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文學欣賞客體的選擇原則論文
論文關鍵詞:幼兒文學 欣賞客體 選擇原則
論文摘要:文學欣賞客體是讀者獲得意義的源泉,是文本意義具體化的出發點,它為欣賞主體規定了欣賞活動的范圍、方向和路線,對它的選擇至關重要。為幼兒選擇文學欣賞客體大體應考慮這幾方面的原則:一、選擇有幼兒情趣的作品;二、選擇含蓄蘊藉的作品;三、注意題材、體裁和形式的多樣性;四、注意作品情感的豐富性。
幼兒文學的欣賞客體是作家創作出來的適合幼兒欣賞的作品。它是介于創作主體與欣賞主體之間的審美對象,是幼兒文學欣賞的中心環節,因此,選擇欣賞客體—文學作品就顯得至關重要:既要考慮到作品的審美功能,也要考慮其非審美的功能,還要考慮幼兒的欣賞趣味和欣賞能力。文學欣賞活動中為幼兒選擇作品時應注意下面幾個原則:
一、選擇有幼兒情趣的作品
幼兒作為幼兒文學的主要消費者,其年齡特征制約下的生理、心理、情感等是決定“產品”生產的重要因素。創作幼兒文學作品強調適齡性,欣賞也是同理。適齡性主要指選擇的作品適合幼兒的心理水平和相應的欣賞情趣。幼兒情趣是指幼兒文學作品所具有的幼兒情調和趣味,也就是說它制約下的幼兒文學應該同時具有“幼兒性”和“文學性”。
第一,必須是“幼兒”的文學。既然是幼兒文學,作為本質特征,就應具有“幼兒”屬性。
首先,是為幼兒的文學,是創作者適應幼兒的審美需要而創作的文學!皟和膶W不等于寫兒童的文學!薄皩憙和牟灰欢ǘ际莾和膶W!薄皟和膶W應該是為兒童而寫的文學。”幼兒階段是兒童的文學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現實生成的階段,語言和表象等符號能力的發展使他們正式步入文學的殿堂,成為幼兒文學的審美主體。但是,由于他們的社會化程度不高,成人社會那些思想習慣、復雜的社會現象、抽象的概念是不能為其認知結構吸收和接納的。因此,必須本著為幼兒創作的原則,在創作時考慮到幼兒讀者的審美需要和接受能力,使作品的深淺程度與幼兒感知事物的規律、年齡特點取得一致。
其次,必須是幼)L能接受的文學。超過幼兒理解水平或者不適合幼兒聽賞的文學作品不應該屬于幼兒文學的范疇。幼兒主要通過‘聽’來接受文學的方式對幼兒文學的題材、主題、情節、結構、形象、表現手法等都有特殊要求。
第二,必須是幼兒的“文學”。由于幼兒文學作品必然要以幼兒的審美趣味和幼兒的文學接受能力作為創作的基礎,所以,它所應用的藝術要素總是體現幼兒能適應的特殊規范和要求,呈現出特殊的組合形態和構成狀態,表現出特有的幼兒情趣,即具有純真、稚拙、荒誕、游戲味濃厚等幼兒文學特有的審美特點以及表現形式。
二、選擇含蓄蘊藉的作品
即使是幼兒,在閱讀時都有自己的期待視野,因此,必須選擇那些能給讀者留下理解和想象余地的優秀作品。這也是中國文論中所要求的含蓄和蘊藉。事實上,越是含蓄、蘊籍,越是內涵信息豐富的作品,越有藝術生命力,越能被讀者接受。這看起來似乎與幼兒文學淺顯、明快、童真、稚拙的美學特點相矛盾。其實,幼兒文學照樣具有含蓄、蘊藉的美,只不過那是在其純真、稚拙的外表下隱藏的幼兒似的含蓄和蘊藉,需要孩子們在不斷的成長中去感悟。一篇成功的兒童文學作品不應該是孩子們一次就能讀懂,或者其美學意蘊一次就被開掘完的,它應該存在著不確定性和空白,具有一個刺激讀者去解讀、去想象的“召喚結構”。
即使是幼兒文學作品,它的意象結構也存在著各種方向、層次的空白與模糊,包含淺層與深層的不同意蘊,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可以掌握領悟自己能懂的那一層意義。這種意義應該包括:一,基本(或者自然的)意義,它是由作品描寫的基本事實和表現的具體感情或情緒形成。二,習俗意義。例如對某一事物的描寫,卻表現了另一喻義,像青松代表著長壽或者堅強的風格,荷花代表著高潔,小草代表著旺盛的生命力等等,這同民族歷史、心理、文化有關。三,內在意義。即作品的深層意義,往往積淀著特定的社會文化因素。一般情況,低段年齡的孩子可以從形象人手去理解具體形象和具體情感,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從高一點的層次來理解,甚至可以終其一生來解讀作品的深刻含義。比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幼兒可以讀出荒唐皇帝的滑稽可笑,兒童可以理解欺騙的可恥下場,青少年可以看出更深層次的諷刺,而成人應該從皇帝和他的群臣以及百姓的相互欺騙、附和,不敢說真話,共同歪曲事實等表面現象下,悟出安徒生對社會、人生、世相的憤怒和批判!
好的或者較好的作品總是在形象體系和意義結構中留出了較多的空白與不確定點,形成潛在的“召喚結構”,以調動讀者的想象力,激發探究的積極性。
所以,為幼兒選擇欣賞客體時一定要有意識地選擇含蓄蘊藉、有余味的作品。
三、注意題材、體裁和形式的多樣性
孩子從嬰兒時最早開始接觸兒歌到慢慢聽講故事,總是處在與作品的相互作用之中。各式各樣的幼兒文學作品一定會通過自身的各種特征來暗示他們:不同的作品存在不同的信息。大量相同或者類似的信息成為審美經驗后,會為孩子預設一種特殊的接受方式,一旦在文學欣賞過程中遇到相關作品就會發出特殊指令,喚起他對以往經驗的記憶,也喚起由先前欣賞過的同類或者近似作品所形成的準則,使之進人一種特定的情感狀態之中,產生對作品的審美期待,形成特定的審美心理定勢。因此,為全面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應該為幼兒選擇多種多樣的文學作品進行欣賞教育。具體表現為:
(一)選擇題材多樣的作品
從文學作品多元價值的實施考慮,應選擇題材多樣的作品,讓各種題材包括美學、哲學、倫理、科學、藝術等豐富內涵和多方面的知識經驗與兒童相互作用,讓孩子通過文學作品更多地了解社會生活。比如對“美”的認識,既是一種感悟又是一種認識。大量的幼兒文學作品本身就是美的典范:美的形式、美的內容、美的音樂,更有直接教育孩子如何認識美的作品,如《誰最美》,形象地告訴幼兒小白兔、小松鼠、百靈鳥、長頸鹿、孔雀的美都是美在外表,蜜蜂的美,是外在美和心靈美的統一,這樣的美才最美。有關生活技能、道德認識、科學知識等等題材內容在幼兒文學作品中可以說無所不包,選擇題材多樣的作品可使幼兒得到立體的熏陶和教育。
(二)選擇體裁多樣的作品
文學欣賞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在反復欣賞不同體裁的優秀作品后建構起來的。每一種體裁都有自身的風格、獨特的審美價值。幼兒詩歌,感情充沛、想象豐富,形象生動,語言精煉、音樂和諧,集中體現了語言藝術的美學特征。幼兒散文,語言精美、描繪生動細膩。欣賞散文,在感受意境美、語言美、情感美的同時,可以提高對自然美、社會美的敏感性。幼兒故事有引人人勝的情節,有重復變化、多樣統一,均衡完滿的整體結構,可以滿足兒童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其他體裁各有其自身的美學特點,都可以全身心地陶冶幼兒。
(三)選擇形式多樣的作品
幼兒文學作品的外在形式多種多樣,每一種體裁都有自己特定的形式,詩歌的分行排列、散文的分段排列、圖畫故事的圖文并茂等都有自己特定的美學意蘊以及形式美的法則。形式美的法則包括對稱、均衡、重復變化、整齊一律,對立統一等。幼兒文學作品講究形式美的意義在于:第一、具有對稱、均衡、回環、起伏有致的段落結構的作品,像一架架彩虹,一座座山峰,符合情感張弛的規律,容易使幼兒感到生命的愉悅,從而增添美感體驗。第二、容易使幼兒從中發現文學形式美的規律,積累故事和詩歌“語法”,以及對故事和詩歌的形態和結構規則的直觀把握。兒童對作品語法的積累使得他們在欣賞時產生猜想和預測的愉悅;在運用時也會逐漸產生自發的遷移,獲得各種能力。第三、結構工整的幼兒文學作品經常使用反復等修辭手法,這能使幼兒在反復中把握人物的性格情緒,自然記住關鍵性語詞和句型,對語言習得有著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具體的欣賞活動中我們發現,雖然很多幼兒不能把形式從形象中分離出來進行理性的分析,但是不意味著幼兒不注意形式。幼兒對藝術表現形式有天生的敏感和理解,他們通常更容易將兒歌、詩歌當成游戲,視為虛構,而將故事、童話等敘事性作品當成真實。當孩子聽“丫頭丫,打螞蚌;螞蚌叫,丫頭笑;螞蚌飛,丫頭追;螞炸蹦得高,嚇得’‘頭一大跳”時,覺得有趣的是句子的音樂性,以及由此帶來的游戲性,會有興趣的重復句子,表演動作。這首兒歌其實也有很濃厚的戲劇情節,幾個動詞生動形象地將小姑娘刻畫出來,具有明顯的故事性,可孩子的注意力不在這上面,在乎的是兒歌整齊對稱、充滿韻律的音樂性。但如果把這個兒歌變成一個故事,孩子可能關心的就是螞蚌的命運,它有沒有被捉住,小姑娘又怎么樣了?
當然形式不能脫離內容,只有形式美和內容美高度結合的作品才是真正完美的作品,這也是選擇作品要注意的一個原則。 四、注意作品情感的豐富性
人在與社會需要相聯系而產生的情感中,有最基本的情緒,表現為喜、怒、哀、樂,借此可以表達人當前的需要與愿望,同時也調節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距離;還有一些高級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這些高級情感的形成和發展對兒童個性的形成與發展有重要作用。兒童通過欣賞文學作品,從人物情緒的展示中,可以學到更多標志復雜情緒的詞,同時也促進識別情緒能力的發展,豐富自己情緒表達的能力。因此,重視幼兒文學作品的情感類型,也是選擇作品的重要原則之一。這可以從兩方面選材,一是按普通情感類型選材,一是按高級情感類型選材。
(一)根據人物普通情感類型選材,要注意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具體情感表現、注重塑造再現生活形象的文學作品,即所謂“再現性”的作品
這一類優秀作品往往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將各種社會情感滲透到幼兒看得見、能理解的文學形象之中,使其感到親切有趣、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如《小熊過橋》,形象地再現了小熊過橋的全過程,由膽小害怕到超越自我后的喜悅.還有一類“表現性”作品,即表現作者心靈的作品:不直接描寫生活形象,而是通過想象、隱喻抒發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是社會情感的抽象形態。這在幼兒詩歌和幼兒散文中表現得較為集中,它們一般有比較典型的審美結構形式,有較為工整的重復和變化;通過比喻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形象的對應物來抒發各種情感,比如《搖籃》里把母子之情比作搖籃和寶寶的關系,一共四段,每段有四句,四個不同的喻體: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樹寶寶,其余是重復。喻體貼近幼兒生活,兒童容易通過類比思維變換喻體,實現部分形象的創造,獲得對母愛情感的具體認識。
由于不同年齡的幼兒對情感的匹配、認識能力不一樣,應視情況選擇不同作品供其欣賞。比如從人物具體情感而言,可以為小班幼兒選擇情感比較單一或者兩極對比鮮明的作品,《小兔乖乖》可以讓小班孩子與小白兔共同體驗喜悅、緊張、狂喜的心情。中班幼兒可以欣賞一些人物帶有多種情緒色彩的作品,包括喜悅、憂傷、驚奇、渴望;同時還可以有較多的情感轉移、情感變化。如,《三只蝴蝶》、《小黃鵬;(金波),《張老師的臉腫了》(朱慶坪)等,這些作品較多地表現出了情緒變化。供大班孩子欣賞的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情緒類型可以更加復雜些。比如幼兒故事《玲玲摔倒以后》,寫玲玲摔倒以后其他孩子膽怯、旁觀、辯白,就是不出手相助,在老師的啟發下終于醒悟,積極幫助玲玲站起來的矛盾沖突,表現了孩子們的內疚感、羞恥感、同情心等比較復雜的情感、情緒體驗。此外,由于兒童在4-5歲以后,活動能力提高,認識范圍擴大,理智感和意志力得到了明顯的發展。所以從中班以后,可以欣賞一些意志和理智成分更多的情感作品,感受同一人物情緒、情感狀態(力的模式)在程度上的不斷加強。在《花瓶打碎了以后》,媽媽武斷地逼迫京京承認他沒有做的事情,而京京卻一直堅持“不是我摔的”,無論如何都不亂承認。而且最后借老師說的話“不是自己做的也不要亂承認,那才叫誠實呢!北砻髦髦。京京的堅定、誠實、勇敢一步步加強,情感也一步步遞進。作品人物情感之間的沖突,是力的表現性之間的差異和矛盾的反映。京京和媽媽的力量對比有較大的懸殊,媽媽一步步緊逼,直至要動手打小孩,是一種武斷和專制,而京京雖然弱小,代表著勇敢和誠實,表現了一種反抗的力,在事實真相面前,這個弱小的力量取得了勝利,其情感沖擊力是巨大的。
(二)按高級情感類型選材。要考慮崇高、優美的作品和喜劇美、悲劇美的作品
崇高的作品可以使兒童獲得仰慕、崇敬、崇拜、自豪的情緒感受,如神話和英雄故事。優美的作品,可以使兒童獲得溫馨、舒適、安全的情緒感受。比如兒歌、幼兒詩歌、散文等。喜劇美的作品,使幼兒獲得輕松、滑稽、幽默的感受。悲劇美的作品,可使兒童獲得傷心、難受、氣憤、同情等情緒感受。雖然悲劇情感不符合幼兒的審美期待,在幼兒文學作品中這類作品比較少,即使有也通過藝術處理沖淡了悲劇色彩,比如稽雪的《雪孩子》,對雪孩子救白兔的犧牲行為沒有過分渲染,而是讓雪孩子變成天上的彩云轉換了生命形式,使作品獲得喜劇色彩,符合幼兒文學浪漫的特點。但是,悲劇情緒是生活中的正常情感,有必要讓幼兒局部地體會一些,為未來的個性發展提供情感上的先期準備?梢赃x擇一些只有局部憂傷情節而結局完滿、表現手法生動活潑的作品供幼兒欣賞。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接受水平,小班的孩子適宜欣賞優美的作品,中班的可欣賞優美和詼諧、略帶憂傷的作品,大班可欣賞優美、崇高、喜劇美、悲劇美的作品。
以上是選擇作品的不同角度和原則。但無論從哪種角度都應更多地選擇各人名著,因為名人名著的經典性和情操陶冶作用那是一般作品難以企及的。
【淺談幼兒文學欣賞客體的選擇原則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幼兒文學欣賞客體的選擇原則的論文09-26
淺談幼兒文學欣賞客體的選擇原則分析論文05-13
淺談幼兒文學課程教學思考的論文10-22
文學作品欣賞論文08-22
淺談《文學欣賞》教學方法探析09-26
論文學翻譯中譯者的合作原則09-24
淺談新課標下的文學教育的論文07-11
如何引導幼兒欣賞文學作品論文07-11
淺談音樂欣賞教學的論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