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電視攝像中搖臂的藝術處理探析論文
1架設位置的選擇藝術
在攝像輔助器材中,搖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在的電視拍攝中,它也得到了較為廣泛地運用。在拍攝現場,在進行搖臂假設位置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認真遵循實用和簡便的原則。為了可以有更多的內容穿插于運動過程中,就會選擇跨界的方式,通常情況下,搖臂都會架設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環境的交接處,這樣的話,觀眾就可以看到更多角度的現場環境,視覺沖擊力也比較強烈。跨界中的界,不僅可以是現實存在的,而且也可以是抽象化的。現實的界其實就是水路界、建筑體內外界、觀眾區和演出界等,而抽象的界就可以是地平線、軸線等等。
2與其他機位的配合藝術
在多機位的前提下,進行拍攝,各個極為之間的聯系一定要尤為密切。在這個過程中,搖臂發揮著銜接的作用,每個機位想要很好地聯系起來,就需要搖臂在其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拍攝之前,每一個攝像機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相互聯系好,明確地知道自己應該負責什么。在拍攝的過程中,搖臂起著決定性的重要作用,在畫面中需要特殊進行體現的就需要搖臂發揮作用,例如,將主體運動的過程或者空間位置的鏡頭、渲染觀眾情緒的鏡頭等都體現出來。除此之外,針對那些常規機位無法拍攝到的內容,搖臂要全面地將其體現出來,這樣一來,視覺沖擊力會更加強烈,例如,可以將人物身上的一些細節放大展示出來。
在很多現場中需要進行多機位的拍攝,搖臂和主機位之間通常情況下都會出現問題,在布置現場的時候,搖臂的架設位置一定要進行充分地考慮。當位置確定下來之后,開始使用搖臂的時候,現場的燈光最好可以將其掩飾起來,例如,燈光比較黯淡的地方使用搖臂就比較合適。
3拍攝畫面的處理藝術
在拍攝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搖臂大部分的鏡頭都是運動的,因為這樣可以使畫面更具有動感,有的時候,高點固定的機位也可以對其進行使用,但是搖臂的優勢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穩、勻、準在搖臂進行拍攝的時候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穩就是起幅、落幅時用力要穩,搖臂晃動的現象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勻就是在運動過程中,使速度保持一定的均勻,要明確地了解運動最終的目的,一定要勻速進行;準就是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對準需要進行拍攝的主體,有明確地目的,尤其是對單一主體進行拍攝的時候,在屏幕中,一定要讓主體占有固定的位置,絕對不允許在運動過程中失去主體。搖臂運動的過程中,最好是不要在鏡頭過度中有太大的轉化尺度。
4節奏的處理藝術
律動、強弱、長短、動靜、有無、此彼、張弛之間發生的變化,所產生一定的規律,就是節奏,所產生的節奏一定是要在聲音節奏和畫面節奏相結合的情況下體現出來的。而視聽主要就是體現在電視和電影運行過程中,在節奏上,聲音和畫面節奏之間的關系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結構存在于任何一種藝術形式中,不管是在音樂中,還是在文字中,結構都是不可缺少的,結構同樣也存在于舞蹈、戲曲等一些肢體運動中,在鏡頭中同樣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鏡頭中,穩定和運動是相互依托存在的,在拍攝節目的過程中,動靜相結合,這在運動過程中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任何一個節目在進行編排結構上“起承轉合”在其中得到很好地發揮,對節目就能夠有更深入地了解,找出節目的重點,在轉折點、關鍵點處讓影像的運動與節目起承轉合的變化呼應,這樣的話,所產生的視覺沖擊力就尤為強烈,審美和諧也就隨之產生。
在拍攝之前,對于節目的形式一定要有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在音樂中需要流暢的地方一定要滿足流暢的需求,對于娛樂節目中需要的跳躍也應該有所滿足。要把握住全場節目在結構上的節奏變化,對于場面的大小一定要適當地表現出來,在焦距上,廣角和長焦相互切換進行使用,角度要俯仰輪流展現,主體的表現要穿插,例如演唱會中歌手、觀眾、舞美、伴舞等不同主體的輪換表現,這樣的話,視覺節奏就能夠得到很好地體現,并且視覺疲勞的現象也不會出現。
5隱性剪輯的處理藝術
嚴格地講,攝像的每一個鏡頭畫面的轉換其實都是進行了一次剪輯,攝像人員在拍攝過程中是不是可以按照要求,將鏡頭的質量作為重點,能不能減少錯誤鏡頭的拍攝,這對于剪輯質量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重要作用。在剪輯中,隱形剪輯占有著重要的比重。蒙太奇概念不僅具有廣義上的,而且還具有狹義上的,在這里狹義概念是較為合適的:剪輯其實就是蒙太奇。蒙太奇可能會出現在搖臂連貫鏡頭的內部,這種形式下的蒙太奇就可以是運動鏡頭內部的隱性剪輯。機位和拍攝主體之間的運動是相互的,景別、縱深、構圖、角度都是在其運動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變化,這樣的組合可以發揮很重要的意義,人物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也是需要通過它體現出來的,這樣的話,在進行主體拍攝的時候,完整性就比較強,運動節奏的變化過程的體現也較為全面,最終所體現出來的張力渲染是最大化的。
6結語
不管怎么樣,在鏡頭運動的過程中所出現的視覺沖擊力和新鮮感一定要很強。在很多時候,搖臂的鏡頭只是普通的運動鏡頭,并不是長鏡頭,但是只要能夠將鏡頭內部的隱性剪輯做出來,鏡頭畫面的檔次馬上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與節目的主題相結合,在拍攝過程中,將其編輯工作完成,這就要求在拍攝過程中,攝像者一定要站在多種角度上將任務完成,拍攝者不僅要有專業的攝影技術,而且對于節目的策劃也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使自身的也具有編輯的素質。應該時刻謹記,如果隱性剪輯拍攝可以在日常中多使用一些,個人的拍攝水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參考資料
[1] 石中軍,王健,曾祥民. 電視搖臂攝像過程中的藝術處理. 電視技術,2010(9).
[2] 張亞軍. 光源色溫與攝像技術. 西部廣播電視,2003(6).
[3] 周挺,王煒. 攝像搖臂的安裝及使用. 現代電視技術,2003(8).
[4] 謝寶忠. 搖臂在節目制作中的應用及選型思考. 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08(4).
【電視攝像中搖臂的藝術處理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電視新聞攝像中運用鏡頭語言論文10-11
探析電視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特點09-18
電視新聞攝像質量的影響因素論文05-30
探析電視散文詩的虛實藝術09-29
藝術設計中的創造思維探析論文(精選5篇)06-14
探析歌曲《松花江上》的藝術處理06-14
廣播電視新聞采訪中應把握的要點探析論文09-25
廣播電視新聞采訪中應把握的要點探析論文06-21
探析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藝術的優秀論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