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利用三整合教學法,提高生物教學質量論文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我市現行初中生物課本出現了多版本并存的局面。有人教版,蘇教版、魯教版,人教版還分舊版、新版、過渡版真是琳瑯滿目,每個版本都自成系統,搞得生物教師們簡直無所適從。就連我們這些從教十幾年的老教師也感到力不從心。就拿 2004年中考來說,當時四個課改實驗區就有人教版和蘇教版兩個版本,而最后只有一套課標卷。對使用蘇教版的我們來說,雖說已使出渾身解數,指導學生的中考復習和訓練,但學生進了考場,仍感到好多題目比較陌生,因此中考成績也不太理想。當時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自己連年送中考又輔導奧賽,幾乎沒有栽過跟頭,到底這次失利是因為對教材把握出了問題還是對學生指導不到位?直到后來有幸參加市里的中考分析會才恍然大悟,讓學生感到陌生的幾個所謂的“好題”原來竟是人教版教材的課后思考題。此事不能不發人深省。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非改不行。然而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調整我們的教學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那就得實行教材版本、教學方法以及多種課型的有機整合。于是“三整合教學法”應運而生。該方法自去年10月實施以來,效果顯著。不到兩月的時間,在去年11月的期中考試時,就使五中整個初二年級的生物學成績由過去的全區十幾名一躍成為全區第一并且歷久不衰,F將該方法簡單介紹如下:
一是教材版本的整合。
目前生物教材已經有五個版本,各個版本之間存在一些共性的地方,就是他們都都遵循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各個版本又都獨具特色,蘇教版的實驗比較便于學生操作,人教版的知識編排非常系統,課后思考題和技能訓練題設計也很新穎,很容易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而魯教版的教材給師生留有更大的活動空間。然而,由于生物學的飛速發展,每個版本也都有缺陷。例如,在講述鳥類知識時,蘇教版內容過于淺顯;人教版知識過于深奧,既要探究外部形態,又要探究內部結構,還要探究呼吸、消化、循環等生理功能方面適于飛行的特點。而且探究循環時,運用了人、家鴿、金絲雀、蜂鳥四種動物心臟在體內所占比例和每分鐘飛行次數的比較表格。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對身體的散熱方式不甚了解,對于表面積與體積的比與散熱多少間的關系以及散熱和產熱多少的關系還有產熱多少跟耗氧量大小的關系幾乎一無所知,這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探究難度與負擔。魯教版又不那么系統,一上來就讓學生探究鳥類適于飛行的特征。學生對飛行所需條件不太了解,只能靠教師給出,給學生探究帶來不便。而人教版的背景介紹讓學生先扔一張紙,再折成紙飛機扔,比較飛行時間長短;同樣是紙飛機,頭成流線型與方形比誰飛的時間更長;厚薄不同的兩張紙折成相同形狀的飛機哪個飛的時間長?讓學生在動手實驗與游戲中感悟飛行需要克服的幾方面困難————減小空氣阻力,克服自身重力,較高的能量供應等。然后學生分析每一方面特征時就要考慮只要符合其中一條就適于飛行。做到探究有據可依,而不是任馬由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參照課標,將教材看作是學生學習的資料,是教師加工和創造的素材,變教教材為用教材。在把握教材整體結構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以及個性發展的需求,大膽的將多個版本的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將本節內容編寫成預習和展示提綱印發給學生,讓學生有知情權、參與權,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加大了課容量,真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是教學方法的整合。
改革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新課程要求主動的學習,倡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主源,以問題為主軸,以訓練為主線,以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以探究為主要手段。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應是師生舒展靈性的空間;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跡、探索世界的窗口;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因此作為教師首先應當教會學生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學有法而無定法,無論是講授式、合作式還是探究式,凡是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的都是好方式。不同的課型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特別在展示課時教師更要隨時調控課堂,對學生的合作與交流或者展示過程中出現的疑難予以解答,錯誤加以更正,對于個別同學偏離目標甚至游離課堂現象進行及時制止,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使整個課堂緊緊圍繞目標形散而神不散。教師在指導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多媒體網絡與常規課堂教學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加大課容量。如在講鳥類飛行特征時,我還從網上下載了相關視頻,放映動物世界的部分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用心體會天高任鳥飛的感覺,再通過小組討論交流鳥類適于飛行的特征。雙重呼吸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我運用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先通過多媒體循環播放雙重呼吸過程的動畫,再讓一組同學上臺與老師一起邊做飛行動作邊畫板圖講解雙重呼吸的過程。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難點迎刃而解。
三是不同課型的整合。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實驗探究幾乎貫穿每一堂課的始終,有時一節課里包含幾個實驗,因此搞好實驗與理論課的有機整合也是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率的大問題。學習杜郎口模式之后,我們在預習課上注意實驗的整體推進,為后面的展示課打好基礎。如學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時,我把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三個實驗利用一節課在實驗室內對照預習提綱,小組合作完成。第二節課小組交流展示,對本組的實驗進行分析,全班進行展示,在深入分析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光合作用的公式、概念,意義與應用也一氣呵成。
【利用三整合教學法,提高生物教學質量論文】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論文10-26
生物教學法實踐分析論文10-07
利用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論文09-02
淺談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措施論文10-10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的論文10-30
對利用網絡教學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探討06-20
提高高校音樂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探索論文09-04
淺析如何提高電工電子課程教學質量論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