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氣候與兩漢農業的發展
摘要:漢代與春秋戰國以來同屬一個溫暖期,這一時期氣候的相對溫暖與濕潤,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并使土壤與植被都處在良好的自然循環狀態。漢代的發展狀況,諸如農作物布局的變化、農產量的提高以及農業經營方式特色的形成都與之息息相關。一
生態是整個尤其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歷史時期農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在生態環境諸因子中,氣候條件及其變化是原發性要素,它的發展與變化直接影響著植被、土壤和循環狀態,奠定著特定時期生態環境的基點。
根據歷史氣候學的研究,兩漢時代正處于大理冰期結束以后的第三個溫暖期。這一時期起于公元前800年左右,止于公元200年左右,高于現代的年平均氣溫1℃-2℃。這種氣候的特征,我們可以從許多方面找到佐證。
從植物分布變遷方面看,在這一歷史時期,由于氣溫上升,南方亞熱帶與暖溫帶植物紛紛北上。以竹為例,目前大面積的竹林基本上不超出長江流域,而在當時,竹子的生長區域卻超過了北緯46度,黃河流域分布著數量眾多的大面積竹叢。比如,春秋時的淇水一帶,竹木巨大成蔭,連延不絕!对娊洝ばl風·淇奧》詠道:“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瞻彼淇奧,綠竹如簀。”到漢代時期,這一帶仍然竹木繁茂。西漢元封二年,黃河決口,武帝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河,即以“下淇園之竹為楗”;[1](《河渠書》)西北地區也是廣有竹林,《山海經·西次二經》即記六盤山一帶:“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涇水出焉。”《史記·河渠書》亦記:“褒斜材木竹箭之饒,擬于巴蜀。”當時的關中地區,同樣是竹林眾多,在《詩經·小雅·斯干》中就曾言:“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司馬遷所言“渭川千畝竹”[1](《貨殖列傳》)、班固所言“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2](《志》)更是膾炙。春秋戰國與兩漢時代竹簡的盛行,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當時竹木分布的普遍。
除了竹林之外,其他一些暖溫帶、亞熱帶植物的北移也十分引人注目。如《詩經》中屢屢在北方出現關于“梅”的詩篇!墩倌稀分皳坑忻贰,地域當在當時的雍梁之地;《秦風》之“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其地域應在秦嶺山脈。另外,《陳風》有“墓門有梅,有鸮萃止”,《曹風》有“鸤鳩在桑,其子在梅”,該兩國地域均在兗、豫之地,即今河南山東一帶。而梅樹的下限溫度為-14°,因此當時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溫度比現在要高。[3](P15)
值得注意的是,梅為長江流域的原產,何以在春秋時代大面積地出現于北方?對此,歷代經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對《詩經》中的“梅”作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如明末大儒王夫之在其《詩經稗疏》中,曾經引經據典,對“有條有梅”解釋道:“條有兩種:一則《毛傳》所云槄也!稜栄拧罚簶叄綐\。榎,今謂之楸,似梓,至秋垂條如線,故謂之條。一則《爾雅》所云‘柚’、‘條’,郭璞注謂似橙實酢,生江南者。梅亦有二:一則今之所謂梅,冬開白花,結實酸者;一則《傳》所謂柟,今西川所出大木,大數圍者,乃似橙之條,出湖、湘、閩、粵,而梅花唯江南多有!
王夫之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低溫期,所以他認為“似橙之條”與梅均出自江南嶺表,這應當是正確的,但他又以此為據,去詮釋千余年前處于溫暖期的《詩經》中的記載,這就有些失之偏頗了。他是這樣詮釋“有條有梅”的:“此《詩》云‘終南何有’,又云‘有紀有堂’,皆遙望之詞,非陟終南,而歷歷指數之也。則條、梅皆非樹名,梅當與枚通,小樹之枝曰條;其莖曰梅。蓋秦山無樹,但有灌莽郁蔥而已。望終南者,遙矚其山阜之參差,遠頜其荊榛之蒼翠,以興望君而韻慕之詞。故曰:其君也哉,亦遙望而贊美之也!边@一推論顯系公羊手法。其實,《詩經》本身已經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梅,就是江南之梅,開花結實,可以食用,而且時人以梅之開花結實作為男女求婚的時節,亦可見梅樹的種植普遍。如《召南·摽有梅》所云:“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庇伞捌鋵嵠哔狻钡健捌鋵嵢狻钡健绊暱饓I之”形象地道出了梅實熟落的過程。為何可以把梅詮釋為“小樹之莖”?“有條有梅”之條亦然,王夫之已引古人注,謂條或柚或楸。但因不產于北方,又推論條即小樹之枝條,亦屬大謬。“有條有梅”相對而言,梅為楊梅,條則為柚。許慎《說文》亦明確指出:“柚,條也,似橙而酢!
實際上,直到漢代,桔與楊梅依然可以在關中種植,而且,除此兩者外,還有柑橘、橙、枇杷、荔枝、龍眼(桂圓)、香蕉(甘蕉)、檳榔、橄欖、留求子、蜜香樹等多種南方作物在關中落戶!度o黃圖》卷三《扶荔宮》曰:“扶荔宮,在上林苑中。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木;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蕉十二本;留求子十本;桂百本;蜜香、指甲花百本;龍眼、荔枝、檳榔、橄欖、千歲子、甘橘皆百余本!薄段骶╇s記》卷一說:上林苑有“梨十(種)……棗七(種)……梅七(種)……枇杷十株,橙十株……桂蜀漆樹十株”。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曾對此也有詳細描述:“于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樸,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薁棣,荅遝離支,羅乎后宮,列乎北園!
從河流冬季穩定封凍線看,在這一歷史時期,其南線出現北移現象。據有關專家研究,當今河流冬季穩定封凍的南界大體上東起連云港附近,經商丘北跨黃河,沿黃河北側高地西伸,這條線以北的河流每年都有隱定的封凍現象。但在春秋西漢時期,河流冬季穩定封凍線北移大概至今山東曲阜一帶甚至再向北一些。[3](P15)據《左傳》、《漢書·五行志中之下》記載,在關中地區及曲阜、洛陽地區,于魯桓公十四年(前698)、成公元年(前590)、襄公二十八年(前545)、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07)昭帝始元二年(前125)都有“無冰”記載;《后漢書·五行志二》也云:“庶征之恒燠,《漢書》以冬溫應之。中興以來,亦有冬溫,而不記錄云!崩钯t注引《管子》曰:“冬不冰也!倍恿鞣鈨鲆群舆叧霈F冰情所要求的冬季溫度還要低。這種氣候狀況與梅樹所指示的情況基本吻合。
另外,這一時期,渤海灣地區還出現大范圍的海侵現象,據有關專家考證,這與當時氣候之溫暖不無關系!稘h書·溝洫志》記載:“王莽時,征能治河者以百數……大司空掾王橫言:‘……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弊T其驤等專家認為,王橫所言,乃是發生在西漢中期的一次大海侵。其“九河之地”相當于今渤海灣西岸的天津、寧河、寶坻、武清、靜海、黃驊六縣市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區,即這次海侵的范圍大體在海河平原上海拔四米的等高線附近,方圓數百里。直到東漢中葉以后,海侵地區的海水才漸漸后退;東漢末年,海陸形勢基本恢復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地區仍然人煙稀少。因而這一地區出現了西漢中葉以來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遺存在年代上的中斷現象;而且在這一區域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的漢代文化層內發現大量的孔蟲殼體,其組合可能代表一個穩定的沼澤湖環境。[4]這些都表明,溫暖、多雨是當時氣候的一個重要特色,王橫所言“天嘗連雨,東北風”,當不是孤立現象。
由上所述,我們不僅對漢代的氣候條件有了初步的把握,而且還可以注意到這種氣候條件已經對這一時期植物的生長與分布發生了重大影響。同樣,它對于其他生態因子諸如植被、土壤、水資源以及農作物布局、產量等乃至生產方式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二
兩漢時氣候條件的相對溫暖, 帶來了降水的充沛,水資源的豐富,而且對于這一時期的植被與土壤結構也都發生著重要的影響。
氣候的溫暖可以直接提高一個地區的降水水平,所以,在兩漢時代,尤其是西漢時代,有關大雨、霖雨、淫雨的記載不絕于史。如《漢書·五行志》記載:“文帝后三年秋,大雨,盡夜不絕三十五日!薄罢训墼昶咴,大水雨,自七月至十月!薄霸塾拦馕迥晗募扒,大水。潁川、汝南、淮陽、廬江雨,壞鄉聚民舍!薄俺傻劢ㄊ既晗,大雨,三輔霖雨三十余日,郡國十九雨……秋大雨三十余日;四年九月,大雨十余日!薄逗鬂h書·五行志一》也記載:“和帝永元十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皆淫雨傷稼。安帝元初四年秋,郡國十淫雨傷稼。永寧元年,郡國三十三淫雨傷稼。建光元年,郡國二十九淫雨傷稼……”各帝紀中尤其武帝以后諸帝紀對大雨的記載也是不絕如縷。豐富的降水,一方面會造成“山谷水出”,河流溢滿,致使水災;但另一方面也使資源相對充沛。我們還是以關中為例。班固《西都賦》言此地“決渠降雨,荷臿成云,五谷垂穎,桑麻鋪棻”。杜篤在《論都賦》中也寫道:“畎瀆潤淤,水泉灌溉,漸澤成川,粳稻陶遂!薄短接[》卷八二一所引王朗《上求正貸表》言:“昔在兩京,有鄠杜膏腴之饒,池陽谷中之利,涇渭三川之水,鄭國白渠之溉。每年成熟,雨灌并畝,至今號為陸海!眱叭灰慌伤l景象。當然,這并不是家們的夸張與鋪襯,關中地區的實際情況亦然。兩漢時代,關中地區可以說是河網密布,水源眾多,長安附近,八水環繞,有涇、渭、灞、浐、豐、鎬、澇、潏。以涇水為水源修建的鄭國渠、白渠,有灌溉能力為4.45萬頃。如《通典》卷一七四云:“秦開鄭渠,溉田四萬頃,漢開白渠,復溉田四千五百余頃,關中沃衍,實在于斯。”而目前涇水最大月份的水量,卻只能灌溉50萬畝。
其他地區亦多如此。據《漢書·志》記載,西漢時代,黃河下游地區與黃河相連的河流就有南岸的濟水、浪湯渠、汳水、汴水、渙水、沙水、洧水、獲水、睢水、渦水、魯渠水、濮渠水、漯水、篤水河等;還有北岸的汊道、屯氏河、屯氏別河、張甲河、鳴犢河等;下游地區鴻溝以來,泗濟以西,江淮以北,大河以南,共有較大的湖泊140多個。黃河水系以外,北方還有其他水流系統,如山東南部地區即有沭水、汶水、泗水、沂水、桐水、南梁水、潡水、承水、祖水等。近幾十年來,考古發現又向人們揭示了這一地區數十條不見文字記載的古河流,為土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漢代的湖泊陂澤更是星羅棋布,不計其數。據,《水經注》記載的大小湖泊僅在黃淮海平原地區就有190個之多。正因為這一時期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所以,灌溉工程格外發達!妒酚洝ず忧䲡穼ξ涞蹠r的情況有一概括的記載:“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關中輔渠靈軹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東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為溉田,各萬余頃。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勝言!
氣候的溫暖與濕潤,也為兩漢時期森林植被以及土壤狀況能處于一種良性的自然循環狀態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我們可以看一下同期的山東與關中。據有關專家分析,春秋戰國時代,山東地區木本植物孢粉比重增至30%-58.5%,森林植被是以闊葉樹為主的針闊葉森林,主要樹種有櫟屬、栗屬、榆屬、樺屬、鵝耳楊屬、桑屬、楓香屬、胡桃屬、楓楊屬等多種喬灌木混交。當時山東的森林面積約有7萬平方公里,覆蓋率為46%。如《禹貢》所言:兗州“厥草惟繇,厥木為條”,徐州“草木漸包”!睹献印る墓稀芬舱f,這一地區“草木暢茂,禽獸繁殖”。經春秋以來的開發,到兩漢時代,雖然自然森林面積逐漸減少,但林木與經濟植被即人工再生林及次生植被卻形成規模,像“齊魯千畝桑麻”,“淮北、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荻”,[1](《貨殖列傳》)以及“曹、衛、梁、宋,采棺轉尸……鄒、魯、周、韓藜藿蔬食”,[5](《通有》)等等,都很有特色。正因為如此,才會對這一地區有“膏壤千里”之譽。對此,史念海先生曾分析道:“兗州的墳土為什么為黑色,這是由于兗州森林草地最多,草木旺盛,土壤中腐植質也相應的增多,所以在《禹貢》中,兗州之土為上中!盵6](《河山集三·戰國至唐初太行山東經濟地區的發展》)這是兩漢時代山東經濟繁榮的重要條件。
居于兗州之上的是雍州之土,為上上,其原因也在于森林草木植被的完好,司馬遷即言“山西饒材、竹、穀、纑、旄、玉石”。司馬貞索隱:“穀,木名,皮可為紙;纑,山中苧,可以為布,今山間野苧!彼抉R遷又言:“燕、秦千樹栗”;“渭川千畝竹”。所以,“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1](《貨殖列傳》)東漢班固的記載更是清楚,他說:關中“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2](《地理志》)又言長安之地“其陽則崇山隱天,幽林穹谷,陸海珍藏,藍田美玉。商、洛緣其隈,鄠杜濱其足,源泉灌注,陂池交屬,竹林果園,芳草甘水,郊野之富,號為近蜀”。[7](《西都賦》)東漢杜篤的《論都賦》亦言:“濱據南山,帶以涇渭,號曰陸海,蠢生萬類。楩楠檀柘,蔬果成實。”據史念海先生考證,秦漢時呂梁山、秦嶺、崤山、首陽山、邙山、中條山、太岳山、析城山、黃龍山、嵩山、太行山、王屋山等山區,都覆蓋著大片森林。[6](《河山集二·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
三
氣候的溫暖與溫潤改變了以往的作物布局,擴展了各種作物的種植空間。在植物方面,前已詳述,此不贅述。就農作物來講,以水稻為例,水稻為喜溫喜水作物,產量較高,由于氣候的溫暖,水利的興盛,兩漢時代的水稻種植面積大大擴展。
水稻原產于南方,早在仰韶時代即陸續北傳,春秋溫暖期到來后,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对娊洝旐灐ゅ祵m》云:“有稻有秬!薄短骑L·鴇羽》云:“王事靡盬,不能藝稻粱,父母何嘗?”《小雅·白華》亦云:“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薄镀咴隆吩疲骸笆芦@稻!睉饑鴷r代,中原地區稻作生產已占有一定的地位!稇饑摺|周策》記道:“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蘇子謂東周君曰:‘臣請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見西周之君曰:‘君之謀過矣,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今其民皆種麥,無他種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為下水,以病其所種。下水,東周必復種稻,種稻而復奪之。若是,則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髦芫唬骸!”遂下水。蘇子亦得兩國之金也!笨v橫家之言,固然不可全信,但由此我們還是可以看出,東周一帶應當是擁有相當數量的稻田,所以,當西周不下水時,才會“患之”。我們還可以看出,或有相應的水利,東周境內可以普遍種稻,正因為此,蘇秦才會建議西周下水,待東周種稻后,再以水源控扼其命運,“令一抑西周”。
兩漢時代,北方的水稻種植依然在發展中。從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看,北京黃土崗,河南洛陽西郊、輝縣城北、洛陽燒溝以及江蘇徐州奎山等地,都先后有稻谷出土,許多地區出現了大面積的稻作區。如關中一帶,內史所掌握的公田中,即以稻作為主,據《漢書·溝洫志》記載,“倪寬為左內史,奏請穿鑿六輔渠,以益溉鄭國傍高仰之田”。武帝曰:“左右內史地,名山川原甚眾……今內史稻田租挈重,不與郡同,其議減。令吏民勉農,盡地利,平徭行水,勿使失時!泵耖g種植也很廣泛。漢武帝微服外出狩獵,“馳鶩禾稼稻粳之地,民皆號呼罵詈”;[2](《東方朔傳》)直到東漢時代,關中仍然“畎瀆潤淤,水泉灌溉。漸澤成川,粳稻陶遂。厥土之膏,畝價一金”。[8](《杜篤傳》)“粳黍稼穡之所入,不可勝算” 。[9](《京兆樊惠渠頌》)河北一帶亦然,早在魏襄王時代,史起為鄴令,即引漳水溉鄴,廣植水稻,民歌之曰:“鄴有賢令兮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舄鹵兮生稻梁!睗h哀帝時,待詔賈讓主張治河北水患,“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殺水怒……若有渠溉,則鹽鹵下濕,填淤加肥,故種禾麥,更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2](《溝洫志》)東漢安帝時,大力發展水稻生產,“河內好稻……地產不為無珍也”;[10](《冀州論》)漁陽太守張堪,在狐奴(今北京順義縣東北)開稻田8000余頃。這是漢代水稻種植的北界。在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是漢代北方著名水稻產區。如東漢初山陰太守秦彭“興起稻田數千頃”。[8](《岑彭傳》)東漢末,夏侯淳在陳留、濟陽間“率將士勸種稻”。汝南一帶更是“魚稻之饒,流衍他郡”。[8](《鄧晨傳》)
由于水稻種植的擴大,兩漢時代的北方地區已掌握了比較系統的稻作技術,并較南方更早地進行了歸納與。出現于北方的《氾勝之書》與《四民月令》,可視為西漢與東漢的兩部代表著作。這兩部著作,對水稻種植技術的主要環節都有記載,如對于播前整地,《氾勝之書》指出:“種稻,春凍解,耕反其土。”“種稻,區不欲大,大則水深淺不適!睂τ诓シN,北方地區已掌握了不同品種的不同時節,《氾勝之書》云:“三月種粳稻,四月種秫稻!薄端拿裨铝睢芬苍疲骸叭隆瓡r雨降,可種粳稻!睂τ诓シN量,《氾勝之書》也指出:“稻,地美,用種八升!边@也可以告訴我們,西漢時代,水稻種植尚為撒播,亦即直接播種。不獨北方如此,南方地區亦未見到移苗插秧的記載,一些地區畫像磚上的播種方式也是撒播。到東漢時代,北方與南方共同出現了插秧技術,《四民月令》五月所記:“是月,可別稻及藍。”是我國農作文獻中首次對這一技術的記載。與此同時,南方出土的東漢畫像磚上也出現了有關內容,如廣東佛山瀾石出土的水田模型中,就有農夫插秧的形象;貴州興義出土的水田模型中,也刻畫出了整齊的禾苗,顯然是插秧的結果。這也表明,北方地區的水稻生產技術,因種植面積的擴大,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由于氣候的溫暖,使糧食的耕種時間大為提前,如《氾勝之書》記:“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種稻!薄傲⒋汉,土塊散!薄叭路N粳稻。”據專家推算,這要比目前關中地區耕種的時間提前約一個物候或一個節氣。這對農作物的生長乃至產量影響較大。
氣候變化對于農產量的影響對于高緯度地區,亦即我國北方地區的農作物產量更為直接。張家誠先生曾經提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年平均氣溫每下降1℃,糧食單位產量就會比常年下降10%;同樣,年降水量每下降100mm,單位面積糧食產量也會下降10%。[12]而低緯度地區則影響不大。吳慧先生曾認為,如統一以今畝計算,秦漢時代的平均畝產量為132公斤,東晉南朝為125.35公斤,較前朝下降2.84%,這主要來自緯度較高的長江以北地區,以種植水稻為主的長江以南地區,水稻畝產量反比秦漢上升了5.2%。北朝時代的平均畝產為128.8公斤,較之秦漢下降2.48%。而唐代的糧食產量則直線上升,較之漢代,增長了26.6%;較之南北朝,增長29.66%。
余是非先生所考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糧食畝產量的變化起伏要高于上述結果。他認為,曹魏與兩晉時代,糧食畝產較之兩漢下降1.5%;北朝則下降13.3%;隋唐較之南北朝又上升了1.3%。[12]這與氣候的變化趨勢亦相吻合。
良好的生態對兩漢時期的生產經營方式也產生了連鎖反應。從關中、關東地區來看,當時的生產經營方式總的來說不是單純的經營,而是兼顧林、牧、副、漁諸業,這從當時的史料記載中便可看出。就畜牧業來說,即使以農業為主的中原關中地區當時農牧兼營比較突出。如齊人卜式,“以田畜為事……羊致千余頭,買田宅”;[2](《卜式傳》祝雞翁,洛人,有雞千余頭;[13](《祝雞翁》)宣曲任氏“力田畜”,“富而主上重之;”;關中橋姚“有馬千匹,牛倍之,羊萬頭,粟以萬鐘計”;[1](《貨殖列傳》)陳廣漢除有大量的田產外,還有“千牛產二百犢萬雞將五萬雛,羊豕鵝鴨,皆道其數”。[14](《卷四》)馬援“在上林苑,因處田牧,至有牛馬羊數千頭,谷數萬斛”,[8](《馬援傳》)這些與董仲舒所說的“多其牛羊”、“廣其田宅”,[2](《董仲舒傳》)仲長統所說的“馬牛羊犬,山谷不能受”,[8](《仲長統傳》)都是典型的農牧兼營的豪強。另外,從一些名人曾從事放牧業,如淄川公孫弘“放豕海上”,[2](《公孫弘傳》)梁鴻“牧豕上林苑”,[8](《梁鴻傳》)濟陰孫期“牧豕于大澤中”。[8](《孫期傳》)從民間祭禮中“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擊鼓”,中者“屠羊殺狗”,貧者“雞豕五蕓”;從濟南王康擁有“馬千二百匹”、外戚馬光僅臘日用羊即達三百頭,可從另一側面反映當時中原關中地區畜牧業之發達。
由于資源豐富,漢代養殖業也得到了很大發展。當時一方面出現許多大面積養殖區,如《史記·貨殖列傳》所說“水居千石魚陂……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凡生產“鮐魚千斤,鯫千石,鮑千鈞”者,可比千乘之家;東漢的樊宏家“池魚牧畜,有求必給”。[8](《樊宏傳》)另一方面,當時的水田陂塘也往往實行多種經營,將稻作、養殖、種藕等諸項有機地融為一體,農、漁、副兼顧,一舉多得,這種現象我們從出土的漢代陂塘模型中便可看到。如在1978年在陜西勉縣發掘的四座東漢墓中,出土了塘庫農田模型一件,陶陂池一件,方形塘庫三件。所出塘庫農田模型為長方形,塘庫與稻田連為一體,中有一坎相隔,塘內有螺螄、蛙、鱉、魚;陶陂池是一獨立的蓄水設施,池內分布有荷葉、蓮包,有魚、蝦、鱉、魚、螺、龜,池坎上還有鴨子;另外三件塘庫模型也分布有上述物品。又如,1977年在四川峨眉縣東漢磚墓中出土的石塘庫農田模型,右邊為塘庫,塘中有鴨、蝦、蟹、螺等,左方為兩方農田;在通往農田的水口處,還置有竹籠,以防魚蝦進入田中。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東漢陶水塘,中以高堤相隔,右塘有荷花、魚、鴨和小船,左塘為魚池,池內有兩條大魚象征著養殖業豐收。[15]
作物作為農業生產的一部分,在漢代得到長足的發展。其種植規模之大、分布之廣、品種之多,都是前后諸朝所不能比擬的。據《史記·貨殖列傳》載,當時帶有商品生產性質的園圃,栽種量往往以“千樹”、“千畦”、“千畝”、“千石”、“千種”、“千章”、“萬個”、“千斗”計;各種園林比比皆是,兩漢史籍中諸如“柚之鄉”、“果布之湊”、“棗粟之饒”、“園圃之利”、“千畝桑麻”、“千畝姜韭”、“千畝竹”、“千畝卮茜”、“果菜千鐘”、“桑麻鋪棻”、“梨栗、桑麻、竹箭之饒”不絕于書。各豪強莊園的經營多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其他。如樊重“能治田,殖至三百頃……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魚贏梨果,檀棘桑麻!盵16](《比水》)陳廣漢家除種植一般農作物外,還有藷蔗二十五區,蹲鴟三十七畝,有果蓏肴蔌[13](《卷四》)等等。各小農小戶們也如班固所說:“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場!盵2](《貨殖傳》)由于種植環境的良好,加上技術的提高,經濟作物的種類也大大增加。西漢的蔬菜,見諸記載的就有36種之多,《四民月令》所記莊園中僅蔬菜就有20余種;檢《西京雜記》卷一所載,當時果樹種類梨有10種、桃有10種、棗有7種、李有15種、梅也有7種之多。
漢代這種以農業為主,兼顧牧、副、漁諸業的生產模式,反過來又為水土保持及生態環境起到維護和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鄒逸麟.黃淮海平原[M].合肥:安徽出版社,1997.
[4]譚其驤.時期渤海灣的大海侵[N].人民日報,1965-10-08;天津局考古發掘隊.渤海灣西岸古文化遺址[J].考古,1965(2);李元芳等.天津北部全新世海侵[J].地刊(第18號).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5]桓寬.鹽鐵論[M].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諸子集.
[6]史念海.河山集[M].三聯書店,1963.
[7]班固.西都賦[A].昭明太子.文選[C].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6.
[8]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2.
[9]蔡邕.京兆樊惠渠頌[A].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C].北京:中華書局,1958.
[10]盧毓.冀州論[A].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C].北京:中華書局,1958.
[11]張家誠.氣候變化對中國生產影響的初探[J].學報,1992,(2).
[12]吳慧.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M].北京:農業出版社,1958;余是非.中國歷代糧食平均畝產量考略[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1980,(3).
[13]劉向.列仙傳[M].四庫全書本.
[14]葛洪.西京雜記[M].四庫全書本.
[15]郭清華.淺談陜西勉縣出土的漢代塘庫、陂池、水田模型[J].農業考古,1983,(1);余德章,劉文杰.四川漢代陂塘水田模型考述[J].農業考古,1983,(1);劉志遠.成都天回山崖墓清理記[J].文物,1979,(12).
[16]酈道元.水經注[M].成都:巴蜀書社,1985.
The Han Dynasty:Its Climate &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bstract:Warm climate features the Han Dynasty.The relatively higherdegre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akes possible the abundant watersupplies and in turn ensures the soil and aegetation to be in a betternatural oycling state.The agricultural progresses witnessed by theseperiods,such as the adjustments made in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thedistinctive agricultural operating style,are all the natural outcomeof this warm-climate period.
Key words:The Han Dynas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limate Agriculture
【歷史氣候與兩漢農業的發展】相關文章:
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農業的增長與發展題目12-07
談農業資源與農業可持續發展03-18
淺議發展綠色農業的若干途徑03-17
論發展綠色農業的若干途徑03-18
研究發展綠色農業的若干途徑03-19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論文07-04
珠海市發展都市農業的思路03-21
生態觀光旅游農業發展論文11-10
研究我國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