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VSD技術治療褥瘡原理及護理事項
褥瘡(又稱壓瘡、壓力性潰瘍)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皮膚褥瘡在康復治療、護理中是一個普通性的問題。據有關文獻報道每年約有6萬人死于褥瘡合并癥。褥瘡產生的原因:多因患者長期臥床或外傷后護理不當引起,一旦發生,治療困難,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多見于截癱、慢性消耗性疾患、大面積燒傷及深度昏迷等長期臥床患者。多發于骶骨、坐骨結節等骨隆突處。傳統的治療方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創面容易合并感染,明顯水腫、污濁,周圍多量瘢痕組織形成。
1 原理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即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指以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填塞機體皮膚或軟組織缺損、感染、壞死后形成的創面,充當創面與引流管之間的中介,將傳統的點狀引流變為全方位引流;以生物半透膜為全密封材料,覆蓋、封閉整個創面和腔隙,同時將引流管與負壓源連接,使整個與VSD敷料相接觸的創面處于一個全表面封閉負壓引流狀態,以促進創面、腔隙內的滲液、液化壞死組織及時排出體外;隔絕創面與外環境之間的感染機會;對與VSD敷料接觸面下的毛細血管起拔苗助長的作用,加快創面的肉芽組織均勻整齊地生長;斂合創面及腔隙。
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處理潰瘍期褥瘡:褥瘡創面與外界污染源(糞便等)隔絕,利于控制感染創面。高負壓下全方位持續引流促進繼發壞死組織及時排出體外,刺激局部微血管再生和組織的修復。部分病人甚至可以不植皮即達到治愈。
2 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治療褥瘡的.常規護理
2.1應經常更換患者體位,用墊圈、被子等將其墊高、懸空,防止維斯第(VSD)敷料的引流管被壓迫或折疊,因而阻斷負壓源。
2.2應選用透明的引流瓶,并經常更換。在更換引流瓶時,為防止引流管內的液體回流到維斯第敷料內,先鉗夾住引流管,關閉負壓源,然后更換吸引瓶。
3 容易出現的問題
3.1維斯第(VSD)敷料干結變硬
可能是因為密封不嚴所造成的維斯第(VSD)敷料脫醇變硬,也可能是因為創面液性引流物被吸引干凈。
3.1.1如前48小時變硬,可以從引流管中緩慢逆行注入生理鹽水,浸泡維斯第(VSD)敷料使其重新變軟,然后再次接通負壓,仔細檢查密封不確實處,有時可通過貼近敷料時,聽到的漏氣聲來查找漏氣位置,容易漏氣的地方:邊緣有液體滲出處、皮膚褶皺處,甚至是無序貼膜導致膜與膜之間有“漏貼空白”處。處理方法:重新用S&N半透膜密封透氣處。
3.1.2若是48小時之后變硬,引流管中無引流物持續流動,此時可以不做處理,一般也不會影響VSD的最終效果。
維斯第(VSD)敷料變干的特性,也可以幫助護理人員檢查是否漏氣或引流是否完全,作為輔證,觀察負壓封閉引流是否正確。
3.2引流管堵塞
有時可見引流管中有一段變干的引流物(凝血塊、壞死組織等)堵塞管腔,并因此截斷了維斯第(VSD)敷料的幅壓源,甚至使敷料鼓起,不見管形,這時可逆行緩慢注入生理鹽水浸泡,堵塞的引流物變軟后,重新接通負壓源,如有必要需要多次操作,甚至更換VSD敷料。
3.2.1維斯第(VSD)敷料鼓起,看不見管形。常見的原因除了引流管堵塞外,還應考慮負壓源異常,如中心負壓、表頭損壞、引流通道接頭處漏氣、中心負壓停止、引流管被病人體重壓迫、折疊等,此時需要根據原因具體處理。
3.2.2S&N半透膜粘貼15天內,不會引起毛囊炎、皮炎,因為這種膜允許水蒸氣及空氣通過。
3.2.3維斯第(VSD)敷料內有少許壞死組織和滲液殘留,有時會透過半透膜散發出臭味,甚至維斯第敷料上出現黃綠色、綠膿色、灰暗色等各種污穢的顏色,這并非創面的壞組織所致,不會影響VSD的治療效果,一般無需再做特殊處理。
3.2.4當發現有大量新鮮血液被吸出時,應馬上通知值班醫生,仔細檢查創面是否有活動性出血,并做出相應的正確處理。
4 護理人員可提出預防方案
4.1提醒手術醫生在術中操作細致,清創徹底;止血完全,盡量減少創面滲血;貼膜時盡量避免漏氣等。
4.2提醒患者或陪護人員盡量不要牽扯、壓迫、折疊引流管,愛惜、維護負壓引流設備等等一些相關注意事項。
4.3護理部應常備一些小部件,如:S&N半透膜、三通接頭等,必要時可自行更換。
5 優點
明顯改善了引流效果,能顯著加快褥瘡腔隙的閉合和感染創面的愈合,大幅度減少抗生素的應用,有效防止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減輕病人痛苦,減少醫務人員工作量。
【應用VSD技術治療褥瘡原理及護理事項】相關文章:
2.褥瘡的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