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時間:2024-06-24 09:57:43 盛林 舞蹈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精選13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精選13篇)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1

          一、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的現狀分析

          1、學生的現狀分析。目前,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藝術類舞蹈教學有這樣一個現狀:許多學生往往都要在進高校舞蹈專業之前奮力闖高考這一難關,然而,在進入高校之后就開始放松下來,對于學習和考試以及舞蹈演出都持淡漠的態度。如此一來就會導致一些學生難以熱情對待舞蹈專業的學習考試以及其表演。近幾年的升學情況可以看出,舞蹈專業中真正用心跳舞,真正喜歡舞蹈的學生相對較少。因為舞蹈教學并非易事,舞蹈訓練又是枯燥的,所以這就要求學生不但要有足夠的耐力,而且還要承受成功前的孤寂。因此,學生對于這樣的情況就會表現出焦慮和煩躁的負面反應,這就給教學活動帶來不利的影響。

          2、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對學生的培養計劃都是在學生入學之前就已經安排好的,這樣的計劃雖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在教師引導下機械的進行學習,對于學生的素質提高以及專業技能的提高都是一個不良的影響因素。此外,在舞蹈教學活動中教師綜合素質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如果一個教師的專業技術不能過硬,專業知識的不豐富、職業道德素養不高,是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是不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學習。因此,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不僅要與時俱進,改變以前“填鴨式”教學模式、推陳出新的教學內容、加強教學的創新意識,還要提高舞蹈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知識能力素養等綜合素質。

          3、舞蹈教學沒有做到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目前我國的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在舞蹈基礎、對舞蹈的興趣以及學習舞蹈的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很少去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接受程度,而是進行統一的教授和考核,這樣就會有部分學生感覺課程很難,跟不上進度;另外也容易忽視某一些同學的原創性。如此下去大部分統統可能會打消好好進行學習的念頭。

          二、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的改進措施

          針對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現狀,作為高校舞蹈專業老師,最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目標,慢慢使他們對學習舞蹈懷有信心,不斷的激勵學生去認識舞蹈,領悟舞蹈的意義,做到真正喜愛這個專業。所以,為了響應國家提出的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號召,各高校藝術類舞蹈學校應改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教學水平。

          1、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加大對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首先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就必須豐富的現代化教學方法,這也是減輕教師壓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主觀意識也越來越強,所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比賽,讓同學們充分發揮主體性,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的核心,自己進行舞蹈的編排和表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完善自我,確保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且開設一些基本的舞蹈訓練課程,包括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現代舞等,還要開展一些國外的代表性舞蹈的欣賞。各個專業的教師都要注重學生成績的考評,注重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展。此外,在課堂設置上,首先要設立合理的課時數,增加學生學習、練習的時間,其次學校應該引進相關方面的舞蹈教學人才,加強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考核和監督,督促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提高教學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2、以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為舞蹈教學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是指在學習過程中“,進”要受到“序”的制約“,序”表現為教材中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在藝術類舞蹈教學中把循序漸進原則作為教學原則,首先是由舞蹈知識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正是舞蹈知識理論的這種特點,決定了對它的教學應是按其邏輯順序,由近及遠,由此及彼,循序漸進地學習。其次,是由學生的認識學習的規律所決定的。人的認識學習總是由淺人深,由低級到高級,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這樣一個逐步提高的討程。因此,教師把握好每堂課的教學節奏來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方面,緩與急相結合,對難度較大、學生容易掌握的舞蹈動作要有緩的概念,循序漸進地實施舞蹈教學目標。因材施教的原則是從學生的個體特征上去考慮的,是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性方面的因素。沒有了個性,也就沒有了共性,個性是共性的基礎和依據。舞蹈教學要因材施教,就是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選擇不同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教學目的,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引導。這要求教師要對全班同學的整體水平有一個把握,并且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集中精力,科學、合理地推進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在學生本來基礎上進行提高。

          3、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舞蹈教學不僅是注重學生的肢體訓練,也要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以及情感素養的提高。因為舞蹈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豐富的含義與情感,表演者要將情感展示出來就需要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表現在學生的音樂素養,包括音高、音色、和弦等;然后是視唱練耳,使用聽覺、視覺感受音樂;另外,對舞蹈作品中的音樂鑒賞能幫助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

          總之,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教師自身素質和水平的提高,對學生的教學做到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并且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創造能力,能大大促進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水平的提升。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2

          一、舞蹈教學中的情感培養

          在舞蹈教學中,情感培養是影響學生素質的因素之一。情感,是人類心里的活動,它所表現的是人類的喜怒哀樂,人們對外界事物的主觀態度,是一種內心反應形式。然而,舞蹈就是通過人們的肢體語言將其這種情感表露出來,舞蹈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與其他表現形式相比,舞蹈表現的更唯美,更自然直接。舞蹈是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心靈對外界事物反應的產物,可以這么說,人類感情表露的方式之一是舞蹈,那么,舞蹈的本質與內容則是情感。情感是舞蹈的靈魂,是舞蹈藝術的魅力所在,然而,舞蹈又是因為情感的需要而產生。舞蹈教學實施中,教師能否將學生的積極狀態調動到最高點,這關系著舞蹈教學的成功與失敗,舞蹈是通過舞者的肢體語言表現的,舞者只能通過自己的視覺、聽覺以及感覺來感受舞蹈老師的教學內容,再通過自己的分析,理解,狀態進行舞蹈動作的學習。這些舞蹈動作都是從學生的內心發出來的。情感是舞蹈的靈魂,在舞蹈中,情感處于核心地位,在舞蹈訓練過程中,應該著重注意情感的培養與控制,將情感融入舞蹈中,把其當做肢體動作的內在動力,這樣更利于學習舞蹈技巧,形成較好的表現力。因此,舞蹈教學中的感情培養有助于提高舞蹈能力,完善舞蹈技巧,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舞蹈教學中的創新精神

          舞蹈教學中,創新思維是完成新的舞蹈動作的基礎,也是提升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舞蹈教學中蘊含著許多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邏輯創新思維的要素,我們要將舞蹈創新精神有效的.滲透到教學中去,讓學生進行學習與實踐,增強自己的信心與創新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舞蹈教學中的創新,就是根據已有的資料和所能觀察到的事物為基礎,在其基礎上進行聯想和想象,這種方法的性質就是新穎性和創作性。在創新過程中,不單單是想象,還要進行不斷的積累和觀察,這樣才能提高對舞蹈的領悟能力,能更好的用肢體語言將所要表達的故事惟妙惟肖的表現出來,這樣的舞蹈就有了質的飛躍。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舞蹈教學的創新,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舞蹈教學質量,大大提升了舞蹈教學的層次。舞蹈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這一學科的目的就在于昭示人們對美的事物的自然需求和審美欣賞,提高人們藝術修養及素質,陶冶情懷,提高整個社會的藝術境界。那么舞蹈創新作為舞蹈教學中一個關鍵因素,結合實際,加強創新思維的訓練,更能有效的發揮其素質教育的功能。

          三、舞蹈教學中的心里教育

          學生的素質的提升包括能力的提升和心里素質的提升,舞蹈教學有其特有的藝術特點和課程門類,作為一門特有的藝術形式,在培養學生積極的性格、健康心里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舞蹈所展現的是運動著的身體藝術,也是運動精神展示,它既是行為藝術,同時也是心靈藝術,是一種用身體與肢體表現心靈的藝術。因此,舞蹈作為一種心靈的產物,如果能在舞蹈教學中合理的滲入心理教育,那么,舞蹈教學在提升學生素質教育中就顯示出重要作用。筆者從眾多舞蹈教學課堂中發現,通過舞蹈學習后的學生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樂觀、更自信、整體氣質與素質都有所提升。由此可見,舞蹈教學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為心理教育提供了平臺。首先,舞蹈能夠是學生的體態優美,體型勻稱,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體態儀表,舞蹈教學能夠塑造良好的形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心理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如果學生中出現抑郁、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這些適應性的心理問題都可以以舞蹈動作為載體,采用一些適合的心理輔導方法來緩解消除。最后,在舞蹈教學時,學生通過舞蹈動作表現自己,在表現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認識自己,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通過觀眾所給予的反饋,實現自我價值與自我肯定,這樣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充分并積極地調動了學生的能動性。促進并且維護學生的健康心理,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結語

          在當代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舞蹈藝術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要傳承古今文化,將舞蹈教學融合現代時尚,開拓舞蹈藝術的前景。舞蹈教學,就是對學生整體的素質教育,就是對學生晶型客觀規律的教育,我們要不斷實踐,不斷認知。我們要在舞蹈中尋找情感,用情感抒發舞蹈,我們要在舞蹈中創新,在實踐中創新,我們要不斷探索,不斷去發掘,樹立自己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體態。舞蹈教學又是美的教學,它是一種投資,更是一種實踐,是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舞蹈現在趨于個性化、現代化、時尚化,我們要摒棄傳統模式,放開視野,舞蹈教學一定會在實踐的探索中逐步完善起來、成熟起來。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3

          一、高校舞蹈教學的實施

          (一)重視教學內容中舞蹈鑒賞和舞蹈實踐的結合。

          舞蹈實踐是提升學生舞蹈技能的主要途徑。在舞蹈訓練的實踐中,教師要對實踐內容作出合理把控以避免實踐內容的過分單一,由于高校大學生的舞蹈教育主要是審美意識和藝術素養的培養,所以有必要秉著“技貫中西,博古通今”的理念來開展實踐教學和實踐指導。但是無論如何,在舞蹈實踐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兩個部分:一是基礎訓練。由于大多數高校大學生在走進高校舞蹈課堂以前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舞蹈教育,所以進行舞蹈基礎訓練是十分必要的。通過舞蹈基礎訓練不僅可以增進學生對舞蹈技術的認識,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肢體的柔韌性、力量性、靈活性和協調性等。基礎訓練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確保學生對每一步教學內容的掌握,但是在高校舞蹈教學的基礎訓練中,所有的基礎訓練內容應當建立在學生生理條件可以接受的基礎之上;二是舞蹈組合訓練。

          舞蹈組合訓練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跳舞過程中手、眼、身、步的配合能力,這對于學生而言應當是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并且通過舞蹈組合訓練學生可以對各個舞種的特色進行認知,同時有利于學生提高編排簡單舞蹈的能力。綜上所述,重視舞蹈實踐對于學生舞蹈素質和藝術素質的提高是有益而必要的。舞蹈鑒賞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舞蹈美感的體會與感悟,在舞蹈鑒賞中,教師不僅要確保舞蹈作品的美好和健康,同時要重視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即教會學生怎樣欣賞舞蹈。舞蹈作品的優劣主要有以下幾點評判標準:一是舞蹈動作的準確性與穩定性;二是舞蹈動作的輕盈性和敏捷性;三是舞蹈動作的柔美性和剛健性;四是舞蹈演員的身韻以及風格;五是舞蹈演員的樂感以及節奏感。在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中,舞蹈演員往往能夠通過與音樂的協調實現舞蹈動作幅度、力度以及速度的配合并展現出來,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實現舞蹈鑒賞和舞蹈實踐的結合,能夠讓學生從鑒賞舞蹈的過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并明確自身的努力方向,所以舞蹈鑒賞無論是從提高學生舞蹈基礎技能還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采用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舞蹈教學組織形式。

          課堂教學是高校舞蹈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在開展課堂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認識到傳統舞蹈教學中的口傳身授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興趣以及參與性的調動,所以對課堂舞蹈教學方法作出改革十分必要:一是課堂舞蹈教學可以實現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舞蹈的表現主要通過人類肢體的運動來實現,而如果教師在示范過程中動作缺乏規范性和準確性就會很容易誤導學生,同時舞蹈教學中的舞蹈情感、舞蹈韻律等相對內涵的教學內容用語言也較難表達。

          通過對多媒體的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充分的調動,多媒體再現功能的發揮也能夠讓學生的動作模仿和練習對照具有更有利的條件,同時多媒體教學不受時空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進入教學情境并進行舞蹈動作的推敲、練習以及觀摩;二是課堂教學有必要對舞蹈復習的方法作出改革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舞蹈動作的復習中,可以采用集體練習的形式進行舞蹈知識的深化和內化,這種復習方式的優勢在于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身才能的機會,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在強調舞蹈課堂教學的同時,課外活動在提高學生舞蹈素質方面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高校可以通過組織舞蹈基礎知識講座以及舞蹈比賽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同時也可以開展課外舞蹈知識輔導活動,如組織學生在課余時間對教學內容中出現的舞種進行觀摩,從而加深學生知識的內化。通過組織學生觀摩舞蹈和討論舞蹈的形式開展舞蹈作品討論活動,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各個舞種的藝術特點進行分析和討論。另一方面,舞蹈社團的創辦也是舞蹈課外教學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舞蹈社團是大學生自主組織的舞蹈團體,其本身具有著舞蹈推廣的性質,在豐富高校文化環境以及提高大學生舞蹈素質兩個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高校應當引起對舞蹈社團的重視,通過支持和扶持促進舞蹈社團的.發展,同時要強調社團中團員整體舞蹈素質的提高。

          二、高校舞蹈教學要突出三個特點

          (一)全面性。

          高校要以學生特點與教學目標為依據開展舞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掌握多種類型的舞蹈,即突出教師舞蹈才能的全面性。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處在主導的地位,所以教師素質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素質,所以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要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這不僅要求高校能夠通過培訓工作的開展促使教師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要通過激勵機制的建立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本身也應當樹立學習意識,通過不斷擴寬自身知識面和豐富自身教學理論來適應高校舞蹈教學的需求。

          (二)引導性。

          高校舞蹈教學中無論是舞蹈鑒賞還是舞蹈實踐,其目的都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舞蹈人才,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藝術修養。而學生審美能力與藝術修養的提高僅僅靠學生自己的領悟是很難實現的,所以教學目的的實現需要突出教師引導作用的發揮。無論是舞蹈實踐內容還是舞蹈鑒賞內容都應當由教師來進行合理選擇,同時教師要通過一些基本審美方法的傳授以及指明舞蹈美學價值所在來引導學生去發現美、審視美甚至創造美。

          (三)文化性。

          文化性指的是在高校舞蹈教學中要重視將舞蹈的內容與舞蹈的文化內涵相關聯,并讓學生認知和理解舞蹈中的文化內涵。如通過《仿唐樂舞》的鑒賞,由舞蹈的變現遷移到盛唐時期的文化歷史、經濟歷史的表達中,引導學生了解當時的人物氣質以及服飾打扮,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全面地認知和了解舞蹈表現技巧以及舞蹈文化內涵。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4

          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節奏感訓練現狀

          在目前的舞蹈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影響學生素質提高的因素,其中節奏感的欠缺是較為普遍的一項。首先,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入校前沒有接受過專業舞蹈訓練,舞蹈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僅僅限于肢體的動作展示而非情感表達,對舞蹈與節奏的密切相關性亦知之甚少;其次,節奏感訓練基本上是通過視唱練耳樂理等理論課來進行,受本身素質及教學課時的影響,這種節奏感培養遠遠達不到舞蹈、聲樂等技能訓練的要求;再次,現今學前教育專業普遍采用的各類舞蹈教材很少提及節奏感的訓練專項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也很少有意識去培養強化學生的節奏感。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及其節奏訓練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由德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卡爾奧爾夫(1895一1982)所創,它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奧爾夫教學法是以節奏為基礎,結合身體律動,唱、奏、動、聽結合教學的音樂教育,是創造性的兒童音樂教育。奧爾夫強調節奏訓練的重要性,他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節奏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他的節奏訓練內容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和組織過程,通過游戲等方式調動學生對節奏掌握的積極性,可以讓兒童以自身為中心有規律的創編出節奏形式,并隨著音樂旋律有機的融合為一體。將奧爾夫的節奏訓練用于幼師節奏感的培養,雖然針對的年齡階段不同,但是依然有很強的實踐性,除了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就能完成教學目標之外,學生在工作實踐之后也可以進行教學傳承。

          三、奧爾夫節奏訓練的課堂實踐

          節奏不但是音樂構成的重要部分,也是舞蹈表現的靈魂。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節奏培養教學過程中,我借鑒了卡爾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的節奏練習,實踐證明,這對于節奏感的培養是卓有成效的。

          (一)語言節奏誦讀尋找節拍感

          把語言引進音樂教學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獨具特色的一個部分,人名、物品名稱、動作名稱等等都可以拿來做簡單的節奏訓練。我將這種訓練形式做了奧爾夫節奏訓練的引子。

          例1:給出學生最熟悉的語言節奏型,進行自報姓名的游戲。

          師先示范:

          2/4||我叫曹|靜|你叫什|么||用相似的節奏讓學生接龍報姓名,熟悉了這個形式之后,讓學生拓展想象,自創問題,續編節奏。訓練過程中,很多學生在問答時加上了表情及身體的律動(如拍手,顫膝等),課堂氣氛空前熱烈。除了利用詞組、成語訓練,我還利用了朗誦童謠及兒歌的節奏訓練形式。比起兒童,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組織出來的節奏型變化更多樣,也更生動。由于兒歌和童謠中有情節內容,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會有自然的畫面呈現腦海,在這個階段講授兒童舞蹈動作,引導學生創作律動就會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例2:童謠節奏練習示范

          節奏型1:||老雞|罵小雞|你這笨東|西!||我教你唱|咯咯咯|你偏要唱|嘰嘰嘰||

          節奏型2:||老雞罵|小雞|你這笨|東西||我教你唱|咯咯咯|你偏要唱|嘰嘰嘰||訓練時,我采取的是分小組練習,每個小組均編創了不同的節奏段落,另外,在我的啟發下,有的小組加上了律動表演,如叉腰,單手點指,推收胳膊肘等等;有的加了雙聲部聲勢拍打;有的`編創了類似于合唱中的多聲部輪唱。

         。ǘ┞晞萋蓜庸澴喔信囵B

          簡單的來說,聲勢就是可以發出聲響的人體姿勢,比如捻指、拍手,拍腿等。而律動則是身體有規律的簡單動作重復,引用聲勢和律動結合的教學可以把動作教學由枯燥變得新穎、簡單又生動。

          例3:雙聲部拍手練習例4:四聲部捻指、拍手、拍腿、跺腳3/4除此之外,在課堂上我還引導學生編創了很多實用性的動物模仿律動、生活場景表現律動等等。

         。ㄈ┮羯珮菲鞴澴喔信囵B

          奧爾夫音樂教育有兩類特色樂器,分別是有固定音高的音條樂器和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在教學中,我沒有用全套的奧爾夫樂器,只是借鑒了這種方式。只要是能發聲的物品(如可敲打的空瓶子)都可以用于教學中,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語言或者聲勢律動,都有非常好的訓練效果。

          四、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節奏訓練,不僅適用于幼兒音樂教學,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也有很好的借鑒價值。將奧爾夫節奏訓練引入學前專業舞蹈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提高舞蹈學習的興趣和舞蹈表現能力,提升幼師的綜合藝術素質和實際教學研究水平,使教學更符合幼師的培養目標和職業要求。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5

          一、舞蹈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高效開展舞蹈教學是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不同于“應試教育”,它以構建科學而人性化的學習環境為基本特點,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核心內容。舞蹈教學屬于學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而強大的育人功能。其次,高效開展舞蹈教學是學生科學發展的要求。學生在學校里積極進行課堂學習活動,他們不僅要掌握較多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實現技能的發展和思想品德的提升,F在的學生是將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準建設者”,學生素質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到現代化建設的速度和質量。最后,高效開展舞蹈教學是社會發展的要求。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能力,綜合性人才成為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舞蹈教學的開展成為必然。

          二、舞蹈教學能夠塑造學生的形體美

          在現實生活中,舞蹈是社會大眾進行休閑娛樂的重要形式,受到了相當數量受眾群的喜愛。舞蹈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一定強度的體育鍛煉,在載歌載舞的肢體運動中起到體育鍛煉的效果,尤其是舞蹈與音樂的有效結合還能夠給社會大眾以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學生跟隨教師一起和著音樂翩翩起舞,在肢體的舞動中既鍛煉了身體,又獲得了美的感受。學生長時間堅持舞蹈練習以后,能夠消耗掉身體內的多余脂肪,從而使學生的身體勻稱、柔韌性和協調性得到加強,能夠塑造出學生的形體美和氣質美,使學生擁有較好的體形。另外,舞蹈作為一種體育鍛煉還能增強學生的心肺功能,擴大學生的肺活量,增強學生對疾病的抵抗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三、舞蹈教學能夠凝練學生的內在美

          舞蹈教學中有許多具有思想教育和品德培養功能的優秀作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舞蹈作品中的思想教育,無形中凈化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以舞蹈《長征》為例,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各種舞蹈技巧,在肢體的舞動中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還能讓學生體會到紅軍長征的艱辛、共產黨領導的正確性以及官兵團結一致、同舟共濟的協作精神,能夠促進學生對那段艱難歷史的理解,增進學生對國家和共產黨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愛黨情結。舞蹈作品的主題思想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功能,能夠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和思想境界的升華,幫助學生凝練內在的.思想美、道德美和品質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舞蹈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首先,舞蹈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的培養。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是學生進行舞蹈學習和審美能力培養的第一步。只有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感知到音樂之美和舞蹈之美的存在,他們才會積極參與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主動接受美的熏陶和教化。因此,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要從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入手。以集體舞《東北秧歌》為例,該舞蹈作品旋律奔放,節奏活潑,能夠幫助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形成強烈的審美體驗,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現自我的欲望,促進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的培養。其次,舞蹈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美鑒賞能力的培養。舞蹈作為一種肢體語言的藝術,具有很強的社會性、思想性,是進行審美教育的良好素材。

          在舞蹈教學中,音樂的情感美、旋律美、意境美,音響效果的震撼美、想象美以及舞蹈者的形體美為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提供了內涵豐富的學習素材,可以讓學生主動接受審美教育,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提高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最后,舞蹈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美的表現能力的培養。舞蹈作品是作者對生活中的“美”所進行的科學提煉、精準概括和完美表現。因此,舞蹈學習本身就是學生感知美、體驗美、表現美的過程。在舞蹈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借助于自己對音樂和舞蹈的理解力才能進行學習,在肢體的舞動過程中表現出學生對音樂和舞蹈的理解和感悟,并和著音樂表現出自己對音樂之美和舞蹈之美的理解。所以,舞蹈學習過程能夠促進學生對美的表現能力的培養。

          五、舞蹈教學促進學生協作意識和團隊意識的發展

          舞蹈教學過程中有很多集體舞,不但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還能培養學生協作意識和團隊意識的良好素材。集體舞教學能夠密切學生的人際關系、促進和諧校園的形成,還能培養學生之間的協作意識和團隊意識,更能夠培養學生形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首先,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肢體語言和情感交流增進彼此的友誼,構建和諧而融洽的人際關系,促進和諧校園的形成。

          學生在集體舞的學習與表演過程中,能夠通過手拉手等肢體動作拉近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密切彼此間的關系,尤其是集體舞中隊形的不斷轉換和舞伴的有規律的交換,使學生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更多的同學進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溝通,從而推動學生積極構建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心理感受的形成。其次,學生在舞蹈課堂學習過程中通過整齊劃一的協調動作以及舞蹈者彼此間的信息交流與情感溝通,實現舞蹈者在肢體動作與情感體驗方面的一致性,有效促進學生協作意識和團隊意識的發展。舞蹈課堂中的大鏡子能夠幫助學生欣賞到自己及他人的優美舞姿,也能欣賞到集體舞的震撼效果,從而強化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和集體協作意識,有效激發學生團隊意識的形成。最后,舞蹈教學能夠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言行舉止。無論集體舞還是雙人舞都有舞蹈者之間的邀請和迎送等肢體動作,能夠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彬彬有禮,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六、舞蹈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舞蹈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生進行舞蹈學習、理解、表演與創新的過程。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示范動作和舞蹈表演能夠為舞蹈學習者提供課堂學習、舞蹈模仿與自我展現的教育素材。學生對于教師舞蹈表演的認知結果會和教師的舞蹈表現效果產生一定的“偏差”和錯位,而正是這種認識錯位與感知偏差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舞蹈理解力和表現力的創新空間。學生在長期的舞蹈學習與表演過程中,能夠促進自身對舞蹈感悟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而創新能力是學生作為將來社會主義現代化準建設者的必備素質,是經濟社會優秀人才的基本能力,關系到學生在將來人才競爭中的成敗,能夠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總之,教師應該積極開發舞蹈教學的強大育人功能,努力探究促進學生科學發展的有效途徑,構建人性化的課堂教學氛圍,實施科學、高效的舞蹈課堂教學,在舞蹈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6

          摘要:

          縱觀我國舞蹈教育歷程,盡管很早就納入了高等院校的教育體系,教育教學的模式也不斷地推陳出新,但都離開不了主動教、被動學的尷尬局面。在新形勢下,如何開展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研究性教育,促進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進一步改革,使我國高等舞蹈教育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效,成為了眾多舞蹈教育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研究性教育

          本世紀初,創新教育被我國教育界的專家們推到了教育改革的前沿,研究型課程教育的概念逐漸貫徹到各個教育領域。通過十多年的創新教育實踐探索,已經取得了形成許多很有價值研究成果。但是高等院校的舞蹈教育卻處于未開發狀態,如果把研究性教育方式注入高等院校舞蹈教學中,就可通過深入探討學習的動機和舞蹈的教學特點,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豐富教學方法和因材施教等方面培養和激發學生體育舞蹈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體育舞蹈的教學質量。

          一、研究性教育的內涵。

          研究性教育泛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它是一種學習的理念、策略、方法,適用于學生對所有學科的學習,具體到一門獨立的課程,研究性教育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或課題為載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生產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這種課程形態的核心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嘗試和實踐。研究性教育的載體必須借助于課題項目,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課程呈開放學習的態勢,主要由學生自己負責完成的課程,不但重視結果,而且更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傊,研究性教育突出的是它的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和過程性,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學習過程,是師生圍繞著解決問題共同完成研究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以及為解決問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過程。

          二、研究性教育的特點。

          舞蹈研究性教育的本質特征是在舞蹈研究中學習、在舞蹈學習中研究,實現學習與研究的統一。其特點有:

         、傺芯啃越逃_放性特點。舞蹈研究性教育在選題方面不拘泥于一般的舞蹈學科問題,它既可以是專業性較強的課題,也可以是交叉性、邊緣性、綜合性的。在教學形式方面,它有巨大的時空開放性,舞蹈教學可以走出課堂,利用現代媒體信息豐富的特點,將課堂教學與課外研究相結合,從而為學生構建一種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提供一個知識豐厚、視野廣闊的平臺。

         、谘芯啃越逃骄啃蕴攸c。探究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本方式。舞蹈研究性教育要求學生利用外在媒介與實際調查獲取信息,通過假設、求證.最終解決問題得出結論。這是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方法及過程在高等舞蹈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垩芯啃越逃黧w性特點。打破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唯一的主體,發揮學生在舞蹈教學活動中能動作用,避免教學內容和成果單一、簡單的復制;避免一頭熱的被動局面。開展舞蹈研究性教育,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授者而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教師僅在各個環節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成為學生自發學習、研究的搭檔,讓學生從選題到結題的整個研究過程中始終扮演審美活動的主角,真正體現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原則。

         、苎芯啃越逃有蕴攸c。由于舞蹈研究性教育是舞蹈問題獲得解決的過程性學習.舞蹈知識有限的大學生在面臨復雜的綜合性、專業性問題時.需要學習伙伴的集體智慧和分工協作,也需要教師以啟發、激勵與指導,激活所有學生的潛能,因此更加注重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合作關系。

          三、高等院校舞蹈研究性教育的作用。

          1、高等院校舞蹈教學研究性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隨著舞蹈藝術教育觀念的深刻變化,高等院校舞蹈教學逐漸由注重學科體系和知識技能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的整體可持續性發展為中心的研究性教學方式,是實施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2、高等院校舞蹈研究性教育可以改變課堂中教與學傳統觀念

          實踐舞蹈研究性教育也必須以高等院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尤其是教師、學生的教育觀、人才觀為先導。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改變可以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在舞蹈課程研究性教育中,教師的授課方式應該由原來的主動教學改變成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交流中。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觀念將舞蹈研究性教育應用于現代的課堂教學中。

          3、高等院校舞蹈研究性教育可以提高與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舞蹈研究性教育是以小組合作為基本組織形式的集體協作式學習,它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生與教師等各種人群的.接觸空間,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可以使學生在自由平等的創造情境中,運動思維變得敏捷流暢、新穎獨特,動作靈感不斷被激發,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潛能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得到充分發展。

          四、高等院校舞蹈研究性教育的具體實施辦法。

          采用啟發式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先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以至全身心的投入課堂中。然后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舞蹈意識來加以美化、分析動作節奏的幾種可行性,進行常規動作與反常規動作的體驗,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才能,激發他們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激發學生興趣。調整課程內容,內容的主體偏重于賞析,讓學生欣賞大量的舞蹈藝術作品,在學生欣賞與老師講解的情況下對舞蹈藝術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討。通過對中外舞蹈作品的欣賞和講解,使學生在舞蹈的動作和情感中調動熱情。

          授課時注重形體訓練。舞蹈教學過程中的形體訓練可以矯正人的體型,改變一個人的不良動作習性,從而使人體更加健美。在進行舞蹈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進行一定的形體塑造訓練,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塑造學生昂首挺胸、充滿自信、朝氣挺拔的健康形象。

          綜上所述,舞蹈研究性教育作為一種以學生為知識傳承與創新主體的新型學習方法.是提倡素質教育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迫切要求,它彌補了現代藝術教育體制單一的接受性學習的不足,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一個學生創造發展空間,體現了多種能力培養、多樣化發展、可持續性發展和終身教育的思想精髓。

          參考文獻:

          [1]許采娟,試論高師研究性教育的理論基礎[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王國華,研究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05

          [3]隆蔭蓓、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09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7

          一、人文素養缺失

          當前國內高校舞蹈教學的學科特點來說,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便是學生人文素質的缺乏。傳統舞蹈教學將重點放在鍛煉學生的形體與動作上,課程多以室內實踐課為主,以培養學生專業的舞蹈技能為目標,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關注度不夠,從而放松了對學生人文知識的教授與考核。國家對“體音美”專業的特殊要求也決定了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事實上,只會跳舞而不知其他的學生并不在少數,文化知識的匱乏讓這類學生難以迎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最終無法在社會中立足。有人將學習舞蹈的學生比作“花瓶”,意為只有美麗的外表、優美的姿態,卻無深厚的底蘊、豐富的內涵,此話雖聽起來刺耳,但也體現出了一部分事實。世界上的舞蹈紛繁多樣、各有特色,每一種都在傳承一種民族或地區的精神和力量,舞者如果無法體味其中的文化精髓,便不能在舞蹈中體現出來,這樣的舞蹈空有其架勢,而沒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也無法得到觀眾的共鳴和認可。

          二、藝術實踐不足

          在傳統的高校舞蹈教學中,藝術實踐僅僅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附加環節,在舞蹈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小。大部分高校只有在為學校組織大型文藝演出的節日慶典等情況下才會讓學生參與到藝術實踐之中去。這種僵硬的、公式化的實踐方式不僅束縛了學生藝術才能的成長,而且僅給小范圍內的學生提供演出機會,造成學生之間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大部分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才能接觸到舞蹈,出了課堂便淪為觀眾中的一員,這樣既不能讓其舞蹈技能得到充分的磨練,也不能很好地激發其學習的熱情。舞蹈教學是一種具有靈性的學科,舞者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甚至每一個呼吸都能夠傳達出其豐富的內心世界,帶給觀眾多樣的審美體驗,若一味將學生放置在封閉的課堂中進行技巧上的磨練,學生在枯燥而單一的環境中無法深入領會舞蹈創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盡管教師在上課時會給學生講述舞蹈所包含的內容以及其舞美結構,并糾正學生不規范的舞蹈動作,但是依舊是無法讓學生在舞蹈上獲得進展和突破。而且,封閉課堂教學里出來的舞者,大都循規蹈矩,盡管在專業技能方面基礎較好、功底較為扎實,卻在編舞方面能力不強,更對社會中紛繁復雜的人際交往難以適應,無法成為社會需要的優秀舞蹈人才。

          三、高校舞蹈教學改革對策

         。ㄒ唬┐蚶紊椿A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四個方面的基礎訓練。首先,加強舞蹈的樂感訓練。音樂的旋律與節奏型在訓練中對學生的舞蹈水平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的高、低、強、弱等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感受和想象,從而影響到舞蹈動作的訓練。由于學生在高考前的基本功訓練多集中于樂器教學上,而對舞蹈教學過程中的樂感訓練較少。舞蹈需要根據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借助于人體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來體現藝術的美感,因此樂感訓練對于提高舞蹈教學質量是首選對策;其次,加強舞蹈的形體塑造。對于大學生來說,加強對學術的形體訓練十分重要,舞蹈需要根據不同的語境訓練出不同的形體特征,從而表現豐富多彩的藝術內涵;再次,加強舞蹈的動作訓練。舞蹈動作是舞蹈藝術的靈魂,動作可以表現舞蹈的節奏性和塑造性,只有加強舞蹈動作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的舞蹈表達能力;最后,加強舞蹈鑒賞能力的訓練。教師應該在初期給學生播放和欣賞不同的經典舞曲和舞蹈表演,并輔助一些樂理和舞蹈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這有助于學生在基礎訓練過程中快速地修正自己的不足。此外,針對前文所講的學生生源舞蹈基礎較差的情況,各初級、中級以及高級學校都必須增加在舞蹈教學上的關注度,向學生普及舞蹈教學,因為“舞蹈教學的`普及與發展史舞蹈教學事業前進的兩個車輪,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②。學校需要從小便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舞蹈興趣,幫助意愿以舞蹈作為自己今后發展方向的學生在舞蹈學習的道路上保持較快的前進速度。

         。ǘ┘訌娙宋呐囵B

          人文素養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立足于時代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每一位合格的舞蹈畢業生都必須擁有完備的人文素養,“學習人文科學,讓我們懂得如何成為一個有價值意義的人”③。盡管舞蹈活動以形體為媒介傾訴感情、表達自己,但并不是只要擁有舞蹈技巧就足夠,舞者舉手投足之間所包含的文化底蘊才是打動人心最重要的因素,舞者若沒有優秀的人文素養,對自己表演的舞蹈不知其淵源、不解其文化,便如同沒有靈魂的牽線木偶,再美的肢體在觀眾眼里也乏味如一碗白水。由此可見,高校舞蹈教學必須轉變觀念,將注意力從技巧培訓轉移到人文培育上來。一方面,教師應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人文知識的教授和學習,通過集體觀看幻燈片、視頻等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擴充舞蹈方面的人文知識,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一定的學習任務,并讓學生制作相關的幻燈片上臺進行講解,進一步加深學生的人文知識記憶;另一方面,學校也應適當增加文化理論方面的課程,并嚴格執行對文化課程的相關考核,為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幫助學生了解人文、重視人文。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還能夠對其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產生重要影響,從歷史文人的身上獲得積極的正能量,進一步提高其審美能力,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創造條件。

         。ㄈ┰黾铀囆g實踐

          藝術實踐不僅是對學生專業技巧的磨練,而且也是讓其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在學校里,學生的人身安全是永遠放在第一位的,但這不能成為將學生禁錮在課堂里的借口,學生總要畢業走上社會,如果不知道社會本來的樣子,又怎能適應它呢?所以,必須改變現代高效舞蹈教學中藝術實踐不足的現狀,在充分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其接觸社會、親近自然,讓學生在社會中感悟人生,在自然中釋放青春,讓學生不再是日復一日地對著鏡子演練,而是用最真實的情感體驗生活。“舞蹈藝術和舞蹈教學并非只是一種形體訓練,它還是主要的是一種心理訓練、感覺訓練、思維訓練、想象訓練和自我意象的訓練等”將學生帶到開放的環境中不僅能夠極大地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其對所表演的舞蹈產生濃厚的認同感、親近感,而且能夠促進和激發學生的自由思維,對其觀感、思維和想象進行訓練,引導其在肢體語言中融入自身情感,鼓勵其創作自己的舞蹈。老師僅從旁進行輔助指導,幫助學生學會編舞這一重要技能,這對其以后在社會中的發展大有裨益。此外,增加藝術實踐還能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習舞蹈的學生最后總是要走上舞臺的,越早讓其接觸舞臺越有利于學生適應舞臺,同時也越能夠讓學生盡快適應燈光、觀眾等,克服心中的羞澀和恐懼,鍛煉出良好的心理素質。綜上所述,要提高高校舞蹈教學質量,唯有充分認識到目前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改革。只要國內教育人士堅持不懈地探索,必將使舞者教育永葆青春、活力常在。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8

          1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育現狀

          長期以來,藝術大眾化教育在我國以應試教育為主體的社會背景下始終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從小學到高中,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家長,最關注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在這種教育的大環境下,藝術教育、審美教育被視為“沒有用的東西”,被學校和學生拋諸腦后[2]。相比而言,美國早在1994年就制訂出版了《藝術教育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有一個副標題,指每位年輕的美國人在藝術中應該知道什么和能夠做什么。這種全新的素質教育規定藝術等同于數理化等核心學科,這顯然是以全球宏觀的文化視角來關注人的教育和人的發展,符合人類渴望心靈感知、審美體驗的本性!稑藴省窂娬{,藝術教育不是少數天才的專利,所有學生,不論背景、天賦,即便殘疾,都有權享受藝術教育及其提供的豐富內容,舞蹈教育便是其中之一。進入21世紀,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在社會物質、文化、感情和審美等方面進行了開拓與變革。李嵐清在其《李嵐清教育訪談錄》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在重視共同基礎和全面發展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逐步創造條件,安排豐富的選修課程讓學生選擇。同時,可以試行學分管理的辦法。實踐表明,素質教育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有利于各個領域拔尖人才的成長[3]。這無疑給高等教育提出了培養目標綜合化的要求———必須重視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體育舞蹈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類體育項目,以其獨特的鍛煉方式將“快樂體育”融入體育中。這種教育形式不但具有藝術教育靜態美學的滲透,而且有體育動態運動的滲透。它不但充實和豐富了素質教育內容,而且拓寬了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對提高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力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自2006年12月“陽光體育運動”開始實施以來,體育舞蹈以鮮明的時代性、強烈的節奏感而深受大學生喜愛。但目前由于學校認知、場地設施條件、地區經濟發展及師資等各方面原因,只有為數不多的高校開設了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舞蹈選修課程,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幾乎沒有機會接觸體育舞蹈藝術教育。盡管有的高校學生自發創建了體育舞蹈藝術社團,但在日常的訓練中,由于場地及指導教師的缺乏,導致社團的活動難以得到保障,訓練效果不佳,舞蹈審美能力也相對較低,對舞蹈作品的賞析僅僅停留在形式美欣賞的層面上。另外,很多高校的體育舞蹈社團門檻過高,原因在于社團要代表學校參加各種大型比賽和表演,因此對入團學生的要求較高,這樣自然就將許多“條件一般”的學生拒之門外。目前,體育舞蹈在普通高校的普及手段主要是開設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程。然而受上課所需硬件(如舞蹈房大小及數量)及軟件(教師人數及專業素養)的限制,將很多熱愛體育舞蹈的大學生阻擋于大門之外,使體育舞蹈大眾化受到制約。加上大多數學生舞蹈基礎薄弱,甚至在進入大學前從未接觸過舞蹈,在基本姿態和動作協調性上都難免存在一定問題,這不僅會影響大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更會影響他們對體育舞蹈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另外,高校的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與其他課(如專業課等)同時開課,選課的時間沖突也會使很大一部分對體育舞蹈感興趣的學生放棄選修。以上種種情況表明,體育舞蹈的大眾化教育似乎是校園里的一個口號。而將體育舞蹈教育滲透到高等教育中,發揮其獨有的功能,并使之逐漸走向大眾化,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的問題。

          2普通高校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具體意義

          作為一項新型體育運動,體育舞蹈融多種藝術形式于一體,形式多樣、風格多變,將藝術與運動相結合。在普通高校開設體育舞蹈課程,既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需要,也是實現大學生健身價值、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最有效的途徑。

          2.1豐富高校體育課的內容,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目前,高校體育課開設的可供選擇的項目可以說是越來越豐富多樣,除了傳統的“三大球”外,瑜伽、形體、攀巖、戶外運動、定向運動等各種比較新穎的項目也已加入到高校體育課中。作為一種新興的運動項目,體育舞蹈將藝術與運動高度結合,符合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另外,體育舞蹈種類較多,分2個項群,10個舞種,如華麗典雅的華爾茲,歡樂跳躍、輕快靈活的快步,婀娜多姿、柔媚抒情的倫巴,熱情奔放、詼諧風趣的恰恰等。舞種的多樣性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為不同學生學習體育舞蹈提供了可能性,極大地豐富了高校體育課的內容,同時也使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

          2.2有助于大學生塑造良好的形象氣質

          現在很多大學生不注意自身氣質的培養,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學業繁重或者生活中的許多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導致了駝背、斜肩、歪脖、O型腿等不良體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形象氣質。體育舞蹈中的形體訓練主要是以芭蕾舞的基本動作為基礎來塑造人最基本的身體形態,有規律地參加體育舞蹈鍛煉,可以實現有效的生物學改造,從而塑造優美的體形,并在一定程度上矯正體形,使體形符合一定的美學標準,為塑造良好的形象氣質奠定基礎。

          2.3有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體育舞蹈是一種全身性的高負荷運動,表演者需要身體形態、生理功能、生化功能、神經系統功能、循環系統功能的健康發展,更需要表演者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韌等各項素質全面發展,還需要表演者擁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和智能水平,表現為伶俐、聰明、悟性好、表演意識強。因此,經常參加體育舞蹈活動,學生的肌肉可以得到放松和鍛煉,呼吸循環和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平衡能力和靈敏度得到大大提高。與此同時,體育舞蹈可以消除平時學習中的疲勞,緩解因為學習壓力而造成的精神極度緊張。在優美動聽的音樂聲中,學生翩翩起舞,將情感注入到舞蹈當中,通過優美的肢體語言展現出來,忘卻了學習的疲勞,得到了全身心的.放松。

          2.4提升大學生審美能力、想像力以及創造力

          美具有形象性、愉悅性、陶冶性、體驗性等特點。每個人對事物的認識均是從知覺開始的,通過感知事物的表象,進而激起美感,心情愉悅,從而享受美。體育舞蹈中的形體美、動作美、服飾美、音樂美等無不體現出美的這些特點。體育舞蹈是以肢體語言的美感使學生得到熏陶,同時以所有藝術共有的內在情感來使學生的鑒賞能力得到升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他們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除了培養審美能力,體育舞蹈對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亦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理學家認為,人的想像力、創造力源于形象思維。形象思維的好壞決定了人是否具有想像力、是否具有創造潛力,而藝術教育的各個環節都包含著創造和再創造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體育舞蹈的過程中,可通過自身學習和教師啟發、引導去開拓和創新,勤以想像,把日常所見所聞加以提煉和概括,使之變成藝術素材,并巧妙地用肢體語言傳遞出來,從而培養學生整合創新、靈活貫通的多種能力。因此,體育舞蹈教育對激發學生想像力、挖掘學生創造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2.5有利于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妥善處理組織內外關系的能力,它是素質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同時也是社會生存的一項基本技能。體育舞蹈是兩個或者多個人合作的藝術,需要在給定的音樂節奏范圍內,運用身體技術與舞伴或團隊配合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情緒下進行舞蹈知識與技術上的交流與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男女之間的心理制約,并逐漸學會理解和包容對方,出現問題一起想辦法解決,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與素質。同時,體育舞蹈要求舞者氣質高雅、姿態挺拔,這種良好習慣的養成也將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淺。

          3普通高校體育舞蹈大眾化的有效途徑

          基于體育舞蹈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意義,決定了體育舞蹈教育在高校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然而如何在普通高校開展體育舞蹈教育,并使之趨向大眾化,已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和重視。筆者認為,將普通高校的體育舞蹈教育放在大眾化視角下進行研究,既有利于推動普通高校的體育舞蹈教育向前發展,也有利于實現體育舞蹈的普及和藝術價值的最大化。

          3.1從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入手,抓好體育舞蹈課程開設工作

          開設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是普通高校進行體育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徑,各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進行課程設置,促使該項工作盡快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另外,可在開好公共選修課的基礎上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體育舞蹈必選課。

          3.2教學內容、方法多樣化,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當前普通高校學生體育舞蹈基礎較差,要使他們在較短時間內了解、掌握體育舞蹈,合理的教學內容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是關鍵。首先,體育舞蹈教學應是一種快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為重情緒的積極體驗,重過程的主動參與,重人際關系的寬松和諧,重個性的獨立解放,使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從而不知不覺地獲得身心健康發展[4]。其次,在課時量允許的前提下,可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從而開闊學生的舞蹈視野。另外,還可以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加入運動損傷知識的講解,不僅能夠很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可預防學生身體受傷。

          3.3積極開展課外文化藝術活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體育舞蹈教育屬于校園文化的軟體部分,是校園文化軟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寬泛的內容和生動活潑的形式,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課外文化藝術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延伸或補充。因此,在搞好體育舞蹈教學的基礎上,搭建展示平臺,為學生提供交流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生體育舞蹈水平的提高,使學生獲得認同與自信[5]。

          3.4加強體育舞蹈教師隊伍建設

          體育舞蹈作為體育與藝術相結合的新興項目,必然會吸引眾多學生參與,然而要長久推廣這一項目,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須十分重視體育舞蹈的規范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的示范優美而準確,且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并能根據教學需要做出正確示范或正誤對比示范。因此建議各普通高校要創造條件,通過教學觀摩、外派進修、校際間技術與教學交流等形式,多級別、多層次、多渠道地為普通高校培養具有良好敬業精神、較高思想素質和較強舞蹈教育能力的專業教師隊伍,不斷增強教學效果。

          3.5學校領導應提高對體育舞蹈的重視

          學校領導的支持和重視是體育舞蹈運動實現大眾化的重要因素;學校領導的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是學校能夠與時俱進培養優秀人才、推動學校改革的重要因素。學校領導對體育舞蹈的認可度決定了學校對體育舞蹈的資金投入、決定了師資的引進與培養、決定了學生學習的可能性。因此,只有得到學校領導的充分重視,體育舞蹈才能在普通高校中真正實現大眾化的長久發展。綜上所述,藝術和教育天然就有著一種極為深刻的內在聯系。藝術化的教育、教育的藝術化、藝術化的學習、學習的藝術化,都將成為面向未來的綜合藝術教育應當涵蓋的主題。體育舞蹈正是在這種教育大背景下發揮著它的優勢和作用,已成為高校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體育舞蹈教育定位在一種文化層面上,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精神,使體育舞蹈教育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使之大眾化,而且有益于澄清體育舞蹈這種藝術教育僅僅是專業教育和技術教育等偏頗認識[2]。

          通過在普通高校探索體育舞蹈教育大眾化的實施途徑,非常有利于大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對推進國民素質教育,培養既具備高尚道德情操、嚴謹科學態度,又具備較高人文藝術素養和健康體魄的高等人才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9

          一.明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長期以來,舞蹈課堂都是教師通過語言講授舞蹈專業知識和動作要領,配合直觀的示范教學,隨堂糾錯,使學生模仿動作,并通過大量的重復性訓練來掌握舞蹈的技術技能,這是一種單向的信息灌輸,學生僅局限于對舞蹈動作表象的認識階段,無法體會舞蹈藝術的本質和審美特點,這種單純的示范加機械的模仿過程的舞蹈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耙匀藶楸尽蔽璧附逃砟畹奶岢觯笪璧附處熢诮虒W工作中轉變觀念,通過對舞蹈教育模式的創新,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主體精神,引導他們獨立思考,變被動為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加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切實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1.根據受眾差異性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

          因學生的生理、心理、生長環境所存在的差異性,使他們的學習接受能力千差萬別。在初次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認真的觀察和細致的分析,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對舞蹈學習的需求,引導學生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以非專業新生為例,教師的第一節舞蹈課,教學內容應設計相對簡單易學,通過教學,了解學生的樂感、節奏感、身體協調能力、領悟音樂的能力、思維能力方面的差異。根據所掌握的學情,教師需快速的.調整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舞蹈教育的重點就是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一點在非專業班的課堂上顯得尤為重要。長期重復枯燥,辛苦的柔韌性訓練會很快消磨掉非專業學生對舞蹈課堂的熱情,應適當加入有趣有效地教學互動。比如:學生和學生之間形體上的互動,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做動作,通過肢體接觸,加深對動作的理解,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可以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思想互動,鼓勵學生敢講,敢演,敢跳。另外,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優秀的舞蹈作品,鼓勵學生結合課堂知識發表自己的觀點,并展開課堂大討論,逐步提升學生的舞蹈賞析能力。因我校的舞蹈課程設置為實踐課,所以理論課的空白對于專業班的學生是一大缺憾,這就要求教師會利用實踐課堂穿插舞蹈理論知識教學。例如學生排演《我的偶像》這個劇目,學生對雷鋒形象的理解就是好人好事的形象代表,教師可以播放關于雷鋒事跡影片,查閱相關的歷史資料,還原歷史事件,講解人物性格,讓學生發自內心的把雷鋒當做自己的偶像,使學生在表演時自然地揉入情感,使表演更加真實動人。這也是對民族傳統精神的一種宣揚,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再比如給非專業學生講解中國民間舞———秧歌,根據地區分類,分為東北秧歌,山東秧歌和陜北秧歌。通過各地的歷史背景、生存環境等解讀不同地區秧歌的基本動作特點和風格差異,區別男女生動作,讓男生也可以大膽的舞蹈,改變男生對舞蹈的認識。這種貼近實際生活的民族民間舞蹈課程深受非專業學生的喜愛,拉近了學生和舞蹈這門高雅藝術的距離,讓學生體會到舞蹈不是一門高高在上,觸不可及的藝術。

          2.豐富學生的校內藝術生活,校外課程實踐

          舞蹈教師在促進學生的舞蹈技巧和藝術修養全面發展的同時,還應關注學生的校內藝術活動,幫助學生組建藝術社團,開展各類主題的舞蹈文化活動,讓學生自發建立和形成對舞蹈的熱愛。例如我校每年一次的集體舞大賽,全院48個班級,各班參賽率達到90%。通過這樣的活動既能達到互相交流學習的目的,又能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每次的比賽,都能夠讓老師驚喜的發現學生的進步。在集體舞排練過程中,鼓勵有組織創編能力的優秀學生起帶頭作用,放手給予學生排演空間,與學生及時溝通創編想法,適時的給予指導,培養獨立的思維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想。在豐富校內藝術生活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校外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師范院校的特色就是向社會輸送教育人才。經過長期的校內學習,如何幫助學生順利的從學校走上社會,從學生走向教師崗位,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這也是我們一直不斷努力追求的方向。近年來,學校與校外單位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定期安排實習,組織大型招聘會走進校園,向社會輸送了大批年輕的優秀教師。

          3.教學相長

          在這里“以人為本”的舞蹈教育理念不再是單純的“看人下菜”,而是師生之間真誠的溝通、合作過程,是師生雙方通過對彼此的關懷和尊重而達成的教育理念的共識和融合。教師通過學生的認可獲得積極的精神滿足感,不斷放大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產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動力,本著對工作的熱情,加強自身學術道德修養,不斷地學習,增加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尋求更為科學、更具效率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和解決舞蹈教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而學生通過教師的專業教學,學習鼓勵和思想引導,體會自我的存在價值,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主動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在老師的言行影響下,漸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建立起融洽、默契的師生關系。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實現師生的教學相長。各類高校開設藝術課程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標志,藝術課程的開設正在發揮其他任何科目的教育都無法取代的特殊效果,是當代年輕人文化價值的需求所致。在不斷強調綜合素質人才的社會背景下,藝術素質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舞蹈藝術教育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高校舞蹈藝術教師應清楚意識到自身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高校舞蹈教育教學工作道路依然曲折漫長,任重而道遠。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10

          一、心理發展特點

          青年時期的心理發展是人第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既獨立又依賴、既自覺又叛逆,各種矛盾在他們身上交錯。特別是步入高校,學生身心各方面才開始趨于成熟、穩定,逐漸跨入成人行列。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征可概括為“四性”、“四高峰”:社會性:心理發展很大程度取決于社會環境。時代的高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他們對社會信息的接收越來越容易,越來越廣泛,反映到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就是自我意識的高速發展,對父母、老師不再是迷信、依賴甚至是依戀,他們開始獨立思索,用自己獨特的的見解和行為方式傳達自己的獨立意向。閉鎖性:不再像高中學生那樣單純、幼稚、一切外露了,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不再輕易地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情感也開始有了一定曲折和文飾的特點,自我調節能力增強。動蕩性:青年時期學生的情緒、情感兩極性十分明顯,容易激動,時而熱情似火,時而冷若冰霜,所以容易出現沖動行為。敏感性:處在身體、視野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這一時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已經初步形成,他們精力充沛,興趣廣泛,思想活躍。對人、對事、對社會現象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智力發展高峰:與生理發展,特別是與神經系統發展的成熟相適應,逐漸達到智力發展的高峰。據研究,若以100作為智力發展的最高水平,初中的知覺能力即可達到100;初中到高中,記憶能力從95逐漸達到100;比較、判斷能力,初中時為80左右,到高中時達100;動作及反應速度也從初中時的90左右發展到高中的100。社會需求高峰:青年處于富于理想、充滿追求的時期。對知識的求索、對人的思索、對理想的追求、對各種情感的向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及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的需求都急劇上升。創造高峰:青年是創造性充分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是一生中最有活力和創造性的時期。他們拒絕保守,勇于探索和實踐,智力又處于發展的高峰。古今中外,大凡有作為、有成就的人,都無不從青年時期起打下堅實的基礎。綜上可見,青年時期是人的重要階段,如果在這一階段能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使其身心得到平衡,對他們一生的發展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體育舞蹈與德育教育

          1.德育教育

          1.1概念。德育教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

          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的總稱。它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

          1.2現狀。

          社會、學校、家庭三大因素構成了德育教育系統,而在這三個因素中,社會的經濟轉軌與社會轉型、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都在諸多思潮的激蕩中彼此滲透,對青少年的成長很難帶來穩定而持續的正向影響;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和留守學生,又使得家庭教育面臨真空的沉默;诖耍瑢W校的德育工作不得不承擔過多的社會責任,不得不承載更多的家庭教育,不得不為學生的三觀形成擔負責任。面臨違法犯罪低齡化的`趨勢,面臨厭學生隊伍日益擴大的問題,面臨理想的缺失和誠信的不足,面臨傳統美德觀念的淡薄,使得學校必須在德育工作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體系。

          2.高校體育舞蹈在德育教育中的實施

          德育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從人才培養目標和成長規律出發’把德、智、體、美有機地結合在教育的各個環節中’這就決定了素質教育必須是全方位的教育。目前我國在體育鍛煉上仍保持著長期不變的內容與結構,這種僵化的方式不能持久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滿足不了學生多層次的鍛煉需求。而高校體育舞蹈集文化、體育、音樂等藝術素養為一體,是一項綜合課程,其所傳達的文明向上的精神也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在節奏明快、旋律悠揚、熱情奔放的音樂節奏下進行高校體育舞蹈訓練’不僅具有強身健體、塑造完美體形、培養良好氣質和增強樂觀進取的集體主義精神的功效’同時它還能使學生的心理得到平衡’疲勞得以消除’體質得以增強’學習精力和效率得以提高。由此可見’高校體育舞蹈在學生德育教育中顯示出的重要的作用。追求美是時代賦予教育的內容,高校體育舞蹈可以使學生在運動的同時產出各種審美的心理效應,從而得到精神的凈化、情操的陶冶、心靈的愉悅和情感的升華。

          3.高校體育舞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3.1有利于強身健體

          隨著獨生子女這一社會現象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的日益突出,孩子的身體健康對家庭的意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環境污染、食品衛生、學習壓力等又使得疾病低齡化趨勢愈加明顯。高校體育舞蹈的適時推出,為高校學生的強身健體提供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運動形式,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所謂的&宅’人的生活方式。加之其負荷量不強,節奏有規律,避免了高強度對抗性運動中容易造成的創傷,使其健身的作用更易實現。加拿大學者利格曾對進行高校體育舞蹈的健身效果進行長時期追蹤,發現參加高校體育舞蹈活動的學生心肺系統明顯好于不參加的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加速了新陳代謝,機體的運動技能得到提高,衰退機能得以延緩。這一研究結果更好的表明了高校體育舞蹈強身健體的功能。

          3.2有利于心理健康

          高校體育舞蹈是一項全身性娛樂運動,對參加者的身心很有好處,有明顯的心理學價值。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注意力是有指向性的,在舞蹈過程中,人的注意力指向舞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約的。在舞蹈的過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須集中在舞曲、節奏和舞姿上,而注意力的集中使得其它部分機體得到調整與放松,所以高校體育舞蹈具有緩解機體疲勞、消除心理障礙的作用。高校體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體形態,對于正在發育中的學生,更容易得到自信心的提升。這種自信又會使他們在學習與生活中保持積極地情緒,可以提高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效率’有助于發揮出自己的最大能力。有研究表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人的舞蹈技能會有所提高,而隨著舞蹈技能的提高而產生的驕傲和愉快的情緒能促進自尊心的發展。

          3.3有利于提高交往能力

          高校中的獨生子女比例較高,這些孩子從小生活的環境單一,性格形成期的主要交往對象是父母或其他長輩,上學后由于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交往中始終沒有成功的范本或模式可供參考,無怪乎報端屢屢出現由于交往障礙造成的高校慘案。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智商很高,情商很低。而舞蹈作為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情感表達上具有其他藝術形式不能取代的作用。學生們在體育舞蹈的過程中必須要嘗試與別人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出現摩擦與不適也只能依靠自己來解決?梢哉f,在這項運動中,每個人對于如何與人合作交往,如何通過舞蹈表情達意都是初學者,而共同探索的過程就是在一次次的交往和調整中完成的,這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大學生的交往能力。

          3.4有利于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作為精神文明建設主陣地的大學校園,對于良好素質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必須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來增進精神文明建設,這就要求開展既能豐富業余生活又能建設思想陣地的文娛活動,做到寓教于樂、寓教于體、寓教于智、寓教于美’形成寬領域、高品味、有吸引力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國的學生學習壓力、競爭壓力之大居于世界前列,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轉型,又使得學生也處于迷茫中,這就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提出了更新的標準和要求?v觀所有文化建設形式,高校體育舞蹈的參與面廣、形式活潑,更容易豐富校園文化,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意志品質得到鍛煉,切實起到了健身文明建設的作用。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標語、黑板報、校園廣播都可以作為宣傳媒介,為學生展示體育舞蹈所帶來的正能量,引導他們形成和完善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三、小結

          德育教育究其實質就在于重視人才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人才個性的發展,重視人才綜合素質全面提升。高校體育舞蹈可以增強學生體質,陶冶良好情操,提高藝術修養,塑造健全人格,培養堅毅品質,增強社會交往能力,這本身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這也就決定了高校體育舞蹈在實施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11

          一、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提升舞蹈教學質量

          對于舞蹈專業的教師而言,一堂成功的舞蹈課,首先要有一個科學的教學計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廣大舞蹈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在科學的教育理念影響下,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忽略舞蹈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必須在了解學生舞蹈基礎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智能和體能需求,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此外,教師還應預料到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或發生的一些潛在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舞蹈教學,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提供保障。

          二、加強技能訓練,提升學生的舞蹈能力

          (一)加強基本功訓練

          扎實的基本功是舞蹈成功的必要條件,因此廣大舞蹈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進行舞蹈的基本功訓練,讓學生逐漸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如行走、站立、手勢等方面的不美觀之處,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姿態,訓練自身的柔韌性與穩定性,最終能夠迅速、優美地改變肢體的位置或方向,達到舞蹈界常說的/直、繃、軟、開0狀態。比如,在學習舞蹈之初,有一部分學生的平衡感較差,在單腳站立或移動時總是左搖右晃,無法穩定地站立或移動。針對這一現象,廣大舞蹈教師可鼓勵學生在平時的刷牙或看書時,多采用單腿站立的方式,訓練自己的平衡感,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控制重心,提升穩定性。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午休的時間,訓練髓部、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能力,為日后的高難度動作打下力量基礎。

          (二)加強技巧訓練

          21世紀,對舞蹈專業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成為舞蹈專業的高、精、尖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在學生練好基本功的前提下,加強對學生舞蹈技巧的訓練,進而提升學生的舞蹈能力和社會競爭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技術保障。在實際的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把桿訓練,訓練學生各個關節的肌肉、韌帶的收縮能力與力量,并在此基礎上掌握各種傳統的跳、轉、騰、翻技巧,同時還必須在科學性、難度上、審美上、個性上對技巧訓練進行改造,使學生不斷挑戰自己體能與技術的極限,逐步練就高潮的舞蹈技巧,提升自身舞蹈能力和社會競爭力。

          三、加強文化學習,充實學生的文化內涵

          在實際的舞蹈教學中,常常存在這種現象:舞蹈專業的學生文化成績普遍較低。而一個舞者如果缺乏文化內涵,那么他所跳的舞蹈也就是去了光彩,不僅無法提升自身舞蹈的藝術感染力,更無法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梢姡幕A是否扎實,直接關系著學生藝術道路的成敗。因此,廣大舞蹈教師應在指導學生練舞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認識生活和感知生活,并在吸取文化精髓的同時,提升自己的藝術品位,這樣他們的舞蹈表演才能更上一層樓。

          四、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豐富舞蹈教學內容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廣大舞蹈教師除了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外,還可恰當地運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改變沉悶的課堂氛圍,使舞蹈教學充滿活力。具體而言,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運用可以將枯燥的舞蹈動作直觀、形象地傳達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理性認識,并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舞蹈的了解和記憶。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示范、表演舞蹈動作時,用VD把學生的表演拍攝下來,然后對學生的面部表情、動作等方面進行具體剖析,使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學習中及時、準確地控制及解決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這樣不僅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可以在這種直觀的教學中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進而使舞蹈教學更加富有活力。

          五、開展課外舞蹈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不能僅僅依靠課堂內的教學,還必須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去,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舞蹈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領悟舞蹈的真諦,提升自己對舞蹈的興趣,主動參與到舞蹈表演、舞蹈創編當中去。具體而言,首先,廣大舞蹈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專題性的舞蹈活動,如/民族民間舞蹈欣賞0/校園舞蹈欣賞周0/舞蹈理論知識討論會0等,讓舞蹈與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不斷地感受舞蹈美、創造舞蹈美;其次,教師還可以多開展一些競賽性的舞蹈活動,如/舞蹈智力競賽0等,通過這樣的比賽,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舞蹈知識,還可以擴大學生的舞蹈視野,磨煉學生意志和毅力,增強學生參與競爭的意識;再次,教師課可以開展宣傳性的舞蹈活動,如/舞蹈墻報0等,讓學生參與介紹國內外的舞蹈信息,中外舞蹈藝術家對社會、對藝術的貢獻,以及最新的舞蹈作品等,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增長知識,增強對舞蹈的學習興趣?傊咝N璧附虒W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教學過程,其所涉及的范圍廣、要求的標準高。因此,我們廣大舞蹈教師必須從教學的實際出發,不斷更新觀念,積極接受新知識、新方法,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加強對學生的技能訓練,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并在課內合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課外積極開展各種舞蹈實踐活動,以此來提高舞蹈教學質量,為培養高、精、尖的舞蹈藝術人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12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必要性

          創造性思維是當代人類思維模式的最高境界,在舞蹈創作和表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的創造性思維一般指表演者創作新的舞蹈作品以及對原有舞蹈作品理解、品味、消化和二度創作的過程,每個人對舞蹈的理解程度,對舞蹈的深意,對舞蹈所具有的天分,甚至接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區別,因此,同一個舞蹈,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舞蹈表演效果。這既體現了每個人的舞蹈素質、接受能力問題,也體現了舞蹈的二度創作問題,同時也是運用個人創造性思維進行舞蹈創作和實踐的結果。我國新舞蹈藝術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的著名舞蹈藝術家吳曉邦老師也曾指出:“舞蹈教學不能僅用純生理訓練去追求體操技術,不能僅用科班程式化的方法,舞蹈教學需以心靈的教育去帶動身體的訓練,要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人才,而不只是造就一些僅有身體技能的匠人!奔词钦f,在舞蹈教學中,我們應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舞蹈的創作能力和舞蹈創作水平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對舞蹈行業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學生舞蹈學習活動中至關重要,有利于學生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舞蹈表演風格,因此,高校舞蹈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方法,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二、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1.創造輕松的教學氛圍

          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發展。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及時贊許和鼓勵學生的成就,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活躍教學氣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在舞蹈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當是充分體現平等與和諧的,這種平等與和諧表現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和幫助,關系融洽,而不是“教師權威”“師道尊嚴”的教學關系,學生應能夠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自立、自主地學習。教師還要愛學生,認識學生間的差別,允許他們在學習中有機會選擇,有不同的疑問,有不同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發表的見解,延緩對學生意見的評判,給他們制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這既有利于學生勇于發現自我、表現自我,敢于發表獨特見解,養成探究的習慣,也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學生也只有在這種開放、自由的環境中,才能促使求知欲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開拓新的思路。

          2.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問題意識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把學生看作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憑教師的主觀愿望向學生灌注知識,在舞蹈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主體精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對待學習的問題意識,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求式,使學生在真正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獲得智力的發展,慢慢形成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和獨立的人格。舞蹈教育的過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師傅帶徒弟的科班教育模式的特點,因此舞蹈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但同時還應貫穿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啟發學生,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善于思考和提問,培養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具有創造性人格的舞蹈人才。

          3.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創造性思維主要有三個特性: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三個特性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流暢性是靈活性的基礎,靈活性是獨創性的內在表現形式,獨創性是流暢性的最終體現,獨創性是流暢性和靈活性的最終目的,這三個特性對培養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有了較為流暢的創造性,再加上較為靈活的創造性,就為獨創的創造性提供了服務。因此,我們在舞蹈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思維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的培養,三者都不可忽視,都不可偏向。三者的統一對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具有很大幫助。

          4.加強舞蹈藝術實踐教學

          舞蹈教育的目標是要為社會主義培養舞蹈人才,而創造力,是舞蹈人才的最高能力,F代心理學理論研究證明了藝術學科教學中,藝術實踐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皫缀跛械念I域中,個體的感知或理解能力都比創作能力發展得早。但是藝術領域內情形卻要復雜得多。至少在某些藝術領域內,理解能力要落后于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這一發現有力地表明了給學生以充分的機會,讓他們通過表演、制作或者行動來學習的重要性!蔽璧刚n堂教學中不可能為學生提供所有現實中的實踐情境,以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直接的運用。但是,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安排實踐的環節,創造舞蹈實踐的情境,對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模仿是創造的基礎,是為創造服務的,但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教育要以心靈的教育去帶動身體的訓練,培養出具有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造就一些只有身體技巧的匠人。在課堂教學的實踐環節,舞蹈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和示范,并不斷給學生機會參與到情境和表演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舞蹈創作,加強指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發散思維,創作出獨具風格的舞蹈作品,讓學生在舞蹈創作實踐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發展創造力。總而言之,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已把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作為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教師要對學生的舞蹈技能、表演形式、表演風格、表演技巧、舞蹈作品進行系統化的掌握;將舞蹈的專業知識敞開心扉毫不保留地輸入到學生的思維中,使其對它進行整合和開發。學生時代是學習知識、本領、技術的重要階段,很多的創造性思維都是在這一黃金階段養成的。所以學校應對舞蹈教學的模式進行適時的改革,讓學生真正學到科學的、準確的、規范的舞蹈技能,積累更多的舞蹈精華,便于他們從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培養創造性思維,為培養更多的舞蹈人才,繁榮我國的舞蹈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篇13

          一、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缺乏完善的教學內容體系。

          同其他運動項目一樣,體育舞蹈的教學內容同樣是包括理論與實踐兩部分。體育舞蹈它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以及社會價值,教材的選用是否合適、包含內容是否全面對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關鍵作用,因此,所選教材需要同時包含體育舞蹈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具體的編排步驟。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現如今許多高校所選用的體育舞蹈教材大部分都只是注重對理論知識的介紹,缺乏對舞蹈動作以及舞蹈編排的詳細講解。

          2.教學設施的制約。

          體育舞蹈由于其項目特點的特殊,使其對教學設施也有一定的要求。它屬于舞蹈類項目,因此,需要有正規的舞蹈教室以及良好的音響設備,教學設施是否完備也嚴重影響著教學效果。近些年來,由于高校擴招的影響,高校學生越來越多,導致室內體育場地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可以講,教學設施的制約也是影響體育舞蹈課程在大學校園中廣泛開展的一大影響因素。

          3.缺乏科學的考核評價手段。

          通過調查發現,現如今許多高校體育舞蹈的考核評價仍然是以期末考為標準,通常將期末考分為理論考與術科考兩部分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測試。但是這種以期末一次考試來對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會導致學生考前壓力過大,也會使得學生不重視平時的學習與訓練。并且一些平時學習訓練認真的學生,可能因為一些客觀因素在期末考試的時候沒有發揮好,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肯定,從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二、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改革對策分析

          1.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

          現如今,體育舞蹈教師數量不足、專業水平不夠已經嚴重地制約了我國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發展,因此,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成為了體育舞蹈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高校應該盡可能地聘請一些專業的體育舞蹈教師,對于從其他項目學科兼任而來的體育舞蹈教師也應該加強對其的培訓力度,以期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術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首先,作為一名體育舞蹈教師必須要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傳授學生準確的技能以及最新理論知識。然后,教師還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隨著多媒體教學的廣泛實施,體育舞蹈教師也應該掌握一定的計算機運用能力,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勇于探索、敢于創新。

          2.制定完善的教學內容體系。

          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理念的指導下,就要求在教學內容的制定上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標準,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編排與教學設計,做到因材施教,選擇一些與學生實際水平相適應的教材,并且要隨著學生對體育舞蹈掌握程度的逐漸加深而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隨著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偠灾虒W內容應該包含理論知識、教師示范、圖片展示以及視頻教學等,應具有全面性與多樣性。

          3.努力提高學生的舞蹈意識。

         。1)加強學生對整體動作的理解。學生是否能夠對整體動作有個完全的理解,是其能否正確運用技術動作來表現舞蹈美的關鍵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同時還需要教會學生領悟技術動作中所蘊含的'寓意,讓學生在重復的練習中領悟動作間的一些銜接技巧。不同體育舞蹈舞種的風格都不盡相同,但是無論是何種舞蹈的舞蹈風格、配樂等多個方面都體現出了一些民族特色。

          (2)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毋庸置疑,體育舞蹈具有豐富的健身價值,通過體育舞蹈訓練,練習者協調性、柔韌性、平衡性等多個方面都能夠得到改善。不管是進行體育舞蹈的單個動作練習還是組合動作練習,形式多樣的舞蹈動作都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生全身進行運動。體育舞蹈優美的動作再與優美的配樂相結合,使得體育舞蹈具有藝術美。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如果能夠感受到這種藝術美,讓自己的情感與舞蹈動作相融合,便也是學生體育舞蹈意識的重要體現。

          4.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

          以一學期一次的期末測試來對學生一學期的學習狀況進行考核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也勢在必行,應該采取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的綜合考核方式。例如:在考核成績中加入平時分,平時分以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以及進步程度為主要標準;進行月考,然后期末成績為學生月考成績的平均分;加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形式,改變傳統的以教師單一測評的形式。這樣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不但能夠加強學生對日常學習的重視程度,也能夠讓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同學不會因為一次考核的失誤而使其學習成果沒有得到肯定。并且平時分以學生學習態度以及進步程度為標準,這也能夠增強一些基礎較差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能夠更為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水平。

        【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舞蹈教學論文03-15

        高等院校任職教育課程教學的論文03-31

        幼兒體育舞蹈教學的論文精選12-03

        大學舞蹈教學論文節奏意識培養論文12-03

        大學生舞蹈教學論文12-03

        高校舞蹈教學呼吸的訓練論文11-09

        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的結合實踐論文12-02

        大學舞蹈教學問題研究論文11-09

        談如何開展有效的舞蹈教學論文11-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