯入語文化,更好地為目標讀者所接受。
(二) 雷克斯羅斯譯詩在西方的形式接受
詩歌的形式是它區別于其它文學體裁的重要特征。沒有形式,就沒有詩歌。形式本身沒有意義,但它服務于意義。它常常連帶某種特別的詞與某種特殊意義。(宇文所安(64))傳統的從文本出發的翻譯標準多關注原語的形式是否可以或者怎樣移植到譯入語中,但少關注植入后的效果。而在有關討論中學西傳的文章里,關注最多的是譯什么,而對于怎么譯,以怎樣的形式譯更容易接受討論的少一些。其實,詩歌受眾能否接受某一作品,除了主題這個重要的因素外,詩歌的形式同樣重要。
1、傳統的形式選擇――保留漢語原詩形式
圖瑞認為,譯者在翻譯時總處于兩端,一端是充分表現原文,一端是完全被譯語文化接受。(苗菊 [15](29-32))。在英譯中國古典詩歌時,多數譯者選擇了保留漢語原詩的形式,即原來的四句行和押韻。例如在”19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Eliot Weinberger & Octavio Paz合著)一書中輯錄的王維的《鹿柴》19種譯文中,去掉拼音和字對字直譯的兩種,在余下的17種譯文中,13種譯文保留了原詩的形式,四種選擇了英詩的形式。在這四種之中其中就有雷克斯羅斯的譯作。傳統的翻譯標準是以原文為依據,強調忠實于原文的內容和形式,如Fletcher, Watson, Wai-lim Yip等人的《鹿柴》譯文。“如果譯文表現的是原文的準則而成為充分的翻譯,這樣的翻譯不能與譯語合為一體。它表現的是一種不自然的語言,最好的不過是與原文部分一致,最差的則是一種生硬牽強的、實際并不存在的語言變體。這樣的翻譯并沒有通過譯介進入譯語文化,而是強加于譯語文化,很難在譯語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苗菊(29-32)) 雷克斯羅斯的譯詩在西方的接受度之所以很高,是他選擇了傾向譯語文化的表現形式。
2、雷克斯羅斯的形式選擇――接近受眾
英語和漢語詩歌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除了句式,還有情感表達方式的不同。在句式方面,漢語詩歌的對仗不完全為了體現詩美,更主要的是連接意義。而英詩中跨行非常普遍。英詩跨行最早出現是為了斷行,或使詩行音步一致、尾韻齊整,現在成為現代詩人在詩歌創作中用來表現音韻、加強節奏、突出意象和詩情的有利工具。雷克斯羅斯放棄原文對仗的形式,而選擇跨行連續的原因一方面是容易被西方讀者接受,另一方面跨行連續帶來的形式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詩歌的音樂美。漢語詩歌的音樂美的一方面是用韻,但韻并不總是能亦步亦趨地移植到譯詩中。周煦良先生曾就譯詩的格律問題發表過如下看法:
譯詩者所關心的并不是表現原詩的格律, 而是把原詩納入本國人民熟悉的格律。在押韻方面,譯詩韻是要有的, 但不必和原詩亦步亦趨, 尤其不要為了韻把原詩譯得毫無生氣, 與其在押韻上花太多功夫,不如多注意詩歌音樂性的其他方面。(榮立宇(]103-107))
雷克斯羅斯正是用另外一種形式體現了原作的音樂美。除音樂美的不同表現外,中西詩歌在情感表達方式上的不同也是譯詩形式選擇的因素之一。中詩含蓄,西詩直白;中詩簡約,西詩鋪陳。比如,雷克斯羅斯譯《元夕》中的一段: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Last year at the Feast of lanterns,
The flower stalls were bright as day.
When the moon rose over the willows,
I walked in the moonlight with my loved.(108)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雷克斯羅斯的表達方式非常西化:直截了當。第二句在原文中塑造的詩境是模糊的、朦朧的,而譯者按照西方人固有的審美習慣和生活經驗將其表述為“和我的愛人在月光下漫步”,浪漫、明晰而具體,充分體現出中西方詩歌在表達感情方面的巨大差異。他譯的王維詩《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也體現出這種直接的風格。
寒山轉蒼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 臨風聽暮蟬
It has turned cold.
The mountains grow more vast and more blue.
The Autumn waterfalls are louder.
I take my cane and go out the gate for a walk.
I can hear the last crickets
Singing in the chilly evening.
I am happy. [19](56)
原文書寫自己的閑居之樂:自在、灑脫――眼望秋色、倚仗柴門、臨風聽蟬。但這種閑情是暗示給讀者的,雷氏直接點明了――I am happy(非常愉快), 正是西詩的直白表露。這種簡單、直接的方式也是英語讀者所欣賞的。若以傳統翻譯觀念論,如此翻譯也許不可接受,但以傳播學觀點論,卻是恰當的,因為它容易被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讀者所接受。“當傳播實現其目標時,傳播就是有效的;當傳播符合某個情境所希望的那樣時,傳播就是適當的”。(魯道夫
班的唐詩英譯研究表明“西化的唐詩” 比“直譯的唐詩”更易于被普通的民眾所理解,所認同。(江嵐(94)) 美國比較文學家韋斯坦因(36)也認為,把一首詩從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只有當它能投合新的受眾(讀者)的趣味時才能站得住腳。西方文化語境下,漢語譯詩的傳播效果不僅和譯者的詩學觀念有關,也和受眾的經驗,知識水平和審美趣味有關。雷克斯羅斯的譯作之所以容易被接受,就在于他選擇了符合西方受眾文學閱讀習慣和審美趣味的表現方式(當然這不是唯一的方式)。
(三) 羅克斯羅斯詩人――譯者雙重身份對于傳播的影響
傳播者是信息的發出者,他的身份和影響力對于傳播效果影響巨大。在翻譯漢詩的西方譯者中,與學者們相比,詩人比學者擁有更廣泛的受眾。雷氏總共出版過20多本詩集,譯詩13本。與中國譯者相比,西方的譯者尤其是詩人譯者更獲得了先天的優勢,其聞名程度顯然非國內譯者可以比擬。楊憲益和霍克斯譯的《紅樓夢》在西方的接受度存在的顯著差異并不完全在于文本本身的因素。另外其個性化的追求也更合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念,因此更容易為西方讀者接受。雷氏認為, “所有偉大的譯作之所以留存至今,是因為它們完全屬于當時那個時代。因此當代譯者應進行創造性翻譯,以體現20世紀翻譯所能表達的內容。(酈青(83)),他的創造性體現了他的個性及他的文學觀念。
其次,譯者作為傳播者,其傳播動機也對傳播效果有著顯著影響。如前面所引雷氏在譯本前言中寫道的,他翻譯的是他個人喜歡的,也希望讀者可以喜歡。事實上,他做到了。”Their brevity, sincerity, and wisdom make for a delightful read. ”(亞馬遜讀者留言) 從中可以看出文本選擇中的個人情感因素。但是國內的譯者顯然不同。以《詩經》為例,根據李玉良(376)的研究,國內譯者以對外傳播民族文化為目的,傾向于在譯本中保留所有原文化特色。因此常常以忠實的翻譯方法為主,力求全面而準確。但這種翻譯的效果有時會適得其反。原因是我們對目的語讀者的跨文化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考慮不足。也就是說我們對傳播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受眾(即讀者)考慮不夠。
再次,譯者對原作者的身份認同感或同情感很重要。雷氏提出譯詩的‘共情’主張,前提是譯者和詩人找到某些容易引發共情的共同點。例如在翻譯陶潛的大家中,美國的海陶瑋,中國的汪榕培都十分贊同陶潛的人生觀和思想感情,這樣他們在翻譯時就能實現自己和原作者情感和精神的同一,譯出優秀的作品。汪榕培(2000)在《陶淵明詩歌英譯對比研究》一書的前言中就提到自己樂陶讀陶譯陶的經歷。這幾方面相輔相成,終于成就國內譯陶大家。
綜上所述,傳播者是翻譯活動的發起者和譯介的主體,他在翻譯傳播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相比于漢詩譯介的另一支主力――漢學家們,詩人兼翻譯家的雷克斯羅斯享有更廣泛的知名度,更容易贏得讀者。與中國本土的譯者相比,他所具有的文化優勢使他容易被本族語讀者認同,因為所有的外來文化都是它者,讀者從心理上會本能地排斥。這些因素使他獲得了其他傳播者沒有的比較優勢。同時他對于受眾(讀者)的了解也使他能夠避開那些對于西方讀者不熟悉的歷史文化內容,從而使他的選擇更容易被受眾所接受。
二、 雷克斯羅斯譯詩在西方成功接受給翻譯帶來的啟示
基于上文對英漢詩歌不同特點和雷克斯羅斯譯作特點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譯作的成功既取決于譯者本人,也取決于受眾,受眾并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在傳播過程中對信息進行解讀的人,也就是說,他們參與傳播過程。傳播者和受眾彼此相互影響。德國著名翻譯理論家Christiane Nord就說:“...Their social relationship towards the sender will have changed as well as their level of knowledge or their emotional state, and even their future actions may be influenced by their reception of the texts. (Nord(143))”。因此,詩歌翻譯的成功接受要考慮以下因素:
(一) 受眾
應充分考慮他們的文化背景和閱讀動機、興趣。他們對于媒介內容的期望是以既往的相關經驗為基礎的。他們選擇媒介內容的動機、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對內容的評價方式是相對穩定的。因此,詩歌翻譯在題材的選擇上,具有人類共同情感的題材,如自然,愛情,人生,更容易被不同文化的人所接受;減少文化的陌生感將有助于傳播接受。在詩歌形式的選擇上,英譯漢詩可以借助英詩的表現方法,如跨行的句式和直白的表達方式。李雪濤(52-60)在和德國著名漢學家顧彬教授的一次對談中提到鳩摩羅什翻譯的佛經時說,羅什或他的助手們確實用了一些跟傳統的中國表達方式不一樣的東西,這個陌生化并不是整體陌生化,而是部分的。這段歷史對于我們今天的文化傳播仍然有價值。
(二) 承載傳播信息的媒介――譯本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譯本是承載傳播信息的媒介,對它的評價我們應該脫離“忠實”的窠臼,客觀地看待各種“變異”的譯本,從學理上解讀其中的文化誤讀和轉譯,多角度研究它們的合理性,比如從傳播效果去研究譯本和譯者。“文學傳播是整個文學運作過程中的一環,夸大它的作用是不合適的;但如果完全忽視這一環節則也是偏狹的。對我們今天的情形來說,后一狀況是主要的危險。”(張榮翼(37))擴大翻譯研究的范圍,擺脫文本為中心的研究模式,將有利于翻譯學科和對外文化傳播交流的發展。但同時也要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文本中心論到去文本化,只考慮讀者而背離原文太遠,這和我們實現跨文化交流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如何能夠既適應西方讀者的接受習慣同時又滲透文本中的文化信息,保持一種均衡,將是我們長期需要研究的課題。
(三) 作為傳播者的譯者
對于國外的譯者,我們應該研究他們的傳播動機、目的、審美觀念、身份等等對于傳播的影響,尤其是像龐德、雷克斯羅斯,斯奈德等兼有詩人和譯者身份的特殊傳播者。作為受眾,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閱讀和欣賞,更要從中借鑒異質文化因子促進自己的創作,無形之中擴大了原作品乃至于源語文化的影響力,這一點是學者譯者們所不及的,美國意象派詩歌的興起就是最好的佐證。是他們推動了英譯唐詩走出學術精英圈,為更廣大的英語世界范圍的讀者所喜愛和接受。他們的身份、他們受中國風影響所創作的詩歌產生的影響力不可小覷。美國當代詩人勃萊寫過一首《菊-----為愛菊的陶淵明而種》,表達自己對陶淵明由衷的喜愛。英加爾斯的許多詩也以中國為題材,如《致杜甫的一封信》,以屈原生平為題材的《公元200年,公元2000年等等》。這些詩作于無形之中擴大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對于國內的譯者,我們應該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通過國際合作與交流,通過不同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技術,推廣他們的譯作,不讓他們的嘔心瀝血之作只在墻內開花。只有這樣,翻譯事業才能繁榮發展,翻譯才能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溝通的有效手段。
結語
以上我們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了雷克斯羅斯譯作成功的原因,探討了他在譯詩時在內容選擇和形式表達方面的獨特追求以及他本人作為詩人譯者所產生的重要作用,也就是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技巧和效果幾個方面的特點,希望為古典詩歌翻譯及研究帶來啟發。
參考文獻:
[1]謝天振.譯介學[M]. 譯林出版社,2013
[2]朱徽. 中國詩歌在英語世界――英美譯家漢詩翻譯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3][21]江嵐.唐詩西傳史論[M]. 學苑出版社,2013
[4]鄭燕虹. 肯尼斯雷克斯羅斯的同情詩歌翻譯觀. 外語教學與研究[J],2009:137-141
[5]豐華瞻. 中西詩歌比較[M]. 三聯書店. 1987
[6]飛白. 詩海游蹤:中西詩比較講稿[M].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1
[7]茅于美. 中西詩歌比較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8]張保紅. 中外詩人共靈犀:英漢詩歌比讀與翻譯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9]楊志學. 詩歌傳播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
[10]王鵬亮. 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的六個層面[A].載王鵬亮,尚永亮主編《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C].中華書局,2006
[11][12]Rexroth, K. Love and the Turning Year: One Hundred More Poems from the Chinese[M]. New Direction Books, 1970.
[13]葛中俊,唐佳萍. “隱士杜甫――肯尼斯·雷克斯羅斯英譯杜詩文本價值觀”.《當代外語研究》[J],2010,11:47-52
[14]穆詩雄. 跨文化傳播――中國古典詩歌英譯論[M].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4
[15]宇文所安.中國傳統詩歌與詩學[M].陳小亮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6]苗菊. 翻譯準則――圖瑞翻譯理論的核心[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3:29-32.
[17]榮立宇. 詩人譯詩,譯詩為詩――周煦良詩歌翻譯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11,4:103-107
[18][19]Rexroth, K. One Hundred More Poems from the Chinese[M].New Direction Books,1956.
[20]魯道夫
[22]韋斯坦因. 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M]. 劉象愚譯.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23]酈青. 李清照詞英譯對比研究[M].三聯書店,2009
[24]李玉良. 《詩經》英譯研究[M].齊魯書社,2007
[25]汪榕培. 陶淵明詩歌英譯對比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6]Nord, C.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27]李雪濤. 與顧彬對談翻譯與漢學研究[J].《中國翻譯》,2014,2
[28]張榮翼. 文學傳播中的當代問題[A], 王鵬亮,尚永亮主編《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C].中華書局,2006
【雷克斯羅斯的英譯漢詩在西方的傳播與接受】相關文章:
從交易費用解析翻譯的信息傳播與讀者接受03-23
試析言語行為理論在漢詩英譯中的運用-從《無題》的兩段譯文談03-01
王國維朱光潛接受西方美學方式比較研究03-18
淺談中醫英譯03-18
人口與西方03-21
探析中式菜譜名稱的英譯03-20
中餐菜單的英譯翻譯策略03-01
在愛立信接受培訓12-09
談英漢詩歌翻譯中文化意境的傳達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