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試論文學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價值和實現途徑

        時間:2022-05-29 01:07:28 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論文學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價值和實現途徑

          摘要:“陌生化”理論對文學創作和審美有著重要意義,文學作品的意義在于“文學性”,即用藝術的魅力喚回人們對生活的感受,而“陌生化”是達到這一創作目的最有效的手法之一。本文主要從藝術價值和實現途徑兩個發面論述文學作品中的“陌生化”創作手法,并指出對文學作品“陌生化”手法的探討極其重要,對今后文學研究的方向與途徑會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試論文學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價值和實現途徑

          關鍵詞:陌生化;途徑;價值

          一、文學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價值

          “陌生化”理論對文學創作和審美有著重要意義。“陌生化”可以創造一種新奇感和距離感,激起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注意力,延長感受和欣賞的時間,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達到文學作品的審美目的。

          “陌生化”創造一種新奇感。“陌生化”一詞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時期,亞里士多德并沒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用的是“驚奇”、“不平常”、“奇異”等說法,給平常的事物賦予一種不平常的氣氛。人們往往會對身邊的、眼前的東西習以為常故而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那么“陌生化”就是要把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變得不尋常,從而增加新奇感,有了新奇感,興趣也就自然隨之提高了。正如“藝術源于生活,藝術高于生活”。 審美距離是指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審美體驗的必要條件,“距離產生美”。但是這個“距離”也要有個標準,如果說審美距離太近,觀眾會覺得平淡乏味,太遠,觀眾又會覺得空洞虛假。要做到恰到好處,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陌生化”手法的效果。

          二、文學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實現途徑

          “陌生化” 要突破審美慣性,使接受主體獲得新穎奇異之感,藝術家必須通過創造“復雜化”的形式,打破原有形式的規范和格局,獨辟蹊徑地營造異于前在感受的藝術迷宮。在文學作品中,這樣的“復雜化”形式通常是通過對語言、人物形象、情節和敘事角度的“陌生化”處理而達到。

          語言的“陌生化”。 文學語言是日常語言陌生化的結果,是“文學性”的具體體現,陌生化語言與日常語言不同,它以反常的形式出現,能產生出特別的美學效果。例如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愛倫坡就是因為使用了“陌生化”語言,他的小說才達到了離奇、怪誕和恐怖的效果。在他的代表作《亞瑟屋的倒塌》里,他使用同類詞語疊加的方式來達到一種離奇、神秘、荒涼而恐怖的氛圍,如“沉悶”“黑暗”“無聲”“死寂”“憂郁”等,這種詞語的疊加是“陌生化”手法的一種應用,而這種應用給小說制造了恐怖的氛圍,凸顯了小說主人公心理扭曲的象征意義,強化了主題,沖擊了讀者的感官和心理,最終達到作者的創作目的。

          人物形象的“陌生化”。人物形象是文學創作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是文學作品主題體現的主體,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對文學創作和審美也有著重要意義。“陌生化”的人物不同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他們思維、情感和行為都異于常人,讓讀者新奇,引起讀者的興趣,同時強化氛圍和主題。愛倫坡小說中的主人公就是被“陌生化”了的人物形象。愛倫坡是美國第一個把精神病人作為主人公描寫的作家,由于心理的疾病,這些主人公完全被“陌生化”,被“異化”,讓讀者產生極大的距離感,也強化了他的哥特式作品的恐怖氛圍。

          情節的“陌生化”。文學作品中的“文學性”和“新奇性”也可通過情節的“陌生化”來實現。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和離奇古怪是“陌生化”手法的一種體現,對于文學作品創作效果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陌生化特征的小說作品中,平凡無奇的生活場景都被作者用詩情畫意的語言展示出來,并用反傳統的多重敘事模式介紹故事的發展、高潮及結局,即故事的情節,充分顯示了陌生化的審美效果。其目的不是僅僅局限于所產生的新奇感,而是為了吸引讀者,通過新奇感來使讀者重新認識人生,找到真正的生活的意義,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

          敘事角度的“陌生化”。敘事角度是文學作品的要素之一。文學創作的敘事角度有三種:第一人稱視角、第二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第一人稱視角可信度很強,但是作者創作時會有選材的困難,并容易帶有敘事者的偏見。第二人稱視角要求講述著對故事的人物和情節要有絕對的知情權,局限性很大,不是很常用。第三人稱視角比較靈活,也是大部分作家會采用而讀者又最熟悉的視角。敘事角度的“陌生化”意味著作家不會采用讀者認為最適合或最熟悉的講述視角,達到產生新奇感和既定效果的目的。例如愛倫坡的很多作品都采用第一人稱視角講述,講述者要親身經歷所有講述的情節,讓讀者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于熟悉第三人稱視角的讀者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達到了“陌生化”的藝術效果。

          三、結論

          總之,“陌生化”的手法在現代文學作品中的使用越來越被廣泛, “陌生化”理論對文學創作和審美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對文學作品“陌生化”手法的探討顯得極其重要,對今后文學研究的方向與途徑會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馬紅旗,《美國短篇小說導讀》,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2]張在新,《英語短篇小說解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試論文學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價值和實現途徑】相關文章:

        文學作品和俗語成語中大豆的文化價值論文03-01

        試論音樂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04-24

        試論英漢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04-15

        《紅樓夢》中預言敘事手法的運用06-10

        新聞傳播中的價值問題探討10-13

        電商和快遞物流協同建設的問題和途徑論文02-25

        西方 “陌生化” 理論縱讀03-28

        冰心兒童文學作品中的美育意義論文11-15

        企業并購中的期權價值理論運用08-23

        電子商務中的身份認證技術及實現論文03-2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