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幼兒好奇心的培養
關鍵詞:幼兒 好奇心 不速之客
最近看到一則教育案例, 對筆者觸動很大,深感幼兒的好奇心培養未被充分重視。案例是這樣的:一場大雨過后,活動場地上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蚯蚓。晨間活動時,孩子們發現它在場地上躺著, 于是一個個好奇地瞅著它,有的蹲著,有的貓著腰,有的踮起腳;一會這個用小手輕輕地觸碰它,一會那個用小腳試圖輕輕地踩它……正當小朋友們觀察得起勁時,老師溫柔的聲音傳過來了:“小班的寶寶,快來抓媽媽的‘尾巴’哦。”在老師的呼喚下,小朋友們極不情愿地離開了?墒遣灰粫䞍海钟袔讉孩子偷偷地跑過來關注這個“不速之客”。這時,老師走來了,對孩子們十分生氣地說:“還不快來抓我的‘尾巴’! ”……在幼兒戶外活動中, 常常會無意間闖進一些“不速之客”,這些“不速之客”往往會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致使一些孩子表現出一些“不聽話”行為,如案例中孩子偷偷去觀察蚯蚓的行為。有些幼兒教師往往不能正確看待幼兒的這種“不聽話”行為,認為這些幼兒不遵守紀律, 于是會感到非常氣憤而批評幼兒。殊不知,幼兒正是出于好奇才表現出了這種“不聽話”行為。
一、巧用“不速之客”,滿足幼兒的好奇心
由于幼兒的知識貧乏, 他們還沒有見過自然界的許多事物, 對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充滿了好奇, 尤其是對一些沒有見過的小動物更是充滿了好奇。案例中,許多幼兒可能是第一次見到蚯蚓,出于好奇,幼兒很想認識一下這位“不速之客”,而忘記老師正在組織進行的游戲活動,跑到蚯蚓旁去觀察蚯蚓。在這位幼兒教師看來,老師不讓看,不讓做的事情,幼兒偏要看、偏要做,這些幼兒有些不聽話。
好奇心是一切問題的源泉, 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好奇心是天生的,而最能激起這種好奇心的就是自然界中鮮活的事物。幼兒對“不速之客”進行圍觀,實際上是幼兒好奇心的表現。如果幼兒教師此時只是斥責幼兒,就會扼殺幼兒的好奇心,破壞幼兒的求知欲。幼兒教師應該正視幼兒的這種好奇、求知心理,利用這一“不速之客”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幼兒教師可以講一下蚯蚓的生活習性,如“蚯蚓生活在地下,喜歡夜間出來活動,蚯蚓的活動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是一種有益的動物”。此外,教師也可以講解一下“為什么蚯蚓在雨后會爬出地面”,因為“蚯蚓依靠濕潤的體壁來呼吸,下雨之后,土壤里的空氣被雨水擠出來了,土壤中的空氣缺少,所以蚯蚓只有爬出地面進行呼吸”。這樣,幼兒教師的積極引導,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又使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學到了一些新知識。
二、正視幼兒的“破壞行為”,呵護幼兒的好奇心
好奇心強的幼兒常會表現出一些探索行為,在探索的過程中有時會“破壞”一些東西,如把玩具汽車拆開, 把小金魚從水里撈出來等。通常,這些“破壞行為”體現了幼兒的一種探索欲望,展現了幼兒的好奇心。把玩具飛機拆開是因為他想知道飛機里面是什么樣的,飛機為什么會飛? 把小金魚從水里撈出來,是想觀察小金魚在離開水時還能不能生存下去?
因此,幼兒教師不能簡單地把幼兒的這些“破壞行為”認為是搞破壞,應站在幼兒好奇心的角度來看待幼兒的這些行為,了解幼兒這些“破壞行為”背后真正的原因。對于幼兒這種探索性的“破壞行為”,成人應理解,并予以鼓勵。
幼兒教師可以建議家長給幼兒買些可以拆裝的玩具,讓幼兒自己拆裝,了解玩具的原理。這樣既滿足了幼兒好奇探索的心理,又不會帶來玩具的損壞。
三、善待幼兒的提問,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隨著幼兒的成長,其語言表達能力也在發展,但由于幼兒的認知能力的限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很多他們不懂的事情,所以幼兒的提問也會越來越多。幼兒問得最多的就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問題,如“我是從哪里來的?”“水是怎樣變成冰的?”“我走,怎么星星也走?”“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有些幼兒教師和家長由于比較忙, 就禁止幼兒提問題,或者對幼兒的提問敷衍了事。殊不知,幼兒好奇心的主要表現就是喜歡提問題。
面對幼兒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幼兒教師和家長應合理對待,采用合適的方式予以實事求是地問答。對于簡單的問題應及時問答,對于復雜的、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幼兒一起探尋答案,因為在參與的過程中,既讓幼兒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又可以使幼兒學會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幼兒在提問時,幼兒教師和家長要注意傾聽,因為注意傾聽能使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注,這對于幼兒好奇心的發展是一種無形的強化。
四、走出“聽話教育”的誤區,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往往把聽話的幼兒稱為好學生、乖孩子,這些幼兒常常會受到表揚,而不聽話則往往成了壞學生、壞孩子的代名詞,這些幼兒常常受到批評。因此,我們也常常這樣教育孩子“在家要聽家長的話,在幼兒園要聽老師的話”。有調查顯示,許多家長和幼兒教師也認為聽話的學生是好學生,不聽話的學生是壞學生。
幼兒不聽話的言行常常會惹怒家長和幼兒教師,殊不知,頑皮、淘氣的幼兒往往具有很強的意志力、獨立性和好奇心。我們一定要走出這種“聽話教育”的誤區,因為這種“聽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幼兒的好奇心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幼兒教師和家長應該認識到幼兒頑皮、淘氣、不聽話,是幼兒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發展的結果。幼兒教師和家長在評價幼兒時,不能將幼兒聽話與否作為好學生、好孩子的唯一標準。
參考文獻:
[1] 田亦男. 如何對待幼兒活動中出現的“不速之客”[EB/OL].
[2] 韓善芹. 讓自然環境成為幼兒成長的樂園[N]. 江蘇教育報,2010-3-25.
【淺析幼兒好奇心的培養】相關文章:
淺析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05-31
淺析外語能力培養策略研究03-01
淺析高中英語語感的培養03-18
淺析初中階段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03-21
淺析高校體育與學生個性發展及培養03-19
淺析聲樂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養03-14
淺析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的論文06-13
淺析英語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03-18
淺析聲樂教育中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