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論中醫望診訓練系統的研制與應用
摘要:目的 增強學生對中醫望診的直觀認識。方法 根據教材編排體例,分章節收集相關病理圖片1630張,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 文件格式制成電子幻燈片,存儲于計算機,讓學生自主的點擊文件,觀察常見病癥的形態學特征;并拍攝名老中醫臨證視頻10例患者,動態記錄其診療過程。結果 提高了中醫望診的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視覺在病理圖片中得到客觀訓練。結論 本系統對強化中醫診斷技能訓練,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有一定輔助意義。關鍵詞:望診 中醫 教學 訓練系統
1 引言
中醫的實驗教學究竟應如何完善?至今尚無統一的標準。在望診的課堂教學中,仍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對中醫望診之病變形態學的描述,往往是教師講得繪聲繪色,口干舌燥,學生則聽得云里霧里,不得要領。缺乏一種生動具體、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為解決中醫望診教學“光說不練”的窘境,我們研制了“中醫望診訓練系統”(國家專利申請號200820053104.9),旨在加強學生對中醫望診的直觀感覺能力,為今后的臨床診療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具體方法報告如下。
2 研制方法
2.1 研制目的
該系統研制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通過觀察常見病變之部位、形態、顏色、范圍等直觀視覺變化,掌握中醫望診的主要內容,從而達到提高病癥望診的識別水平。
2.2 研制手段
按“十一五”《中醫診斷學》(新二版)教材體例[1],采用目錄分級方式,將“望診”分五個一級目錄文件名、二十二個二級目錄文件名,一級目錄文件包括全身望診、局部望診、望排泄物、望小兒指紋、舌診,在一級目錄文件下,根據教學內容又分若干個二級目錄文件,在二級目錄文件下,還可再分若干個三級目錄文件。如局部望診(一級目錄文件)——望頭面、望五官、望軀體、望四肢、望二陰、望皮膚(二級目錄文件)——望頭部(三級目錄文件)——頭顱、囟門……。將教學內容分解成為相對獨立的部分,各部分通過點擊目錄的方式進入,各部分的結尾均有鏈接點可以順序進入下一個部分。學生可依自身的需要任意點擊進入,既可按照教材順序進行,又可靈活調整順序。
2.2.1 素材庫的建立
典型圖片的收集:用數碼照相機拍攝醫院臨床實際病例的圖片; 或在相關書籍進行圖片掃描;或在醫學影像資料中抓拍圖片;或在網絡中找到相關的圖片資源。其中跟蹤拍攝住院患者的舌象的動態變化,從治療前的焦黑苔、治療中的厚黃苔,到治療后的薄黃苔,加之對應的病證的變化,使學生對舌的動態變化的認識不僅僅局限于抽象的理論,而是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
診療視頻的拍攝: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中醫的生命力在于臨床療效,在征得全國名老中醫——郭振球教授的同意下,每周在郭老門診期間,跟蹤拍攝郭老臨證實況,從接診時的醫患問答、望聞問切,到寫病歷、開處方的全過程,實時錄音錄像。包括初診、復診、再診多次全程記錄,通過患者服藥治療后的病癥變化,以及通俗的語言表達,來反映中醫診斷的客觀可靠性。從而解決新校區上基礎課,學生見習難的困繞。有助于學生動態、直觀地認識疾病的癥狀體征。臨床資料直接來源于臨床,不僅真實可信,而且能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2.2.2 圖片的處理
收集到的圖片素材在歸入素材庫之前,要用圖像處理軟件進行色階、亮度、對比度等的處理,以取得最佳效果,在Microsoft PowerPoint中直接插入圖片,另加一段20字以內的文字說明。
3 應用情況
3.1 學生每三人一組,共用一臺計算機,改變教師采用多媒體組合同步教學方法,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按照教學內容編輯圖片,展示各種病態特征。采用望診真實圖像,直觀與思考相結合的形式,使學生在真實生動的教學中領會要領,增強記憶,開闊思路,使得望診內容更具客觀化,在模擬的臨床背景下回答問題,用量化的分數來評價學生的臨證能力,解決了臨床考核的量化問題,對提高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和臨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3.2 考核評價方法的改革中醫診斷學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的橋梁課程,教學中的“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運用顯得十分重要。以往單一的理論考核方式,重理論輕實踐,既不能全面客觀測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基本技能,也不能指導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因此改革為綜合性考核,理論測試占80%,操作訓練(包括實驗、四診操作)占20%。從多方面評價學生,以促進學生向創新型、能力型的轉化。
4 討論
4.1 教學模式的轉變
中醫實驗教學總體上仍處于探索和完善階段。如何培養出較高素質的學生,是中醫醫學教育的新問題。中醫望診教學應強調直觀性,將單一的課堂講授為主,轉變為以課堂形象教學、師生互動、教與學相結合的訓練型教學模式。將一些語言描繪很難準確表達的病證體征,用醫學圖片的形式展現,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與識別能力得以提高。
實施“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得以激發,由單純“被動實驗”過程變為“積極思維”創造的過程教學。為加強實踐環節,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技能培養體系進行了優化,將原附屬于理論教學且較為松散的實驗教學(理論教學90學時, 實驗教學18學時)改為集中地、系統地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并實行單獨綜合設課——《中醫診斷實驗方法學》課程,單獨考核。
4.2 教學方法的改進
通過中醫專業技能的專題訓練,使之盡快完成從“學”向“用”的過渡。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望診的識別內容模糊相近的困惑,如面色淡白與面色蒼白、腐苔與膩苔等,需不斷強化訓練,才能達到“學以致用”之目的,F有的多媒體課件,多為教師單向演示,缺乏互動功能,難以強化對學生動手能力、場景的訓練。中醫望診訓練系統的圖片直觀性強,可以增強視覺效果,從而準確地表現望診中的望神色形態及望舌;視頻錄像可以展現名老中醫的臨床診療全過程,將臨床示范病例與臨床見習相結合,展現了形象、動態、直觀的特點。
4.3 實驗教學的探索中醫診斷的主觀因素較多,缺乏統一的客觀標準,因此,訓練學生的臨床辨證思維能力有一定難度。我們以具體病案為中心,在名老中醫與患者之間的望、聞、問、切四診過程中,通過視頻、音頻、圖片形式,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爭辯,充分調動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形成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導學結合,啟發式、探究式的新型教學模式,充分發揮
【淺論中醫望診訓練系統的研制與應用】相關文章:
淺論挖掘機液壓系統故障分析及解決措施08-27
淺論歐05-28
網站站群管理系統的維護與應用論文06-21
淺論廣告創意05-28
淺論形式美05-10
淺論境界、意境與意象04-28
淺論專利侵權責任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