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應用論文
一、運用課堂滲透法
初中學生接觸到的與生命教育有關的內容應該是在生物學科中,有關植物、動物、人體結構和生理等方面的知識都大量展現在教材中,而這些知識中既包含了生命的多樣性,又包含了生命的獨特性,讓學生了解這些內容,可以使他們懂得要愛護生命和珍惜生命。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通過講授生物學知識,滲透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滲透法,是目前學校教育中最常用的辦法,它可以很好地通過學科教學向學生開展生命教育。生態系統的最大要素是人類活動,人與自然要實現和諧發展,人人有責。學習這一個單元,教師要讓學生認識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生命是美麗而珍貴的,自然是美好與和諧的,人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員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可以運用圖片、視頻等資料,如此來讓學生欣賞生命之美,對生命有進一步的理解與感悟。這里,對比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對某一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前后的資料對比,就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生態環境之美,而且對于破壞生命平衡所帶來的后果也會有深切體驗。如此,可以提高學生珍惜生命和愛護其他生命的意識,詮釋了愛他人就是愛自己的深刻道理。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華,這就是采用這種教育方法的目的,即讓他們愛生命,由只珍惜自己的生命提升到愛他人、愛自然、愛社會,既能保證自己健康地生活,還能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運用專題講座法
每個學生的身體、心理和學習情況,都會隨著時空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學生這種身心的變化與需求需要教師認真掌握,以便及時引導他們戰勝困難,消除疑惑。專題教育有很大的教育優勢,它可以集中解決和強化指導學生的某些突出問題,可以解決年級或班級的一些共性問題,也可以解決有相同需求的學生的共性問題。七年級下冊《健康地生活》這一單元包括了許多內容,如傳染病及其預防、免疫、安全用藥等,最終的教學目的是要使學生學會健康地生活。學習這一單元,其主題可以確定為“珍愛生命、健康生活”,開展生命教育專題講座時結合教材內容,一些基本的預防疾病、安全用藥的常識就讓學生掌握了,特別是讓他們對吸煙、釀酒的危害都有深刻的認識,從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得健康快樂。此外,還要引導學生開闊眼界,學會關注家人的健康,幫助父母安排合理的生活計劃。還有第三單元《了解自己增進健康》,學習時可開展主題講座活動———“學會健康生活”,以引導學生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為重點,使他們在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作息時做到合理科學。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將自己的情緒調節好,保持愉悅的心情,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三、運用體驗教學法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早在300多年前就說過:“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保ā洞蠼虒W論》)運用體驗式教學法,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具有優化效果的客觀情境,學生置身于這種特定的情境之中,就能夠做到身臨其境,知識也會由抽象轉化為具體、形象,而且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會被激發起來,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增強。激發學生的情感是體驗式教學法的核心所在,學生可以一方面學習知識,一方面親身體驗,其中的道理領悟了,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做人準則也得到了正確的.選擇,“自我教育”的目的也實現了。這種方式能夠更直接地進行生命教育,而且效果也十分明顯。如學習《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一般都會依據教材的要求,讓學生去從事種植和栽培植物這一類的勞動,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結果等過程都展現在他們眼前,生命成長的過程不僅讓學生能夠親自體驗,并能通過這個過程中的親身體驗,激發他們管理植物、精心照顧植物、愛護綠色植物的情感,最終用實際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
四、運用實踐教學法
關于生命教育的知識在初中生物課本中涉及到很多,教師能夠在課堂上言傳身教雖然不錯,但還遠遠不夠,要積極為學生去創設條件,讓他們自己去實踐,去探索,挫折和成功才是學生最重要的經歷,讓他們在生命實踐中得到體驗,才能真正體現出生命的震撼。初中學生對于自己所處地區生活環境的變化都能說出一二,特別是近幾年日見增多的霧霾天氣,可以讓學生去進行一下調查,看看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環境,分析我們的生活,為什么經濟高速發展、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而生活的環境卻越來越糟糕。作為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所發揮出來的到底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教師組織學生去總結低碳生活方式,而且要讓學生奉為圭臬,堅持去做,進而帶動自己周圍的人也去做,使大家都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低碳生活。通過實踐活動,學生才能真正清楚什么是低碳生活,以及這種生活方式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什么好處。生物是初中學生新接觸到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生對此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因此,在學習伊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具體的生活目標、學習目標,“從種子萌發開始,培養一株幼苗”,然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開展生命教育的方法來進行講解,使學生都能夠掌握這些基本的方法,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