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會計的三種收益觀
一、經濟收益:社會財富觀
按照經濟學的觀點,收益是納稅的基礎,是社會財富分配的對象,也是評價企業管理績效的重要標準,是信息使用者進行決策的主要依據。收益的確認、計量、評價及真實性研究一直都是經濟學以及會計學研究的重點。經濟收益和資本保全概念是密切相連的。要想更好地理解收益的經濟學概念,必須了解資本保全概念。所謂資本保全,是指在資本得到保持或成本得到補償之后多余的部分才可確認為收益,也就是說,在確認收益時必須區分資本收益和資本返回。二者如何劃分,有不同的標準,相應地就有三種資本保全概念:
。ㄒ唬┴攧召Y本保全
亦稱名義資本保全、貨幣資本保全。即以名義資本的保持為基礎來確定企業收益。當企業在一個特定會計期間的名義收入超過其發生的成本費用、達到了資本保持的目標時,其超過額就可確認為企業在該期間的收益。這一概念不考慮貨幣價值的變動,或認為貨幣價值的變動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計。
。ǘ┎蛔冑徺I力資本保全
亦稱一般購買力資本保全,是指在不改變會計計量標準但改變會計計量單位的前提下確定收益,即企業的收益確定必須保持原有資本的購買力不變,企業的現時收入超過原有資本購買力的部分才能確認為收益。
。ㄈ⿲嵨镔Y本保全
亦稱再生產能力資本保全,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必須保持原有的實物資產或原有的生產經營能力。由于企業生產經營具有持續性的特征,故要求企業在一個資本循環終了時收回的資本至少能滿足下一個資本循環墊支的需要。這一資本保全理論引入了重置成本概念,認為現時收入超過資產重置成本的部分才能確認為收益。英國桑迪蘭茲委員會就曾指出:“利潤不是維持貨幣資本后的剩余,而是維持實物形態資本或者說是維持生產一定量產品的能力之后的盈余!
顯然,社會財富觀嚴格地以資本保全理論為基礎,只把不損害資本完整前提下的價值增值作為收益,從而保證收益的分配具有足夠的資源基礎。從這個角度看,經濟收益是社會財富增加的主要途徑。
二、賬面收益:虛擬會計收益觀
會計學上的收益具有特殊的含義。一般而言,會計收益與特定的會計主體有關,是會計主體在特定時期內實現的收入與相同期間內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配比后的差額。會計收益通常具有如下特點:1.會計收益是根據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以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銷售收入減去為實現銷售收入所耗用的費用后的差額。2.會計收益建立在會計分期假設的基礎上,是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的生產經營成果,F代的會計收益是按照權責發生制計量當期收入和費用的,相應的會計收益的確定也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3.會計收益的計算是以歷史成本原則計量費用的。由于現行會計實務中企業的資產是按歷史成本計價的,因此費用是已消耗的資產的歷史成本。4.會計收益是依據配比原則計量的。與當期不相關的成本應作為資產項目結轉為以后期間的費用。5.會計收益的確認遵循收入實現原則。只有與資產價值增加的相關條件得到滿足之后,才能確認為收益,即會計收益的確認要遵循收入實現原則和穩健性原則。
賬面收益觀是一種傳統的會計收益觀念,編制財務報表的首要重點是通過收益及其組成內容的計量,提供關于企業經營業績的信息。投資者、信貸者和其他人士,他們出于對估量企業現金流量的關切,對這種信息特別感到利害攸關。他們對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對企業獲得現金流量順差的關心,轉化成主要關心收益方面的信息而不是有關現金流量的信息。
但是,盡管會計收益是按照特定的會計準則與會計程序形成的產物,盡管它被認為是企業的收益,但仍難以說明它與企業財富特別是現金流量增加之間的關系。因為會計在確認收入和成本費用時,普遍遵循著權責發生制的會計基礎,并以歷史成本原則計量經濟業務的價值,這就使會計收益更具有一種“虛擬收益”而非真實收益的傾向。因為會計收益的形成并不意味著企業獲得了相等的現金流量,而可能是以一種虛擬的形式(債權)表現出來。其結果是會計收益只能說明企業“賺得的錢”,而不能說明企業“賺得的現金”,從而使企業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發生“滯脫”。當然,這種收益觀還與特定的會計期間有關,而非與企業整個的持續經營期間有關。當企業因為某種不可控制力破產或清算時,所有的資產(真實的或虛擬的)都需要轉換為其初始形態(現金),即所有資產在企業整個壽命期間流動的結果是其終極形態等于初始形態(所不同的只是其量上的變化)。這便說明了資產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而這種經濟利益最終是以現金流入為標志的。
下一頁
【淺析會計的三種收益觀】相關文章:
淺析會計報表審計06-06
淺析日本交通08-09
淺析藝術的本質10-27
淺析注冊會計師考試發展方向05-28
淺析新會計準則中財務報表的變化06-08
淺析朱自清文字之我見05-30
物權法定原則淺析06-05
淺析電子證據論文04-28
淺析組織公道的維度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