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型期農戶消費與收入的實證探析
畢業論文 中圖分類號:F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540(2007)01-0013-03
一、引言
迄今為止,對消費與收入關系的研究,西方主流消費經濟學的大多數理論和應用研究都圍繞兩種假說進行;一是以研究消費者行為為主體的消費函數理論學派,其中有,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莫迪利安尼等的生命周期假說、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和杜森貝利的相對收入假說。后來,霍爾將理性預期因素首次引入生命周期和永久收入假說,提出了理性預期生命周期假說,更使消費函數理論受到廣泛關注。另一種,是以戴維森為代表的誤差修正機制理論[1]。
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僅僅關注現期絕對收入水平,杜森貝克的相對收入理論關于消費不對稱性的解釋難以令人信服,霍爾的理性預期生命周期假說由于強調預期的完全合乎理性而與實際相左,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論作為生命周期假說的拓展,擬作為本文建立模型的理論基礎。本文基于湖北省農戶的消費與收入數據,擬采用誤差修正模型,對湖北省農戶消費行為進行分析,通過檢驗湖北省農戶消費與收入的協整關系,建立湖北省農戶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和短期動態調整過程,希望能為分析湖北省農戶消費行為特點和刺激農戶消費的政策選擇提供實證依據。
二、研究方法
弗里德曼創立的持久收入理論認為,消費與現期收入無關,而是與長期收入的估計有關。持久收入的消費函數可寫為:
C=γ PI |
其中,PI為持久收入或可支配收入。
我們將持久收入定義為:給定現期收入和未來收入以及現存財富的水平,消費者為保持在壽命其余時期的穩定消費水平的收入。根據上述假定,人們必須估計其持久收入。當人們的收入上升時,消費者必須確定增加的收入是持久性的還是暫時性的。一般情況下,人們往往不能確定其收入變化是持久性的還是暫時的。持久收入理論認為暫時收入的變化不會對消費產生影響。
我們簡單的將持久收入估計為上一期收入加上現期收入變化的一個比例;
【轉型期農戶消費與收入的實證探析】相關文章:
基于小波分析法的居民收入消費關系實證09-27
西方消費理論在中國的實證分析10-05
轉型期我國收入分配差距研究06-22
轉型期個人收入差距問題的透視08-15
新奢侈品的消費動機與消費模式探析05-20
我國涉外旅游業收入的實證分析08-25
經濟轉型期個人收入差距問題透視10-31
中韓自貿區對山東投資效應的實證探析08-11
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實證分析06-22
我國居民消費水平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