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治理論文
摘 要:當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相當嚴重,既有故意失真,也有無意失真,還有制度性失真、技術性失真、時效性失真等。既有經濟學上的原因也有社會學上的原因。治理會計信息失真,不外乎治本與治標。
關鍵詞:會計信息; 信息失真; 綜合治理
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企業及相關主體提供準確、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切實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是一項事關國民經濟能否健康發展、社會能否穩定的重大問題。當前,會計信息失真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所以廣大財務工作者必須認真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使之更好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建設服務。
一、會計信息失真
指會計信息未能如實地反映客觀的經濟活動。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現有:數據不實,事項不真,編造假證假賬假表,虛盈實虧,虛虧實盈,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等。我們通過以下的分類來進一步認識。
(一) 從失真的會計信息產生過程分析,可以將其分為會計事項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和會計處理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前者指會計事項未能真實反映客觀經濟業務活動,會計事項本身就不真實,從而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即“假賬真算”,這是一種主觀上的造假。會計處理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是指,雖然會計事項真實地反映了客觀的經濟活動,但由于會計處理過程中的錯誤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即“真賬假算”,這類情況既有故意所為,也有疏忽大意的無意之舉。也有兩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即“假賬假算”。
。ǘ 會計信息失真按主觀上的有意與否,可分為故意失真和無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指經濟活 動的當事人為了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營私舞弊,弄虛作假。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嚴重、也最難以防范的失真行為。故意失真在構成上有兩個要件:一是有主觀上的故意,二是行為人個人或小團體能得到好處或潛在的好處。無意失真是指會計行為人由于經驗不足或主觀判斷失誤或是疏忽大意而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無意失真不存在主觀上的故意和謀取非法利益。
。ㄈ⿻嬓畔⑹д孢有制度性失真、技術性失真、時效性失真等。制度性失真是指社會經濟法規、制度的不完備與缺陷而造成的,它又分為客觀性制度性失真和主觀性制度性失真。客觀性制度性失真是指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上的缺陷與不完備而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主觀性制度性失真是由于所有者與經營者的目標不一致和信息的不對稱,只要當會計信息最終會影響會計行為人的切身利益時,其質量就必然會受到影響。 技術性失真是指目前的會計技術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使人們還難以客觀、準確地認識會計事物,它會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和技術的改進而減少。 時效性失真是指報告信息的過程中不恰當的延誤而造成的。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綜合治理
(一)加強會計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會計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特別是對授意指使、強制編造虛假會計信息,帳外設帳等嚴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的行為,應當依法嚴肅懲處,維護國家法律尊嚴,從根本上制止和防范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財政、審計、稅收等部門要依照法律及有關規定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對于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行為要及時糾正,對有關人員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樹立注冊會計師良好的行業風氣,對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的事務所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吊銷其營業執照;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后續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建立一支職業道德好,業務素質過硬,社會信譽高的注冊會計師隊伍。
(二)改革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從源頭是減少會計信息失真。一是培養與建立職業企業家隊伍,并建立完善的動態的企業家檔案和聲譽評價,由有關機構定期對其業績、行為進行考核,并評定其聲譽,記錄在案。對于經營者的劣跡要隨時公布,從而迫使經營者放棄短期行為轉而追求長期利益。二是加大處罰力度,降低經營者的預期風險收益。獲得風險收益是經營者提供失真會計信息的主要目的,那么使經營者的風險成本大于其風險收益是一種有效防止經營者提供失真會計信息的物質上的內在激勵措施。這要求加強會計社會監督力量,提高審計質量,從而增加經營者造假受罰的風險,降低其預期風險收益。三是改變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推行會計委派制。會計委派是委托人通過向企業委派會計人員以改變在原有管理體制下企業經營者輕易操縱會計賬務的弊端,使委派的會計人員能站在委托人以及社會公眾的立場上公正、客觀地處理會計事務,從而達到盡量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的目的。
(三)對會計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強化外部控制。 一是取消企業廠長(經理)行政任命,政企徹底分開。二是改革產權制度,落實所有者的主體地位及責任和權限。三是完善獨立審計制度,規范注冊會計師行為,讓國際審計界參與我國的審計事務,在競爭中發展我國的審計事業。四是讓社會各界廣泛討論和參與到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財務指標考核體系中去,從而增強指標體系的公信力。
(四)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抓好職業道德建設。完善會計人員從業資格制度,嚴格確定具備哪些條件的才有資格從事財會工作,具備哪些條件才能擔任總會計師,健全專業資格確認制度,在堅持目前專業資格“考評”結合制度的基礎上,應該相應提高資格考試的入門條件,重視學歷因素在考評中的作用,,建立一套統一的具有剛性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特別要加大對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處理力度,以此約束和管制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制度,提倡會計人員終身教育觀念,切實幫助他們提高素質,積累經驗,更新知識。
【淺析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治理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的論文05-25
淺析音頻失真07-26
淺析公路綠化的作用及其養護治理09-04
從產權經濟學看會計信息失真及治理06-18
淺析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的論文10-16
淺析民營企業公司治理機制及其發展趨向07-16
旅游業的社會弊端及其治理論文06-25
淺析企業存貨治理10-26
淺析無因治理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