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比較研究論文
對于文學價值觀這個基本問題,無論是沉淀了五千年文明智慧的中國文論還是沐浴著歐風文化的西方文論都有燦若繁星的論述。中西文論匯集、碰撞的璀璨星光,直射一代又一代人的靈魂,催生著比較詩學的相關研究。姜文振教授①的力作《文學何為——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比較研究》以“中西價值觀比較”為內在透視點,對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進行了歷時的梳理和共時的比較,使中西文論價值觀進行了充分地對話及交流,既發現了雙方具有許多殊途同歸的共識,又探討了各自獨具的鮮明特色,其研究模式、內容、方法和結論在本學科領域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筆者擬從體系建構、方法意義及獨特之處這三方面來評述此書。
一、體系建構
本書在體系建構做了有益的嘗試:結構嚴謹、脈絡清晰、經緯交錯、歷時梳理與共時比較錯落有致。本書宏觀結構呈現——總分的放射性結構。全書共分六章。第一章總體論述了中西文化精神,而這正是中西文學價值觀比較的前提。然后以第一章為中心,以功利、教化、真實、審美、心靈這五個維度的比較并列射出隨后五章的內容,構成本書五個主要的論域。對于這種結構作者強調“這五個維度的分別只是為了理論闡釋的方便而做出的區分,在具體的理論語境中,它們往往有很強烈互補性與互文性,且都最終指向人的心靈,致力于理想的人的生命境界的構建,從而形成了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的動態系統!盵1]P9這個動態系統橫貫中西,縱穿古今,讓人在一個更廣闊的視野里追問文學的價值和思考人生的意義。本書各章的結構都遵循體-面-線-點縱深推進結構。首先,中西比較之“體”都被平鋪到中西文學價值觀這兩個“面”上,每個“面”都有自身的縱線,旨在由古及今歷時梳理演變路徑,橫線溝通中西兩個“面”旨在中西價值觀念共時之比較?v線是由對各個歷史時期文學價值觀念論述的“點”串聯而成,橫線都是由兩個點構成,即中西方價值觀念的交集點和分歧點。呈現經緯交錯但清晰有序的網狀結構。其次,中國文論這個“面”的縱線的開端追溯到幾千年前有文字記載的源頭,以先秦、兩漢、魏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順序依次而下,但終端限制在辛亥革命之前。因為“只有把范圍限制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大規模沖撞和融合之前,才能從一個比較純粹的角度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美學。”在梳理中,對同時代的無論是儒道主流文化,還是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學派這些“點”,作者都進行了細致地剖析,發掘了豐富而多維的價值觀思想。但在西方文論這個“面”的開端追溯到西方哲學思想的源頭古希臘羅馬,依次涵蓋了歷史各時期,直達現代的終端,力圖全面地呈現西方文學價值觀的真實面目。最后,各章縱線和橫線的數目不等?v線的數量表示在本章維度上梳理文學價值觀的層面數目,橫線數量代表橫向比較及結論歸納的次數。
二、方法意義
本書采用多項式平行研究的方法,對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都分別進行了縱向的梳理和橫向的比較,分析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學價值理論,在連類舉似、充類至盡、集思綜斷下得出堅實的結論。通過比較,不僅尋求到中西文學價值觀的共性也發現了兩者突出的個性。以本書第三章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教化之維為例,“教化說”和“凈化說”分別屬于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關于文學道德價值目的的不同表述。首先,作者梳理了中國教化觀念古今的演變;然后,作者梳理了西方的凈化理論;最后,在對教化和凈化理論進行縱向梳理后,又通過橫向比較歸納出二者的同異。兩種理論在文學的教育維度上價值指向是相通的,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文學在兩個層面上發揮著價值功用:從社會層面講,文學有利于理想國家的政治統治;從個人層面講,文學有助于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兩種理論的文化差異在于:儒家的“詩教”理論更注重對文學道德意義的強調;而西方更傾向于通過詩來宣泄情感、疏導欲望、凈化心靈來獲得道德意義。這樣的研究方法使我們對中西“教化”與“凈化”理論各自的歷史演進與彼此同異有了清晰的認知。以點窺面,本書所有章節都立足于跨文化比較的視野,通過列舉大量的例證進行歷時與共時的比較,得出堅實的結論。本書不僅解讀了“真”“善”“美”“自由”“超越”等核心價值觀念,而且以功利、教化、真實、審美、心靈這五個維度梳理了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歷史演變和生成語境,彰顯了致力于理想生命境界之構建的精神價值本質,探求了可資當代文學研究借鑒的理論資源。本書縱穿古今,橫貫東西的比較研究方法是對比較文學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厄爾邁納曾呼吁比較文學應該具有一種真正的跨文化的視野,并且援引“燈塔下面是黑暗”這句諺語說明只研究自己國家的文學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另一座燈塔來照亮自己,而“中國的燈塔則可能給美國的研究帶來光明。”[3]P36同樣,西方的燈塔也會給中國的研究帶來光明。這本書同時點亮了中國和西方的燈塔,并在彼此的異彩紛呈和交相輝映中使文學的星空更加璀璨。劉象愚認為:“對歷史上互不關聯的批評傳統的比較研究,例如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比較,在理論的層次上比在實際的層次上導出更豐碩的果實……對于屬于不同文化傳統的作家和批評家的文學思想的比較,則或許能揭示出某些批評觀念是具有世界性的,某些批評觀念限于某些文化傳統,某些觀念只屬于特定的文化傳統……因此對于文學理論的比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所有的文學。本書正是如此,首先,通過在理論層次上的比較,尋求到中西文學價值觀共同的理論模式。例如本書第六章論述到中西方傳統價值觀在心靈之維德第一個層面即文學的心靈平衡與宣泄功能上是極為一致的,無論是中國的“發憤著書”還是西方的“憤怒出詩句”都體現了創作主體在文學創作中實現在現實中難以實現的理想和愿望,以詩文的形式表達自我生命的價值和獲得情感的滿足。其次,本書還發掘了屬于中西方各自特色的文學價值觀念。例如本書第四章論述中西傳統價值觀真實之維時,作者指出盡管真實是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對于文學的共同要求,但雙方在“真”的維度上不僅有交集,還各有顯著不同的側重點:中西文學的邏輯起點有“本于心”和“本于物”之區別;在價值取向上有“情真”和“事真”之不同;在意境創造上有“虛實相生”與“逼近自然”之異等。中西文學價值觀在匯集中雖會有交融,但更會有碰撞。在碰撞中會更加加深對雙方各自特點的理解。如果只知其一,等于一無所知,唯有在跨文化比較的廣闊視野里,通過對比才能使雙方各自的特點更為清晰。恰如王向遠所說:“即使通過比較不容易找到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詩學‘通律’,但可以通過比較,來發表、表達現代學者個人對文學問題或其他文化問題的看法,或者通過比較來加深對中西文論某些側面、某些特點的理解和認識!盵5]P186綜上所述,本書正是通過對中西價值觀多維度地深入比較分析,不僅使我們更科學地認識和把握我國和西方傳統價值觀的體系特征,而且通過求同存異,致力于建構一個現代的、科學的、多元的文學價值理論,彰顯了比較詩學的重要意義。此書之所以彰顯了比較詩學的重要意義,是因為研究者有廣闊的視野、國際的角度、比較的自覺意識、關鍵的是能超脫本民族文化體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層次上來探求人類文學的共同規律。并且在探討中,“考慮到不同文化和不同時代在信仰、自尊、偏見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差異,力求跨越歷史、跨越文化、去探求超越歷史和文化差異的文學特征和性質、批評的觀念和標準,否則,我們便不應從整體上去談文學,而只能談孤立分散的種種文學,不應當從總體去談批評,而只能談孤立分散的種種批評。”也正因如此,法國著名的比較文學研究者愛金伯勒教授早在上世紀60年代即預言:“比較文學將不可避免地走向比較詩學!
三、獨特之處
中西比較文論與中西比較詩學的研究是二十年來我國比較文學研究的一個熱點課題。王國維、朱光潛、徐復觀、錢鐘書等老一輩學者,都在這方面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進程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中西比較文學成為一門顯學,也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葉朗的《中國美學史大綱》論題雖是美學,但所涉及的基本材料和對象卻是文藝理論。曹順慶的《中西比較詩學》是學界第一部以“中西比較詩學”命名的著作,本書運用比較方法,分別從文化背景、藝術本質、藝術起源、藝術思維、藝術風格、藝術鑒賞六個方面對中西古典文論的異同進行了理論上的對比研究。黃藥眠、童慶炳的《中西比較詩學體系》共三編。第一編為中西詩學背景比較,探討中西民族傳統精神背景、文化背景和哲學背景的宏觀比較。第二編為中西詩學18組范疇的平行比較。第三編為中西詩學影響的事實比較。張法的《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首先就中西不同的社會背景、心理特性及歷史傳統論述中西文藝理論的不同根源。然后從藝術本質、藝術起源、藝術思維、藝術風格、藝術鑒賞等五個方面論述中西藝術的共同規律,并著重其不同的特色。楊乃喬的《悖論與整合—東方儒道詩學與西方詩學的本體論、語言論比較》比較了構成東西方各自詩學語境的中心主義的“經”與“邏各斯”。饒芃子的《中西比較文藝學》共三編,上編為中西文學觀念比較如自然之道,典型與意境;中編為文論形態比較,如敘事論文的文史哲,抒情文論的興與表現,形上文論的道與理念;下編為范疇比較包括文化與語義特征例釋。余虹的《中國文論與西方詩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總體性比較研究,對中國文論與西方詩學的比較研究如何展開現象學的知識學考察作總體描述;下篇為專題性比較研究。陳躍紅的《比較詩學導論》主要是從學科產生的學術語境、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已有的各種研究范式、不同的理論方法等方面,去總結梳理該學科的學術體系和理論方法特征。以上著作或體現學科開創之功或表現學科建構之力,但側重點或致力于中西文學的總體比較、或進行專題、觀念、范疇比較,或注重對比較詩學自身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對于文學價值這個重要問題卻鮮有系統全面的論述。此書填補了此項空白,對于文學價值觀問題進行了自覺、系統而深入的跨文化研究和思考。盡管當今有人自認為已經解決文學價值這個問題而對之失去了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熱情,還有人在價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放棄了價值判斷和出現否定價值研究的理論趨向,但文學價值問題在文學理論體系建設中始終有著重要意義,對文學價值的思考,體現了文學研究者堅定的信念與理想以及構建理想的精神家園,實現審美和詩意人生的美好愿望。本書正是通過對中西傳統價值觀不同歷史演進路徑及共同或獨具特色的文學價值理想的回味反思,為深化理解文學藝術的本質規律、推進文學藝術創作的健康發展、建構更完善的文學理論體系提供了寶貴的思想啟示及理論支持。
【中西傳統文學價值觀比較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中西文學比較論文08-17
比較文學定義研究論文06-05
中西方傳統建筑比較論文06-22
分析謝無量的中西哲學比較研究論文10-14
電影語言與文學語言的比較研究論文08-17
淺析中西美術的方法比較論文05-29
比較文學相關論文06-04
比較文學的小論文05-25
比較文學的相關論文08-30
文學鑒賞研究論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