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前中西跨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論文
【摘 要】本文探討了中西跨文化交際中存在的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西方文化進入我國較中國文化進入西方要廣而深。這種不平衡性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否則,西方對中國文化的誤解將進一步加深。文章認為合理的中西跨文化交流應該是一個互補和互動的過程。
【關鍵詞】不平衡性 跨文化交際 中國文化 西方文化
1 導言
跨文化交際是普遍、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跨文化交際學”卻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才出現的。一般認為,1959年霍爾《無聲的語言》的出版標志著跨文化交際學的開始”(顧嘉祖,2008)。在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中國的跨文化交際(主要是中西跨文化交際)的研究可以說是一派如火如荼,熱鬧非凡的景象。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至今有關跨文化交際研究的論文已有3000多篇。對于中西文化之間的交流,中國學者有很多的看法。
季羨林先生曾提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思想,認為以分析思維見長的西方文化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現在需要改弦更張,吸收東方文化的優點。東方文化在近代以來落后了,但因為它采取的是以綜合思維見長的思維方式,正可以彌補西方文化之不足,可以挽救西方因對大自然窮追猛打而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臭氧空洞等危機。此論一出,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反對者中有人把他歸入新文化保守主義。為了避免誤解,后來季羨林先生換了個說法,叫做“東西文化互補論” 。(季羨林,1996)
季羨林先生的“東西文化互補論”觀點是很有見地的,他代表了很多學者的觀點,F在已是新中國的中西跨文化交流快速發展的時期。然而,這種交流的趨勢依然是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很可能還要延續下去。關世杰(1998)預言:今后幾十年內,中西文化交流依然是中國的輸入遠大于輸出。因此,筆者認為,合理的中西跨文化交流應該是一個互補和互動的過程。
2中國文化應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世界文化發展的多元化將是21世紀文化發展的大趨勢。中華文化也必將融入這一世界化的文化發展浪潮中,并向世界全面展示自己的風采。對中國來說,全球化浪潮已無法躲避,并已深深卷入其中,中國加入全球化進程的過程就是中國近代以來社會歷史變遷的全過程。文化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綜合表現。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讓外界了解真正的中國的必然要求。在世界各種文化中,中國文化是最強調“和諧”的。可以說,中國文化就是和諧文化。然而,很多西方人對此沒有正確認識。這可以從西方對待中國的態度看出。近些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已引起國際社會強烈關注。西方國家面對強大起來的中國憂心忡忡,各種遏制中國的理論紛紛拋出,美國學者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最具代表性,他認為對西方構成威脅的是中國,并斷言儒家文明必將與伊斯蘭文明結盟,共同對抗西方。因此,他提出要對中國采取遏制策略。這一理論似乎在西方國家引起共鳴。這一點可以從2008年奧運火炬傳遞中西方對待中國的態度看出。我們對此必須保持警惕,一方面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全球化進程,不斷宣傳中國的文化,讓世界了解一個真正的中國;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從全球化角度去考慮問題,不斷吸收一切先進文化來豐富和發展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能夠走向世界是其自身的獨特價值所決定的。中國文化以她的博大精深贏得了世人的認可和稱贊。在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學習中國文化。1998年1月,世界諾貝爾獎得主們在巴黎集會的宣言中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前的孔子的智慧”。這是世界文化界對中國文化價值的高度肯定。在跨文化交流中自覺地把“植根于東方綜合思維模式”的中國文化精神傳揚到世界,讓“孔子的智慧”澤被全球,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張麗霞,1999)
中國文化能不斷贏得世人的認可除了其本身的價值外,還因為中外文化具有很多同一性。中西方文化雖然是各自獨立發展的,但在它們各自內部實際上已經包含著與對方相似的文化因素。
“慈愛”思想是中西文化共同的道德原則。各自雖在表述、形式上不盡相同,但意義和道理相近似,例如,儒家講仁愛,佛家講慈悲,基督教講博愛。中西文化均要求每個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時,必須尊重他人,愛護他人。我國儒家文化的主導精神是“仁”。孔子指出,“仁”就是“愛人”。佛家胸懷大慈大悲。慈者,是以深度的愛護之心予眾生以快樂幸福,悲者,是以深度的同情憐憫之心拔除眾生的諸苦。西方的基督教則倡導“愛人如己”,在施愛于他人中體驗幸福的境界,才能有靈魂的安寧。《圣經》的舊約全書中的《約伯記》列出約伯的善舉:“窮人求援,我總樂意幫助;孤兒求助,我就伸出援手。
在思維方面,中西之間的差異明顯,但是任何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都不可能只用單一的思維方法,而是多種方法并用的。因此,邏輯的、非邏輯的,理性的、非理性的,直覺的、感覺的、實驗的、推理的思維方式在中西文化里均有。只是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在不同的思維階段,是以某種方法為主罷了。
在民族性格方面,東方人過于拘謹、保守,過于喜歡寧靜;而西方人則過于放肆、冒進,過于好動。理想的人格應當是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應當是勇敢,直率與文雅、含蓄的結合體。西方基督教加爾文主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進取奮進精神,要求人們自制、自省、忠誠、勤奮。這同儒家思想是一致的?鬃雨P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等家喻戶曉的名言,正表現出東方人發憤圖強、艱苦奮斗的精神?鬃右卜磳o所事事、無所作為,他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鬃舆@種積極的進取精神和盡職盡責的態度同西方新教倫理的`進取精神有很多共同之處。
此外,中國文化的“和諧”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已經為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所接受,并成為中西跨文化交際的目標和原則。
總之,純而又純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每一種文化中都存在著多種文化的要素、成分,不存在由單一的成分構成的文化。就東西方文化的關系而言,它們很像是一幅太極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過我中的你和你中的我都處于次要地位。(嚴春友,2001)
3 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更需要我們多了解西方文化
首先,在與他文化交流時,我們要遵循“求同存異”的原則,但在“求同”之時不能忘記“學異”:學習一切對中國文化有益的進步文化。關世杰認為跨文化傳播學(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中,既要注意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共性,更要注意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Stee,2007)。中西跨文化交際的沖突往往緣于彼此的不同點,學習西方文化就是學習其各個層次的不同點。學習西方文化可以從三個層次入手。根據北京大學葉自成教授的分析,文化概念有三個層次(陳峰君,2003):
第一個層次是所謂“外圍文化”,即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其特點帶有鮮明的民族性、地域性,超越時代和歷史發展階段。它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民族習慣、風土人情、社會風尚,如各國各民族飲食,衣著、裝飾、建筑、音樂、舞蹈等。在這些方面各民族各有所好,各有所長,無所謂高下、正誤之分,也無階級局限。因此,中西這一層次的文化的交流、交換、學習和引進,對豐富中國文化生活受益無窮。
第二層次是“科學理性文化”,它包括所有的自然科學和絕大部分人文社會科學(除哲學、歷史、政治、經濟等),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的認識的體系,是人類千百年來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實踐中積累的智能的結晶。它是沒有民族、沒有階級、沒有國界的,但有先進與落后之分,其水平有高下之分。我們應學習、吸取、接受先進的發達的科學理性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 第三層次即“思想道德文化”,包括世界觀、道德規范、社會價值、意識形態、社會理想等。這一層次上文化是一個民族歷史長期沉淀的結晶,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內核和靈魂。它相對比較封閉和頑固,不易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這種文化“既有較強的民族色彩,又有鮮明的階級性;既有先進的積極的因素,又有保守落后的消極的因素!睂Υ苏_態度應是取長補短,去弊興利。
其次,要挖掘西方文化傳統的優點,特別是與創造有關的理論、方法,但是要避免機械照搬,應深入研究阻礙中國人創造性發揮的真實原因。(梁莉春,2002)
4 結語
在跨文化交際中,成功的人能夠識別各種文化差異,避免文化沖突。對不同的文化采取包容的態度!叭豚l隨俗”這個成語在跨文化交際中還是最適用的。唯有提高跨文化意識,了解對方文化,尊重文化差異,并尋求容納的方式和手段,才能跨越文化差異的鴻溝,以促進國際間的有效交流。
參考文獻:
[1]顧嘉祖.今日的跨文化交際研究向何處去?[J].中國外語,2008(1):103-105.
[2]季羨林.季羨林文集(第6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關世杰.試論二十一世紀的中西文化交流[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5):50-58.
[4]張麗霞.傳統文化修養與跨文化交際[J].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2):70-72.
[5]嚴春友.論東西方文化的對立與互補[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82-91.
[6]陳峰君.文化與現代化:東西方文化的異同及東方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吸取[J].國際論壇,2000,(3):62-68.
[7]梁莉春,張潔.試論中西文化的融合與交流[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35-38.
[8]Stee,J.K&Michael,H.P.Intercultural Perspecties:On Chinese 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9]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395/files/ngfxtyywz/html/article_3615_1.shtml.
[10]http://hi.baidu.com/xiabing_520/blog/item/b49645cbec03341dbe
09e6c1.htm.
[11]張文華編譯.美語口語詞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0.
【論當前中西跨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論文】相關文章:
5.中西茶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