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護理臨床課工學結合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以就業為導向、早期接觸臨床的高職護理臨床課教學改革途經。方法在前期醫院和社區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早期接觸臨床的工學結合教改方案。對2006級護理專業學生隨機選擇試驗組共46人,采用工學結合教改方案,并與隨機選擇的同年級同層次對照組共50人作對照,試驗組第3學期采取每周3d理論教學,2d醫院臨床見習,第4學期每周2d理論教學,3d醫院I臨床見習,對照組采取常規理論教學加課問見習。抽取第3、第4學期考試課成績作對照分析并采用問卷和訪談方式對試驗組學生和醫院帶教老師作調查。結果試驗組考試成績平均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O1或P<0.05);問卷結果提示83%以上的試驗組學生對工學結合教改方案持贊成態度;大多數受訪試驗組學生和帶教老師認為有利于增加學習動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多重能力,尤其是護患溝通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自學能力有顯著的提高。結論在高職護理臨床課程教學中采用就業導向的工學結合方案,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論文關鍵詞】就業導向 護理 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衛生事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醫保范圍的擴大,對護理專業的職業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襲多年的學院式傳統教學法受到質疑,塑造符合職業需求的高素質護理人才已經成為當今醫改背景下護理教學改革的目標。筆者在進行深入調研和前期探索的基礎上,針對醫院反映的新畢業生護患溝通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差等突出問題,從2007年9月起對2006級護理班進行了基于職業需求導向下早期接觸臨床的工學結合教學改革試點,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1對象
2006年級護理專業高職學生,為同批次錄取的理科女生。用抽簽法隨機抽取A班46人為試驗組,B班50人為對照組。試驗組前2個學期的學業成績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可比性較好。
2方法
試驗組從第3學期起安排每周2d臨床實踐,3d理論教學,第4學期起安排每周3d臨床實踐,2d理論教學,歷時1年。試驗組學生每4-6人組建1個學習小組。分赴三級醫院相關科室參與臨床實踐,臨床相關科室都有指定兼職教師專人指導學生臨床實踐,學院專職教師則定人定時定任務下到學生中。試驗組以強化溝通能力、自學能力、基本操作技能、分析與處理問題能力為目標。對照組則與同年級其他班級一樣,常規組織理論教學和課問見習。為不削弱試驗組的理論教學,試驗組利用了許多學生的自修課時和短學期的實踐時數下臨床,使試驗組相應專業課程教學總時數和進度與對照組保持一致。兩組教學安排和考試組織嚴格按照原教學計劃程序,隨機確定任課教師和實驗帶教老師,各專業課程結束后,抽取試卷庫試卷進行考試。采用標準化試題、流水作業閱卷和嚴格考教分離。試驗組在第5學期進入畢業實習2個月后對學生作問卷調查。對試驗組學生和帶教老師作訪談。
3結果
3.1各臨床專業課程考試成績比較試驗組較對照組成績顯著提高,兩組成績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l。
從表2可見:83%以上的學生對教學改革持同意態度,尤其是認同能較好地提高交流溝通和動手等能力,能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3.3訪談結果
3.3.1受訪學生普遍認為這種工學結合早期接觸臨床的教學改革有利于較早地感知護理工作的價值和艱辛,對自己的專業學習有一定的`促進。
加深感受理論知識對實際工作的指導,在服務病人的過程中了解病人的需求,學習溝通技巧,學習獨立思考,使自己的獨立工作能力明顯提高。這在剛剛進行的2個月畢業實習中得到充分體驗,尤其是護生護理操作得到了病人的認可,增強了護生成就感。訪談中不少學生認為綜合強化實施中理論教學進度與臨床見習科室安排應盡量對應,帶教老師要更適度放手,對學生學習小組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也有學生認為開始階段有些不適應,時間上有些浪費。
3.3.2受訪老師都認為這種工學結合早期接觸臨床有助于學生感受護理崗位的職業需求,增加職業認同感,堅定專業思想。
對護理操作技能的強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相關專業理論的學習興趣,及時將所學理論與臨床實際相結合,既學以致用,又能超越課堂的局限,能較好地提高專業課的學習效果。從已進行了2個多月的畢業實習帶教中明顯感到這批早期接觸臨床綜合強化組學生較非強化組學生在畢業實習中表現為護患溝通能力強、基本操作上手快、分析問題有想法、處理事情有主張;具_到了預期的教學改革目標。當然與臨床實際相關性不大的基礎理論受到一定冷落,這是否會影響到對基礎理論依賴較高的執業護士考試還有待觀察。方案實施過程中由于臨床工作較忙和銜接上的原因有時會出現管理脫節等問題,學生渴望動手操作和老師重視護理安全發生一些矛盾。
4討論
4.1循序漸進接觸臨床能有效提高護理教學質量傳統醫學課程體系的“三段式”教學即基礎課程教學、臨床課程教學和畢業實習,由于存在基礎教學、臨床教學和臨床實踐相互脫節的缺陷,已經逐漸被早期接觸臨床的教學模式所取代。
但是在如何實施早期接觸臨床,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護理教學中把學校教學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效果,不少學者都有較為成功的探索。早期接觸臨床從時間上有從第1學期開始,也有從第2、第3學期開始,從形式上有課間見習、集中見習、模擬病房(病人)見習和全程醫院臨床教學實踐等,但基本上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本研究對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臨床課教學所采取的工學結合探索,從理論考試成績和學生和帶教老師訪談來看,總體上收效滿意。事實上根據教學實際,漸進式地增加臨床接觸的量,分階段實施不同的臨床項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如在早期讓學生參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參與社區健康教育,組織基礎課程和技能訓練教學中的病例討論和角色扮演等,在學校仿真的模擬病房進行“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等課程的多項實驗操作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等。讓學生在真正下到醫院前已經大量接觸到了護理臨床,這樣為教學改革實施打下了基礎。同時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早期接觸臨床并不是僅僅為了早些學會護理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融匯專業知識,形成職業理念,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工學結合教改的早期,學生們希望老師多放手的要求沒有得到帶教老師的認可。帶教老師們更傾向于先學好專業理論和基礎操作再實踐護患溝通和相關操作,采用循序漸進的階梯式臨床帶教能較好地解決這一矛盾。
4.2早期感受職場壓力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護理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出用人單位需要的應用型護理人才。
了解醫院新護士招聘考試要求、院校后期工作會議和帶教老師的座談會等有效就業信息,影響畢業生就業的最突出問題是護患溝通能力差、獨立工作能力差、團隊協作能力差和綜合素質不高。雖然這恰恰是學院式傳統教學的軟肋,而這種工學結合早期接觸臨床模式,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了臨床職場的真實壓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激發。對臨床專業課的學習上出現了帶著書本找病人,翻著病歷找書本、問老師的可喜景象。通過網絡、圖書館和小組討論等形式完成作業。這在以前的教學中是難以看到的。同時強化了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學習溝通技巧和訓練健康宣教能力,并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知情和知曉率。
4.3醫院氛圍潛移默化,知識技能同步強化高職護理教育的目標除了滿足就業需求外,還必須與護理職業標準接軌,針對目前應屆畢業生能參加護士執業考試的情況,早期接觸臨床的改革不能削弱理論教學,更重要的是必須有意識地借助臨床實際需求,激發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動力。
實際上醫院對護士執業證書的重視,是否持證在聘用和薪酬上的區別,本身就是對這批早期接觸臨床教學改革學生的最大觸動。醫院護理部組織的護理教學查房、三基考核和技能比賽等使學生感到無形的壓力。這是課堂教學怎么強調也達不到的效果。
高職護生早期接觸臨床的初步探索,是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的改革,旨在就業需求導向下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優化作有益的嘗試。從初步結果來看,效果是肯定的。長遠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淺談高職護理臨床課工學結合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