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探我國網絡消費的現狀及發展策略
摘要:當前,網絡消費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種重要消費形式,網絡消費的迅猛發展與各種問題的層出不窮是其主要兩個特點,低管束、高風險等問題的存在是制約網絡消費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把握網絡消費現狀的同時也分析了問題,并提出了促進網絡消費順利發展的策略。關鍵詞:網絡消費問題對策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這一新興產物在我國快速得到普及,到2005年12月,我國網民的數量已經突破一億,達到11,100萬人。相關的網絡產業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網絡短信、收費郵箱、網絡游戲等網絡消費新形式鋪天蓋地,網絡消費作為一個新的商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
所謂網絡消費,從廣義上說,是指直接或間接利用互聯網進行的買賣商品或勞務的行為,是包括網絡教育、在線影視、網絡游戲在內的所有消費形式的總和。網絡消費和電子商務有交叉,也有不同,一般情況下,電子商務可以分為三大種,1.B2B(企業對企業模式),一般網絡充當了供求信息發布平臺的作用,如阿里巴巴網;2.B2C(企業對消費者),“虛擬商店”是這種網站的最好形容,如AMAZON、新蛋網;3.C2C(消費者對消費者模式),在此種模式中,網站的作用與第一種類似,但是交易的雙方多是個人,如淘寶、EBAY等。從狹義上說,網絡消費僅僅是指通過相關的網站,在網絡上購買有形商品的形式,也稱“網上購物”,包括B2C和C2C兩種形式,本文擬從狹義的角度從我國網絡消費的現狀出發,簡單探討網絡消費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我國網絡消費的現狀
如果說,前兩年網絡消費還是一個新事物,那么到現在為止,已經有數以千萬的網民享受到了網絡消費的便利。2005年~2006年度中國IT品牌調查活動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80%的人在2005年有過網上購物經歷。這一數字比2004年增加了17個百分點,表明網上購物越來越受網民的青睞。據統計,至2005年12月,發現有1855萬網民進行過網上購物,占總網民數的16.7%,相比2001年的208萬,增幅顯著。預計到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用戶數將可能達到7500萬人左右,占互聯網用戶數約35%。
2005年,我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額達到了193.1億元,比2001年的6億元的規模增加32倍;人均購物金額從2001年的288元增長到2005年的1041元,在所有網上購物的形式中,C2C模式有著B2C模式無法比擬的優點,包括商品多樣性與價格上的優勢,成為網上購物的新增長點。相應的,作為C2C 的寡頭,淘寶和eBay易趣在中國網絡購物市場所占的比例也相當的高,分別為41.6%和25.8%。這是B2C的領軍企業所不可比擬的,2005年當當網和卓越網占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的比例均僅為2.3%左右。而且從中國網上購物市場結構的變化情況可以發現,該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市場并非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某些網站逐漸聚集了大量的客戶資源,承擔著巨大的交易量。在此過程中,規模經濟效應和正反饋效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使得這些網站通過擴張獲得了平均成本的降低,獲得明顯的競爭優勢。
雖然我國的網上購物潮洶涌而來,“鼠標經濟”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熱點,但是相比起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網上購物正處于成長期階段。如美國2005年第一季度中,互聯網用戶使用網上購物的比例為39%,每個互聯網用戶網上購物的平均花費金額就達368美元,在2003年,美國人的網上購物總金額就達到了500億美元,2004年則突破千億美元。
二、我國網絡消費發展的制約因素
雖然網絡消費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大多數網民對于網上購物仍然敬而遠之,根據上海明略市場策劃咨詢有限公司最近在上海、北京等7個城市展開調查,隨機對6496位普通網民進行訪問。公布的結果顯示:對網上購物“非?尚拧焙汀氨容^可信”的僅23.3%,認為“非常不可信”和“不太可信”的達41.3%。而在2005年我國消協共受理7189件網絡消費相關投訴,增幅達96.3%。綜合而言,以下幾方面的制約因素的存在使大多數網民不愿意在網上付款買單。
1.網絡消費的理念尚不能完全被公眾接受。對于大多數公眾而言,購物的過程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對于一種不能看到實物,光是看幾張圖片幾句描述就欣然付錢,然后在經過漫長等待后才能拿到手的購物方式實在與傳統有些格格不入,也難怪在網絡消費剛剛興起之時,通過網絡買東西常被別人認為是驚人之舉。即便是發展到現在,網絡消費也幾乎僅是35歲以下年輕人的專利。
2.物品比起傳統生活中而言尚不夠豐富。根據調查結果發現,網民在網絡上所購買的物品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書籍雜志、音像制品,其次是手機、MP3、電腦配件等消費類電子產品,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在網絡消費中所占比例極小。因為受到購買成本、送貨速度、信息表述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傳統的日常消費特別是小額的消費基本不在網上實現。網絡極少提供對于交易額特別大的物品如房產、汽車等的購買。所以相對而言,在目前的網絡條件下,只有真正能夠體現便利與廉價的物品才是網絡消費的主打商品,實際上,加上匯款成本與運費,廉價的優勢不可避免地會被削弱。
3.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雖然說所有商品都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主要是因為買賣雙方客觀的空間距離,提高了這種不對稱的程度。從產品的產地、性能、使用條件、包裝等在內的諸種信息難以在相對簡短的描述中陳述清楚,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即便是準確的尺寸、重量、顏色等信息的說明也不可能比實際看一眼、掂量一下更直接、客觀。而對于網上流行的二手物品買賣而言更是不可能完全細致,“九成新”幾乎成了所有二手物品的共同描述,更有早已超出保修期限的物品都屢屢自稱“九五成新”,就算是按通行做法展示物品的圖片資料,都經常是經過實際美容和圖片加工雙重處理后的作品,更甚者直接放上產品的資料圖片,真是“僅供參考”了。
4.網絡成了推銷非法商品的幫兇。非法出版物、盜版軟件、進口洋垃圾、三無商品、違禁物品、假冒名牌甚至偷來的贓物,等等。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的物品在網上大行其道,而且大有市場,這些物品在市場上的買賣嚴重侵犯了版權人的正當權益、助長了社會的不良歪風、給社會帶來了潛在的危險,更甚于對國家的金融秩序造成了沖擊。據美國電影協會公布的一項官方統計數字顯示,2005年,全世界范圍內的電影盜版讓美國政府共損失稅收61億美元,電影公司的損失更是無法估計,而各種盜版的傳播形式中,主要的“功勞”還是要歸功于網絡。
5.網絡消費中的風險問題。不可否認,在網絡消費中,風險問題一直是絕大多數人最為顧慮的一大因素,而這個風險又存在于網絡消費的多個環節中。在下訂單之時,可能與你交易的對方本來就是一個騙子,演的是“肉豹子打狗”的悲劇,就算收到了貨物,尚不敢慶幸,也要非常仔細地檢查是否和網上描述一致,萬一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問題,大多數情況是投訴無門;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承運方的原因造成商品損壞或缺失;
【淺探我國網絡消費的現狀及發展策略】相關文章:
我國網絡銀行的現狀及其競爭策略03-23
淺析我國網絡營銷發展策略01-10
淺議我國網絡營銷發展策略03-02
關于我國的法律移植題目淺探03-23
淺探宋代城市世俗音樂的發展03-18
我國茶葉網絡營銷現狀及發展對策03-21
我國汽車行業信息化現狀及發展策略03-22
我國拱橋的現狀及發展論文01-01
淺探商品包裝設計與消費心理03-21
淺探“精確林業”的發展及其應用前景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