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海林農場旅游農業生態論文
一、海林農場農業生態旅游現狀
海林農場作為黑龍江省重點打造的12個“旅游名鎮”之一,在農場旅游資源的發展上相對靠前,是旅游資源豐富的中小型農場,直屬于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其地理位置優越,向南靠近美麗的鏡泊湖,向北臨近“中國雪鄉”—雙峰林場,一直有“林海雪原”之美譽。基于自身優勢,海林農場修建了新海林公園、創新廣場、三島湖和綠色長廊和一系列集發展、科研和旅游一體化的景點設施,如糖甙廠、圣澳牛場、農業科技園、畜牧觀光園、種子試驗園、林海植物園和山水園林式度假山莊、新型的“北歐”園林式小城鎮等景觀。經過海林人的不斷努力,海林農場的旅游資源不斷豐富,成為游客眼中的“世外桃源”。如今,海林農場已經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但是海林農場并未因此而止步,為了邁向更高的臺階,其依托天然美麗的田園風光不斷進行合理的科學規劃設計,開創了特色的園林式建筑;加強基礎設施及綠化建設,綠化覆蓋率達42%;建設綠源沼氣站,創造了低碳生活方式,提升宜居城鎮內在品位。被國家旅游景區評審委員會評為“AAA級北大荒度假村”,被國家環保部授予“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被建設部等單位授予“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榮譽稱號。近年來,海林農場的接待能力在不斷提升,來訪游客也在不斷增多,2009年游客數量便增長到近3萬人次。與此同時,海林農場正在開發新的農業旅游景觀,計劃到2018年,海林農場將建成國際會議中心,與海南博鰲齊名,并建成美麗的北歐園林城鎮,實現跨越發展,躋身于國際化行列。2011年8月25日~26日,中央黨校關于“創新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暨‘海林模式’高層研討會”就是在海林農場召開的。
通過對600人進行調查,總結其幾大優勢包括:一是農業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海林農場農業生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由于地處北方,季節變化大,氣候類型多種多樣,觀光景觀類型各異,加之地處雙峰林場,原始森林廣泛分布。海林農場還擁有獨特的現代化大型農業機械、高科技農產品栽培等先進的農業生產設備,農業生產規模較大,農業生態旅游開發市場極其廣闊。二是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備。海林農場在擴大農業生態旅游規模的同時,不斷完善農業生態旅游相關配套設施。已建成多棟別墅及別墅級旅館、15棟農家住宅樓和10戶家庭式賓館。同時,山上還在修建賓館以及多條通向各景區的公路。這些基礎設施為海林農場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三是優先發展低碳產業,循環經濟突出。海林農場在經濟發展上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循環經濟的發展處于同行業的領先地位。農場率先打響了開發寒地沼氣的第一槍,勇于嘗試將牛場的牛糞尿和工廠污水用于生產沼氣和有機肥,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央視新聞曾對海林農場在低碳經濟和循環發展中取得的良好的生態效益和效果進行報道,為其他農場或企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四是創建自有品牌,明確景區分類,提升接待能力。海林農場自2007年起就將旅游產業作為其今后的主導產業來發展,并且把“北大荒北歐度假村”作為主打品牌。作為黑龍江省單體最大的進口奶牛生產繁育基地的圣澳合作牛場,僅奶牛存欄的數量就有3500余頭,不僅生產能力有余,其作為旅游觀光的潛在能力也是圣澳一筆不小的資產。因此,農場的景區發展劃分應該在注重規模的基礎上設立以“觀賞奶牛”為主題的現代畜牧業觀光區、在有機作物多種化的基礎上設立以“感受有機農業”為主題的有機作物采摘區、在保存自然景物適當人工雕琢的基礎上設立以“領略自然風光”為主題的雙峰山莊休閑和會議區、在倡導綠色循環經濟的目的下設立以“鑒賞綠色環保”為主題的循環經濟展示區、在體驗風俗風情發展旅游的基礎上設立以“體驗北歐風情”為主題的歐式新農村度假區、利用電影電視的呼應效應設立以“參觀《闖關東(2)》主場景”為主題的影視觀賞區六大景區。
二、海林農場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所面臨的問題
相對于世界發達國家對農場資源的開發情況而言,海林農場的農業生態旅游發展仍然起步較晚,農業生態旅游資源并沒有充分得到開發。農場農業生態旅游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季節差異變化大,旅游開發難度增加
海林農場地處北緯44°15′~44°25′之間,為中高緯度,季節差異變化較為明顯,旅游開發的難度增加。冬春季節冷而干燥,夏秋季節暖而濕潤。多數游客都喜愛在氣候相對怡人的夏秋季節旅游,冬春季節游客較少,這就使得許多旅游資源會閑置,得不到很好地開發利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二)知名度不高,宣傳力度有待加強
海林農場農業生態旅游的知名度主要局限在牡丹江及其周圍地區,是由于沒有做好相關的宣傳,導致旅游資源的開發規模與游客數量不成比例。
(三)對外交通不便,不利于游客前來旅游參觀
鐵路是目前我國游客外出旅游大眾化的交通方式,而黑龍江省的鐵路主要以哈大齊工業走廊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其他城市以哈爾濱為中心向周圍輻射,其車程根據距離的遠近從1小時到10幾個小時不等。對于黑龍江省眾多的農場而言,前往還需進行轉車,而海林農場即是如此。雖然海林農場內部經過快速發展,交通運輸已經有所改善,但只是局限在內部的公路上,鐵路的運輸狀況還是不容樂觀,依然遠遠難以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需求。
三、海林農場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對策
面對海林農場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的問題,主要的對策和建議包括以下幾點:
(一)多元開發,發展四季旅游
由于四季分明,季節變化明顯,海林農場應根據季節變化適時開發。如利用春季溫和的特點增加對林木自然景觀和人為景觀等觀賞項目的開發;根據夏季高溫炎熱的特點,大力開發沖涼、河流漂流、浴場洗浴、休閑垂釣等項目;利用秋季溫涼收獲的特點,主營有機采摘、農家收割體驗、古樹名木等項目;利用冬季嚴寒、氣溫低等特點,大力開發滑雪、樹掛、冰雕等具有北國風光的項目,最大限度合理配置現有資源,建設“四季農業生態旅游示范基地”。
(二)重視宣傳,提高海林農場知名度
海林農場應重視廣告和新聞媒體的傳播作用,尤其是海林農場的網站及其宣傳畫冊來加大宣傳,大力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培育新的旅游看點,更好地吸引游客。同時,增加與周邊其他旅游城鎮交流合作,整體規劃并整合旅游資源,增加旅游線路的開通,不斷提高海林知名度,向東三省甚至全國推介和展示海林農業生態旅游的整體形象。
(三)加大品牌的開發建設
海林農場應該在大力發展“北大荒北歐度假村”作為主打品牌的基礎上,打破品牌單一化的不足,加大品牌多元化建設,而且還有避免旅游產品的雷同和重復建設。因此,要充分利用當地城鎮風情,如銅管樂隊、老年民族樂隊、秧歌隊、門球隊和每逢七一、十一、元旦等重大節日而舉辦的專場文藝演出以及每年冬季舉行的冰雪文化展、冰上運動會、大型焰火晚會和秧歌表演等來提升文化品牌建設。通過開發現代化機械農業觀光景觀等來加大特色農業品牌建設,將現代農牧業與特色加工業和休閑娛樂業等有機結合,增加品牌項目的開發建設。
(四)克服鐵路限制,發展快速公路
鐵路屬于國家中長期規劃項目,修建鐵路歷時久、耗資大、成本高。目前國家在鐵路方面的投資建設多集中于一線、二線城市之間的高鐵、動車上,目的是加快這些城市之間的聯系和流通,而對于墾區各個農場之間的鐵路修建程度較差。因此海林農場在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高速公路的紐帶橋梁作用,適當增加通向外界各大城市的高速公路,在很短時間內滿足眾多游客到海林農場進行農業生態旅游的需求。目前,國家對農業和旅游業進行大力扶持,海林農場應該充分利用機會,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本文通過分析海林農場農業生態旅游在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季節變化、知名度和交通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發展四季旅游、增加宣傳、品牌建設和高速公路建設等對策建議,為海林農場今后農業生態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海林農場旅游農業生態論文】相關文章:
生態觀光旅游農業發展論文07-26
農業旅游論文07-25
農業旅游論文15篇06-11
生態旅游農業開發模式的研究07-15
鄉村生態旅游論文06-06
有關生態旅游論文06-09
探析我國生態旅游農業開發模式10-03
生態旅游的導游服務論文07-15
農業生態旅游企業會計核算論文05-13
農業科技園區的生態旅游模式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