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運用
人類社會于二十一世紀開始跨入信息社會,其特征是社會信息化、設備數字化、通信網絡化。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會計電算化的影響彌足深遠。會計電算化不再僅僅局限于賬務處理、工資核算、固定資產核算,它融于ERP即企業資源管理計劃的全過程。在對企業資源進行有效共享與利用過程中,會計電算化對于企業實現財務戰略,最終實現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學校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為今后加速實現會計電算化奠定良好的組織基礎。
一、現狀
目前,多數學校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畢業生,要么手工賬務處理能力強,要么電算化賬務處理能力強,呈一邊倒之勢,很少能找到二合一會計人才,更別提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了。
二、原因
(一)教材編寫思路傳統,脫離企業運營實際
打個比方:一個小區有9幢樓房,如果想順利入住,得等到9幢樓房的土建、外裝飾、內裝修完畢后才能入住。想進總賬這幢大樓,有很多條道路:如果是一般業務,從入口-總賬即可;如果是采購業務,就必須從入口-采購-應付-庫存-存貨-總賬;如果涉及薪資業務,就必須從入口-薪資-總賬所以進總賬的路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同而發生著變化。
而現有教材的編著者由于大多數沒有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和技術更新缺乏了解,自然也就缺乏對企業ERP實施的整體認識。目前,市面上會計電算化教材大多采用傳統編寫方法:概述-系統管理-總賬-應收系統-應付系統-固定資產-薪資管理-UFO報表-采購系統-銷售系統-庫存管理-存貨核算,且每一個環節彼此孤立,無法實現實際工作中的資源共享。好比總賬先入住,先從入口-總賬,等采購、應付、庫存、存貨滿足入住條件后,又把總賬內裝修拆除重裝一次,推倒前期部分對總賬的初始設置,又選擇從入口-采購-應付-庫存-存貨-總賬,這種各環節彼此孤立、脫節的編寫方式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各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如果授課教師不能做出正確解答,學生也就不明所以,只能照著教材及實訓指導書按部就班。
(二)采用講授+演示+實驗的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單一
課堂以教師為主,整堂課的多數時間都是老師在講臺講授+演示,學生在臺下邊看邊操作,遇到老師演示過的問題還好,可是財務軟件的運用千變萬化,遇到沒有出現過的問題,學生往往缺乏尋求解決問題的主動性,造成了教過的可能會,沒有教過的肯定就不會的尷尬局面。
(三)會計電算化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性學科,缺乏相應的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
高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教師主要依靠對現有會計專業或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短期培訓實現,沒有實現計算機知識和會計知識的有機整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計算機知識和電算化綜合實踐能力相對較弱,要么把計算機當作處理會計工作的工具來講解,要么把會計電算化當成軟件開發課。
三、建議
(一)結合企業運營實際,打破教材傳統編寫思路,編寫非傳統電算化教材
建議將會計電算化教材分成以下幾個板塊:單純總賬處理;涉及薪資的總賬處理;涉及固定資產的總賬處理;只涉及應收、應付的總賬處理;涉及采購業務的總賬處理(普通采購、現付采購、比價采購、暫估業務、采購退貨、委托代銷、直運采購等);涉及銷售業務的總賬處理(普通銷售、委托代銷、分期收款、直運銷售等);UFO報表。
(二)更新教育理念,實施教學改革
1.采用PBL教學方法,問題導入,體驗式教學。
PBL教學法是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地思考,學生為解決問題需要查閱課外資料,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有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讓呆板孤立的知識片化作整體知識鏈,觸類旁通。PBL教學過程中教師慢慢隱退,僅在關鍵時刻起到點撥、支架與教練的作用,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庫,而是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學科專家、信息的咨詢者。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知識快速更新的大環境下,能力的培養遠比知識的獲取更重要。
2.采用學生當小老師的教學方法,激發出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和潛能。
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學習金字塔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通過示范教學,兩周以后學習的內容可以記住30%;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可以達到75%;最后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其實也就是讓學生當小老師,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
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有意地去觀察哪些學生的反應快、技能操作強,當然這部分學生肯定也就會率先遇到問題,通過引導2~3個這樣的學生協助解決他們自身的問題,再由他們向自己周邊同學輻射幫助解決同樣出現的問題或者他們本來自己就能直接處理的問題,這樣既能有效利用課堂時間,使得每位學生實驗的進度差別不大,又能充分發揮反應快、技能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出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和潛能。
3.把握學生的學習風格,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電算化教學。
因材施教個性化電算化教學即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風格,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設計不同的發展藍圖,因材施教。在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下,會增大個別學生的學習差異,教師應力圖從潛能低者開發出潛能,潛能高者挖掘出更深層次潛能,減小學習差異。經過有意識地培養,部分學生可能就只適合做一名會使用財務軟件的會計從業人員,部分學生可能就會成為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甚至個別學生的職業規劃會向財務軟件實施顧問方向發展。
(三)注重教師的專業培訓,使他們成為學習型教師
會計電算化的教學,對教師的專業要求較高,不僅需要具有系統的財務理論知識,還要精通計算機的相關操作。在知識經濟爆炸的時代,信息化技術日新月異,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任課教師只有及時更新知識,才不會面對知識老化、陳舊的尷尬局面,才能把控個性化電算化教學的方向。
一言以蔽之,社會需要我們這些職業院校培養出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我們的工作仍重而道遠。
【淺談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運用】相關文章:
淺談我國企業會計電算化運用的現狀02-28
會計電算化教學對項目教學法的運用03-29
淺談會計電算化治理02-27
淺談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實踐的影響11-22
淺談會計電算化對審計的挑戰03-20
淺談會計電算化對審計的影響03-18
淺談會計電算化風險與對策03-17
淺談會計電算化系統審計12-03
淺談文秘教學中教學法的有效運用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