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湖北省旅游經濟影響力研究
摘要:近年來,我國旅游業取得了飛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湖北省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展也很迅速。文章根據相關資料從需求角度出發,采用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來衡量湖北省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經濟影響,并據此提出進一步優化湖北省旅游經濟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湖北;旅游經濟影響力;對策與建議“十五”前四年,湖北省累計接待旅游者270.92萬人次(其中,外國人212.35萬人次、港澳臺同胞58.57萬人次),年均增長8%;旅游外匯收入8.13億美元,年均增長19.55%。接待國內旅游者2.53億人次,年均增長11.53%;國內旅游收入1447.24億元,年均增長10.97%。2004年,全省實現旅游業總收入409億元,相當于全省生產總值的6.5%。雖然目前旅游業各方面指標增長很快,但和其他旅游業比較發達的省份相比,湖北省旅游業還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經濟影響力等各方面指標還遠遠趕不上發達省份。全面科學地度量旅游業在湖北省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必將對優化旅游經濟結構,提高旅游業地位,促進湖北省旅游業整體協調發展提供科學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一、研究方法與指標選擇
(一)研究方法
通過分析1998~2004年旅游業總產值變化情況,從旅游需求的角度確定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地位和作用,并嘗試探討湖北省旅游業如何擴大其經濟影響力。文中數據主要來源是1999~2005年湖北統計年鑒。本文研究方法為應用收集的相關數據和資料,從旅游需求的角度對旅游經濟的產業地位指數、需求擴張系數、社會產品實現深度系數、旅游經濟影響力指數進行分析,確定了湖北省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二)指標選擇
旅游業具有明顯的消費特征,和其他服務業一樣,實際上是處于需求一端的,它能對物質生產進行再組織,從而開拓市場需求。旅游在國民經濟中的促進作用更多的體現在為產業部門搭建跳板、促進社會產品由生產到價值的實現,加快從供給到需求的轉化過程,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一股經濟繁榮的促進力量。因此,可以認為旅游經濟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和促進作用程度大小主要表現在旅游對社會需求的擴張、對社會產品的價值實現程度和需求總量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形成一個合力,共同影響國民經濟。據此,本文構建旅游的產業地位指數、旅游對社會產品的實現程度系數、旅游對需求的擴張系數等指標,得出一個綜合旅游經濟影響力指數。對近七年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旅游業對湖北省國民經濟的影響和促進作用的大小,并提出優化策略。
二、湖北省旅游經濟影響力分析
(一)湖北省旅游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旅游經濟產業地位指數是一個表征旅游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標,該指數的大小從側面反應了旅游經濟的產業影響力大小。1998年至2004年湖北省旅游產業地位指數及其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
從產業地位指數來看,自1998~2004年之間,全省的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平均值為6.9%,旅游產業地位指數的平均增長率為2.1%,這揭示了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步升高,旅游業增長勢頭較為強勁。
從增長情況來看,1998年至2002年,湖北省旅游收入和產業地位指數增長速度都比較快,尤其是2000年至2002年的兩年里,增長率一度達到14.2%。而在2003年則出現一個明顯的下滑,這并不是說旅游產業地位整體趨勢下降了,而是由以下幾點客觀原因造成的:第一,2001~2002年,由于三峽工程的修建,三峽“絕版游”、“告別游”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游客,尤其是在2002年湖北三峽庫區游客達到56.87萬人,大大增加了當年的旅游收入。第二,2003年受“非典”的影響,正值旅游旺季而大部分景區未能開放,直接造成旅游人數減少、旅游收入降低。
單從數字上看,旅游經濟在湖北省的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目前湖北省旅游業還處于旅游業發展初期;其次湖北省的工業、農業都比較發達,導致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目前看來并不算高。旅游業是一個持續發展的行業,未來旅游業對湖北省國民經濟的作用將會逐漸加大。
(二)旅游業對湖北省社會需求的擴張程度分析
自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以來,旅游消費對消費需求就具有強勁拉動作用。旅游需求擴張系數表征著旅游業在刺激需求、引起有效需求度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當旅游需求擴張系數達到20,左右時,旅游消費在彌補社會總需求不足、調節供需平衡、保障國民經濟穩定協調發展等方面將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相關數據測算,湖北省旅游需求擴張系數一直未超過16%,這說明湖北省旅游消費在全省總消費中所占的地位還不明顯,旅游經濟對需求的擴張程度還有待提高。從歷年增長來看,旅游擴張系數以平均每年12.79%的速度增長,表明湖北省旅游業對刺激需求、引導需求不斷提高的作用在不斷加強。旅游經濟對需求的擴張程度也在逐漸增大。
(三)旅游業對湖北省社會產品實現程度分析
用相關方法計算出湖北省歷年旅游的社會產品實現深度系數及變化情況見表2。
從表2可看出湖北省旅游社會產品實現深度系數從1998年至2002年始終不斷增長,其中2002年最高,達18.6%,2003年有所降低,而2004年又出現增長趨勢,這說明湖北省旅游業對促進社會產品的價值實現作用雖有所波動,但仍十分重要,如排除其他因素,總體是保持增長趨勢的。社會產品實現深度系數變化率的大小是反映旅游業在促進社會產品的價值實現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變化過程。1998年至2004年,湖北省旅游業社會產品實現深度系數平均增長率為1.44%,若除去2003年的特殊因素,這一指數應該6.08%,這樣較為符合旅游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地位和作用不斷上升的情況。
(四)旅游經濟影響力指數分析
根據相關方法,計算出湖北省旅游經濟影響力指數如表3。
根據表3數據算得湖北省七年中旅游經濟影響力指數平均值為19.951%,說明旅游經濟的影響力比較大,旅游經濟在湖北國民經濟中還是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旅游經濟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和促進作用都很明顯。從歷年旅游經濟影響力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旅游產業的發展還有一定的空間。旅游業在產業結構中占有重要位置,湖北省旅游業已初具產業規模。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旅游經濟對湖北省國民經濟影響力比較大,旅游產業地位較高,對社會需求擴張和社會產品的價值實現作用比較明顯。第二,客觀因素對湖北省旅游業的影響很大,極具價值的旅游吸引物比較單一,僅限于特殊的自然資源,因此2002年旅游收入激增,而2003年旅游收入大幅度減少,行業發展不夠穩定。第三,旅游經濟影響力平均增長水平還不夠高,旅游業要取得長遠發展,還需不斷加強產業鏈建設和產業扶持力度。第四,旅游經濟影響力是全方位深層次的,為旅游產業定位時,不能單純考慮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這一指標,還應該綜合考慮旅游對消費的促進作用以及旅游對社會產品的價值實現作用。
三、優化湖北省旅游經濟影響力的對策和建議
(一)合理整合旅游資源
合理整合湖北省內旅游資源,使湖北旅游產品的整體優勢得以發揮,增加產品內涵,發掘潛在客戶,增加回頭客。以三峽景區為核心,建立“大三峽旅游圈”。鄂西北以武當山為核心建立大岳武當文化旅游區,以武當山為龍頭,以道教文化為特色,面向漢文化圈國際市場和國內旅游市場,形成以武當文化為主體兼及三國文化和生態旅游的大岳武當文化旅游區。另外,還應加大力度開發大武漢旅游圈,充分發揮武漢的輻射帶動效應,把周邊一些小城市的旅游資源如鄂州梁子湖、咸寧溫泉等帶動起來,開發出一個環城旅游度假帶。
(二)優化旅游消費結構
研究表明,游客用于購物、娛樂的消費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越大,旅游對GDP增長的貢獻越大,提供就業機會越多。旅游消費中彈性最大的是購物消費,傳統湖北省旅游以觀光游為主,購物消費比重不大,刺激游客增大旅游購物、娛樂等非基本旅游消費,可提高旅游經濟影響力。旅游相關企業應多開發和設計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紀念品,紀念品不可忽略其商品的藝術性及其不可替代性,這樣才會對旅游購物有所刺激;適當的對當地特產進行宣傳也可增加旅游消費;政府部門應加強對旅游消費的引導和扶持,使用一些技術手段,豐富旅游消費的內容,提高消費水平與層次。
(三)建立有效的行業管理體制
旅游產品的供給主體具有分散性,各個主體都有自己的利益驅動,因此往往容易追逐各自的利益而損害了整個行業的形象,導致旅游經濟發展日益走下坡路,如愈演愈烈的價格戰,采用不正當手段坑害消費者等。這就需要一個有效的行業協調管理機制,來統一規劃指導各供給主體的經營活動,促進旅游業的健康發展,提高旅游業的產業地位,增強旅游經濟的影響力。而考慮到旅游業的綜合性,由政府為主導,以相關法規和產業政策為手段的管理體制是比較有效的。
(四)加大旅游產業融資力度
廣泛籌措旅游發展資金,是確保旅游業發展的重要保證。首先要加大政府引導性投入,特別是一些投資額大、回收期較長的項目,應由政府承擔。其次,旅游開發投資涉及諸多部門,為增加投資者信心,政府應協調各個部門的關系,創造出良好的投資環境并引導投資流向。最后,還應充分利用現有企業的能力,提高企業資金使用率,并可考慮旅游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以化解旅游產業發展的融資障礙。
參考文獻:
1、張廣瑞等.2001~2003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2、鄧祝仁.旅游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及相關問題[J].旅游學刊,1998(4).
【湖北省旅游經濟影響力研究】相關文章:
基于體驗經濟的森林旅游產品開發研究03-21
基于均衡理論的我國假日旅游經濟研究03-07
湖北省旅游城市連綿區發展戰略研究03-20
體驗經濟背景下四川旅游優化創新研究03-07
旅游紡織紀念品的設計研究與經濟效益分析11-15
網絡經濟環境下的旅游營銷創新研究論文11-14
研究關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古鎮旅游開發摭談12-05
發展特色經濟與創建微型經濟文化中心研究03-19
經濟倫理學的研究緯度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