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讓高中學生更理性的注重對舞蹈音樂的感受的論文
“任何舞蹈在藝術形象上都必須通過音樂,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現出來。”舞蹈創作要對照音樂來進行。蹈所表現的動作和姿態是世界萬物中最美、最能打動人的動作和姿態,與之組織得最美、最動聽的聲音即音樂藝術相結合,將給人帶來一種美妙的藝術享受,并從而產生社會作用,這是一種“天作之合”。
高中學生之所以不能夠理性的欣賞舞蹈音樂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搞清楚舞蹈和音樂的關系,我們要細致的對他們進行講解,一步步帶領他們進入舞蹈音樂的殿堂!首先引領學生了解舞蹈藝術具有的基本特征:
(一)動作性。舞蹈以人的形體動作構成自己的藝術“語言”,這種用來表達一定含義的舞蹈動作,被稱為“舞蹈語匯”。舞蹈語匯由空間、時間和力度三種元素構成,并有著程式化、雕塑性、韻律感等特點。
(二) 情感性。舞蹈同音樂一樣,是長于表現感情的藝術。在具體形式上,一般有表達情緒的和表現情節的兩類。
(三) 審美性。同一切藝術形式一樣,形式美亦是舞蹈藝術的法則之一。美是舞蹈的第一要素。形式美對舞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次是要引導學生注意把握音樂與舞蹈之間的關系。音樂與舞蹈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音樂包含并決定著舞蹈的結構、特點和氣質,影響著舞蹈的形象性與表現力,因此說,音樂是舞蹈的靈魂。
在教學中,我們要處理好兩個關系:
(一) 音樂與舞蹈兩種藝術形式之間的關系。
(二) 音樂課程與“音樂與舞蹈”教學模塊之間的關系。
再次,就是要在教學中注意舞蹈鑒賞、表演、編創的有機結合。音樂與舞蹈是選修模塊,因此,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興趣非常重要,這是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舞蹈的學習、排練和演出活動的基礎。教學中,應注意舞蹈鑒賞、表演、編創的有機結合和相互滲透。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自身感受,應引導學生自主收集與舞蹈相關的背景資料。在課堂上師與生、生與生相互交流研討,增強學生對舞蹈藝術的選擇、判斷和分析能力。另外,我們應遵照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進行。尤其是基本動作練習,要根據高中生的身體特點適度要求、量力而行。可通過現場觀摩、觀看錄像等方式幫助學生積累舞蹈語言,特別是在參加排練和演出舞蹈過程中,通過表演實踐和切磋體驗,逐步提高舞蹈創編水平。
【怎樣讓高中學生更理性的注重對舞蹈音樂的感受的論文】相關文章:
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研究論文08-18
音樂和舞蹈的關系論文07-08
試論音樂對舞蹈的作用論文10-14
淺談音樂與舞蹈的關系的論文07-06
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探究論文07-18
柬埔寨的音樂舞蹈論文08-23
關于音樂舞蹈論文07-14
體育舞蹈與音樂素質培養論文09-17
談少兒舞蹈音樂的創作論文08-15
淺談舞蹈表演和舞蹈音樂結構的關系論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