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幼兒美術作品個性化論文
一、幼兒美術
幼兒美術是指學齡前兒童在幼兒園所從事的藝術活動,是反映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與體驗的一種方式。幼兒美術教育一般分為繪畫、手工和欣賞三大類。幼兒美術本身的濃厚趣味性和情感性,適用于幼兒的形象思維和直觀體驗,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對幼兒的表達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等具有其他活動無法代替的意義。
二、幼兒美術活動中的問題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在其造型、空間和視覺的表現上,可以通過線條、色彩、形體以及構圖來具體表現。幼兒美術活動可以讓幼兒將自己的體驗和想法通過美術作品表達出來,賦予作品個性化的意義。但是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常常出現以下幾種現象:
1.活動目的性太強
幼兒美術活動并不是為了讓幼兒成為一名畫家,而是激發他們繪畫的興趣,讓幼兒在教學中認識美術、掌握美術工具的用法。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容易以是否完成作品來要求幼兒。而且,老師示范時將自己畫畫的先后順序教給幼兒,在思想上限制了幼兒的創作順序。因為活動性目的太強,活動中提供的材料也相對有限。幼兒在此過程中沒有受到激發,大多是在臨摹老師的作品或者范例,造成千篇一律的美術作品。
2.活動自主性過度
有的美術教育中,教師以幼兒自主性為教學中心,過度放權,使美術活動變成沒有制度規范的“放羊式”活動。老師疏于對幼兒作品的指導,不能發現幼兒作品的閃光點并加以引導,錯過了最佳的指導機會。
3.忽略作品解讀與評價
幼兒的情感體驗是美術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有時教師注重作品的完成度,忽略了對幼兒作品的解讀和評價,不能與幼兒產生情感共鳴,久而久之,幼兒喪失了通過作品傳遞情感的熱情。
4.打斷幼兒創作過程
幼兒受到身心限制,難以保證在一堂課中完成全部的美術創作過程。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不得已打斷了幼兒的創作,要求所有幼兒一同聽講。被打斷創作的幼兒因在作品中的表達尚未完成,因而心情煩躁。這種負面情緒也影響了幼兒在美術作品中個性化表達的熱情。
三、實現作品個性化的教學策略
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以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在此提出實現幼兒作品個性化表達的教學策略:
1.創造融洽環境,讓幼兒樂于創作
幼兒美術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通過美術創作讓幼兒的身心得以健康發展。因此,我們應為幼兒提供一種輕松、愉悅、融洽的創作環境。在美術教學和幼兒創作的整個過程中,老師要調控環境使融洽的氣氛得以維持,如利用語言、行為和態度來影響幼兒。教學中讓幼兒意識到老師提供的成品只是其中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認識美術及其工具,比如在泥塑課時,“大家家里有什么是泥捏的?”在討論中激發幼兒對工具的興趣和認識,然后教師現場展示用手掰和用塑料小刀切開橡皮泥后的兩端形狀,讓幼兒直觀體驗,并帶著自己對工具的解讀來投入創作。
2.提供多樣條件,讓幼兒急于創作
幼兒的美術活動不應受限于課堂以及有限的美術工具、素材。改變單一、有限的教學模式,讓幼兒的思維保持活力,并給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因此,教師可以提供多樣的探索、發現的機會,讓幼兒從外界環境中得到靈感,并能利用多樣的美術工具積極投入到創作中去。比如,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設置一些工具格,里面除了擺放老師準備的各種美術素材外,幼兒可以把自己在平時生活中感興趣的東西放進去。同時,老師也要擺脫自己以往認知帶來的限制,將不是美術工具的材料也放進去,比如除了油畫棒、水粉外,老師還可以放進去棉簽、粉筆等。當然,幼兒可能會把沙土、碎石放進去,老師受此啟發,準備一些雞蛋殼、紅豆、綠豆等,以及碎布、毛線、樹葉、花瓣等。在豐富素材的影響下,幼兒在紙上粘上膠水,用小手搓著沙土一點點地撒到紙上,制成了沙土版且能固定的作品。
3.引發情感共鳴,讓幼兒愛上創作
為幼兒提供了美術創作環境和創作素材,激發了幼兒的創作興趣,但對幼兒的美術教學活動并沒有結束。在幼兒完成創作后,及時、有效地對幼兒的作品進行點評、交流和贊揚,也是維持幼兒美術創造熱情的重要環節!盀槭裁串嬌系墓媚镆粭l腿是紅色的,一條腿是白色的呢?”幼兒回答:“因為她穿了一個白襪子,一個紅襪子。”通過交流,幼兒能感受到老師的重視和信任。這樣一對一的交流也給了其他幼兒繼續完成自己作品的時間,尊重了每一位幼兒的創作熱情。幼兒時期對老師的依賴感很強,老師與他們的情感共鳴,對幼兒個性化美術創作的熱情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小班幼兒美術作品個性化論文】相關文章:
美術作品鑒賞論文12-09
美術作品《富春山居圖》賞析論文01-15
關于個性化發展體育教育的論文12-04
胃潰瘍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論文07-06
小班幼兒感恩起步教育初探論文12-04
初中美術個性化教學模式分析論文11-21
魏晉南北朝美術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論文11-08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作文個性化之我見03-04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及個性化研究論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