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健康管理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目的: 探討通過以系統健康管理模式為指導,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生活干預,了解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等代謝指標。方法: 建立健康管理團隊,制定個體化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檔案,實施干預措施,設定行為改變目標及追蹤評價實施效果,半年后比較各項代謝指標的變化,1年后評價患者的行為改變情況并比較代謝指標的變化。結果: 實施行為改變措施后12個月本組患者行為目標改變率為97﹪,患者的體重指數(BMI)、空腹(FPG)及餐后2小時血糖(P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各項指標較干預前顯著下降。結論: 通過健康管理模式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生活干預使其行為改變對代謝指標控制有重要意義。健康管理; 糖尿。 生活質量
糖尿病是一種多病因以慢性高血糖癥為主要特征,并伴有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的代謝性疾病;颊呖赡艹霈F多尿、口渴多飲,易饑多食及消瘦、乏力等典型臨床癥狀。嚴重者可發生酮癥酸中毒及昏迷,或非酮癥高滲綜合癥。但不少病例長期可無三多癥狀直至出現嚴重器官損害始診斷本病。本病如未能早期診斷及進行防治,常發生致殘致命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發癥。行為改變在糖尿病代謝控制中日益受到重視,患者的行為改變被認為是衡量糖尿病項目成功與否的標志。[1]鑒于我院承擔了本市各單位職工醫療健康體檢的任務,也方便了我院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初篩對確診糖尿病者進行的基礎上進行行為干預,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壓、血脂,減輕體重,從而降低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達到良好的代謝控制目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月至6月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職工,血糖、血壓、血脂異常及冠心病患者進一步進行OGGT試驗,符合WHO診斷標準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齡35~58歲,無慢性并發癥。文化程度初中23例、高中39例、大專及以上58例。入選者均愿意合作,知情同意,并簽訂糖尿病管理合作同意書。
1.2方法:(1)建立糖尿病管理團隊。組建糖尿病教育管理團隊。團隊成員由內分泌科醫生、糖尿病?平逃o士、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組成。對血糖、血壓、血脂異常及冠心病患者患者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對確診糖尿病及有糖尿病危險因素存在的患者進行評估,確定不良行為,進行行為干預:制定個性化方案并對具體方案進行實施。對該患者進行一對一輔導,增強患者對糖尿病的防治意識,使其了解糖尿病是什么樣的疾病,不加以控制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危害,行為改變與代謝控制及并發癥的關系[2];與患者一起制定行為改變目標,并追蹤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糖尿病教育護士負責制定教育方案,對入組病員定期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講座,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提供適合患者長期堅持的運動方案;內分泌科醫生負責提供患者的治療方案及糖尿病患者教育的相關知識講座;營養師負責患者的飲食指導及提供具體的飲食治療方案;健康管理師負責建立健康管理方案,并與小組成員一起實施執行。健康管理方案內容包括:信息采集、健康評估、管理目標、管理方案、監督實施計劃;心理咨詢師負責對病員進行心理疏導,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2)設計健康管理流程:信息采集:由體檢中心提供體檢血糖、血壓、血脂異常及冠心病患者患者資料,糖尿病管理團隊對其進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試驗,確診有無糖尿病。對確診2型糖尿病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完善信息采集的其他項目。健康檔案內容包括:糖尿病管理項目合約:包括該項目的管理流程,介紹患者的權利和義務,知情同意后簽名;患者的一般資料: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醫保情況、住址、聯系電話、建檔日期;臨床監測指標:體重、身高、BMI、腰圍、腹圍、血壓、FPG、餐后2hPPG、HbA1c、肝腎功、血脂、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心電圖、血管彩超、眼底及足部情況進行健康評估;制定管理目標:設定行為改變目標。依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推薦的糖尿病患者必要的行為改變[3]:自我監測血糖,遵醫囑用藥,長期運動,飲食控制,低血糖和高血糖的管理,情緒控制和壓力對應,足部護理,戒煙,限酒,保持理想體重,生病期間的管理,根據不同情況調整胰島素劑量等項目確定患者行為總目標。再在總目標下制定階段分目標,12周為一個階段,每階段目標為12個,一般不超過2個。因一次設定的目標太多,患者很難達到容易產生挫敗感,不利于行為改變。[2]根據患者生活習慣設立一個與患者生活目標相適合的現實的自我管理目標并實施執行管理方案:尊重患者生活習慣,與患者意見達成一致,實施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自我監測等各項管理方案(營養師與患者一起根據患者的BMI指數,教會患者每日所需攝入多少食物總熱量,并把總熱量換算成具體食物的方法,可提供具體食譜;內分泌醫生及糖尿病教育護士可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生活習慣,與患者一起制定一個循序漸進的,可持續的運動方案;)初始階段目標盡量選擇患者容易達到并對血糖控制有明顯效果的,促使患者在達成目標后體會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激勵患者產生自主行為改變的愿望。[4]監督實施計劃:定期提醒,起到督促作用,采用電話,短信,等方式,及時聯系溝通,定期跟蹤隨訪,詢問癥狀,監測血糖指標:糖尿病?谱o士在患者治療一周后與患者一起討論該周的目標完成情況,如目標完成較好應及時給予鼓勵,同時與患者一起制訂下一周的目標;如目標完成情況差應與患者一起尋找原因,并給予解決方案,在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可改為每月隨訪一次,6個月后對總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評價同時監測患者各項代謝指標。以后6個月每個月電話、短信或面對面根據患者的血糖監測情況對患者的行為給予評價,促使患者堅持自我管理行為,復查代謝指標。整個項目持續一年。 1.3數據處理。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60例患者中有2例因其他原因退出,其余58例子在對其進行健康管理6個月時進行全面評價總目標,目標達成率為95℅,12個月是目標達成率為97℅。見表1.
表1 患者入組時和健康管理一年
隨訪的代謝指標比較(x±s)
討論
隨著健康管理的不斷深入,患者的生活質量逐漸被醫護人員關注和重視。有研究[5]顯示行為改變、維持和穩定自我管理行為是保持良好代謝指標的關鍵所在,維持患者通過自我管理行為取得的良好代謝水平需要長時間的隨訪管理。行為隨訪管理是維持這一良好代謝水平唯一的重要預測因素。因此,健康管理在患者的行為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組患者在入組時都有意愿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且有一定文化水平,在為期一年的健康管理中配合良好,因此最終各項代謝指標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實現良好的自我管理,達到良好的代謝水平,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Peeples M,Mulcahy K,Tomky D,et al.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national diabetes education outcome system.Diabetes Education,2001,27(4):547-562
[2] 樓青青,徐玉瀾,楊麗黎.階段性改變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行為改變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7,42(2):130-132
[3]Martha MF,Chery H,Karmeen k,et al.A core curriculum for diabetes education.Chicago:[1]inois,1994:363-388
[4] 張倩,都振先,單忠艷.將行為改變策略納入糖尿病中的實踐.中華護理雜志,2007,42(2):130-132.
[5] 劉建琴.糖尿病教育護士的地位和作用.中華護理雜志,2000,35(7):445-446
【健康管理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相關文章: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分析03-16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護理03-16
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的作用03-16
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及優化論文04-26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觀察分析及護理體會03-16
關于健康教育干預對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12-06
淺談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及防治措施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