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與我國經濟發展研究對策分析
【摘 要】本文的研究對象是中國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行為。一方面,實質性的資產重組能使上市公司的價值得到提升。成功的資產重組對社會和上市公司都有相當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對資產重組現狀的分析發現資產重組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并研究對策。資產重組必然走向規范,它將會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關鍵詞】上市公司 資產重組 企業價值 現狀與思考
一、當前企業資產重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加入WTO以來,我國的企業在發展方面出現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除了具備先進的技術、科學的管理、比較雄厚的經濟實力等因素外,還必須通過企業資產重組加快企業轉機改制,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目前,企業規模較小,缺乏應有的競爭力是制約我國多數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要想在短期內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只有通過兼并、收購和重組的方式才能實現。成功的擴張能使企業經濟效益奇跡般地增長,這是成熟企業所必須考慮采取的經營戰略。但是,實踐證明,并非所有的資產重組都能獲得成功,目前我國企業還存在著體制不活,條塊分割,產品競爭優勢不強,抗風險能力較差等諸多問題,搞資產重組若不謹慎行事,其風險將會很大。因此企業在進行兼并、收購和重組等決策時,只有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有利于自身發展戰略的購并目標,充分發揮地域、專業、人力資源等互補性優勢,提高資產組合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本文就當前企業資產重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談些看法。
二、目前我國企業在資產重組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資產的條塊分割、分級管理的體制使其資產重組受到利益壁壘的阻擾,企業決策難度加大
企業的兼并、收購和重組,可能會使企業涉足的行業增多,市場供求種類增加。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更多地了解經營所面臨的各類市場,提高市場調研的能力和質量。與此同時,經營決策組合和投資組合方式的增多,必然要求企業提高市場決策水平。隨著市場種類的增加和產品組合的多樣化,必將加大市場營銷的難度。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好多企業在資產重組過程中容易造成以成功的產品模式作為萬能的標準模式,在企業新涉足的行業里盲目推廣,從而造成市場開拓的單一性和風險性。這種不適應所涉足各行業特點的推廣戰略,容易導致新產品缺乏競爭力,在市場形勢瞬息萬變的商戰中很可能會敗下陣來。
2.目前企業負擔過重、富余人員多、員工素質低成為企業資產重組的主要阻礙
市場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競爭。企業實施兼并、收購和重組時期,也正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這個時期,一般難以對人才結構實施戰略性設計和調整。由于原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在人才儲備數量,人才結構狀況和知識互補能力等方面,不可能在短期內迅速適應企業資產重組后的要求,短期內無法獲得人才競爭優勢,加上被并購企業的員工文化素養、技術水平等參差不齊,從而導致企業的整體職工素質下降,難以適應現代企業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管理要求和重組后多元經營的需要,由于歷史原因,企業冗員多、負債率高、包袱重的壯況較為普遍,致使企業富余人員分流下崗和再就業成為企業資產重組的障礙。 3.企業支柱產品受到不良影響,使得企業資產重組步履維艱
企業的支柱產品在企業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要保持健康發展,必須有自己的支柱產品作后盾。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和重組,實行資產重組和多元經營,必然引起投資項目增多,資金分散使用,導致資金短缺現象,使支柱產品的發展資金無法得到保障,失去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可能會出現本來市場火爆、深受寵愛的產品供應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資產的重組優化。
4.企業形象受到損傷,使企業資產重組缺乏必要的激勵與約束
由于被購并和重組的企業(子企業)很可能是經營管理不善,瀕于虧損和破產的企業,與購并企業(母企業)在企業文化、管理風格,技術基礎、產品質量、經營運作方式、人員素質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差異。如果母企業不能及時地對他們加以調整,對他們的干部和員工按母企業的規章制度和風格加以管理,對他們的技術、產品按照母企業的標準和要求加以嚴格控制,可能導致被購并企業員工的行為背離母企業的要求,嚴重影響企業已經樹立的良好聲譽和企業形象,嚴重阻礙了企業資產的流動重組,使得企業資產的重組缺發動力和壓力、扭曲了資產重組的運形機制。
三、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優化辦法
1.資產重組立法。針對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政策、法規將對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起到引導作用。資產重組是復雜的股權運作,牽涉到多方面的利益關系。我們需要通過立法,對這一經濟行為進行規范。制定產業兼并政策,鼓勵和支持戰略性行為實行資產重組。加快優勢產業的形成。并且具體細化制定這方面的專門法規,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2.信息披露要規范。通過會計信息的處理和報告,合理地界定資產重組中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合理地確認資產重組中產生的偶發性交易利得及對企業邊界、利潤分配所產生的影響。通過會計信息計量評價資產重組的績效和質量并將其披露出來。
3.資產重組應減少政府行為。在成熟的證券市場上,資產重組是一種純粹的企業行為,政府一般不直接介入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活動,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和上市公司沒有直接的財產關系。我國上市公司多數是由國企經過股份制改造獲得上市資格的。政府作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是國有資產的所有者。政府出面牽線搭橋,對有償和無償的兼并活動進行有效的干預,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促進資源有效、合理配置。但是政府與一般的市場主體不同,兩者對企業并購的行為動機有著巨大差異,兩者績效評估的方法和依據也大不相同。當政府以不適當的方式介入經濟生活時,一般意義上的市場行為、經濟行為就會因為兩者在動機和評估體制上的不同而發生扭曲。因此在上市公司資產重組中,不是要放棄政府干預,而是要避免政府不必要的干預,政府的作用體現在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制定經濟規劃、產業政策上。
參考文獻:
[1]侯世國.中國的產業政策和未來取向.中國中小企業。2005,(1).
[2]王春蓮.我國國有企業資產重組模式及對策研究.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與我國經濟發展研究對策分析】相關文章:
對我國通信工程產業的的對策分析及研究03-20
基于金融創新的我國虛擬經濟發展對策研究03-22
我國經濟發展及金融政策分析12-05
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研究03-25
我國就業增長乏力分析與對策03-20
我國網民結構分析與營銷對策12-07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對策研究03-24
我國上市公司再融資現狀分析03-18
對我國上市公司兼并收購的實證研究03-18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