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聯系生活實際讓數學生活化
【摘要】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關鍵詞】挖掘實踐類比質疑問難學以致用
正文: 數學源于生活,數學植根于生活!皵祵W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毒拍炅x務教育課程教科書數學》每冊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數學的內容”,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內容及一些“生活問題”能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學習生活,磨礪人生。基于以上的認識,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以實現“聯系生活實際,讓數學生活化”。
那么,如何把枯燥而脫離實際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于理解,讓學生活學、活用呢?
一.挖掘素材,讓生活數學化.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事實上,世界上每一個空間或每一段時間里都有數與形的存在。
如果能從某些生活現象中挖掘出數學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學生化難為易地接受數學知識,進而使他們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道理。
1.創設情境,滲透數學知識。如在教學的“小統計”時,我采用了小貓釣魚的故事情節。用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積木代替魚,一塊積木表示一條魚。
誰的積木疊得最高,表示誰釣的魚最多。正是在這樣的活動中,把統計中的知識進行了生活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相似類比,探索數學規律。如在教學“循環小數”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風光的錄像,從四季更換、周而復始,獲得了對“循環”含義的初步理解.接著,我啟發說:“像這樣的事例,你們還能舉出一些嗎?”有的學生說:“每個星期,從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過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我接著說:“那么,數學中有沒有‘循環’現象呢?請試算1÷3,14.2÷22!痹谟嬎愫陀懻撝,讓學生聯系自然界中的循環現象,為“循環小數”的概念奠定了基礎。
3.質疑問難,培養創新能力。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節課時,課前我組織學生到社會中開展調查活動。
通過調查,學生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車輪為什么都是圓形?如果車輪不是圓的,車子還能行駛嗎?會開得快嗎?……
這樣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不僅要善于觀察,還要勤于思索,大膽質疑,培養創新能力。
二.注重實踐讓數學生活化.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用理論指導實踐,是學生認識世界的一次質的飛躍。所以教師必須注重“實踐第一”的觀點,讓學生用數學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數學知識真正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
1.體驗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如在學完“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一知識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教室里有些桌椅松動了,誰能根據學過的數學知識想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同學們通過思考,覺得用學過的三角形的特性——穩定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順勢要求學生在課后自己來修理松動的桌椅。在實際運用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了,創造意識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
2.模擬操作,提供實踐情境。如在教學“元、角、分”時,我在課堂上讓一名學生到“商店”買6支鉛筆,“售貨員”告訴他一支鉛筆2角錢,一名學生拿出準確的錢數來購買,另一名學生拿出2元錢讓“售貨員”準確地找給零錢。這樣,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對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認識,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進行計算,同時還學習了售貨員與顧客之間的禮儀,讓課堂煥發出了生機活力。
3.開展小型研究,提高全面素質。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使社會實踐對數學的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學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教師有責任教會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應用數學知識的本領,而開展小型課題研究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結合有關數學知識的學習,可安排小課題的研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數學,回過頭來再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專題學習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問題中,既達到了綜合訓練的目標,又能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
4.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教《長方形的面積》后,我讓學生回家幫助父母計算裝修房間所需要地板及錢數。于是學生必須對房間面積進行測量計算,再到市場了解地板的尺寸規格及單價,然后再進行計算。通過這種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活動,學生興趣倍增,既能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讓數學又回到了現實生活中。 三、回歸生活實踐,解決數學問題. 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稊祵W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币虼,我們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知,學會從生活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有一間長5米,寬4米的客廳,媽媽準備花800元鋪地磚。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選材料。其中有3種規格的地磚:
甲種:邊長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每塊9元。
乙種:邊長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每塊7元。
丙種:邊長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每塊8元。
你能為你父母做參謀,買到適合你家的地磚嗎?
買地磚,關鍵是要搞清楚所買的地磚應符合下列條件:(1)價格適中,總價在800元以內。(2)質量較好。那么,究竟哪一種地磚符合條件呢?只有盡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鋪甲、乙、丙三種地磚分別需要幾塊:用房間面積÷甲(乙或丙)的地磚面積。再分別算出鋪三種地磚各需的費用,分別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過比較知道,丙種價格太貴,甲、乙規格相同,價格均在800元以內,但乙的價格太便宜,可能質量不夠好,所以選擇甲種地磚最合適。上述例子,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自然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了解決數學問題。
最后,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這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一方面,有意識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另一方面,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藴涵著大量與數量和圖形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抽象成數學問題,用數學的方法予以解決。在整個數學教育的過程中都應該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應用意識很好的載體。因此,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讓生活走進課堂”,將學生置身于現實的應用情境中,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意義。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這個內容后,我要求學生親自測量一下我們班教室的長和寬,及門、窗和黑板的長和寬,然后利用所學知識測算教室粉刷的面積。又如:在教學比例尺時,我取出中國地圖。問:你們知道九江到南昌有多遠嗎?然后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出比例尺和量出九江到南昌的圖上距離,最后算出其實際距離。使學生做到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身邊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課堂教學融入生活。 總之,聯系生活實際,讓數學生活化,使我深刻認識到“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這句話的含義。同時認識到學習數學不是照搬前人的經驗和方法,而是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身邊的生活問題,這樣才做到數學生活化。讓學生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把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始終,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生活服務。這樣的設計,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學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給學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得更緊密讓數學教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論文聯系生活實際讓數學生活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