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論文(精選1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論文 篇1
摘要:小學教育中,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基礎學科,但是由于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此很多小學生在對這門學科的學習中會比較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小學數學學困生這一問題也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并且直接影響到了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當前階段對于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已經成為學校和教師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本文針對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此提出轉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隨著近些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階段的教育中也明確的提出: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小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不出現偏科的現象。目前小學階段的教育中,語文和數學還是最主要的兩門學科,相對于數學課程來說,小學語文因為有較強的故事性,所以更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很多小學生會認為學習數學很枯燥,除了背加減乘除法的口訣就是背一些數學公式,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給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增加了諸多困難。實際教學中,學困生的問題或多或少存在于每個班級,然而學困生的形成大多數都不是因為學生智力的問題。如何轉化學困生,是當前我們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1、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1.1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生難以學好數學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態度,大多數學困生會因為覺得數學學科枯燥乏味,因而在學習數學時會比較隨意,往往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就會喪失學習的興趣。此外,還有的學生因為在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也比較落后,從而導致自信心的缺乏,認為自己不夠聰明,學什么都學不好,面對數學更是產生了畏懼心理。這些都是造成學困生不能學好數學的主要因素,同時也讓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大感頭疼。
1.2教師教學方法有待改進:說到數學教師,很多學生的第一印象都會覺得數學教師大多數都很刻板嚴肅,學生與教師之間存在距離感。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也很少有感情投入,關注的重點往往只在對知識的講解上。還有少數教師只喜歡數學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甚至還有厭惡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從而造成這些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厭學心理。再加之本來就比較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加抵觸數學,最終導致學生更加難以學好數學。
1.3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學習習慣需要學生通過長期的實踐來逐步建立和養成。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習慣的好壞對他們的學習效果有著巨大影響。大多數時候,學生的學習品質都是由他們的學習習慣所決定的。學生如果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出現如: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以及學習意志不強等問題,而在這些問題的影響下,學生更難以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此一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最終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大多數學困生的不良學習習慣都表現為:課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不愿意主動思考問題、無法獨立完成數學作業、沒有良好的讀題和審題習慣以及完成解題后沒有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2.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是科學和嚴謹,同時數學還是一門具有抽象性的學科,這也是學困生不能學好數學的主要原因。要讓學生學好數學,就需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的展現給學生,使其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情趣得到提高。由于小學生年齡還小,通常都比較好動,容易對身邊的新鮮事物感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課后作業,讓他們回家之后利用廢紙張自己動手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盒子各一個,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裁剪和粘貼制作紙盒,制作過程中可以參照自己的鉛筆盒和家中的收納盒等。最后要還要在課堂上表揚做得好的學生,以及耐心的指正做得不太好的學生。這樣一來,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授課內容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達到了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2改進教學方式:教師要積極改進當前的教學方式,教學流程要根據教材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設計,同時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組織和開展例如:分組討論、合作探究以及動手操作等多種新式的教學模式。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從而讓學困生也能夠積極的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從中體驗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且接受所學的內容,以此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多為學生介紹有關數學的發展史和小故事,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此外,教學時還需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學生不同數學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由于數學學困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差,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從他們的實際水平出發,深入淺出的進行教學,適當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標準,盡可能讓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的數學基礎上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2.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的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有良好的表現時,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并且盡量的為其創造條件使其能夠重復出現,從而使學生形成習慣。對于那些不良的表現,教師也要及時的給予否定,使其出現的機會減少。教師要同時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分析,以此增強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進而達到促進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其制定學習目標,并且經常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驗收,發現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的進行修改。尤其是在目標制定的初始階段,不能給學困生制定過高的學習目標,要讓他們從中能夠體會到完成目標時的成就感。教師要及時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幫助其養成給自己制定學習目標的好習慣。
3、結語
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數學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細致有效的開展這項工作,既要幫助他們改變對數學學科的思想認識,同時還要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才能讓他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參考文獻
[1]劉艷芝.探究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興趣的培養[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7.(01):120-121.
[2]趙廣江.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與學習心理分析[J].林區教學,22017.(01):883-84.
數學論文 篇2
一、優化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
1.用好教材,強調數學的應用性與趣味性
不少數學學困生都認為,數學知識是枯燥無味的,是沒有什么實際應用價值的,所以無法喜歡數學。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單調呆板的教學模式,不能只會教教材,還要根據教材內容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比如在探究《矩形的判定》這課的時候,教師可創設如下問題情境:教師出示一塊矩形小鐵片,并提出問題——某公司的林老板想招聘一名質檢員,他拿出老師手中的這個四邊形零件,問正在參加應聘面試的陳華:假如現在你只有一把刻度尺作為工具,你能檢測出這個四邊形零件是否為矩形零件嗎?若能,該如何檢測呢?讓學生猜測、討論片刻后,教師告訴學生,陳華利用他初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很快就回答出了這個問題,面試順利過關。再問學生是否想學習陳華解決這個問題所用到的知識?這樣引入新課,學生馬上會感覺到學習矩形的判定有趣又有用,可以大大激發學困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學習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時,若只講解教材提供的內容,很多學生都會覺得學這些內容沒意思,也沒啥用。教師可先出示一道題:口算1532-1522,問學生能否口算出結果,學生感到疑惑時,教師立刻說出答案并請學生檢驗是否正確。甚至還可以選一些更復雜的題進行快速口算,讓學生感到吃驚和好奇,這時告訴學生本節課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性與趣味性,使學困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倍增。
2.體現主體,促進學困生主動獲取新知
數學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動地建構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如果在課堂上教師條分縷析地“講”、事無巨細地“灌”,學生只能一次一次地聽、一條一條地背,那么學生一定會無比厭煩,當學生面對新知識時,他們依舊很“受傷”。因此,教師應避免“滿堂灌“”一言堂”,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困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喚起他們沉睡的學習熱情。比如,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開展小組討論交流活動,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學聽,互相糾正、互相補充。學困生在這個時候往往會表現得更主動,更能得到鍛煉。在學習小組內開展互幫互助,讓學習好的學生多幫助學困生,檢查學困生做的基礎練習,并幫助他們解決練習中碰到的問題。這樣,學生在學習上獲得了真正的自由,正像某些學困生說的“我在與同學交流時,就覺得更自由、更放松、更容易理解新知識”。有些數學知識可以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獲得,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協同大腦主動思考,對知識的理解更透徹、記憶更深刻,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定理時,教師先安排學生準備一些長短不一的小木棍(規定木棍的`長度),課上讓學生自己動手圍三角形,想想怎樣的三根小木棍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對于學困生還可以作適當的提示:圍成一個三角形的三根木棍中,較短的兩根木棍長度之和與最長的木棍長度作比較,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出現用三根小木棍無法圍成三角形的情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的內容。
二、加強學法指導,提升學習能力
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缺乏數學學習策略,不會對信息進行加工儲備,不會反思調控自己的數學認知過程與方法。教師應在為學困生補缺補漏的過程中,以數學學習中問題的解決為載體,讓學困生逐步認識數學思維活動的特點,掌握較多的基本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比如教師要指導學困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簡單的問題課前解決了,課上就集中精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指導學困生記好課堂筆記,監督他們獨立完成作業,堅持課后復習,及時系統小結;引導學困生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可利用圖形、表格、知識樹等形式,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形成框架結構,便于理解和掌握……這樣,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會逐漸提高,會感到數學越來越好學,慢慢地喜歡上數學。
三、結語
總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十分艱巨、長久的工作,需要教師給學困生多一份尊重和關愛,多一些學習方法的指導,也需要教師優化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讓數學學困生喜歡數學,進而讓數學學困生學好數學。當然,隨著社會的變革與進步,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策略也會不同,新時代的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關注學困生的成長,最終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教育隨筆。
數學論文 篇3
數學源于生活,又廣泛應用于生活。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是小學生的數學素養之一。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就是通過將數學教材中枯糙、脫離學生實際的數學知識還原,取之于學生生活實踐并具有一定真實意義的數學問題,以此來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币虼,數學教學,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教學才能煥發生命活力。
1、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同時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如教學循環小數概念時,我先給學生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從前,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說從前山上有座廟……”,通過實例讓學生初步感知“不斷重復”,再舉出自然現象“水→汽→云→水”的循環引出“循環”的概念,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2、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和法則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因此概念法則的教學也就必須在生活實際中找到相應的實例,并引導學生從直觀入手從而抽象出來,逐步加深理解和運用。例如:在教學應用題常見的數量關系時,學生對于“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為此,我在教學前,在班里舉行了一次口算比賽和跳繩比賽。教學新課時,聯系兩次比賽活動,學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學習“接近整百整十數加減法的簡便算法”中,有這樣一題:128-96=128-100+4,學生對減100時要加上4 難以理解。我便設計了一個“買東西找零錢”的生活實際:我要過生日了,媽媽帶了128元錢去商店買一個96元的布娃娃準備送給我。媽媽付給營業員一張百元鈔票(應把128元減去100元),營業員找回4元,(應加上4元)。所以,多減去的4應該加上。
這樣的“生活教學”例子,通過生活經驗驗證了抽象的運算,而具體的經驗更提煉上升為理論(簡便運算的方法),學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記。
讓數學回到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是有用的、有必要的,從而激發學好數學的愿望。
二、讓數學知識回歸學生生活。
學習是為了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知識也只有運用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后,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的情境。例如,在學習了利息后,讓學生去銀行了解利息、利息稅等有關知識,讓學生當家長的小參謀:家中多余的錢怎樣存最合算?并幫助家長計算利息和利息稅。
2、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學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后,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習了圓的知識,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說明為什么車輪的形狀是圓的,其它形狀的行不行?為什么?
3、加強操作,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
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指導于實踐。我們經?吹接捎趯W生的感性知識缺乏,出現不符合客觀生活實際的數量意識。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要注重聯系實際,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在學習了米、厘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后,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測量身高,測量手臂伸開的長度,測量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通過上述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理解,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同時,學生獲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數據。在這個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測量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
學習了平均數問題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專題,展開活動,如:測量計算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年齡,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數、教師平均年齡,附近菜場某一蔬菜的平均價格等。學生在互相協作活動中,自然而然地鍛煉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實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幫助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從而不斷體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數學論文 篇4
摘要:高等數學是經濟類本科生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對掌握好其專業課程知識和從事本專業更高層次的研究起著關鍵作用。為使該專業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我校對高等數學的教學試行了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本文從分層的必要性、分層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等方面分析闡述了實行分層教學的優勢。
關鍵詞:高等數學;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一、分層教學實施的必要性
高等數學是大學本科經濟類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重要性體現在學好這門課程不僅是學好其專業課的基本保障,更是提高思維素質的方式和進行更高層次研究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一般的本科院校對經濟類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學就開始開設高等數學課程。然而,高等學校擴大招生后,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發展到大眾教育階段,使得高校各專業入學人數在激增的同時,生源質量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學生來自全國各個省市地區,入學的數學成績、水平參差不齊;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發展方向各不相同。而相同專業所使用的教材、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都是一樣的,學生和教師基本沒有選擇的余地。這種統一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高等數學
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目前,這一課程的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的下降。而造成這一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忽視學生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不同需求。因此,根據學生的數學成績、興趣愛好、發展志向在適當尊重個人意愿的前提下對學生實施不同要求,不同方式的教學方式,就勢在必行。本文以科學理論為基礎,結合本校的教學實踐,分析論述了分層教學的實施方法和取得的成果。
二、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
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是美國心理學、教育學家布魯姆(B.S.Bloom)掌握學習理論。布魯姆認為:只要在提供恰當的材料和進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掌握學習理論要求教師的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學習方式和個性特點來進行。而一般高校的生源來自全國各個省市地區,近年來的高校擴招也造成了生源質量的下降。這就造成了學生的數學水平參差不齊,差異較大,而分層教學可以較好得體現上述思想。分層教學法還以多元智力理論為基礎,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個性發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社會需要為方向,以學科知識為基礎的教育改革要求,也能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內涵。另外,其實在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已經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也就是說,教師的教,一定要適合學生的學。
三、分層教學的實施
分層教學,就是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以及學生自身對數學的興趣愛好程度和要求有區別地制定學習目標,設計課程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和教授方式,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的鍛煉和發展,進而實現更高效率,更好效果的教學模式。從2008學年開始,在我校教務處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在經濟類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中試行了分層教學模式,和以往的不分層相比,兩年來教學效果取得了顯著的提高。具體實施方法是,對于經濟類專業的兩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和工商管理學院,我們采取不打亂院系,但是分層也分班的方式。層次分為兩層,即A層和B層。
A層是基本知識掌握、理論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等方面要求較高的層次,教學計劃和內容以考研和在專業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為目標;B層相應要求較低,但是以打下扎實基礎,使數學成為后繼專業課學習的有力工具為基本原則。同時,由于A層班級的較高要求不易把握,由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授課工作。分層的依據有客觀依據和主觀依據?陀^依據是學生的數學成績水平,一方面參考高考成績,另一方面,在新生入學伊始,進行一次數學摸底考試。摸底考試的試題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來出,大部分是一般難度的題目,但有少數較難題,由此可看出學生的數學成績高下。分層的主觀依據即是學生自己對數學課程的興趣深淺程度和要求高低。比如,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一般,但是對數學很感興趣,或者有考研等在本專業領域繼續研究的意向,我們可以考慮將該生分A層班級聽課。反之,有的學生考試成績雖高,但是對數學興趣不大,只是當做一門必修基礎課程來修,那么,就可以征求該生的意見,將其分在B層班級上課。考慮到班級人數和授課效果,我們采取相當三個自然班的人數為一個授課班。分層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因材施教,因此,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后,一些學生的數學成績、對數學的興趣態度等可能已經不再適合原來的班級教學目標,這就需要對班級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分層教學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調整時也遵循上述分層依據,因為調整也是再一次分層。一方面是學生的試卷成績,另外兼顧學生的主觀意愿。但是實踐證明,波動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為宜。
四、分層教學的成效與思考
分層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較之08級以前不實施分層教學的學生成績,不及格率有了較大幅度的降低。60-69,70-79分數段的人數有顯著增加,而90分以上的優秀率有小幅增加,平均分明顯提高。成績分布呈正態分布。由此可見,分層教學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愿望和要求,應當堅持和完善。分層教學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因學科本身的抽象枯燥造成的負擔。使一些對數學沒有信心,失去學習興趣的學生達到了大綱的要求,較好解決了大學生數學學習兩級分化太大的矛盾。
08級以后的學生對分層次教學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適應數學學習的能力和學習數學的信心也大大地增強。實踐證明,分層教學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做到了優等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同時,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徑。雖然分層教學的實施使高等數學教學各方面有了大的改進,但是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不同自然班的學生在同一個授課班上數學課,這就給課堂和作業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對教師和輔導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考試過后需要將學生成績按自然班排名,也造成了一些麻煩。我們的工作還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后將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分層教學的教學方式,比如,在考核學生成績方面,可以考慮不僅依據筆試的卷面成績,再兼顧其它形式的考核成績;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借助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陽妮.大學數學分層教學的理性思考[J].高教論壇,2007.(5):87-89.
[2]鄭兆順.新課程中學數學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3]郭德俊,李原.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方法[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4,(3):43-54.
[4]付海峰.在層次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中學數學參考,1997,(10).
數學論文 篇5
一、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最早提出構建主義理論的皮亞杰指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構建主義的核心特征是:積極的學習、構建性的學習、積累性的學習、目標指引性的學習、診斷性的學習和反思性的學習。構建主義理論對數學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應該掌握具體的教學技巧,有足夠的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有極強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能力,有豐富的解決課堂問題的能力和引導能力,有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技巧,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思維。因此,高中數學的教學改革是符合現代教育理論的實踐。
二、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同高校數學教師的交流
既然新課標的教學內容里面有一部分知識,如導數的應用、空間向量、概率論初步(特別是離散型隨機變量的相關內容)和統計學初步,已經涉及到大學數學的基本教學內容,那么在授課之前,中學教師對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并且了解其如何與大學數學學習進行無縫銜接,顯得非常重要。中學老師步入大學進行交流或者有針對性地聘請大學教師到中學做專題講座便成為一種便捷、快速、有效的方式。
。ǘ┲匾晹祵W思想的滲透
中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將過多的精力放在總結題型、歸納方法、訓練做題技巧和做題速度上,學生們被培養成做題的機器,在一定程度上或許對應試有一定的作用?墒牵坏⿲W生缺乏對知識背景的了解、缺乏知識的系統性和理論性,這些強加給他們的知識很快就會伴隨著高考的結束而忘掉。在大學授課過程中,涉及到與高中數學密切相關的知識時,學生們往往用迷茫的眼光看著老師,學過還是沒有學過呢?比如,高中階段學過三角函數的和差化積公式、積化和差公式等三角公式,據我們了解,公式推導的過程一帶而過或根本不講,只讓學生們背過公式后,便開始算題。上了大學,這些公式早被忘得一干二凈。大學的微積分課程的'學時很寶貴,但又不得不占用時間把這些基本公式的推導介紹給學生,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因而,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節奏。大學數學的課程知識點多、每堂課的教學信息量很大、班容量大、教學速度快.教師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在講授概念之后列舉大量習題讓學生們去練習。所以,中學的數學課堂教學如果能重視對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法則和定理的推導過程的講解,使得學生知其然并知其之所以然,讓學生看到學習數學課程與解題不能畫等號,那么將會有助于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ㄈ┱n堂模式多樣化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學數學教學常采用傳統的“保姆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受到壓抑,造成學生步入大學之后,無所適從,等著老師安排學習任務。而事實上,大學老師很少對學生提出課下要求。學生們便會認為自由了,一學期一晃而過,到考試之前才抓了瞎。所以,實施采用“創造懸念”、“引導聯想”、“分組討論”、“演示說明”、“類比法”及“啟發式”等等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在課上課下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去體會哪些知識需要反復理解,哪些公式可以一兩步就能推導出來而不用背,哪些定理可以解決哪些問題,為什么?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知道怎樣安排時間處理老師授課過程中自己遇到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學生盡早適應從中學到大學數學學習的過渡,適應大學的課堂教學方式與特點。
。ㄋ模⿺祵W語言的精確性
數學語言是表達數學思想的專門語言,具有抽象性、準確性、簡約性和符號化等特點。特別是進入大學階段之后,對數學語言的要求會提升到一個很高的標準。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在接受用數學語言描述問題時往往會遇到障礙。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比如,在高中階段,學生學習了隨機事件的概率及其簡單性質、條件概率、全概公式和逆概公式、隨機變量等等,新課標的教科書上也有對這些概念相應的數學描述。但升入大學后,發現中學階段并沒有要求學生用精確的數學語言解決概率問題。即便大學教師介紹了概率論的記號體系,學生也從思想上接受不了,針對用全概公式處理的習題,還是按照中學的做題格式去書寫,有的題寫出來像一篇小作文;有的寫的全是算式,一個數學符號也沒有;還有的干脆蹦出幾個數……正確且嚴格地應用數學語言描述問題和解決問題,不應該到了大學再培養。學生在高中階段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就應該像教小孩子說話那樣,一點點地由淺入深地正確滲透。數學語言的培養先入為主,一旦養成隨心所欲的毛病,糾正起來會很費力氣,所以沒有必要造成這種學習上的脫節。
(五)學習方法的培養
高中階段,老師們很辛苦地為學生精挑細選教學輔導材料,為學生編寫復印各種資料,付出的汗水著實令人敬畏!學生則等著老師的一聲令下,一本一本、一摞一摞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和安排去做,不會的再問老師。到了大學,有的老師根本不推薦參考書目,有的盡管推薦了參考書,也不會安排學生哪一天復習什么內容,預習什么知識,做哪幾道習題,什么時間看教材,什么時間看教輔,看多少頁,看不懂怎么辦,以及怎么查資料。大學生對這些事情便顯得無所適從。到底是老師在上學?還是學生在上學?是否所有的學生都應該按照同一個模子、同一個速度學習數學?當然不是!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掌握知識的同時拿高分。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跟著老師的教學進度走是對的,但全盤接受老師的教學安排恐怕不是最好的選擇,很可能有的知識你已經掌握了,但還在沒完沒了地練習,而有的知識你沒掌握卻得不到應有的訓練。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教師指定參考書目后,應教會學生如何結合自身問題運用參考資料解決這些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老師的教學進度,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教會學生如何結合自己的情況做筆記;告訴學生預習和復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預習與復習等等,這些遠比要求他們一字不落地完成作業重要。
。┲匾暬A知識的教育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中學階段,對待基礎知識,往往持不屑的態度,太簡單了!沒什么可學的、沒什么可教的!三言兩語地就把這些看似容易的內容講完了,然后花費大量時間處理難題。殊不知,正是這些看似容易的基礎知識為后續的知識學習奠定了基礎,對它們全方位的理解并進行扎實的訓練,有助于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復合函數的概念、隱函數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數的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數求導的公式,看起來都不難學,但如果沒有真正弄明白這些概念,沒有弄明白基本求導公式直接適用的對象,在微積分課程中,遇到求隱函數和復合函數的導數的題目,十有八九會出錯。以上是我們從大學視角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的幾點想法,希望大家多交流,共同承擔起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
數學論文 篇6
摘要:如今的新課程教育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要改變教師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模式,試點并發揚以學生為主導,教師起輔助的教學模式,對于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來說,以課堂教學為基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現象力和思維能力,是為了適應與時俱進的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如今的中國正在大力提倡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而作為全國眾多一線初中教師的一員,我們更應該充分的體察學生的學習動態,充分了解到學生們的主觀學習方式,并適時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培養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堅強的學習意志,進而加強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認為,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曾強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重要分支,也是在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自主學習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條件下,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開發學生的潛能和非智力因素,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思維,就要去必須加強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獨立、主動、自控性的.提升。自主學習的理解不應該只是強調學習自己主動去學習,這是最淺顯的看法,最重要的應該是讓學生在過程中自我創新、自我發展和實現。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本文將探討教師如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個性,發展創新自主學習。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在現目前教育背景下,新課標與傳統教學觀念不同的點是它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更加科學更加實用。新課標更加強調在教學中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自主創新的精神。這便要求教師也要對自己和學生在新課標課改過程中重新定位,充分地貫徹新課標的課改精神,教學方式也要做相應的轉變,課堂教學重在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新課改過程中雖然看似只是作為新課改的直接實施者,其實更深入的理解應該是教師應該制定與新課改想符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來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學生在學海泛舟,那教師應該充當領航者和燈塔。我們作為教師應該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和自身教學經驗,并積極探究所謂“探究式學習”的主要意圖,才能更好地觀測落實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通過分析不同學習水平和層次的學生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才是貫徹了探究式學習的理念,才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數學即生活”
在數學教學中,因為數學可以來源于生活又是服務于我們生活的,所以教師可以從學生們的知識體驗和生活經驗開始,創設案例情景,提出貼近生活的數學問題,啟發學生將數學思維運用到生活的數學問題中,使生活和數學緊密聯系,用數學知識對生活現象進行思考和解釋,在學到知識的同時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的話對于引起學生探究興趣是非常有效的。比如,這樣來設計一個問題: 怎樣測量一棵樹的高度? 在剛剛學習了相似三角形函數知識后,讓學生針對各種不同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測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還可能想到老師可能都沒有想到的問題,例如: 樹高的話可以考慮勾股定理; 樹不高可以采用竹竿; 天氣好可以用影子和樹高的關系; 沒有太陽沒有影子; 或者影子被房頂擋了。當然過程中也可能會跑題,需要教師來協調氛圍和引導思維。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想盡方法也就達到了自主學習和創新的目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比例關系、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數的計算等等方法。學生通過探究式的學習實踐,在其中體驗、經歷、感受,逐漸形成并喜愛上積極的、自主的、生動的實踐性學習方式,有效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動性,客服實際困難,按照自己的辦法來設計方案,過程中不僅對所學知識更加熟練,還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數學的能力便得到提高了。
三、充分運用開放性問題的教學
不管是哪種教學方式,包括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都是從實際經驗總結的。因此,在教學工程中,我們一定要去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想盡辦法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去體會學習,感悟學習,發現學習。不管“1 +3 =3 +1”這種簡單的問題,還是測量樹高這種生活上的問題,只有讓學生自主自發地有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學生的思維才能沖出禁錮,各種創新思維和奇思妙想才能突破牢籠。在我講授等腰三角形性質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每人做一張半透明的等腰三角形紙片,把紙片對折,于是兩腰就重合在一起了,問學生看到了什么現象? 盡可能多地寫出自己的結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思考和交流寫出了如下結論:
1. 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2. BD = CD ,即 AD 為底邊上的中線。
3. ∠B = ∠C。
4. ∠BAD = ∠CAD ,即 AD 為頂角平分線。
5. ∠AD B = ∠AD C = 90°,即 AD 為底邊上的高。
四、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要使學生生成自主學習的理念和自主探索的動力,主要源于對新問題的發現,提出和解決。提出發現的問題是基礎,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問題都有各自的見解,一旦學生提出的問題值得深究,教師對學神的鼓勵是十分重要的,這樣不僅是學生有勇氣去提出問題,更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學生; 當然如果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與教學主線大徑相庭,更應該讓學生充分的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通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引回正題,使學生有更加深刻映像。鼓勵式教學對于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起著極大的輔助作用,只要學生經過認真思考,我們就不能輕易地否定。在這基礎上教師還應多多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課后的作業研究以及多生活的觀察,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五、結語
陶行知先生說過: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可以通過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發現尋找來反向論證課堂中的教學思維和方法,同時在整節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前后呼應,在課堂中解決問題之后課下再進行反思總結,使學生在反復的總結和回顧當中加深印象,以便以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思維的發散,進而提升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桂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顏章業.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數學學案導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數學論文 篇7
一、引導學生學會識圖,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形之美”
在教學有關“圓”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舉例,把“圓”比作太陽、蘋果等有形的東西,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緊密聯系的有關“圓”的東西,如水面上激起的漣漪,既有靜感又有動感,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有所感觸,比教師單純在課堂上用圓規畫圓要形象得多、生動得多、鮮明得多。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的美。
二、讓學生學會鑒賞,在鑒賞中感受數學的“和諧美”
美是人們所向往和追求的,美感不但體現在藝術領域,在數學教學中也有一定的美。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如何發現和鑒賞數學之美,要讓學生學會用審美的視角來觀察數學,深入挖掘數學的結果美、過程美。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在數學中發現和鑒賞數學美的觀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黃金分割”時,學生一開始會很陌生,不知道什么是黃金分割,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一下自己身體的黃金分割點,并講解有關黃金分割點的意義,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找黃金分割點。這樣,學生自然會發現其中存在的美感,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積極主動學習。再如,教師在講授數學應用題時,可以借助線段圖形讓學生理解題意。學生在線段的引導下既能理解應用題的題意,又能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和關聯性,感受到數學深層次的體系美?傊瑪祵W的美體現在方方面面,只要教師善于引導,使學生樹立發現美的觀念,就一定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
三、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數學的“趣味美”
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重視知識,缺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嚴重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學方式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所以,數學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盡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其中,一種重要的參與方式就是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參與游戲,在游戲中感受數學的趣味美。實踐證明,游戲的方式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既能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又能給枯燥的數學課堂增添樂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對稱、平移與旋轉”時,教師可以采用做“跳棋”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游戲,學生在跳棋的游戲中自然而然學到了數學知識,并且會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記,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合作創新精神,還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美。
四、結語
總之,數學雖是一門科學,但同樣具有美感。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悟數學的美。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廣大數學教師更應轉變思想,更新觀念,采用多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審美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論文 篇8
在學習過程中,錯誤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數學論文。因此,對錯誤進行系統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通過錯誤來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其次,錯誤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揭示了我們掌握知識的過程;最后,錯誤對于一個學生來說也是不可或缺少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不斷嘗試的結果。
一、怎樣對待錯誤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害怕出現錯誤,對錯誤采取嚴厲禁止的態度是司空見慣的。在這種懼怕心理支配下,只要讓老師教給我們正確的`結論,而不注重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長此以往,我們接受了正確的知識,但對錯誤的出現缺乏心理準備,看不出錯誤或看出錯誤但改不對?傊@種對待錯誤的態度會對我們帶來一些影響。
事實上,錯誤是正確的先導,成功的開始。我們所犯錯誤及其對錯誤的認識,是我們知識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學習實際上是不斷地提出假設,修正假設,讓我們對數學的認知水平不斷復雜化,并逐漸接近成熟的過程。正是由于這些假設的不斷提出與修正,才使我們的能力不斷提高。因此,揭示錯誤是為了最后消滅錯誤,我們所說的承受與寬容也是相對于這一過程而言的。
二、題錯誤的方法
我們不能順利正確地完成解題,產生解題錯誤,表明其在解題過程中受到干擾。因此,減少解題錯誤的方法是預防和排除干擾。為此,要抓好課前、課內、課后三個環節。
如果出現問題而未查覺,錯誤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則遺患無窮,不僅影響當時的學習,還會影響以后的學習。因此,預見錯誤并有效防范能夠為揭示錯誤、消滅錯誤打下基礎。
學生的學習過程經歷了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其間正確與錯誤交織,對錯誤正確對待、認真分析、有效控制,就能夠讓我們的學習順利進行,能力逐漸提高!
數學論文 篇9
小學數學旨在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打好基礎知識,其中包括教授學生數學基本思想教學和基礎的四則運算教學。四則運算的教學受到數學教師的廣泛重視,因為這類教學是外在的,是學生需要進行不斷練習的,而對于數學思想的教學,數學教師往往會忽視其重要作用,因為這類教學是內在的,是不流露于表面的。數學思想教學內容包括:圖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想象力的運用、由整體到部分、由部分到整體以及符號思想、模型化思想、一一對應思想等。
一、轉變教學思想,重視數學思想教學
教師是課堂的主要參與者,也是組織者,小學生的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對于數學思想的教學,需要教師付出巨大的努力。首先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思想,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重視數學思想的教學。所謂的數學思想在這里可以具體化,將數學思想表現為圖形結合思想,類比思想,符號思想等,然后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多樣的教學方案。傳統教學中,數學教師更傾向于數學的教學結果,即只要學生最后給出的答案正確即可,不會追究學生具體的解題步驟。事實上,在學生的解題步驟中就透露出了數學思想。學生如何審題,對題干有著何種程度的理解以及學生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解決等都可以表露出來。比如在六年級的分數應用題教學中,學生在這道題目中的解答過程:小紅家里有個長方體的玻璃魚箱,里面注滿了水,由于時間過久需要進行換水,玻璃箱的閥門打開進行排水,注水,在注水進行一分鐘時,水表顯示注水0.3立方米,而水箱還剩下四分之一的體積沒有注滿,問水箱的體積是多少?教師在批改的過程中會發現學生的解題步驟不相同,有的學生解題公式是一個完整的公式:0.3÷0.75=0.4立方米,有的學生是分為幾個公式進行解決:0.3÷3=0.1;0.1×4=0.4這兩個步驟。兩個不同的解題步驟就可以表現出兩種不同的解題思路。第一種是從整體的角度出發,而第二種是從部分的角度出發,雖然異曲同工但是數學思想卻不相同?偠灾,教師務必要注重數學思想的教學,思想是實踐的'基礎,只有掌握了良好的數學思想,學生后續的計算才有意義。
二、定期進行整合匯總,減輕學生的負擔
數學思想的種類較多,隨著知識點的不斷擴充,數學思想也越來越豐富。所以,教師有必要定期地對這些知識點進行總結,找出其中的解題思路,歸納數學思想。小學生的總結能力有限,一般情況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所以教師在改變這種現狀的同時,也要繼續擔當自己的主體地位,慢慢教授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但是在學生學會自己總結數學思想之前,教師需要親自進行總結向學生進行教學。在小學數學中,應用題類型中往往蘊含著大量的數學思想。應用題是將生活中的案例轉化為數學問題,這往往需要學生具備著轉換思想,能夠將題干中的有效信息點篩選出來,并且將條件轉換為自己熟悉的數學問題。比如進行購物的例題中,學生需要把商品的單價,購買數量等關鍵詞勾選出來,然后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四則運算類型,只有成功轉化,后面的運算才有意義,否則題目理解錯誤后面的計算只能是浪費時間。所以,教師在進行知識點的教學時,應該對數學思想進行總結,這里就以應用題為例,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轉化思想的培養。
三、融入課后作業練習之中,加強學生記憶
數學課堂時間總是轉瞬即逝的,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自習和課后鞏固的時間進行數學思想教學的鞏固。教師在布置學生的家庭作業時,不要局限于計算的題型,也要注重融入思想教學因素。正如上述所述,歸納總結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能力,教師可以將這種內在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即以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去完成。在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上一章節的總結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線索以及技巧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偨Y的思想并不要求學生完全正確,但是要引導學生去做,去慢慢積累經驗。傳統的單向傳輸知識點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所以教師也要在課堂之中慢慢轉變教學模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例如家庭作業的布置上。教師就可以將這種自由思考的機會留給學生,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性,不僅對課堂教學內容起到鞏固的作用,更是深入數學思想教學的重要手段,所以,數學教師務必要注重課后作業的安排,融入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的教學對小學的數學課堂有效性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數學思想是學習數學的根本,教師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和基礎技能的教學,也要注重內在的思想教學。首先,數學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數學思想的重要作用,然后再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需要對每章節的教學思想進行定期地總結整理,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數學思想教學的教學質量,不僅如此,對于學生的課后練習教師也要引起重視將數學思想融入課后的鞏固練習之中。
數學論文 篇10
數學作為小學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會孤立于生活之外產生作用,也不能從教材和課堂教學中與現實生活自發產生直接的聯系。顯然,對《數學課程標準》的解讀,不能只是明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是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琺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而是要從這樣的教學目標定位中,尋找切實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讓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讓數學與學生生活觸覺碰撞和交融,讓他們真正的在生活中學數學,在學數學中了解感觸生活,這是數學教師應該探究的課題,筆者認為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我們數學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因此,筆者結合長期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和當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設想以求教于方家。
一、依托教材,促進學習材料生活化
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指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把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在實際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的一種教學方式。這里所指的學生實際生活并不單是單純學生生活情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完全再現,而是一種數學化的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教材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進行學習活動的基本線索。學習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現行教材,加強“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溝通,改變數學學習生活蒼白無為的狀態。和許多研究者的認識一致的是,目前小學數學教材內容仍然缺乏時代氣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學習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將數學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建構屬于學生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一般應用題時,筆者這樣重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課一開始就請學生描述學校周邊道路環境狀況。二是選擇信息。在學生所列舉的眾多信息中選擇出一條“為綠化道路環境,在校外公路栽種樹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三是自主探究。學生提出問題中很多是學生已知領域,讓學生自己解決。四是教師引導。告訴同學們“這批樹木的成活率是98%!睆亩釂枴俺苫盥省焙汀98%”的含義,讓同學們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討論。這樣重組,貼近學生所關注的現實生活,學習材料來自師生的熟知信息,體現了生活數學的現實性。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死知識”適應“對話教學”之間的矛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處理教材、調整教材。重組教材內容,給數學課本增加“營養”。讓教學根植于生活,將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設計成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有價值的案例,從而適合學生發展的數學學習過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
二、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現實問題
數學知識最終服務于生活,回歸于社會生活。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我積極鼓勵學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獲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間的聯系,不斷提高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教學不應該是個只注重求知過程、只注意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訓練數學技能,而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認識世界、掌握分析問題的方式方法。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使每一個學生擁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角觀察生活的眼睛,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接觸實際。加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進而懂得身邊處處有數學。數學總能找到與人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抓住了聯系,就能把活學到的知識進行活用。但這種思維習慣也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地培訓。如學習比例應用后,我們設計了一個將配液加水或加鹽的實驗操作活動:“要把10%鹽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鹽水。該怎么辦?學生通過精確計算,動手測量得出使鹽變多(加鹽)或使水變少(蒸發)的規律。再如在學習“百分數意義”后,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我們班有30%左右的學生在家使用電腦上網,其中2/3的學生是利用網絡進行學習,而1/3的學生卻在玩網絡游戲。看到這一現象,談談你的看法。這樣讓學生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去思考、解決身邊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了思想教育。適當地進行一些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使學生自覺地把所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情感,培養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的意識。
三、關注日常生活,捕捉學生的興趣點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到處存在數學問題。數學的身影在生活中每個角落,數學的價值來自日常生活。數學教學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景相結合。通過生活問題的解決達到鞏固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技能。技巧的目的。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體驗的積累。讓學生在數學知識之前盡早感受這種做法,在課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厘米、米等長度單位時,可以從比高矮實際事例人手使學生明白了長度單位對于精確測量的意義,再讓學生通過測量工具認識這些長度單位。然后動手測量圖釘的長度、食指的寬度、書本長度、平伸兩臂的長度、給爸爸媽媽測量坐高,黑板的長度、教室的長度等。
這些知識是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數學,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了原來數學就自己的身邊,身邊就有數學,數學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與靈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同時也增強了數學的親和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教學煥發了生命的活力。
【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數學論文05-15
小學數學論文07-15
關于數學論文11-18
小學數學論文07-15
初中數學論文07-11
(優選)數學論文08-06
關于數學論文01-01
小學數學論文11-23
(優)數學論文07-27
數學論文[優選]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