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會計實踐教學模式論文
一、合理選擇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必須要建立起一套與會計改革實踐相適應的教材體系。從中職校實際情況看,其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教材適應性差。表現為質量好的中職教材很少,替代教材內容深淺不適宜,深則增加了教與學的難度,淺則不能說清內容,激不起學生學的興趣,影響了教學質量;二是教材內容更新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出版時間長,修訂不及時,許多新的知識不能及時地在教材中得以反映,而這些新知識又必須是應知應會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教學效果。因而,在教材使用上,應打破現有的模式,給學校和專業教師以教材選擇權,把優秀教材引入教學中來,在教材選擇上,應該著重衡量該教材是否內容規范新穎、體系科學完備、層次鮮明突出;各門會計是否界限分明,模塊清晰;在各門會計交叉內容處理和基礎會計與專業會計內容銜接上,是否做到整體一致性和配套。因此,綜合考慮以上各因素,我認為可以參考最新考試大綱編寫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和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定輔導教材給教學予補充。其理由有:一是它們是根據最新會計準則和財稅制度編寫,新內容得以及時反映,知識體系較為完備;二是內容難易程度適中,同時通過教學輔導,從實踐和心理上提高了學生參加資格考試的信心,有助于學生通過相應的考試,為其今后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改善理論教學是《基礎會計》課程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環節
《基礎會計》課程是亦文亦理的課程,很多專業知識與制度和法規聯系在一起,由于課程的剛性而顯得枯燥乏味。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學習《基礎會計》課程必須先有足夠的理論準備,純理論教學又是非常枯燥無味,難以接受的,而這種現象在各學科課程教學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要改善理論教學的可接受性,就必須在理論教學中堅持理論結合實際的原則。為此,我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改善理論教學。
。1)加強案例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我以簡單但又能涵蓋大部分的會計核算基本技能為原則適當添加案例。例如:以一個小型生產企業一個月的資料為依據,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供、產、銷業務和月末轉賬業務設計成案例,讓學生三人一組,分別扮演企業會計部門的出納、會計和會計主管的角色,按記賬憑證核算組織形式,完成從建賬到憑證填制與審核、記賬以及錯賬時的更正,直到月末編制出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整理、裝訂憑證和結賬一個會計循環的全部工作。三人一組既符合實際工作情況,也使得學生在做案例遇到問題時可以互相討論,取長補短,發揮各自所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樣一個案例,也可以使學生對會計核算組織形式有進一步的認識。時間允許的時候,還組織學生按科目匯總表核算組織形式或匯總記賬憑證核算組織形式進行賬務處理,讓學生有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2)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涉及有關單據、憑證、賬簿及報表等會計資料時,我通過實物展示。例如:講到原始憑證時,讓學生真實接觸各種不同的原始憑證,看一下實際工作中原始憑證是如何記錄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講到記賬憑證的填制時,讓學生看一張完整的記賬憑證是如何填制出來的,所依據的原始憑證是如何附在記賬憑證后面的,期末又是如何把全部的記賬憑證進行整理并裝訂成冊;講到賬簿的啟用、登記,期末結賬時,讓學生感受到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啟用賬簿時要做哪些工作、登記賬簿時應怎樣做,期末結賬是如何進行的。從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理論學習及消化。
。3)加大練習量。會計基礎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講練結合、講做結合顯得尤為重要,既可避免教材的枯燥無味,又有利于逐步鞏固所學的知識。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一定時間讓學生練習填制有關單據、憑證或賬簿、報表等,邊學理論,邊進行練習,以便及時更好地掌握填制會計資料的方法和技巧,這樣就避免了把填制會計資料都集中到基礎會計模擬實訓,因為過于集中的.實際操作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所有的實務操作方法及技巧,影響實訓環節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模擬實訓是《基礎會計》課程實踐性教學的關鍵環節
《基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會計專業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往,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大多都是學生在畢業時到外面的企業進行實習來鍛煉的。通過我多年的會計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我發現下到企業的實習,結果往往是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效果,這是因為:
1.接受實習的單位的經濟管理和會計管理方面的記錄有很強的法律嚴密性和一定的保密性。
2.學生除了書本知識外,既無生產經驗又無社會經驗,在實習過程中,事事要實習單位人員帶教,影響企業正常業務。
3.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較弱、主動性不強、實習效果不佳,反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由于上述原因,大量學生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提高實踐能力,為使學生一畢業就能勝任實際工作,縮小理論與實際的距離。為解決學生實踐問題,我感覺到在教學中一定要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加大實習力度,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結合中職校的實際,我認為應該建立財會模擬實習室,安排財會實驗教學,組織學生進行畢業前的綜合模擬實習。通過會計模擬實驗的訓練,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四、開展會計技能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中職校要想培養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動手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專業技能會計人才,我認為必須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同學們的視野,激發他們的專業學習熱情,創造美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同學們對專業、職業、行業的認知。首先,每年有必要在職業學校中舉辦會計技能競賽,創造一個互相學習、交流合作的平臺、學習交流實踐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展示學生專業風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財會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其次,通過比賽能夠將學生對所學習的專業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操作之中,檢驗了教學成果;通過比賽使得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同時,建議比賽能與職業技能鑒定和用人單位相結合,對符合定級條件的由勞動部門當場予以確認,直接發給等級證書或勞動技能鑒定證書。邀請用人單位派員參加觀摩有利于他們發現人才實現與企業的對接。通過比賽,能夠檢驗財會專業學生的實用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財會知識的興趣和努力學習的激情,有利于提升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素質。同時,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拼搏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職業教育貫徹“以技能為核心”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性強的就業崗位群,不論是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比賽的設計都要圍繞一線崗位人才需求來開展。綜上所述,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活動中應理論與實訓并重,合理安排各教學環節,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使學習者盡可能快地“入門”。把握好實踐教學環節能增強學習者的感性認識,有利于理解和消化所學的會計基本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操作中,從而達到深化理性認識、提高專業技能的目的。
【基礎會計實踐教學模式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