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互動模式的實踐與體會論文
在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要求下,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摒除“單向注入”式教學模式,從“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共同基礎”出發,構建互動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課程互動、學生與環境互動。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關系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轉變。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倡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然而,當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未能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聽眾。忽視了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多種需求和潛能,忽視了作為共同活動體的師生群體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多邊交互作用,忽視了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主體性。為了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獲取信息和對外交流的能力,以傳統的“教”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外語教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當前的高中《英語》必修教材更加貼近現代生活,這要求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和活潑開朗的個性,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還應增強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高中階段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實施創新教育的教學模式之一。根據創新教育的要求,高中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重組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增加師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強度、密度和效度,增強師生互動的關系,促進教學內容、方式、技術、評價的新變化,帶動教學理念進步的教學模式。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配合成長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邮礁咧杏⒄Z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進修樂趣,把機械操練釀成靈活應用的過程,為課堂教學的有用開展供給有力的保障,也為課后學生的進修注入動力,從而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學的互動性體現了教學雙方互通信息、配合成長的交互作用。適合教學的最終方針,有利于培育具有強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以順應信息時代教育成長的要求。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爆F代教學論認為,“互動”還是教學過程表現的基本形式。所謂“互動”,就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在學生發現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教與學的共振。成功的英語教學要致力于形成一種新的教學雙邊關系,使得兩個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揮。教師抓住時機,善于引導、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改變學生被動應答以及以靜聽、靜思的學習方式接受和記憶大量知識的現狀,教學內容引人入勝;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善于思考、積極參與,智力呈現開放性狀態,并善于打破常規,產生奇思異想,使其能力不斷發展,這使得“互動”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引入創造教育成為可能。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做了以下嘗試:教師啟動(激趣);創設情境,共同探求;學生自學,交際運用。
一、 教師啟動(激趣)
教師啟動——英語教學互動模式的前提。在外語課堂教學中,要做到互動教學的合理運用,教師的啟動和指導是英語教學互動模式的前提。教師的啟動指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各項活動,給學生締造更多的機會來應用所學到的常識和手藝。同時,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和監控者,可以起到反饋性指導(feedback)的作用,教師應隨時查看學生的進度和目的,使之朝著配合的教學方向進行。
堅持激勵原則,敦促后進學生。在促進差生轉化中,教師應始終堅持激勵原則,做到少批評多贊譽,少下結論多輔佐,少埋怨多鼓舞激勵。給學生供給更多用英語進行雙向寒暄的機會,對他們寬容嘉許,增強其自主抉擇信念,使他們都能暢所欲言。
眾所周知,“好的開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良好的教師啟動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也就是說新課的引入,教師應該從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智能發展水平出發,盡量以幽默的方式以舊帶新,由淺入深,對教學、對學生進行調控,盡可能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
在SEFC Module 4 Unit4 Body Language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做了有效的探索:T comes into the classroom, smiling, waving hands to greet the Ss. And T shakes hands with different Ss or even hugs some students so that they feel the friendliness from the T. Meanwhile, they also feel curious about the way the T behaves.
T: How did I greet you just now?
Ss: By using body language.
T: Quite true. ( Write the title of the Unit 4 on the blackboard.)
(touching S1’s shoulders, pretending to kiss S1 on the cheek)
S1 feels strange and moves back a bit. Ss laugh.
T: Do you all think it unusual to greet others by kissing them on the cheek?
Ss: Yes.
T: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greeting.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is. Now, let’s read and learn some ways of greeting in other countries.
在老師言語及非言語的調控和引導下,在融洽的氣氛中,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處于欲罷不能的境地,興趣盎然地通讀全文。然后老師再要求學生對不同國家的身勢語言進行分類。在這互動過程中,很快就讓學生進入良好的準備狀態,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從而產生一種探求知識的渴望,再而水到渠成地進入新課。
二、創設情境、共同探求
創設情境——英語教學互動模式的情形。在英語課堂中,教師的中介作用是借助說話實現的,英語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創設英語說話情境。說話習得理論也認為理想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能使學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語的情形之中,進行有意義的寒暄。在教學操作中,堅持用目的語組織教學,可使外語教學在課堂這個小情形中為學生締造精彩的說話情形,它將外語教學系統中的主體(學生)、客體(目的語)和情形三要素聯系起來。學生不停地接收一些新的說話材料,并自動地按照先前的認知結構有選擇地知覺這些外在信息,建構最新信息(材料)的理解。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以聽、想的學習方式接受大量知識,其思維過程被教師所牽制,缺乏主動性,教師也往往被自己設計的教學思路所限制,即為單向傳授(act)和應答(react)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師生缺乏交流,互動不夠,缺乏創新,影響了教學效率和學生能力的培養。而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并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種氣氛有利于師生進行交流、互動和啟發,從而共同對課堂有進一步探求的心理。教師可以通過教材每一章、每一課的授課主題,去發掘可以使學生產生興趣的相關背景材料,以引起他們的注意。這樣,學生就會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中主動去攝取信息,并形成學生自主、老師民主的互動教學氛圍。例如:在教學SEFC Module 3 Unit 2 Healthy Eating?時,我們可以一開始就引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Are you healthy? Are you fat?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want to be thinner?
What food do you eat? Are they good for your health? Can you come to school without breakfast? Why do you eat food? Why do sportsmen eat more food? Can you eat much food before you go to bed? Why are most Chinese people thin? Why are most peop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fat? Who are healthier? What should we eat if we want to keep healthy?
盡管學生對以上的問題都很感興趣,但一開始他們回答得并不是很好。于是,我就馬上告訴他們認真學習課文之后就會知道答案。事實證明,帶著目的和任務去學習,學生就比較主動積極。
三、學生自學,交際運用
學生自學——英語教學互動模式的基本。英語互動教學是以學生自學為基本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首先按照教學方針和要求閱讀材料,然后去思慮問題,根究常識。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大部分高中生對教師仍存在很強的依靠心理,不懂得發揚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自動地去學習。如不改變這種學習體例,他們必將在英語學習中陷入被動狀況。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激發了學英語的樂趣,使他們積極興奮地去從事獲取常識信息的活動,這是一種彼此尊敬、彼此交流、彼此理解的互動過程,是英語教學互動模式的基本。
語言學習最終的目的是要能夠運用于生活,使其成為一種工具,與人交流。況且,高中階段的學生自我觀念明確,追尋方向一定,個人主觀能力提升,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增強,學習有目的和方向,能獨立進取,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在教學中應提供更多的學習時間、空間和表達機會,使其能在教師幫助下開展研究性學習,自行探求新知,創新發展。例如:SEFC Module 5 Unit 4 Making the news 是一篇介紹新聞制作過程的文章,學生閱讀此文后,能進一步了解新聞的性質和作用、新聞報紙制作的版面設計和有關欄目等。此時,教師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給不同日期的新聞報紙一份,要求學生迅速了解其欄目和內容,交流信息和看法,并就感興趣的欄目設計和有關內容展開分析和討論。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入(input) 和輸出(output)的訓練,在真實的情境下進行課堂互動,同時建構知識和意義。下一步要進行的則是更富有創造性的互動。教師提問學生:If you were the chief editor of China Daily, how would you improve the paper? Can you design a model for the public? 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表意見,提出了大量富有創造性和建設性的看法,并分組呈交了一份新型的《中國日報》的設計式樣。一堂課下來,學生的收獲遠遠大于單純的閱讀理解和回答有關問題,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存在強烈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個課堂教學成為深具組織性和非確定性的復雜系統。這樣實施教學,整個過程就會生動活潑,充滿活力。在新課改的浪潮中,英語教學更要走出“應試教育”和“聾啞英語”的誤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互相探討,多維互動,讓學生在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樂于運用并善于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課堂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舞臺,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英語教師,更要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應用為主線,充分去調動學生、引導學生,授之以漁。教師要學會在人文的、個性的和互動的教學平臺上教書育人。我們只有在互動教學過程中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對語言知識的渴求,才能真正實現以培養為目標的素質教育之神圣使命。英語課程標準提倡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中英語教師應基于新課程理念,積極為學生創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用英語教英語,鼓勵學生主動用英語思維和大膽實踐,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英語語言課堂教學之中,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應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教師與課程、學生與課程、教師與環境、學生與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達到用英語交際的目的。
【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互動模式的實踐與體會論文】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模式03-27
淺議英語教學中“交流-互動”模式03-16
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12-08
研究性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1-20
談高中英語教學互動模式的構思03-19
高中歷史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分析論文11-20
錯誤分析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1-26
教育技術中教學實踐應用論文11-30
淺談任務型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