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區域增長格局和地區差距的變化與原因分析
內容摘要:在以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業的快速增長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經濟增長中,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增長率有所放緩和北部沿海及部分中西部地區增長率顯著上升,導致2004-2005年,我國區域增長重心向北轉移和地區差距出現縮小,但上述變化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周期性特征。關鍵詞:增長格局,地區差距,經濟重心,基尼系數區域增長格局與地區差距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耦合關系。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的區域增長格局和地區差距出現一些明顯的變化,描述這些變化和分析出現變化的原因,對于把握我國區域發展形勢和趨勢,評估區域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一、區域增長格局及其變化?2004-2005年,北部沿海地區和部分中西部省份增速明顯加快,推動全國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四大板塊之間的增速差距開始縮小,區域增長重心持續向北轉移。?(一)區域增長重心向北轉移?經濟幾何重心是指區域經濟空間里的某一點,在該點上各個方向上的經濟力量能夠維持均衡,其變化軌跡能夠綜合反映出經濟活動重心在空間上的變化(經濟幾何重心的計算方法為:設i省經濟總量在全國GDP總量中所占的比重為Gi , 其省內經濟重心的地理坐標為(Xi,Yi),Xi、Yi分別為其經濟重心的經度和緯度值,則全國經濟重心的地理坐標應為: ,。決定經濟幾何重心的因素分別為各地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總量。)。如圖1所示,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幾何重心整體表現為由起點向南偏西方向快速移動,移動方向明顯指向珠江三角洲地區,這反映了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中心的南部沿海地區的快速發展。1991年起,經濟幾何重心在繼續快速南移的同時,方向發生明顯的變化,即由之前的南偏西拐向南偏東,這一方向上的變化主要是由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明顯加速和經濟總量迅速擴大導致。1999年以后,隨著北部沿海地區發展的逐漸加快,經濟幾何重心變動方向再次發生較大變化,開始朝東北方向延進,出現了1984年以來持續達15年之久的由北向南移動軌跡的初次逆轉,這一趨勢一直持續到2003年。2004-2005年,經濟幾何重心再次發生重要變化(由于經濟普查后對統計數據的調整沒有回溯到2004年以前年份的數據,2005年經濟幾何重心根據調整過的2004和2005年的數據計算所得,由于和2004年原數據計算的坐標點不同,所以進行了平移,由此產生的誤差不會對解釋全國經濟幾何重心的變化及其趨勢產生根本的影響。),其特征主要表現為:第一,經濟幾何重心在延續上一階段由南到北的變動趨勢外,2004年首次出現自1984年以來由東向西的方向性變化。盡管這一變化不是很顯著,但表明中西部地區經濟總量所占比重的影響力明顯增強。第二,與1999-2003年經濟幾何重心朝東北方向的緩慢移動相比較,2004-2005年明顯偏向正北移動,并且移動幅度有所加大。這種特征表明我國北部地區的經濟增長在持續加速,其范圍既覆蓋了北部沿海地區,也包括了黃河中游地區乃至西北地區。?圖1【我國區域增長格局和地區差距的變化與原因分析】相關文章:
我國就業增長乏力分析與對策03-20
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及對策03-28
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增長原因分析論文02-13
武鋼集團區域經濟增長分析01-11
分析金融開放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意義論文02-03
我國地區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12-05
要素價格變化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分析12-05
我國督促程序的現狀及原因分析01-17
我國國際私法立法不足的原因分析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