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廣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系統協調發展評估與分析
一、指標體系與研究方法(一)指標體系的建立
對廣西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的選取,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慮:一是利用CNKI數據庫對近年來有關人口、資源環境及經濟的設計指標進行頻度統計,選出研究者使用頻率較高的指標,充分反映廣西可持續發展的一般性;二是針對廣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環境特點,充分反映其特殊性;三是盡可能選取《中國統計年鑒》、《廣西統計年鑒》等文獻資料中可以查到或可以計算得到的指標,充分體現其可操作性原則。按上述原則,確立以下反映廣西人口、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系統發展狀況的指標體系(見表-1)。
(二)研究方法 1.數據的標準化處理。為消除指標之間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有必要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指標值越大對系統發展越有利時,采用正向指標計算公式進行處理,即:轉換后的指標值=(原指標值-各指標值中最小值)/(各指標值中的最大-最小)。指標值越小對系統發展越好時,采用負向指標計算公式進行處理,此時,轉換后的指標值=(各指標值中最大值原指標值)/(各指標值中的最大-最小)。 2.綜合水平的計算。對于指標綜合水平的計算方法,常見的有層次分析法、專家咨詢法、模糊綜合評判、主成分分析法等多種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可在保證原始數據信息丟失最小的情況下,對高維變量空間進行降維處理。在此,我們利用已經標準化處理的指標數據,選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具體分析方法如下:利NSPSS軟件對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關矩陣的特征根,各指標的貢獻率、累計貢獻率、凡累計貢獻率大于90%的前K個成分已基本反映了原變量的主要信息。因此,選取前K個指標作為主成分。將標準化后的原始數據代入公式中,求得各主成分得分,計算公式為:
Fk=Ck1X1 Ck2X2 … CkpXp
(1)式中:Ck1,Ck2…Ckp。為第k個主成分的載荷值,X1,x2…,Xp為標準化后的指標值。然后將各個主因子的貢獻率作為權重,對三個主因子進行加權求和,計算系統綜合得分,求得各年的系統綜合評價指數。
3.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系統協調度的定量評價方法。所謂協調值就是某一系統與其他系統相適應的數值。在評價某一系統的協調發展狀況時,不能僅僅用協調和不協調來衡量。事實上,更多系統的協調發展狀況都處于協調與不協調之間。因此,協調發展是一個內涵明確而外延不明確的模糊概念,可應用模糊集合論對它進行測度。在模糊數學中,描述域中某一元素x隸屬于模糊集A程度的是隸屬度指標,它是一個在[O,1]區間上的實數,可稱之為協調系數。協調系數可以用與協調值的接近程度來表示,根據模糊數學建模方法,借用隸屬度函數中的分布密度函數對協調性進行描述,其計算公式為(王維國,1995):
C(i/j)=exp[-k(ui-u’i/j)2]
(2)式中:(1)C(i/j)表示第i系統對第j系統的協調系數,即第i系統的實際觀測值與第j系統對其所要求的協調值接近程度的定量描述;(2)ui表示第i系統的實際發展水平,筆者用第i系統的主成分綜合得分來表示;(3)u’i/j表示第i系統與第j系統協調發展時第i系統的協調發展水平,即當第j系統的發展水平為uj時,為了保持與第j系統協調發展時,第i系統所應達到的發展水平;(4)k=1/s2,s2是ui的方差。要研究兩個系統之間綜合得分的比例關系,就要考察其數量依存關系。這里,通過建立一個系統對另一個系統的回歸方程來探究其數量依存關系。運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可以得出系統i與系統j的回歸模型:ui=a buj此模型表明,要做到系統i與系統j之間的協調發展,uj每變化一個單位就要求ui變化b個單位,這樣就可以確定協調值u’i/j=b。根據上述公式可以發現:當ui越接近u’i/j時,協調系數C(i/j)越大,協調程度越高;當ui越遠離u’i/j時,協調系數C(i/j)越小,協調程度越低。
二、廣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評估與分析
(一)廣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系統發展水平的綜合評估
根據前面所列的指標,筆者從1990-2005年的《廣西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搜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三個系統的一系列指標數據。為消除指標之間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根據前面的分析方法,首先對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公式(1)得出指標體系的綜合評估得分(見表-2),作為廣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三個系統1990-2005年的綜合發展水平的代表。
由表-2可以看出:廣西1990-2005年人口與經濟系統綜合發展水平基本呈上升趨勢,但也有個別系統在個別年份綜合發展水平出現下滑的趨勢。如經濟系統的發展水平在1999年由1998年的0.1849下降為0.1615。但從資源環境的綜合發展水平來看,1990-2000年資源環境的綜合發展水平雖然有所下降,但都處在零以上的波動之中。2000-2005年資源環境的發展水平則急劇下降,處于經濟增長伴隨生態環境污染加劇的發展階段?赡苁怯捎谫Y源環境的指標選取比較側重于對資源的利用和環境破壞方面,從數據上看其下降的幅度過大,但還是能夠反映出
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不容樂觀的趨勢。從總體上來看,人口與經濟的發展較為同步,且在1996年以后人口與經濟的發展都在平均水平零以上。說明這些年來,廣西人口與經濟的綜合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從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綜合水平來看,一直處在經濟發展、資源環境水平下降的趨勢之中。例如在2005年,當經濟的綜合水平在1.375l時,資源環境的綜合水平下降為-1.6182,經濟發展給資源環境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二)廣西人口系統與經濟系統、資源環境系統與經濟系統以及人口系統與資源環境系統的協調度分析
以上僅僅介紹廣西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各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并不能反映這三個系統是否處于協調發展狀態。因此,根據模糊數學原理,將表-2中的數據利用SPSS軟件可以建立廣西人口系統與經濟系統、資源環境系統與經濟系統以及人口系統與資源環境系統的回歸分析模型,根據兩系統間的回歸模型計算出系統間的比例關系,再用各系統的協調值與實際發展水平值進行比較,根據公式(2)計算出協調系數,可以得到廣西人口系統、資源環境系統和經濟系統三者間的協調度情況(見表-3)。根據表-3可繪制廣西1990-2005年人口系統、資源環境系統與經濟系統間協調度的水平曲線圖(如圖-1、圖-2、圖-3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廣西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具有一定的同步性,總體來看兩者還是協調發展的,處于不同程度的協調水平,說明廣西經濟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口發展水平,同時,人口的發展對經濟也有較為明顯的推進作用。從圖-2的協調度狀況來看,廣西的資源環境系統與經濟系統的協調程度在不斷改善和上升,但與人口系統和經濟系統的協調度相比,其協調度非常低,基本處于失調狀態。說明廣西處在經濟增長伴隨資源大量消耗、生態環境污染加劇的發展階段。2001年以來,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度有所上升和改善,這與近年來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政府加大環保投資和環境治理力度有很大關系。根據圖-3的協調度狀況可以看出,廣西的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度處于較低的水平,且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廣西總人口的不斷增加,必然對本身就脆弱的生態環境產生壓力。同時,由于人口素質相對較低、生態意識較為淡薄,其經濟增長基本上是以高消耗資源和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必然造成資源的過度利用。
三、結果分析與討論
從以上評估結果可以看出,1990年以來,廣西經濟發展較為迅速,經濟系統的綜合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人口系統的綜合水平也處在不斷發展之中。但經濟的發展大多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資源環境系統綜合水平不斷下降,與經濟系統發展的協調性較差。同時,人口的增加對資源環境產生較大壓力,人口系統與資源環境系統的協調度也在不斷下降。
對于廣西人口系統的發展,從原始數據來看,2000-2004年廣西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在8%以下的水平,2005年為8.17%,廣西的人口再生產已經處于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型模式。這與其他地區的人口增長過快,對區域經濟、環境造成壓力過大形成對比,這也是廣西的人口系統與經濟系統的協調度狀況較為良好的主要原因。但是相對于耕地、林地、礦產等資源條件來看,廣西的人口總量過于龐大,其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較深。同時,廣西的人力資源狀況較差,人口的整體素質偏低,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由于指標的選取有限,這也是前面數據分析中不能夠反映的問題。因此,積極發展教育事業,加大對教育的投資仍然是政府制定和實施人口政策的重點。另外一個影響人口素質的主要因素是廣西的城鎮化水平太低,城鎮化是實現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轉化、提高人口整體水平的重要方式,較低的城鎮化水平已成為廣西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
從資源環境方面來看,按照廣西目前的發展模式,這種經濟增長越迅速、環境污染問題就越突出的狀況在較長的時間內仍將存在,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中的“三廢”污染還將保持較大的排放量。但這并不意味著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就必須減緩經濟發展速度,而是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工藝改造等科技含量高的技術手段的先進化和精細化,使工業經濟發展步入低消耗、高效益的良性發展軌道,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降到最低。同時,根據OECD市場經濟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的環境管理經驗,政府在環境保護中應發揮應有的監管作用,同時提供必要的環境公共物品。
為及時、科學地評價廣西可持續發展能力與水平,應建立可持續發展框架下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狀況的綠色統計,圍繞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來設計相應的可持續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同時結合SNA框架體系建立廣西國民經濟綠色核算制度,通過這些綠色統計和核算制度的建立,將能提供各個發展時期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和運行狀況的綜合信息,為政府和相關部門評估、預警和調控廣西可持續發展能力、水平及其進程提供必要的基礎數據,為其制度安排、管理激勵機制的設計提供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李志輝,羅平.SPSS統計分析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2]王維國.論國民經濟協調系數體系的建立[J].統計研究,1995,(4):66-68.
[3]吳躍明,郎東鋒,張子琦,張翼.環境——經濟系統協調度模型及其指標體系[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6,(2):47-50.
[4]于瑞峰,齊二石,畢星.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的評估方法研究及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8,(5):1-6.
[5]陳浩.建立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系統[J].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9,(1):14-17.
[6]唐偉光.廣西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發展問題及協調對策[J].廣西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3):19-25.
[7]申金山,宋建民,關柯.城市基礎設施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定量評價方法與應用[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0,(5):10-12.
[8]嚴登華,何巖,鄧偉,于振漢,張平宇.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協調性模型研究[J].環境與開發,2000,(3):5-7.
[9]張曉東,池天河.90年代中國省級區域經濟與環境協調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4):506-515.
[10]張曉東,朱德海.中國區域經濟與環境協調度預測分析[J].資源科學,2003,(2):1-6.
[11]潘新華.論西部地區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J].開發研究,2003,(15):41-43.
[12]陳孝勝.西部地區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J].經濟論壇,2004,(19):21-22.
[13]吳文恒,牛叔文.甘肅省人口與資源環境耦合的演進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06,(2):81-86.
[14]李雪銘,李婉娜.1990年以來大連城市人居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定量分析[J].經濟地,2005,(3):383-390.
[15]周鴻,李冠軍.廣西人口與經濟發展的互動分析[J].南方人口,2006,(3):26-31.
[16]肖彥,王金葉,胡新添,李勇漢.廣西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6,(4):9-12.
【廣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系統協調發展評估與分析】相關文章:
關于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的論文12-05
區域經濟系統與交通運輸系統協調發展研究03-24
淺談貴州交通運輸系統與經濟系統協調發展關系及對論文11-07
論析網絡應用流分析與風險評估系統03-26
廣西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績效評估管理探究03-17
分析醫療系統人力資源管治03-13
上市公司“殼”資源的經濟學分析03-21
淺談河南經濟與就業協調發展思路12-05
分析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認知陷阱論文12-02