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領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的探討
責任關系的存在是審計產生的客觀基礎,隨著經濟的和的進步,經濟責任的內涵也在不斷變化。當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一個的第一責任人,其任期內經濟責任的是什么呢?筆者以為應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一、維護資產完整
作為企業責任人,無論其所在企業性質如何,資本來自何方,均應保證在其任期內投進的資本保值、增值,并且資產是完整的,未受到損失。
1?投進資本保值、增值。按照國家規定,法定資本金是不能隨意抽調的,其款額應當穩定。但是假如企業發生虧損時,企業不存在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就會使虧損的數額沖抵資本金而不能保值;假如企業嚴重虧損、資不抵債,資本金全部損失還不能償還債務時,只能宣告破產。因此,作為經營者,首要責任是防止虧損,保證投資者投進資本保值,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實現盈利和積累資金,具體體現為擁有法定數額的盈余公積金,充裕的未分配利潤,或以公積金轉增資本金,使資本得到增值。對其資本保值、增值結果可采用財政部頒布的指標,例如資本積累率、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不良資產比率等進行判定。
2?資產未受損失。一個單位首先應有健全的資產保養措施,防止資產發生毀損、變質、被盜、盤虧或其他損失;其次要擁有適當的償債能力和變現能力,防止發生財務風險;再次要使固定資產不斷更新并擴大其生產能力。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保證企業在資本金保值、增值的同時,具有先進的生產技術水平,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上風,否則,資本雖得到保值,但設備陳舊,生產技術落后,企業難以發展,經營者仍屬未能有效履行其經濟責任。
二、遵遵法規制度
評價任期經濟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檢查企業的經營活動是否遵遵法規制度,有無違法事項。作為一個企業領導,無論其所在企業規模大小、經營性質如何,均應在國家規定的法令、規章、制度范圍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不能有違反國家法規的行為;同時,企業領導也必須遵守企業的章程、決議、制度,在進行決策或貿易交往時均不應與之背離。
三、保證信息真實
一個企業向國家或社會有關單位提供的經濟信息,包括信息、統計信息或主要業務信息,都應真實、正確,不能虛假、錯誤。由于,這些信息是國家進行宏觀治理、有關各方制定決策、以及財稅機關征課稅收與執行監控的依據,如有虛假、隱瞞,社會經濟的監控、決策和治理將發生混亂。這些信息也是向投資者和企業內部治理職員提供的業務經營、財務狀況、財務成果報告。假如虛假不實,企業制定的經營決策、計劃、目標都將發生錯誤,經營治理也無可靠依據。因此,企業經營者應把保證經濟信息的真實、合規、正確作為一項經濟責任。新會計法已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四、實現盈利目標
在企業中,獲得利潤是最重要的經營目標之一。很多企業進行經營都致力于三項任務:一是不斷發展技術和開發產品,多生產性能優、質量好、市場需要的產品;二是培育卓越的技術和治理人才;三是快速積累資金。在這三者中積累資金是前兩項成果的體現,也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任務。使用利潤指標評價企業家經營責任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或稅后利潤總額。前者反映企業的盈利水平,后者則可表現投資者的獲利能力。二者都可作為企業的經營目標,而稅后利潤作為對投資者分配完股息、紅利以后保存的數額,則與積累資金具有直接關系,經常是衡量經營者業績的主要標志。但是,這種盡對數額雖是構成資金積累數額的主要因素,卻難以體現投資者要求達到的獲利程度。例如,某個企業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投資者在投進資本金時并不過問每年實現多少利潤數額,而是要求投資報酬率達到一定的水平,例如20%。這個比率假如比銀行存款或購進債券的收益高,而經營風險不大,投資者以為適合,就可以進行投資。特別是在股份制企業中,每個投資者只是投資總體中的一個部分,對其來說,投資報酬率比實現利潤額更為重要。所以,在企業中評價盈利目標可采用另一種形式,即資本金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